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郑文化岳村李家沟遗址

 布狄厄布狄厄 2012-04-23

 哈雷郑义:非常感谢@刘五一 市长寄来的关于新郑文化的六本书!特别是刘博士编著的具茨山岩画的这本。我曾经很迷恋贺兰山岩画,反复去了很多次贺兰山。一定找机会去看具茨山岩画和回郑国老家拜访我们有大才的刘兄!东雷!书交换不?还是将错就错

 

  新密史话
  张怀洲
  绪论  追本溯源话新密

  新密位于中原腹地,西枕嵩岳,北望黄河,南界许禹,东接大平原,这里连接东西,汇通南北,是八方辐凑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走进新密,悠久历史扑面而来,令人心驰神往;璀灿文化夺目萦怀,不禁击节赞叹。在这里,中华文明的悠远深长,民族智慧的光彩华章,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仁人志士的义胆忠肠,一幕幕历史活剧上演在溱水洧水河畔、浮戏具茨之间。

  新密市原称密县,建县已有2200多年,县置源自古密国。在上古,密县主要有三个古国,它们是补、密、郐三国。补为三皇之世封国,是伏羲时代所建。(《路史·国名记》)

在牛店镇绥水边上有补国遗址,为伏羲后裔所建王城,一直沿用到春秋前期。伏羲也称宓(fú)戏,因而伏羲时代活动的山,叫宓山,后来沿用成“密”(mì)(《名胜志》)。到黄帝时代,黄帝二十五子,除姬姓外,有别姓十四人。(《史记·黄帝本纪》)其中有结姓者,从结又分出一支,来到密地,叫密,建密国。(《路史·疏仡纪·黄帝》)这是密国最早的密人,是黄帝三代孙。在尧、舜、夏、商之时,新密属豫州之域。周朝建立,大封诸侯,封密国为诸侯,治在大隗。此时,密国属于有姓无爵国(《春秋·列国兴废说》)。西周后期,密国后为周宣王所灭,密国之地归郐国。郐国也是在周初封国,为子男小国。郐为祝融之墟,早在帝喾时代(前2436~前2367)就居溱洧之间,春秋时(公元前769年),为郑武公所灭。上古,密境还有华国,即华阳故城所在(今在新郑市)。郑国东迁以后,“主苤隗而食溱洧”,密境的郐、补、华三国,就都归郑国了。郑国在旧密国基础上建置新密邑,也叫新城。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公元前230年,韩被秦所灭。密县属三川郡管辖。

  到汉初刘邦定天下,公元前205年,设置密县,县城在大隗。密县开始了县建置的历史。
  新密建县以后,县治发生了两次大地变化。隋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因密切静观故城大隗发生水灾,县城由大隗迁至古法桥堡城,即今老城。
  1979年,由于新密矿务局(现在郑煤集团)采煤需要,县委、县政府搬迁到青屏山下新城。
  1993年,密县撤县建市,称新密市。
  其间新密的建置和隶属关系多次变化,三国时,新密曾设曲梁县。唐武德年间,密县曾升为密州,辖零水、洧源二县,不久撤。北宋时,密县西部曾归永安县管辖。金朝入主中原,密县属南京路。明末,李自成攻下密县,派冷英为密县县令,兼管登封。西汉至南北朝,密县属荥阳郡,后来,有时属钧州,有时属许州,有时属郑州,有时属开封府,自清乾隆六年(1741年)密县属开封府。
  1948年,密县获得解放,当时属郑州专区,1954年属开封地区,1958年属郑州市。1961年复属开封地区,1983年又划归郑州市到至今。
  新密的历史总起来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先秦时期,从上古到春秋战国;二是封建社会时期,从秦朝始历汉魏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三是中华民国时期,这是新密人民在仁人志士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风起云涌革命的时期。四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密人民改天换地,意气风发,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
  新密的历史有这样四个特点:

  一是连续性。新密的历史和文化从远古4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起,从未间断,中国历史任何一个时代都可以在新密找到印证,这使新密成为一个天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其连续性的特点全国罕见,有多个中国历史上的断环都在新密找到了补证。如《史记》上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轩辕之丘在哪里,史学界一直在寻找,考古发现新密曲梁乡古城寨城址的兴建年代和地望正好与历史记载相符;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关于夏初有一个缺环,通过新密新寨遗址的发掘正好把这个缺环补上,新密新寨遗址在考古学上被命名为“新寨期”; 

岳村李家沟遗址是中原仅有的从旧石器到新石器过渡时代遗址,距今10500年至8600年。这三个遗址其中两个都因其意义重大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河南省社会科院研究员张维华评价说,新密“溱洧文化是中国的一部通史”.

  二是独特性。新密的历史文化带有鲜明的新密地域特色,西高东低,三面环山,两水东流,新密历史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从新密这片山水走过时留下来的独特的历史篇章,是人类历史、中国历史在新密的独特反映。新密独具特色的地理位置、山水风物、历史方位,新密市域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都记录其中。伏羲、黄帝在此开创了中华文明,夏启启动了家天下的历程,郑国在此开启了春秋争霸的历史,医学医药、佛教传播、瓷业发展,以及近现代的革命洪流都在这片土地上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三是始源性。新密历史在中华历史文明演进中意义重大,新密历史的重心在远古,新密古代史在中国历史上拥有显赫的地位。中国古都学会专家来新密考察后,对新密历史文化有一个总的评价,说中国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新密。”这是对新密作为中华文明起点的中肯评价。历史成为过去,文化呈现眼前。新密的历史在不同的阶段都留下了典型的文化积淀,如羲皇文化、黄帝文化、郑文化、汉文化都是辉煌历史的灿烂结晶,是新密闪亮的人文名片。
  四是厚重性。悠久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从距今4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夏商周以及有文字记录的文化,经由先辈们一代一代传承,积淀下来形成厚重的文化层,形成了新密厚重的区域文化,这种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当代新密人区域自豪感的基础。成为厚重河南、厚重中原的重要组部分,其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延伸着中原历史的生生血脉,典范而生动的文化篇章丰富着的中原文化的博大内涵。
  1、溱洧之光  中华文明的曙光
  中原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新密就在中原的腹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溱洧二水就陪伴在黄河的旁边。比起黄河来,溱洧二水没有黄河雄浑壮阔的汪洋,一泻千里的奔放,但是在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历程中,溱洧二水以其特有的温润慈祥哺育了我们的先民,萌发了溱洧文明,并较早地迎来了中华文明早期的曙光。
  远古时代的新密,气候湿润,水量丰沛,植被茂盛,森林广被。起伏的沟壑阻击了凛烈的寒风,郁郁的树林遮挡了炎炎的烈日,土地虽不平坦,但很肥沃,地域不很宽广,但天然成箕形,好象是三派山脉围护着溱洧的安宁。在一些山壁岗坡上,还有一些或大或小天然而成的石洞可躲风避雨。春天来到时,原野上野花灼灼,处处生机盎然;秋天里,不知名的果实一串串挂在树上,诱人采摘。这真是一块天赐的宝地。
  人类还处在浑沌未开的蒙昧时代,新密大地溱洧两岸就已经有了古人的活动,他们趟着潺缓的流水,捕捉河中的鱼虾,他们踏上高高的土岗,了望野兽的踪迹。他们挥舞蹈着棒子、投掷着石块,成群结队地呐喊着追逐着,扩张自己的领地,驱赶和捕猎野兽。他们把采集的野果囤集起来,等到大雪封山的时候再去食用。
  他们还会使用火,晚上有火可以照明,打猎用火可吓退猛兽,冬天里可以取暖,用火烧过的食物吃着更香更好吃,还可以增强了人的体质。在考古中发现,古人猎食的动物骨骼化石在出土文物中占了相当比例。
  据新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在新密100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动物化石点的密集程度十分罕见,共有141处,并且主要集中在溱洧河谷地带,有很多遗址呈现连片聚落的存在形态,时代最久远的可追溯到40万年以前。也可说,在旧石器时代,这里的“人烟”已经相当稠密了。
  远古时代的人类活动经历了一个从上游到下游,从高岗到河岸,从穴居到屋居这样一个发展历程。寻觅古人的踪迹,我们也可以遵循这个规律。

