分享

现代人自觉自悟的基本方法

 oq1688 2012-04-23
现代人自觉自悟的基本方法。
脑是生命的核心,对大脑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取决于人们对自己大脑的认识和把握之上。一个人如果从来不关注自己的大脑,对自己大脑的应用和健康状况懵然无知,又从来没有想过发掘大脑潜在的能力,对大脑这个重要的实体,采取的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最终结果,势必会造成人生的盲目,如果众皆如此,就会造成社会的盲目,乃至人类的盲目。
提高大脑自觉自悟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所有方法都无一例外的强调要因人而异,要有针对性。因为没有哪一种训练方法能适用所有的人,就像没有哪一件衣服,所有人穿上都合适一样。
人与人之间,身体高矮胖瘦的差别一目了然,可大脑之间的差异,就不那么容易判定了。包括现有的医学手段,能为人们提供的大脑数据也是有限的。
找不到检查大脑差别的方法,脑供血、脑神经分布、脑水平度,脑遗传性隐患……所有这些指数都看不见也摸不着。这种情况下,自觉自悟的训练怎样进行呢?
最首要的一条是必须要有名副其实的指导者,面对面地进行指导。
大脑自觉自悟的训练非同一般,一个对自己大脑一派茫然的初学者,对怎样训练大脑根本无从知悉。这时候必须依靠经验丰富感应力准确的指导者,他们能旁观者清又针锋相对的给予及时的指导。教需要认真的教,学需要认真的学。因为大脑的训练具有两重性,训练得当表现为持续进步,训练不当或无视必须遵守的戒律,则后果难料。
另外,在这个并非儿戏的过程中,切忌照本宣科,自学自练。指导者“放羊”式的传授,同样也只能半途而废。
小小环球,各国家,各地域,各民族,各阶层,各年龄段,各种体质,各种脑质……差异万千。
自觉自悟训练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将所有这些差异“一网打尽”——因为这本来就是全人类共同的进化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的大脑进化方面的成就,要明显快捷于身体方面的进化。我们所期待的是:
一、脑能量增加——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精力旺盛,睡眠时间减少。
二、脑质密度增加——可以提高大脑的精度和质地,保证更优秀更稳定的脑遗传。
三、开发潜能,扩大脑应用区域——提高个人才智,增加生命内涵。
四、提高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人生不再拘泥于一种大脑使用方式,生命进入成熟期后,可以应用两种不同的大脑使用方式,互补互助。
五、减少脑病,特别是遗传性脑病的再度遗传——及时发现,从根本上杜绝脑遗传疾病,保证后代先天的健康。
六、建立大脑的自我保护系统——能自觉趋利避害。大脑能更准确更灵敏的“指导”日常行为,增强大脑对身体的自我认知。
七、加强情感情绪的理性管理——以大脑主客体的双重身份,以自己是自己情绪情感主人的姿态,妥善管理七情六欲,增加有益情感,删除不良情绪。
自觉自悟虽然是人类现阶段进化的目标,但也显然也不是几代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还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吧。
自觉自悟训练有如下15项主要内容:
1、      空静无思训练。
2、   语音训练。
3、   静听训练。
4、   体表肌肤训练。
5、   深嗅训练。
6、   窒息训练。
7、   手指指向训练。
8、   痛觉训练。
9、   视像训练。
10、磁感训练。
11、浅睡训练。
12、触抚训练。
13、闭食训练。
14、写画训练。
15、释解训练。