  在溱水洧水中下游的大隗、刘寨、曲梁,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十分密集,他们的祖先是沿着河谷下来的。在超化镇,洧水河就出现了大片宽阔的河边滩地,越往上游,河谷越狭窄,在超化莪沟村与平陌龙泉村相交的地方,洧水被拘速在一道奇险的狭谷内,弯弯的河道在狭谷里的扭动,呈优美的“S”状,河水汤汤,冲击着岸边坚硬的岩石。但就在这山重水复之地,却隐藏着一个3-5年前的古人类遗址。

  洧水河岸边,灵崖山兀然拔地而起,与长长的饮马岭隔河对峙,悬崖峭壁临河而立,天然溶洞星罗棋布,大龙眼洞、小龙眼洞、麻参洞、蝙蝠洞、韩湘子洞,连同叫不出名的洞,共有七十多个,或高或低,或深或浅,绵延近一公里,小的仅可容身,大的可容几十人。这里真是一个理想的隐身之所。想当年,在原始氏族社会里,这里的几十个氏族家庭以洞穴为家,躲风雨避严寒,逃避猛兽侵袭,他们飞崖走壁,上山采摘,下河捉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悄悄地等待着文明的进步。
  1958年,从尉氏到登封朝阳沟要修一条小铁路,铁路穿洞而过,从洞中出土过原始人头盖骨和已经石化的“烈疆人”,由于村民缺乏文物知识,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不翼而飞,不知下落。
  但是天爷洞的崖壁是洧河南岸,面河背阳,缺少阳光的温暖,尤其在冬天里,洞穴里的石头和北风一样的冰冷,还有夏季泛滥洪水也让人可怕,人们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天爷洞对面的高岗上是莪沟村,这里阳光灿烂,8000年前,在这个台地的最高处,出现了一座座半地穴式草屋。人们把地面向下挖半人深,在地上点火烧,把地面烧得发硬发红,然后,在中间立个木桩,用树枝把四周搭起来,用厚厚的草覆在圆顶上,一个斜的坡道通向地面,房屋建成了。陶器的制作还比较粗糙,但是下河汲水、生火煮食、存放食物已不成问题;人们已开始种植谷物,他们用石刀、刀斧、石铲作为劳动工具,他们把石刀的刃磨出一个个齿发明出锯齿镰,无论是割草不是割庄稼都快了许多。“人们用石铲、石锄或木锄翻松土地进行播种,待禾苗成长起之后,再进行几次中耕锄草保墒,作物成熟后进行收割,然后将谷物储藏在窖穴。做饭是妇女的事情,将粟用石磨盘和石磨棒加工成小米,在灶塘上用陶鼎把小米蒸好,一家人各自拿着陶钵或陶碗,围坐在小屋内分食香喷喷的小米饭,或许吃饭时,家庭主妇把煮好的兽肉也拿出来一起享用。”(许顺湛《黄河文明的曙光》)妇女们用骨针把兽皮联在一起,做成皮衣,把麻纺成线,做成麻制的衣服。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已经在有身份的人中间实行。
  1977年在距溱洧之交东三华里远的新郑裴李岗村,发现了以石磨盘标志的大型史前人类遗址,这一遗址被使命为裴李岗文化。同一时期,新密莪沟也发现了同一类型的遗址,莪沟遗址遂被归入裴李岗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第一个阶段,有较成熟农业文明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已经开始。在新密,已发现的裴李岗文化遗址,有14处。而全国裴李岗文化遗址主要集中嵩山以东新密、新郑一带。

  旧石器时代遗址很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很多,旧石器时代到新石时代,人类怎样度过那个漫长的岁月?尤其中原文明是如何在8000年到10000万年之间进行演进?这个人类历史的关节点在哪里?