十五项训练的内容,从课目上看,涉及到人的感觉器官,及皮肤、呼吸、手指动作、摄食、睡眠、语言等个方面。这说明为了提高大脑的自觉自悟能力,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一切能对大脑训练产生效果的部分都不能放过……
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大脑也都处于正常的习惯的状态,大脑训练的方法,是从改变人们的常规常态开始的。
我们从第一项开始说起,空静无思训练——空静无思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冥想,说白了,就是什么也不想。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平日里若想空无一念是件极为困难的事,各种念头总会抑制不住地蹿出来,挡也挡不住。
通过调整体姿、调整呼吸、闭目……训练者仿佛在寻找左右脑之间的一种平衡似的。每当大脑有习惯性的思维活动时,立即提醒自己,用意识“人为”的阻断,让那些活跃的思维信号原地立定。由少至多,尽量的维持大脑哪怕是瞬息的空静状态。这种坚持不断的努力,会使大脑空静无思的时间逐渐延长,由最初的几分钟延长到保持三五十分钟心静如水,万念皆消……概括说来,空静无思就是通过由有意识控制的无思无想,登临大脑自然状态下无思无想的峰巅境界。
空静无思训练对于现代人太重要了。当我们把大脑的清醒和睡眠分成是两种脑状态时,空静冥想便是大脑的第三种状态了。因为它既非睡,又非醒,既不是兴奋状态,也不是抑制状态。而是与这两种常规脑状态毫不相关的脑充值状态,是大脑在维系正常运转之外的一种自我滋润的状态。
这里,先做一个比喻,我们把大脑脑体比喻成灯泡,大脑的能量就相当于是电能。电能通过灯泡发光,而人一睁开眼睛,就相当于是打开电灯照明了。大脑的空静无思训练,是个人为的“压缩与挤紧”大脑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又相当于是在强制性的把灯泡照射四周的光线缩短——原来电灯的光线能投照到四壁上(原来的大脑能量需要作用于大脑皮层上)。现在却要让墙壁黑暗——让电灯只在灯泡附近形成小范围的光亮区(把原先辐射的脑能量集中起来,尽量集中在大脑能量中心的最小范畴)。
对于大脑来说,这种压缩与挤紧,又是一种“攥”力的逼迫,就好像在用力拧毛巾里的水一样。攥的目的,一是通过不停地“攥”,来吸取更多的脑能量。二是当脑能量增加后,还要加强它们的调度能力,使它们从先前只能单一的普照四周,变成既能当作照明的灯泡使用,又能当作光照集中的探照灯使用。
当大脑的能量经过持续的 “压缩与挤紧”有所增值,并具备了初步的“探照灯”功能之后,各种新奇的感觉会应运而生。好像大脑能量这盏探照灯照到哪儿了,哪块儿脑区域就会勃然苏醒……而人类的大脑确实只用了很小一块地盘,几百万年的垦荒过去了,至今仍然还掩闭着大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提高大脑的自觉自悟能力,空静无思训练是基础的基础。不同的个体,在此项训练中,会有不尽相同的训练要求。如身体姿势可以直立,可以卧睡,可以端坐,也可以有盘坐。盘坐又分有单盘、双盘、自由盘。方向有面向东、西、南、北,或偏向东、南、西、北等选择。时间有日出型、正午型、日落型、子夜型及混合型等等。
除了个体差异,空静无思训练还有一些共性要求,如训练场地必须安静清洁,没有人进出打扰,没有电话或音乐等声音干扰,空气新鲜,温度适宜,衣带宽松适宜,取下过紧的腰带、头饰、硬鞋,包括指环、耳环、项链、眼镜等异物,女性需洗净铅华。总之,在这个时间段内,训练者应最大限度的将自已还原于自然无拘的生命原态。
我们一直强调大脑训练必须要有正式的,并且能贯穿始终的指导者,指导者的责任还包括要有一定的选择性。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群体中,有少数精神障碍者因其症状不明显混同于正常人群。当健康者大脑能量增加,精力旺盛,事半功倍时,精神障碍者反而会因为脑能量增加而病情加重,由原本潜在的脑疾变为显象发作,由轻微导致更严重,导致偏执,甚至走火入魔。