  溱水是洧水的姊妹河,发源于白寨镇鸡络坞,流经岳村、曲梁,在交流寨与洧水汇合。在上游李家沟村,溱水岸边台地上,发现了一个原始社会遗址,距今8600-10500年,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的空白。在这里出现了石头围成的石垣、磨制的细石器、石磨盘、还有陶器。从李家沟,我们看到,人类终于从以往漫长的流动流浪状态,进入到择地而居的栖居状态,人类从此有“家”可回;从以往漫长的穴居野处状态,进入到垒石为垣、兽皮为屋的状态,人类从此有了“屋”可住;从以往漫长的捕猎野兽、采摘野果吃野食状态,进入到用磨盘加工植物性食物的状态,人类从此有“饭”可吃;从以往长期使用粗石器状态,进入磨制细石器和冶土为陶的阶段,制造并使用陶器的状态,人类从此有了陶器家具可用。而细石器和陶器的制作使人类的制造能力得到极大的开发,制造能力进而成为人的本质能力。李家沟的发现把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天然焊接,完成了人类的惊险一跳。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但磨几个石头却经历了几十万年,几万年的等待,其间经历了多少的艰辛,多少磨难,在人类文明曙光到来的时候,人类告别了人兽混居蒙昧未开的时代,自豪地宣称自己是人,人类又有多少欢欣,多少喜悦。
  2、羲皇之乡,伏羲女娲开天地
  幼年期的人类十分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低下。就在人类在万年前的门槛上等待文明的进步时,一场大洪水使人类遭到毁灭性打击。这场洪水为全世界各民族都留下了恐怖的记忆,也留下了战天斗地的英雄神话。
  裴李岗文化时期与我国上古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时代相对应。在新密,在浮戏中为中心,散布着大量的伏羲女娲遗迹传说,洪灾逃生、女娲补天、兄妹结婚、繁衍人类、养蚕织布等,与这些传说有关的地名10多处。在新密民间存在广泛的伏羲女娲信仰,浮戏山、开旸山、浮山、灵崖山、青石河等地祖始庙、人祖庙、伏羲女娲祠12处。2008年,新密被命名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
  伏羲女娲传说是裴李岗文化时代古人生活的模糊记忆。在人类进入文字时代之前,神话传说就是人类幼年时代的记忆方式,我们透过这些扑塑迷离的神话故事,可以感知隐藏在远古的创世英雄。
  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华族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华胥氏,有一天她到雷泽去游玩,踩到一个巨人的脚印,感而受孕,十二年生下伏羲,她还生有一个女孩,叫女娲。她带着孩子们以及族众从黄土高原沿渭河、黄河向东迁徙。这时遇到一场旱见的天灾。
  “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坍塌了,大地开裂;天不能覆盖万物,地不能容载万物;火势蔓延而不能熄灭,水势浩大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柱子,杀死黑龙来拯救中国,用芦灰来堵塞洪水。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华的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害虫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淮南子·览冥篇》)女娲是当时补天救世的英雄。
  相传,伏羲女娲曾养一只老虎,一天,老虎对伏羲说,“将来要天塌地陷,你们看我眼睛发红光时,就藏到我的肚子里。”伏羲女娲按仙虎指点,在洪水中真的幸免于难。他们逃到了浮戏山上。浮戏山也叫“戏童山”,记录着伏羲的童年时代。洪水退去以后,人类已经灭绝。兄妹二人为了不使人类灭绝,就讨论结婚的事,而又感到羞耻,无奈,求问天意。在两个山头各燃一堆柴草,如果两股烟缠在一起,就结婚。结果,烟果然缠在一起了。女娲不同意,只好再测天意。他们在两个山头上,各推一个石磨盘,石磨盘若拼到了一起,就结婚。结果,两块磨盘果然拼到一起了。她们就此结为夫妻。
  而石磨盘就是裴李岗时代最具标志性的工具。
  伏羲女娲开创了人类历史的第一个文明时代。
  人类历史上多次遭到大洪水袭击。在10500年前,新三叠纪寒冷期结束,地球气温迅速变暖,发生了融冰水冲击,海平面在一年之内上升了28米之多,再次造成大洪水。1万年前,当时从郑州的邙山以东,除山东丘陵地外,是一片汪洋。新密浮戏山周围是唯一出露地表的一块土地。浮戏山山顶平衍,植物繁多,杂果处处皆是。山上有亢木,又叫丹木,相传为伏羲当年所食用。晋人陶渊明《读山海经诗》说:“丹木在何许?乃在峚(mì,通”密“)山阳。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白玉似李液,瑾瑜发奇光。岂伊君子食,见重我羲皇”.
  新密李家沟遗址正好距今8600-10500年。从大洪水始,到裴李岗文化止。而中原,从旧石器到新石器过渡时代的遗址发现仅此一例。毫无疑问,李家沟人是大洪水时代唯一幸存的遗民,是伏羲女娲的先祖。
  裴李岗文代时代有1000多年,在这1000多年里,以伏羲为名号的氏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这些贡献都记在了伟大祖先伏羲的名下。
  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有十大功绩,它们是:结网罟、养牺牲、正姓氏、制嫁娶、作甲历、造干戈、兴礼乐、以龙纪宫。教民作网渔猎、驯养野兽,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正姓氏、制嫁娶,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画八卦、刻书契,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尤其八卦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成为古代东方哲学的标志。文明的发展,使诸夷归服,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伏羲又分九州设官而治之。
  在裴李岗文化时代,成熟的农业文明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人口日渐繁盛。在嵩山以东溱洧流域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都出现了同一类型的文化。此时,浮戏山下出现了一个政治中心。
  在牛店镇绥水河边,有一古规模宏大的古城遗址,史称补国城。城高四五丈,周长近千米,在这黄土夯筑的城墙上,陶器碎片随处可见,多生活用具,少产生工具,一些贵族饰品也不时会从夯土中出现。补无疑是当时的王城。从出土的器物看,这是一个从裴李岗文化延续到仰韶文化中期兴盛的古城,在6000年到8000年间,在谁能在这里筑起这么一座大城?
  在离补城不远的地方,有一座不修于何年的娘娘庙,内祀伏羲女娲,伏羲头有两角,胸怀八卦,足踏神龟,手握大蛇;那女娲,衣袂飘飘,一手托钵炼石,一手持石补天,一幅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
  补城是谁的城?有的说,当然是女娲城,她是补天的英雄。有的说,古代“补(补)”、“伏”同音,补城就是伏羲之城。《路史·国名纪》载,“补,三皇之世封国。炎帝伐补遂。”在炎帝之前就已长期存在的补国成了炎帝崛起之后的重要威胁,竟还引起了中国上古史中的第一场战争,可见补国在当时声威之大。补国被炎帝征讨之后,伏羲时代正式结束,中原进入炎黄时代。
  3、黄帝建都  一统天下定中原
  轩辕丘是黄帝的都城,它历来为史学界所关注。在新密与新郑交界处新密市曲梁乡境内,有一座规模巨大保存完好的龙山时代城址----古城寨。
  它就是黄帝轩辕丘。“是中华文明迈步进入文明时代的起始点。”(朱士光)
  轩辕丘是一座始建于仰韶晚期,延续到龙山中晚期的古城,有南北两个相对的城门,城墙至今还高达十多米,城内出土了大型的结构复杂的宫殿基址。城外出土有冶铜的坩锅碎片。在黄帝时代,人们已经开始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
  轩辕丘的西城墙已被溱水冲毁,往前不远就是溱洧交流处,溱洧交流处又被群众称为黄帝口。
  距今四五千年前,中原大地氏族林立,号称万国。洧水流域崛起了一个强大的部族----有熊氏。有熊氏国君为少典,少典娶有娇氏女,生黄帝、炎帝。炎帝部落在发展中第一个征伐补国,使其臣服。许多部落都听从了他的号令。后来,炎帝部落日渐衰落,部落之间矛盾重重,互相侵伐掠夺,炎帝无力禁止,民众不得安宁。于是黄帝推行德政,操练军队,以和睦邻,以武止暴,四方诸侯都前来归服。黄帝在阪泉和炎帝交战三次,击败炎帝,使其归顺。黄帝又率众在涿鹿与蚩尤展开鏖战,但是九战九败,黄帝退回有熊,命风后研究阵法,创制战车,最后将蚩尤擒杀。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第一次实现了大融合,万国统一,轩辕黄帝被尊称为天子,华夏民族迎来了第一个天下有共主的时代。
  黄帝统一天下的战争历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战争,战场从中原到山西到河北。黄帝时代是中华民族发明创造最繁盛的时代,众多发明使中国跻身于世界文明古国。而黄帝活动的中心便是今天新密、新郑、禹州,还有豫西的灵宝等地,而且以新密的遗迹为最多,有46处之多。
  黄帝的英明睿智无人能及,黄帝手下也是战将如云,能士如雨,他们的聪明智慧和勇猛善战是黄帝安邦定国的根基。在新密黄帝宫、溱洧河畔、摩旗山、具茨山到处都留了黄帝及其文武将相的足迹,到处都传颂着他们的英雄故事。
  《史记》记载,黄帝举“力牧、风后、常先、大鸿以治民。”此四人非但是治世之能臣,还是领军之主帅。
  力牧力大无比,能执千钧之弩,躯羊万群,善于组织指挥。黄帝得力牧后筑圣坛拜力牧为将。刘寨镇力牧台就是黄帝当年为拜将所筑。在这里,力牧站在高台之上,将方圆十几里原野上的十万军队训练得进退有度,战力高强,成为黄帝冲锋陷阵的精兵。力牧台不远处有“老虎圈”,力牧在此训练了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老虎军团,虎军一出所向披靡。力牧还发明了战车,将战车列入军阵,进行步车协同作战。力牧练兵,战鼓声震十里,旗语变换多端。白寨镇摩旗山是力牧以旗语号令军队的记录,也是黄帝诸军誓师出征之地。
  风后是伏羲后裔,善观阴阳天机,掌握八卦精髓,他曾在灵崖山天爷洞里潜心修炼。黄帝访得风后之后,为战败蚩尤,日夜于风后研讨排兵布阵之法。风后将伏羲八卦原理运用到军事上,发明了风后八阵图,在八卦之中加一卦为中,设“九宫”,并作《握奇经》以述其理。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八阵因时而化,正奇相佐。“虎张翼以进,蛇向敌而蟠,飞龙翔鸟,上下其势。”“必使陷坚阵、拔深垒,若星驰天旋,雷动山破。”(唐独孤及《风后八阵图记》)风后八阵图是我国最早的兵法理论,为黄帝统一大业立下不世之功。相传,黄帝蚩尤九战九败之后,退守黄帝宫。黄帝宫人祖洞,是黄帝与风后研创八阵图的地方。黄帝宫(原名云岩宫)讲武门、轩辕门是黄帝在此讲武论兵之所。风后还发明了指南车,能破蚩尤迷雾阵,黄帝部队在大雾中也能所向披靡。黄帝为了表彰风后的功绩,把具茨山最高峰命名为风后顶。
  常先是狩猎能手,他发明了很多狩猎工具。有一次,常先捕杀了一头野牛,把剥下的牛皮随手搭在一个木墩上。这个木墩是空的,野牛皮经过长时间暴晒后便收缩了,把空木墩裹得紧紧的。有一天,有个人发现这张牛皮一拍就响,便寻来两根木棒,使劲擂了起来,结果发出声音像雷鸣一般。常先就此发明了战鼓。后来他把野牛皮换成夔牛皮,把鼓槌换成雷兽骨,做了80面大鼓。涿鹿大战开始前,黄帝把80面夔牛大鼓埋伏在暗处,当蚩尤的军队冲过来时,80面大鼓一齐擂动,蚩尤的军队还未交战,就被鼓声震得人仰马翻,耳聋眼花,个个东倒西歪,溃不成军。从此,鼓就成为我国古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用具。新密苟堂镇有常先口,是个交通要道,相传当年常先曾率部在此把守。

  具茨山是道横亘200里的大山,东段有一个山峰叫大鸿山。大鸿是黄帝大将,掌管兵事刑法,“通医道,晓兵法”,着有兵书《鬼容区》。大鸿山上有城,叫大鸿城。相传大鸿在此屯兵驻守,垒石筑城。城有四门,皆在险要处,分别叫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北华门,大鸿城当时应为华城。大鸿城下还有传说中的避暑宫、御花园、梳妆台、擂鼓台。具茨山上有多处与大鸿城类似的规模宏大的古代聚落遗址,山石上还刻有数千处古代人类留下的岩画。说明山上的聚落曾为人们长期居住。经过长期的经营,山上也有了一些生存条件。黄帝时代,具茨山的华城是大鸿为黄帝所建的高山行营。

  黄帝胸怀广阔,求贤若渴,广揽人才,怀有一技之长来投效者,一律重用,于是四方贤士如影相从,能工巧匠络绎不绝。黄帝时代,养蚕、舟车、文字、历法、音律、医学、算数都先行发明。为访求大贤,黄帝不惜千里奔波,躬身造访。力牧是他在云梦泽访得的,风后是他在海边访得的。黄帝听说具茨山上有位大隗先生是个得道之人,就去拜访,不巧迷了路,在路上遇到一个聪敏神异的牧童,黄帝见他识广多闻,就向他求问治国之道,小牧童说,“治理天下如同放马一样,不过是去其害马者而已。”(《庄子》)黄帝一听很有道理,急忙拜称天师。成语“害群之马”由此而来。这也是法家思想最早的渊源。传说神秘的大隗先生后来被黄帝请出山拜为军师,担任右相之职。大隗是大隗氏族的首领,大隗氏在黄帝之前长期活动在中原,与有熊族有密切的关系。黄帝筑城时,因为工程浩大,大隗氏族曾派大量人力参加修筑,因而有“黄帝一夜鬼修城”之说。因大隗氏与大隗君有功于黄帝,黄帝把大隗曾隐居的山命曰大隗山。大隗镇也因大隗人的活动而得名。

  黄帝还善于思考哲学问题,向一些悟道高人请教道的真谛。广成子是黄帝时高深莫测的仙人,在崆峒山修行。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往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五谷丰登人民安乐之道,结果让广成子批评一顿,责备他没有抓住本质。黄帝退而省思三月,后又去拜问修身长生之道,这回广成子十分高兴,滔滔不绝地向黄帝讲述了道的真谛,广成子说,“至道的精华,玄妙而幽深;至道的法则,模糊而难测。不外视,不外听,凝神虚静,形体自然就会健康。清静无虑,不要劳累你的身体,不要扰动你的精神,方能长生。内心少思,不言少行,弃智绝巧,将达到大明的境界。”广成子成为后来道教的代表人物。黄帝与老子一起被道家尊奉为道教祖师。为了向广成子学道,黄帝特地把广成子请下山,奉广成子为卧龙,在洧河边建卧龙台,以便专心修道。后来人们在黄帝修道的地方建修德观一座,修德观所在村被称为观寨村。

  在黄帝宫及其附近,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十分密集,这些文化遗址正好与黄帝活动的时期相对应。以黄帝宫为中心,的许多地名都透露着黄帝时代大规模战争的信息。黄帝时代马匹经人驯化,已用于战争,马骥岭是黄帝溜马的山岭,养马庄草马沟是黄帝养马的地方,黄路坡是黄帝出行的通道,操(草)岗是黄帝军队操练的地方。西马庄的仓王,是黄帝史官仓颉工作的地方。大隗河屯是黄帝前沿部队屯兵之地。苟堂镇讲武山是黄帝聚将讲武之地。白寨摩旗山下有屯粮凹、议事台、黄帝乐院(弹唱沟)。刘寨马骥岭下有大片的桑林,是黄帝正妃嫘祖教民养蚕的基地。伏羲山的鸡山是黄帝曾经登临的地方。平陌镇天爷洞是黄帝拜天祭祖的地方。
  黄帝宫地势低洼,众水汇流,山水环绕,风光旖旎,且隐蔽性好,三座寨垒又互为犄角,是天然的屯兵备战的军事大本营。黄帝就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撼天下的战争。
  惊心动魄的战争过后,天下终于平定下来,黄帝对于战争中血流漂杵的血腥和生灵涂炭的惨痛深感不安,为了永远不再有战争,让后代永享太平安乐,他把兵符葬于黄帝宫深涧之下。有诗赞曰,“战罢蚩尤犒旅徒,云岩深涧葬兵符。千秋永罢干戈事,蔓草寒烟云锁阵图。”

  4、中医之源  岐伯论医岐伯山

  岐伯山位于新密市苟堂镇南部,在方沟村与槐树岭交界处,与巍巍具茨相比,它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岭。但岐伯山的名气却十分大,相传它是黄帝召集天下名医开展医药研究的基地,是岐伯着书立说、创《黄帝内经》的地方,是中华医药之源、医学圣地。
  岐伯是黄帝时代的医学家,被黄帝拜为天师。本西北人,故里有三种说法,一说陕西岐山,一说四川盐亭,一说甘肃庆阳。古书记载,岐伯少时就善于思考,并且有远大的志向,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还懂音乐,会做乐器,测量日影,多才多艺,才智过人,后来见许多百姓死于疾病,非常痛心,便立志学医,四处寻访良师益友,尝味草木,遂成为精于脉理,名震一时的医家。《云笈七签》说,“时有仙伯出岐山下,号岐伯,善说草木之药味,为大医,(黄帝)请主方药,……作《内经》。”更有岐伯不精通医理医术,而且还是个博学家。宋高保衡着《黄帝内经序》说“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身,更相问难,垂德以福万世”.《路史》记载,黄帝为救民治国,西巡访贤,“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
  岐伯被黄帝请到有熊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军队的士气问题。由于黄帝九战九败于蚩尤,元气大伤,不仅黄帝自己苦闷不已,士卒也未战先怯,勇气低靡。黄帝求教于岐伯。岐伯说,治兵先治其心,励兵先鼓其气,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而治心者,莫过于乐。乐者,药(药)也,乃治心实气之药(药)也。《隋书·音乐》云:乐有四品,“其四曰短箫铙歌乐,军中之所用焉。黄帝时岐伯所造,以建武扬德,讽敌励兵”.岐伯都作过哪些乐曲呢?据《云笈七签》记载,“帝以伐叛之功,始令岐伯作乐鼓吹,谓之箫铙歌,以为军之警卫,《棢鼓曲》、《灵夔吼》、《雕鄂争》、《石坠崖》、《壮士怒》、《玄云》、《朱鹭》等曲,所以扬武德也,谓之凯歌。”《资治通鉴》云:“黄帝命伯作镯铙、鼓角、灵髀、神钲以扬德而建武。”岐伯发明了金镯、金铙、号角、神钲等许多乐器,教出了一支鼓乐队,把音律用战争。他用鼓声来鼓舞士气,震慑敌军,并定出击鼓吹号为进,鸣金击钲为退的号令。岐伯指挥演奏,各种乐器或缓或急,或轻或重,或单击,或合奏,和缓时如仙乐缭绕,急促时如巨雷轰顶。这些音乐,令伤者凝神忘痛,健者勇气倍增,音乐一出,万众同心,有势破山河之力。黄帝发现音乐是直通心灵之音,战时使之振奋士气,扬我军威,和平之时,用于祭礼天地神灵,陶冶和教化民众。在白寨镇摩旗山,有弹唱沟、乐台庙等黄帝乐院旧址。每到这里,望着辽阔的原野,我们都仿佛看到,猎猎旌旗遮满天空,成千上万的士卒在古老的鼓乐中呐喊誓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黄帝自从得岐伯之后,乐以鼓气,药以疗伤,全军士气空前高涨,黄帝连战皆捷,斩蚩尤于中冀,得胜而班师还。
  黄帝统一天下,建都立国于溱洧轩辕丘。医治战争创伤,抚慰民生疾苦便成为头等大事。在上古之时,人们认为,人之所以得病或死去,皆是因为鬼神作祟,于是,每当人们得病之后,就请巫师驱鬼禳神。但黄帝非常清醒,疾病岂是鬼神所为。必须继承神农时代尝百草寻医药的办法,探讨一条医学之路,交给万民一个方便的医道。
  于是他便将政事兵事交与大臣,征集天下名医,建明堂,日日与这些天下大医一起探讨医道,创立医学,讲究医术。岐伯发现具茨山山高入云,植被丰富,山下这个土岭小气候十分独特,适宜种药,就上山采来各种药来到此引种。岐伯山就成为当时的“医学研究院”.黄帝之时,仓颉草创文字,尚未成熟运用,人们对学问的探讨沿袭口口相传,黄帝与岐伯对医学的探讨一直到战国时代才被人们整理记录传承下来。
  岐伯山上下遍布岐伯遗迹。
  岐伯洞是个小山洞,相传为岐伯旧居。
  大臣沟因岐伯是黄帝大臣而得名。
  岐伯泉是岐伯浇灌药苗的水源。
  晒场因岐伯曾在此凉晒和挑捡中药而得名。
  花子岭因岐伯在此种植银花而得名。现在岭上还有野生金银花。
  张老岭,相传药工张老在此为岐伯种药。山形饱满,土质肥厚。现在还有几十种野生药材,年年滋生,控不完,采不断。
  山顶上有岐伯墓。墓前有“台子地”,是乡民给药仙岐伯唱戏的戏台遗迹。台子地前有“条盘地”(条盘,俗名,盛放碟、碗、盘的木盘),是摆放供品的地方。据说一年四季还愿、许愿给药仙唱戏的不断头。从台子地、条盘地可见岐伯享祀之盛。
  山下有岐伯庙。历代庙宏客多,香火不断。
  岐伯山满山上下皆是野生药材,现在能采到的有丹参、元胡、紫苏、霍香、牛膝、远志、薄荷、仙鹤草、益母草等170多种中药材。这些药材,所到之处,垂手可得。可见,伯当年在这里种下了大量药材,他在这里,遍尝百草,进行药性药效的实验,为着书立说提供理论依据。
  《黄帝内经》主要以君臣问对形式阐述古代医学,当时与黄帝一起明堂论医的有伯高、鬼臾区、少师、少俞、雷公内经讨论的名医家,除岐伯外六位。
  鬼臾区又名大鸿,既是黄帝的领军之将,也是一位医家。黄帝平定天下之后,他佐黄帝“发明五行,详论脉经,于经难究其义理,以为经论”,因屯兵驻守具茨山,遂以岐伯为师,成为岐伯得力助手。由于黄帝经常往来,这里留下了许多遗迹。与大鸿山相邻的大隗山下有轩辕宫,也名南崖宫,顺治十六年(1659年)《新郑县志》记载,“轩辕宫在县西南大隗山,祀黄帝、岐伯、雷公。”雍正九年(1731年)《河南通志·寺观》中也记载,“轩辕宫,在新郑西南四十里大隗山,祀黄帝、岐伯、雷公。”这些代代相沿的奉祀传承着对岐伯等医家在此活动的恭敬。
  以黄帝和岐伯之名所着《黄帝内经》成为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以其卓远的智慧它总结了神农氏以来医学经验,创立了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成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着作之一。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着。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因主要采用黄帝与岐伯君臣问对的方式,所以常称其为岐黄家言,进而把医术称为岐黄之术,从事中医业者为“岐黄传人”.