至于为什么未成年人、妊娠期妇女、体弱老衰者不适于进行这种大脑训练呢?因为自觉自悟能力的提升是要施之以用的,是在原来的大脑应用的基础上加码加量。这种强化训练只适合于成年、健康、有潜力的承受者。
在大脑空静无思的训练过程中,训练者亦会按照需要,兼行其他科目的训练。所有这些训练科目,都会给训练者带来个性化的、亦甘亦苦的人生况味——毕竟只有亲身体验了,有实践才有发言权。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是在最大限度的将地球能量,“吸收、转化”成为人体的能量。人脑全面控制着人体的吸收转化能力。而空静无思训练的本质,即刻意的追求人体能量的最大转化量。
生命是美好的,它会因聪慧而更美好。当人们掌握了自觉自悟的方法后,聪慧便不只是可遇了,通过训练成为可求。

下面,再介绍其他训练科目的形式及训练的反应。
语音训练——训练者进入空静无思的状态后,经指导者循循善诱,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发出声音。音节由少至多,语速由慢至快,其语型多种多样,有的嘟嘟囔囔念经一般,也有的字音清晰,抑扬顿挫,还有一些听上去像是外语……但初时训练者大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语音训练可以加强人们口齿发音的灵活性并提高语速。在这个过程中,训练者先不必去分析那些自发语音的具体内容,暂且把它们当作唇、齿、舌的口腔运动操,就可以了。
曾有人很随意的把这种语言现象称之为“宇宙语”。实际上,经过训练所产生的无意识的发音,是由于大脑能量的扩增,“刺激”了训练者大脑内在的原语机制。
人类现代的语言,绝大多数属于地域性的后天仿学语言。这就是说,人类目前所操用的语言,都是经过一番教导慢慢学习掌握的语言。可在人类生命深处,历经了千千万万年,虽然已经越来越遥远、越来越弱小了,但时至今朝,在每个人大脑的内部,都还顽强的遗留着早期人类本能的发音机制。只不过现代人类在幼儿语言仿学的过程中,后天语言机制太过丰富饱满,将人们这种先天的、属于本能之列的、不需要经过学习无师自通的原语机制压制下去了。另外,也因为这种“语言” 在现今不具备准确流通使用的水准,故成为人类现阶段一个潜隐的语言体系。
当大脑能量似一道强光,照进人们大脑潜隐的语言区域时,这种不由自主的语言现象,就会被激活了一般涌现出来。
语音训练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训练者心气急躁,越着急越说不出来,或性情腼腆,不好意思发音。另一种是训练者脑内潜隐的语言体系太过庞大,一旦被充沛的能量触及便滔滔不绝,无法收止,甚至会喧宾夺主的妨碍后天语言的正常应用。这两种情况都无大碍,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顺其自然就行了。
原语对于初学训练者,只不过是一种口腔运动橾。但对于已经具有了释解能力的人,所有这些语言都不是空无一物,都是有具体内容的。这种语言表述虽然属于本能,但也有深浅高低之分。有的人语言平实直接,有的人生动风趣,还有的人深刻富有哲理,不一而足。
语音训练是训练者大脑能量增加的一个佐证。这种原语机制,是我们对生命的一种新认识。
静听训练——静听训练是训练感应听觉。
感应听觉不同于人们正常的听觉,前者是通过耳感的形式,更精致的收纳外界的磁波。训练者在空静无思的状态下,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只耳朵上(两个耳朵同时听的效果差),专注倾听。静听训练对于提高自觉自悟能力颇有益处。
初时训练者充耳不闻,经过一番努力,可以隐隐听到耳畔似有窃窃私语声,直至可以发展到与其形成一问一答的交流对话。