  5、郐人立国  祝融故地享祖荣
  史载,黄帝在位百年,黄帝驾崩之后,其孙高阳即帝位,是为颛顼帝,颛顼在位78年。颛顼死后,侄子高辛继位,即帝喾,帝喾在位70年。郐国就立国于帝喾之后。
  上古先民,用火不仅是生民大事,也是国家大事,为管好火,用好火,设有专门管火的官职,火正。在黄帝时代祝融是火正之官职的名称。以前的火正是谁,我们不得而知,帝喾时代的火正,历史有明确记载。这个火正叫重黎(也有说重、黎为二人),是一个氏族首领,帝喾命之为“祝融”.从黎开始,火正祝融成为世袭之职,黎的弟弟叫回,回的儿子叫陆终,都相继担任火正。祝融也因之成一个着名的氏族部落。
  祝融部落所处的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代,距今大约3000-5000年。其原始居地与颛顼部落的原始居地大体一致,主要分布在河南嵩山、新郑一带。颛顼部落所处的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及向龙山文化过渡的阶段。颛顼部落的原始居地,据《古本竹书纪年》“生颛顼于若水”的记载,大体可以确定在河南中部以嵩山为中心、汝州至新郑一带,其后逐渐扩展,但始终以中原为活动舞台。(马世之)
  而新密是这一地带的核心。祝融就生活在这一中心区域。
  新密在春秋时长期隶属郑国。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郑(新郑),祝融之墟也。”《汉书·地理志》说:“今河南之新郑,本高辛氏之火正祝融之墟也。”
  相传,以前取火都是采用燧人氏钻木取火法。有一次黎随父亲长途迁徙,晚上大家要用火,黎钻木很长时间却取不出火来,顿时气得他将取火的石头向山上扔去,不料石头落下来溅起了几颗火星。聪明的黎见了灵机一动,立即想出了新的取火办法。他采来晒干的芦花,用两块尖石头靠着芦花连续敲击,火星溅到芦花上,再轻轻一吹就冒起了火苗,这就是后来的击石取火方法。 自从黎发现石头取火的方法,就再也用不着费很大工夫去钻木取火了,也用不着千方百计保存火种了。祝融成了管火用火的能手,他教人们如何用火把食物烧熟了吃,如何用火取暖和照明,如何用火驱除瘴气和蚊虫,防止闹病。还发明了火攻战法,在打猎和氏族战争中起了很大作用。这些本领,在那个时候是十分了不得的事。帝喾知道黎有这么大的功劳,就把他请去,封他当了个专门管火的火正官。帝喾非常器重他,命黎为祝融。祝就是永远,融就是光明,希望他永远给人间带来光明。从此,大家就改叫他祝融了。
  《史记·楚世家》言,“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祝融以火施化,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因火是赤色的,人们就称他为“赤帝”.在科学文化落后的年代里,人们认为火很神秘,主宰火的是神。祝融用火为人们造福,所以,后人把他尊为火神。
  在祝融之前,人们对共工很尊敬,共工是治水的能手,是他发明了筑堤挡水办法,被人称为水神。但是祝融出现以后,共工很不服气,不但不听帝喾调遣,还兴民作乱。“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史记·楚世家》)黎没有完成诛杀共工的任务,有负帝命,帝喾责之战而不力,将黎斩了。又命黎的弟弟吴回担任祝融。回之后,陆终继之。
  上古的氏族首领,受帝王之命,而不失其氏族领地。祝融一族一直生活在以新密为核心的地域。其在中原地区统治了很长时间。《国语·郑语》说,“其治百年,功莫大焉。”所以祝融有时也被后人称为帝王。《路史·禅通记》说他善于教化人民,“刑罚未施,而民劝化,三纲正,九畴序,是以天下洽和,万物咸若。”相传,祝融还是一个音乐家,他经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扬动听,感人肺腑的乐曲,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对生活充满热爱。“听翕州之鸟鸣,以为乐歌,作乐《属序》以通伦类,谐神明而和人声,是以耳目聪明,气血和平,而寿命长,移风易俗,天下大治,则乐歌为之节文也。”(《路史·禅通记》)
  祝融氏的都城就是郐城,第三代祝融陆终之子会(郐)人在此创立郐国而名郐城。
  《大戴礼记·帝系》谓,“吴回氏产陆终氏,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产六子。”陆终的妻子来自位于大隗山一带的鬼方氏,即大隗氏。《史记·楚世家》载,“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mì)姓,楚其后也。”一昆吾是制陶技术非常高明,初迁于卫,今濮阳一带,后移居许地。二参胡,董姓,封韩墟,后来的韩国是他的后裔,周朝时参胡,已蛮化。三彭祖,都在大彭之墟,即江苏彭城,俗传彭祖八百岁,非指人也,是其姓立国八百岁。四会人,妘姓,名求言,封在祝融之墟的郐城。五曹姓,封于邾于墟,还有莒、邹,在春秋时是采卫之小国。六曰季连,芈(mì)姓,其后为楚。
  陆终六子的播迁,使先进的中原文明得以向四方拓展,尤其是将祝融氏以用火管火为核心技术的先进文明传播到了四方。祝融之后的封国,遍布在中原华夏的大部分地区,包含了现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地,是中华文化圈一次大范围的扩张,对于华夏文明的发展是一次重大的贡献。
  陆终六子季连迁到南方之后,成为南方楚人的先祖。“葬衡山之阳”,湖南衡山有祝融墓、祝融峰。季连向下传到第三代,便没落下来。到周初,其后代裔孙鬻熊之子,曾事文王,被文王托为大臣,立有功勋。周初封国,封其孙在楚,赐芈(mì)姓,为子男之国,居荆蛮,所以楚的祖先,除祝融外,便是鬻熊。到东周中期,楚渐渐强大,向中原发展,问鼎中原,和晋齐争雄,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楚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这样记述楚人的先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即祝融)。”说的就是楚人的始祖便是中原的祝融。
  陆终六子,唯会人独守中国。新密曲梁东部溱水西岸,在程庄、柿园、杨庄、大樊庄一带有多个布局密集的大型聚落遗址,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在长达2000年的时间段内,这里都是人类聚居的中心。而黄帝时代,拥有天下万国的黄帝就在溱水东岸筑了一个大城----轩辕丘。帝喾都亳(今河南偃师),而巍然屹立在祝融领地轩辕丘,就为黄帝后裔会人创立郐国所沿用,成了郐国的都城。