在这个过程中,训练者除了时刻要向指导者询问请教外,内心也要有一个理性的关卡。因为正常的静听训练和非正常的幻视幻听,从内容上即可做出判断。前者大都是对训练者的身体及训练方式进行探讨,如果出现了其他方面的内容,就需要一些更正的手段了。不过,成功的静听训练趣味多多,在训练者的心与耳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新的伙伴关系。你是你,但你同时又兼有“他”……这对于心性孤单的人是一种滋润,可以减少一份单只孤影的感觉。
体表肌肤训练——未经训练的人体表肌肤的感觉反应不一,有些部位敏感些,有些部位反应迟钝些。体表肌肤训练的目的,是全面提高肌肤的敏感度。训练者有了大脑空静无思训练的基础,把充沛的脑能量由意念渐渐支配于肌肤感觉的用途上。入静之后,减缓呼吸……感觉皮肤表层缓缓发热,浑身毛孔张开……随着气息的节拍,每个小毛孔一张一合仿佛在呼吸一样……有前所未有的通体舒泰,内心越发恬静。时光恍如飞奔,又好像定住不动了。体表肌肤训练的深入,是说不尽的舒畅透彻。
深嗅训练——入静,用鼻子连续不停地呼吸,并由浅至深地吸嗅。通过鼻子的超常嗅力,训练者可以出现非气味性的嗅觉反应,也称直觉嗅感。如果我们把人们目前的嗅觉功能称作正常嗅觉的话,那么经过训练所产生的直觉嗅感则属于细微嗅觉了。人们用鼻子能闻到气味,对种种气味的判断,取决于气味物质的量,或称浓度。而当训练者嗅觉神经的灵敏度提高后,那些稀少若无的“气味”,也会被直觉嗅感捕捉到。
训练者在训练时需要有意识的用鼻子深吸,深吸……直至脑内产生非气味性的嗅觉意识为止。
这种深嗅训练不但能提高训练者正常嗅觉的灵敏度,还会使训练者对诸多事物,产生一闻即知的直觉判断。比如对食品,比如对其他人体内的病灶等,都会有相应的嗅感反应(中国传统中医中有望闻问切,其中的“闻”与直觉嗅感很相近)。与此同时,当训练者的直觉嗅感能力出现之后,对自己呼吸着的空气品质、香味异味,用鼻子深嗅后便可做出果断的判断。这样就能够及时回避各种不良气味,减少不良气味对大脑对身体的伤害了。
窒息训练——是人为的最大限度的减少呼吸量,每次训练全程不能超过三十分钟。训练方法是自己定下心来,逐渐减少呼与吸,减少,再减少,直到实在忍无可忍了,吸入一点空气,然后再继续减忍缩小自己的呼吸量……
窒息训练的要点是一定要保持没有杂念,心中静如止水才行。因为,只有心如止水,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正常的呼吸量。
窒息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扩大血管的张力,所以在这项训练过程中,尽管窒息是由自己来控制的,但有人仍然会出现皮下毛细血管少量渗血的现象,在颈部、背部、小臂等处,甚至眼睛里会有小小的红点,训练过后自会消失。
窒息训练还可以使人的呼吸机制有所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训练者经训练后自然气息会徐徐的延长,气息量也可随机调整。
手指指向训练——指向,即人们常说的“手印”。人的手指能有效的传达大脑的力驱动。反过来,手指动作的变化,也会对大脑产生逆向的刺激效果。在手指指向训练过程中,各种下意识的手指动作,姿势优美,并且气道十足,手势平稳持久。
不同的训练者,在大脑空静无思的训练过程中,就有可能不自觉的出现手指指向的活动,或双手同时,或一只手单独活动。手指指向训练的手势动作,充滿韵律变化。
手指指向训练非常重要,因为手势相当于是大脑的语言。加强手指的灵活性,增加脑对手指的驱动力度,对大脑有积极的保健功效。
痛觉训练——现代人在正常情况下,很少有无伤害性质的痛觉反应,人们不会无缘故地让自己感到疼痛。可疼痛,特别是无伤害的能够耐受的疼痛,对于人体来说不是一件坏事。
痛觉训练的方式,是用手掌或木棍拍打训练者的身体。拍打的部位要选择肉厚无骨处,用力打下去,产生热辣辣的痛感,皮肤稍有发红的变化,前提是必须在训练者能忍耐的限度内。