·


第五百四十八回 得怂恿韩国迫郑

且说那郑国,无故被韩国占去了雍丘之地,自是视为国耻。负黍之战,大败韩国,虽然挽回了一些颜面,却仍然是挣回了面子却失去了里子,端的是得不偿失!前396年,子阳之党弑繻公,其子康公即位。先前韩国扬言报复负黍之辱,郑康公虽然也以誓要收复雍丘之地的誓言应对。但想一想郑国经过子阳之乱,早已千孔百疮,百弊丛生,无力再图报复。这郑国虽然是失去了雍丘之地,但毕竟是在负黍之战中扳回了一局,于是郑康公心中的气也就没了。于是乎,咋呼了一通,也就罢了。并没有采取具体行动。谁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郑国这边欲图安宁,韩国那边却不答应。先是央求魏国给郑国发了一个颠倒黑白的国书,再便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骚扰郑国。郑康公怒不可遏!于是便下令郑国官兵袭击韩国,杀韩国五百边民。

郑国虽然出于报复的目的,袭击了韩国,但却是有所节制的,并没有想要和韩国发动全面战争。

他哪里知道,自己的反击却恰恰落入了魏国的圈套!

魏武侯即位之时,恰逢春秋末期,战国之初。此时周朝王室衰落无比,势力远逊诸侯。诸侯各国,各自为政。各路诸侯之中,以齐、楚、鲁、韩、赵、魏、秦、郑为大。其中齐国大权旁落,国君形同虚设。楚国声王为盗所杀,其子悼王刚刚即位,国内局势尚不稳定。鲁国国君鲁穆公华而不实,胸无大志。郑国大乱初定,尚需休息。惟韩赵魏三家,前404年间,刚刚合兵攻齐,入齐长城,并于前403年,以三晋之势,胁迫周王室,将韩赵魏三家列封为诸侯,势头正盛。三晋之中,又以魏国历经李俚改革,发展武卒,南征北讨,阔地千里,势头最猛。

魏武侯眼看形势对自己有利,便欲借机挑起事端,称霸中原。

他首先瞄上的就是这郑国。

郑国,初在西方,西周末封于郑,在近畿之棫(音:榆)林(今陕西凤翔南),后迁拾(今陕西华阴市、华县),后东迁都新郑(今新郑市附近)。其疆域约有今河南北半省之中部。郑国位于豫西山区向东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山、丘、岗和平原兼有。境内主要有具茨山、陉山、嶂山、泰山、梅山等山脉。双洎河(古洧水)、黄水河(古溱水)、潩水河、梅河、莲河、暖泉河、高路河等14条河流流经郑国。郑国承东启,连接南北,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通畅,信息和资金汇集,可谓是连接东西的重要关口,地势十分险要。

魏武侯看中了这郑国,却不愿让魏国冒险去讨伐郑国,于是便想到了韩国。

韩国虽位列七雄,却国小力弱,实力甚小。数被诸侯所欺。韩景侯在位时,韩国和郑国发生纠纷,雍丘之地被郑国夺去,这被韩国视作奇耻大辱。韩景侯在位时虽经多方努力,未能完成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至于死不瞑目,临死之时,告诫韩烈侯一定要完成自己的遗志,收复失地。韩烈侯即位后,念念不忘父亲遗志。但这韩国论实力不比郑国强大,轮人口不如郑国众多,他哪里有这个胆子挑战郑国?

魏武侯知道韩烈侯的心思,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不仅常常大力援助韩国,并不时对韩烈侯表示一下关怀。韩烈侯眼见魏武侯对自己这么关心,自然是将魏武侯引为知己。前些日子魏武侯为了自己韩国的事,责令郑国归还雍丘之地,碰了一鼻子灰,颇令他感到十分内疚。这日,韩烈侯访问魏国,二人寒暄已毕,韩烈侯歉意地说道:“上次那事,都是我们连累的,让魏兄受了这么多窝囊气!”

魏武侯听罢,哈哈大笑道:“韩魏本是友邦,你我又是兄弟,受这一点气又算得了什么?不过


东里在何处?

 

  子产居于东里,东里是子产的故里。《论语·宪问》:“东里子产润色之。”历代研究《论语》者,如东汉郑玄《论语注》,三国魏人何晏《论语集鲜》、宋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都明确指出:“子产居东里,因以为号”。何晏集解:“子产居东里。”看来,子产居于东里,并以此为号,是不争的事实。但东里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历代却有不同的说法。

 一、东里有几说:

1、新郑说(城内说、子产祠说、郊外说、城东说、城北说):东里在河南新郑,自古以来大多数研究者都主张此说。宋初诗人杨朴就居住在新郑,自称东里野民,他还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东里集》。比他稍晚一点的宋代诗人晁冲之寓居新郑时,曾写过《初来东里》、《至东里次前韵》两首诗。《辞源》、《辞海》都说:“东里,古地名,在河南新郑县城内。”

2、管城说:中华民国五年刘瑞麟所编《郑州志》说:“郑西周玉林(今陕西华州)徙居,为郑北鄙。又名东里,郑子产所居。”

3、尉氏说:乾隆《新郑县志·山川志)记载:“东里,旧志;在县东二十里。孔子云'东里子产’即此。”该志按:“今县东无此迹。而(尉氏)洧川之朱曲镇有东里岗、子产祠,正郑东鄙地也。”

4、禹州说:禹州明清八景有东里春游,显然是把东里列入禹州境内。

5、长葛说:在长葛郭村东有子产台,相传这个地方还是子产观兵处。子产台为圆形高台,围约100米,高约20米,其顶建子产祠,可蹑百级而上。因祠建于拔地而起的高阜上,俗称高庙。

二、东里的界定:

1、东里在新郑。郑州学者李济通先生说:“子产为卿,其父公孙成(应为公子发)也是郑国重臣,他生于新郑,长于新郑,居住地当然也应在新郑。依那时的交通状况和子产清贫的生活,不可能住在尉氏的洧川,更不可能居于80(市)里外的郑州。所以'东里’应在新郑,而不是其他地方。”然而,东里具体在新郑的什么地方,史书却没有明确的记载。目前流行的说法是:“东里是春秋郑国大夫子产所居地。旧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城内。”主要依据是:①民国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东里在河南新郑县城内。”②郑国的宫城在县城西北梳妆台附近,紧邻宫城的是郑国的贵族区,子产是郑国执政,也应该生活在这一带。③明清时期新郑八景有“锦堂春色”,新郑市区西北又有子产祠,都是纪念子产的产物。在晋代新郑就已经建有子产祠,晋荥阳太守李矩屯新郑时,还派人到子产祠里祈祷过。唐天宝七载重修了新郑子产庙,庙里悬挂着子产的遗像,庙前刻立有一通石碑,到明代这通石碑已经残毁了,但还能看到“天宝七载五月十三日”等一百四十字。据县志记载,祠“在城西北一里”,历代曾经多次重修。李济通先生说:“根据'法施于民则祭之,以死勤事则祭之,以劳立国则祭之’(见《礼记·祭法》)的传统,国人在其出生地立祠建庙,也就顺理成章了。这就像孔庙建在曲阜,岳飞庙建在汤阴一样。如此看来,原新郑西北一里许的子产祠,应是祭祀子产的'正宗’庙祠。同理,祠以人建,'东里’应在子产祠附近的新郑市内。”