通过体外拍击的痛觉,刺激肌肤的活力。训练者在忍痛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刺激神经信号的超载传导。效果是浑身血脉通畅,筋骨活络。
训练者可以自己用力拍打,也可以由指导者拍打。自己拍打的疼痛程度能自控,否则手轻了无效果,手重了又会造成伤害,要恰到好处。
视像训练——视像训练即人们所说的开天目。视像训练旨在使训练者能出现非常的视像感应,这乃是人脑潜在的功能之一,反映了大脑具有独立“成像”的能力。
人的视像感应功能,同样也是建立在大脑能量充沛、可以自由“调度”的基础上的。一开始训练者可以用手指,使劲儿磨擦刺激两眼正中靠上的位置。随后的视像反应是无序的,常常会在睡眠中或睡醒之前不可自控地出现。训练者的“眼”前会出现一团儿蓝光、白光,或是一片从未见过的影像,包括有的时候会出现比较奇异的图案……这些影像图案色彩鲜艳逼真,在全部消失之前,甚至会像黑白照片一样渐渐地褪去颜色,这些图像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睁着眼睛反到比闭着眼睛的效果差。
训练由最初简单的平面图象,逐渐发展成为三维的立体图像,甚至有居高俯视或凌空飞掠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非视觉的视像感应功能还会显示出大脑的另外一项透视功能。
犹如B超,大脑的透视功能十分奇妙,它不仅意味着大脑能量在外释过程中,对其他物质具有“穿透”的强力外,还意味着大脑对某些客观物质的存在,拥有图解式的反馈特性。当训练者的视像感应功能,经训练考核表明已经比较稳定时,更能够观得平时肉眼不可窥见的林林总总了。如人体的大脑、血管、骨骼、五脏六腑……除了这些“内视”还可以外观。这对于及时把握自己和他人的疾病状况,确实能起到良好的辅助监控作用。当然,观察的对象除了人体之外,天上地下、微观宏观,所有常规视觉不能看见的,都可以通过视感功能进行辅助,有如一目二用。在视像训练的过程中,指导者可进行意念设定、文字设定和情境设定等,这些都属于具体的方法了,不一而论。
磁感训练——人体内经络分布的形状,如同大地上江河的分布的形状。而且大多数人经络的状况,也和大地上江河的状况一样,有各种淤积、堆堵,几乎没有绝对的自由通畅。
磁感训练的目的,就是要打通人体内这些经年的淤积和堆堵,使全身的磁信号能无阻碍的运行。
当空静心思后,由指导者告之一个特定的身体启动姿式……这时四肢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拉扯推动一般,会不由自主地动作起来。由轻轻晃动到拍打自己,甚至用力踢踹,满地打滚儿,摇摆扭舞。其间可能会掺杂些流泪等情绪不由自主的宣泻……只要环境安全,无外伤危险,这一切可任由训练者自便,因为这些都是经气疏通的必然反应。直至后来,训练者的身体在全然放松的情况下,可以做出柔美的、舞蹈般的肢体动作,或者是充满力度的、仿佛武术的套路,这表明周身的经络已经比较通畅了。原来体内的那些陈年淤积,已被内力荡涤冲开,已经无阻无挡了(也有的训练者,因为周身的经络系统没有太多淤堵,一开始就会出现流畅的韵律动作)。磁感训练可以使大脑在新的能量起点上,再次增加了对周身经络系统的握控力和运载力。训练者大脑对肢体的驱动力度,也会更加强劲了。
浅睡训练——浅睡训练通常采取平卧姿式,训练者在指导之下进入一种似睡非睡的状态。在这个迷迷糊糊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反应也觉不出时间,两个小时可以像两分钟一样逝去。
浅睡是一种在指导者意识能量控制下的类冥想状态,由于采取卧姿,好像在睡觉。但全身不能动弹,仿佛被麻醉了一般,呼吸减缓,意念停止……浅睡具有调整脑能释放惯性的效果。浅睡训练必需在指导者的操作下才能完成,当大脑过于紧张疲累或大脑太过放松,都可以通过浅睡训练得到改善。
触抚训练——指导者轻轻触抚训练者身上的“痒点”,使其产生痒意。触抚训练要改变人们一痒即挠的习惯,训练者必须能用意念克服身上的痒感。