    2、东里在郊外。古人说:“宁信书不如无。”还有人说:“于怀疑处读书。”笔者在新郑人物研究中,感到“东里县城说”存在着明显的漏洞。除了①说得明确之外,②不过是今人的推测而已,不足为凭,③只说明了子产祠的位置,出生地、生活地和祠堂所在地只存在着在一地的可能性,但并一定具有现实性。这恐怕是历史常识之一。李济通先生的说法,只是证明子产东里在新郑,但子产寺在新郑县城的西北,也是郑国都城的西北部,于东里的方位并不相符,古代文献对地名的记载,都是非常准确的,如:郑国的南里离都城五里,约在今梨河镇河李村。东里不是西里,如果是在西北部,古人为什么不叫西里呢?这和“北鄙不是东里”是一样的道理。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了五条否定“东里县城说”的信息:一条是:南朝梁沈约《郊居赋》:“侨栖仁于东里,凤晦迹於西堂。”郊居说明东里不在都城内。另一条是:唐储光羲《秋庭贻马九》诗:“孰谓忽离居,优游郑东里。东里近王城,山连路亦平。”“东里近王城”说明东里在都城近郊。第三条是:明代禹州知州徐明善的《东里春游》:“雨晴东里草萋萋,绿遍平原望欲迷。金缕沸音黄鸟弄,锦鞯驮醉紫骝嘶。露晞垂柳分两岸,风飐飞花乱点溪。红紫分房游赏罢,归来日落小桥西。”描写的全是郊外的风景,“归来日落小桥西”也说明了距离之远。第四条是:范守己《曲洧新闻》:“高少师肃卿,穆庙初以浮言归地,角巾故里,不为崖异。尝骑驴走东里,人不知其少师也。”高拱骑驴走东里,说明东里应该不在县城之内。如果是在县城之内,就没有必要骑着驴走去。第五条是: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新郑县志·地理》:“东里在县东二十里。孔子云:'东里子产。’即此。”写得更明确:“在城东二十里。”这五条信息都否定了“县城说”,其中的关键词是:“郊居”、“近郊”、“城县二十里”。看来,要弄清东里的具体位置,恐怕至少要满足这三个条件。

    3、东里在城东。东里在城东近郊,这就明确指出了东里的方位,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相一致。杨朴生活在郭店,如果说郭店是东里的话,那里与县城相距甚远,并且部分地区还被郑州管辖过。因此,《郑县志·人物卷》还将他收录进去过。即使按现在郭店镇的管辖范围来看,离新郑市区最近的地方恐怕至少有二十多里,虽然距离上比较符合,也可以说是“郊居”、“近郊”,但是,方位却不对,是在城北,却不是“城东二十里”。因此,杨朴居东里只是一个大略的概念,它和晁冲之所记述的东里一样,只不过是新郑的代名词而已。同样,禹州、长葛在郑城西南和南部,并且相距甚远;管城在郑城北,距离也更加遥远。

4、东里在城东二十里。尉氏朱曲虽在城东,但它却离郑城达四十里以上,与城东二十里不相符合。

三、东里在寺王?

    正当笔者正在为查找不到符合三个条件的东里而困惑的时候,我们在人物研究中又发现四条不可多得的信息,其中两条信息都来源于宋代,一条是: 资政殿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尚书户部侍郎吴育《郑州新郑县旌贤崇梵院三贤堂记》:“(宋故丞相沂国文正公王曾)公毙,葬新郑临洧乡之原。原侧且有梵宇,诏特改乡名院,榜皆曰'旌贤’,为公设也。其地则郑子产之东里,其西北距公茔逾千步,又唐相晋公裴中立之墓在焉。院僧惠琏以三贤之迹适会兹地,乃建祠堂募工绘其像于屋壁。”另一条是:起居舍人知制诰刘敞原浦《旌贤崇梵院三贤堂赞并序》:“丞相沂公葬东里子产之墟,而与裴晋公邻。”第三条是明代文林郎知新郑县事胡绅等大明弘治八年乙卯(公元1495年)朔十一月二十二日立《新郑县旌贤崇梵院后殿记》:“县治之北迤东约三十里有浮屠居焉,曰旌贤崇梵院。实自有宋贤相沂国文正公曾爰葬于兹,而厕梵于旁还以为世守焚修计,是兹院之起盖为公也。后至和年间(1054--1055年)以为公葬郑大夫公孙侨之墟,又有唐相晋公裴中立在焉。三公之贤适会于此,乃建祠堂岁时瞻享。翰林吴公堂记之,知制刘公堂赞之矣。而后数百年来至于我朝,旌贤之遗址渐泯,而崇梵之宫宇尚在。”同时,我们又对照了乾隆四十一年《新郑县志·祭祀志》对三贤寺的记载:“三贤祠在县东北二十里草庙马村(应为寺王村北),祀郑子产、唐裴晋公、宋王沂公。至和间敕葬王文正公于此地。崇梵院僧惠琎以三公合祀焉。学士吴育作记,刘源父敞、韩魏公琦作赞,俱载艺文志。祠今废,有址存焉。吴、刘二公所作,俱有石刻,置成皋寺中。”因为草庙马既没有史书记载,又没有历史遗存,所以,我们只得予以排除,但是并不排除以后在草庙马历史遗存和考古发现的可能性,如果草庙马真有新的发现的话,那么,也很有可能确立东里就在草庙马。

这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用三个条件对照的话,我们发现寺王村不仅是郊居之地,而且离新郑市区直线距离也就是二十多里,又在新郑的东北方向,比较符合“城东二十里”,也可以说是“近郊”,符合“东里近王城”。因此,根据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东里就在是寺王村,也就在新郑市薛店镇寺王村。

五、东里在草庙马?

    正当笔者对草庙马是东里的可能性因为“既没有史书记载,又没有历史遗存”予以排除的时候,笔者却又发现了新的历史信息,而这些信息又在提醒大家:东里很可能就在草庙马,不要随意排除它!

明代郏县人、浙江右布政使王尚絅写有《宋王状元墓》,诗曰:“朝驱郑郭门,暮投东里村。道旁成皋寺,云是沂公坟。沂公沂公宋王曾,状元宰相公才能。……西有子产东晋公,旌贤千古祠堂同。”“朝驱郑郭门,暮投东里村。”说明东里与新郑距离较远,骑马虽不一定要跑一天,但是最起码说明,东里不仅不在新郑城中,而且还有一定的距离。“道旁成皋寺,云是沂公坟。沂公沂公宋王曾,状元宰相公才能。”说明东里就在成皋寺和王曾坟附近。中间一段描述王曾的功绩,故省去。“西有子产东晋公,旌贤千古祠堂同。”写得非常明确:东里就在王曾坟的西边。王曾坟在新郑城东北约三十里,而东里则在城东二十里,东里在西边是确定无疑的。这就使笔者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乾隆四十一年《新郑县志·祭祀志》对三贤祠的记载:“三贤祠在县东北二十里草庙马村(标注者注:应为寺王村北),祀郑子产、唐裴晋公、宋王沂公。至和间敕葬王文正公于此地。崇梵院僧惠琎以三公合祀焉。学士吴育作记,刘源父敞、韩魏公琦作赞,俱载艺文志。祠今废,有址存焉。吴、刘二公所作,俱有石刻,置成皋寺中。”难道是修志人员的笔误?而在同一部分又介绍了成皋寺:“在县北三十里,王沂公墓前,即宋敕赐旌贤崇梵院也。有石刻敕牒及吴育《三贤堂记》、刘敞《三贤赞》。”这两个地方应该是在一处,为什么会有“县东北二十里”和“县北三十里”两个不同的距离?是修志者的曲折之笔?还是他们故意向后世透露的东里信息,以便让人们同顺治《新郑县志》“东里在县东二十里”相互印证,确切指出草庙马村正是东里之所在?这里还应该指出,“东北”与“东”并不矛盾,这也和“福胜寺,在县西十二里。其地即白乐天生处。”和“宋太宰赠太师华原郡王郑文公居中墓在县西南十五里许圹野中。”几乎一样,“西”指大致方位,“西南”则更加确切。同样,“成皋寺在县北三十里,王沂公墓前,即宋敕赐旌贤崇梵院也。”和“宋右仆射赠侍中王沂国文正公曾墓在县东北三十里梅河北岸。”同一个地方也有“北”和“东北”之说,雷同。

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文献对“东里在寺王村”的证明。刘吴杨诸文作为证据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它们的最大软肋就是寺王离新郑城不止二十里,而是三十里。所以,刘文中的“丞相沂公葬东里子产之墟,而与裴晋公为邻”和吴文中的“其地则郑子产之东里,其西北矩公茔逾千步,又唐相晋公裴中立之墓在焉。”“西北逾千步”和“龙湖林锦店东南四里”相距甚远。如果说“在县东北三十里者”似乎还比较接近,因为王曾墓也“在县东北三十里梅河北岸,近墓不可见。有成皋寺,即故旌贤崇梵院”。我们认为,刘吴两文和明杨同文《新新郑县旌贤院崇梵院后殿记》所说:“县治之北迤东约三十里有浮屠居焉,曰旌贤崇梵院。实自宋贤相沂国文正王公曾爰葬于此,而厕梵宇于旁以为世守焚修计,是兹院之起盖为公也。后至和间以公葬郑大夫公孙侨之墟,又有唐相晋公在焉。三公之贤适会于此,乃建祠堂岁时瞻享。”只不过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方位,只能说明东里与寺王村比较接近。