通过忍痒,可以提高人们神经末梢的耐受力,这是为了提高人们皮肤的触觉反应能力。
闭食训练——闭食训练就是通常所说的“辟谷”,辟谷是自觉自悟训练必不可少的内容。训练者初期闭食的时间不可强求,要听任自然。
训练者在闭食训练期间没有饥饿感,总是一种酒足饭饱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维持数日、数月,甚至数年。除了不吃正餐以外,训练者若有喝饮料、吃水果、吃果仁等吃零食的需求,没有必要控制,可以随心所欲。
在闭食期间,训练者非旦是有意识的绝食,而是本能的排斥进食,这是大脑对肠胃消化道系统所采取的一种主动调适。使得“辛苦”了一生的胃肠“工作量”会大大减少。胃肠的这种休整,反过来也可以使身体供血负荷有所减轻。于是训练者会感到精力充沛,睡眠减少,头脑灵活,步履轻快,体重略减,浑身有一种格外的轻爽感。
闭食可以全面调节人体,虽然正常的供养关系中断,肠胃蠕动骤减,但大脑却能自主权衡的调动体内存积的养分……训练者一旦有饿意,无需恪守什么,应立即进食。只要有了饥饿感,便表明胃肠的全面调节已告一段落了。
写画训练——写画训练是为了加强训练者脑体之间新的协调性。一个正常的能够写和画的人,大脑对手的写画行为,是一种习惯性的控制模式。
写画训练是在训练者旧有的写画基础上,从源头再建立另外一套写画行为控制模式。训练者对握笔、用纸具有了初步的使用技巧后,便可以在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大做文章,获得与广大后天教学完全不同的写画成就。这写,通常表现为字体明显的改变,字形俊美。这画,对于从未有过绘画实践的训练者来说,就是能无师自通的绘画出美术佳作。
不论是写还是画,都能展现出训练者的才华。这种写画升进的速度很快,和理性教学的书画相比,前者除了有难以重复的特点外,更兼有线条生动自如,色彩绚丽和谐的强势,仿佛是画者的生命在尽情挥洒一般。
释解训练——不论是语音训练,还是深嗅训练、视像训练、静听训练、写画训练……训练者随着大脑能量的增多,对生命对万物,包括对训练本身都会产生许多新颖的感受。释解训练是自觉自悟训练中的关键环节。释解训练所启迪所强化的是大脑的本质概括力,它是训练者达到最后理想境界的必经之途。释解的过程又相当于一个翻译的过程,但它与现代社会中的翻译工作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这种释解所“翻译”的并不是通常的语言文字,而是大脑能量对外界物质所形成的一种思维传感。释解的过程,就是通过大脑能量把相应的物质能量转化为一种可以认知的语言或文字的过程,这也是一个渐习渐进的过程。
释解训练需要在指导者的指导之下,不断地核对训练者释解的准确率,使训练者能一面扩大感性认知的范畴,一面步步为营稳定提高。
在训练释解的课目时,加强训练者理性思维对初期感性思维的管理,是为重要一环。因为在释解训练的初期,每个训练者都有一个渐进的,由不太准确到逐渐准确的过程。那些不太准确甚至有谬误的释解内容,如果不固定在训练的小范围内,势必为他人误解,甚至与社会意识产生冲突。所谓理性管理之意,一是必须将释解训练的内容,局限在课堂之上及训练人员之内。二是对释解的内容,要有一个总体的虚拟态度,不可执著,不可信以为真,乃至混淆视听。
毫无疑问,释解训练的成功,可以大大开阔训练者的认知世界。当人的大脑成了接收器、成了“翻译机”时,人生必将因此而灿烂多彩。
以上15种方法,属于自觉自悟训练基本的内容。这种训练,需要宽松良好的训练条件,需要目的纯净,心性坚韧。此外,一句“心诚则灵”的老话,也是训练的必要保障。当训练者全身心的投入训练后,要减少发问,以真诚的信任最为适宜。这心诚并不是什么妄信,它仅仅意味着在训练期间,一切常规思维活动的趋减。这种诚信是执著中的不执著,和不执著中的执著。而此时际的怀疑探究,打破沙锅璺到底之念,恰是一种背离,属于意识干扰,训练者越质疑,心神越难以得到辩证的统一,反倒会影响精进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