六、东里在穆庄

    正当我们对草庙马是东里的可能性表现出很大热情的时候,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新郑县志·杂志》上的两则材料却对我们泼了冷水。这两则材料就是:“开国寺,在县东二十里。”“重兴寺,在县东二十里。”

“县东二十里”,这是一条最具冲击力的词语,两次出现在我们面前,强烈地冲撞着我们的眼帘和神经,使我们不得不正视它,不得不把它同顺治《新郑县志·地理》:“东里在县东二十里。孔子云:'东里子产。’即此。”乾隆《新郑县志·山川志)记载:“东里,旧志;在县东二十里。孔子云'东里子产’即此。”相互对照。如果找到这两者对等的根据,东里在何处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开国寺和重兴寺在何处?重兴寺,目前我们在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新郑县志·祭祀志》:“重兴寺,在县东二十里。”在乾隆四十一年(1755年)《新郑县志·祭祀志》找到了:“重兴寺在县东二十五里重兴保,以此得名。有明邑人高欐所撰重修碑。”但是其中的“县东二十五里”虽然是在县东,但是在具体的里程上又对它进行了否定。开国寺,我们目前不仅在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新郑县志·祭祀志》:“开国寺,在城东二十里。”在乾隆四十一年《新郑县志·祭祀志》找到了:“开国寺在县东二十里沙岗上。”而且还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材料: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和庄镇穆庄村

基本情况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和庄镇穆庄村位于和庄镇南部边陲,与八千和长葛搭界。3个自然村(穆庄村、狮子邢村和小穆庄村),7个村民组,602户,2356口人,耕地面积2240亩,人均收入2900元,党员总数43名,其中50岁以上25名,35岁以下7名。

主要产业

  该村农业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为主,兼养殖和食用菌业。村集市贸易的成立,方便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以维修和饮食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05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84元。

地址

  双洎河北侧,杜楼东。

地名含义

下辖穆庄、狮子邢、小穆庄、寺前刘四个自然村 。  

穆庄村:原叫岳庄,后岳姓绝户,穆姓人旺,故又称穆庄。   

狮子邢庄:狮子邢最早由邢姓人到此买地定居,且村子正照东开国寺石狮子,所以称为狮子邢,以区别八千邢庄,已有300多年历史 。  

小穆庄:80年代,由于穆庄村宅基地拥挤,一部分姓穆村民搬迁到寺前刘北,称为小穆庄,有别于穆庄。   

寺前刘:在清中期,由和庄镇老庄刘村迁居于此,因村在开国寺前,被称为寺前刘,已有200年历史。 ”

在这个材料中,狮子邢庄因为“村子正照东开国寺石狮子,所以称为狮子邢”,寺前刘因为“村在开国寺前,被称为寺前刘”。这就说得非常明确,开国寺就在穆庄村。

又在电话中向出生在和庄镇,又在和庄镇工作长达三十年的乔陕州先生询问开国寺,他说在穆庄村,离村东约有半里地。目前只有遗址,有当地人现代盖的一间小庙,就在华辕煤业办公楼附近。又问离市区有多远?他说有二十里。再次证明了开国寺在穆庄。

一旦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对照所有对东里的界定和相关材料。先看我们对东里的界定:东里在新郑,东里在郊外,东里在城东,东里在城东二十里。这样四条,再加上“开国寺在县东二十里”的佐证,穆庄无一不符合入选条件。

我们再与相关材料作对照:唐人储光羲《秋庭贻马九》诗:“孰谓忽离居,优游郑东里。东里近王城,山连路亦平。”说明东里位于新郑近郊,穆庄应该说离新郑城也并不太远。至于杨朴自称东里野民,他的诗集命名为《东里集》;晁冲之寓居新郑时,曾写过《初来东里》、《至东里次前韵》。这应该都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是新郑的代名词,这和新郑县志所说的“新郑史称东里”别无二致。吴育所说的(敬贤院)“其地则郑子产之东里”,刘敞所说的“丞相沂公葬东里子产之墟”,杨同所说的“以为公葬郑大夫公孙侨之墟”等虽然并不是代指新郑,但也只能指的是“东里附近”。范守己《曲洧新闻》:“高少师肃卿,穆庙初以浮言归地,角巾故里,不为崖异。尝骑驴走东里,人不知其少师也。”所写和以上三文类同,不过一个是指的大致范围,一个则是指高拱老家高老庄,在穆庄西边约有五里。王尚絅写《宋王状元墓》:“朝驱郑郭门,暮投东里村。道旁成皋寺,云是沂公坟。沂公沂公宋王曾,状元宰相公才能。……西有子产东晋公,旌贤千古祠堂同。”写的则十分明确,沂公坟“西有子产”,也就是说东里在它的西边,这和穆庄的方位大致相符。徐明善《东里春游》所写的情景:广阔平原,芳草萋萋,鸟语马嘶,飞花点溪,小桥流水,垂柳夹岸,也都可以在墓装找到这样的画面。

在考古遗址中,与穆庄近在咫尺的有春秋时期杨湾遗址,就在杨湾村南双洎河东岸。该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遗存有盆、豆、鬲等陶器残片,另还发现有铜镜、铜釜等铜器。虽然该遗址并不能等同于东里,但是它至少为证明东里提供了必要的参照。穆庄是最有条件荣膺东里称号的地方,相信将来这里会发现更多的遗存,穆庄就是子产故里东里的形象就能够立起来!考古发现 黄帝建国之地在新郑
时间:2006-04-03 GMT 关键词: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自己的根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从未停止追问的话题。这几年,黄帝故里就在新郑的事实,正在得到学术界和全球华人的认同。
 
    1990年,“世界同源会”在给新郑发来的《筹建中华圣地》建议书中写道:“在多方考量下,我们认为最适合作为中华民族圣地的地点,是河南省的新郑。我们知道,黄帝生于轩辕之丘,而轩辕丘就在新郑。我们又知道,黄帝建国于有熊,而有熊也在新郑。”
 
史书篇:
 
    《史记》记载:“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西晋时期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里说的更加直接而准确:“轩辕丘,今河南新郑是也。”他具体解释说,“新郑古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也,故曰新郑。”
 
    春秋《国语·晋语四》记载说“昔少典娶于有蛟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战国《竹书纪年》记载说“黄帝轩辕氏……即位居有熊”。《史记》还有记载说“(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而根据历史考证,有熊国就在现在的新郑。
 
遗址篇:
 
    史书上的记载,可能有不尽准确的地方,实实在在的遗迹,也许更能说明问题。
 
    据史料记载,黄帝一生有11个重要的活动遗址,其中有6个在新郑市境内。
 
    新郑市黄帝文化考证专家赵国鼎,几十年如一日对黄帝文化进行考证。他介绍说,这6处重要遗址为:1.黄帝出生地轩辕之丘;2.黄帝常居的姬水河;3.自然山黄帝饮马泉;4.西太山会诸侯;5.黄帝故都;6.具茨山轩辕庙。
 
    新郑市南梨河镇郜楼村距市区七八公里,村里有一个大土丘。如果不是赵国鼎介绍,同行的人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土丘是黄帝故都的残存城墙。

    这个狭长的土丘从西北向东南延伸,有100米长,中间高,两边缓缓下降。最高的地方大约有10米。土丘土质坚实,有明显的夯实痕迹,显然不是自然形成。土丘东边50米远就是洧河的河道,土丘的走势基本与河道平行。
 
    《帝王世纪》、《竹书纪年》、《水经注》等都有黄帝在新郑建都的记载,但都没有说城在哪里,有多大。
 
    赵国鼎认为,眼前的土丘就是黄帝故都的城墙残壁。但是,新郑还有春秋时期郑国、韩国的古城墙,赵国鼎凭什么认定这里就是黄帝时期留下来的遗迹呢?赵国鼎解释,1961年,国家曾普查东周列国遗址,确定郑国城墙周长9.5公里、韩国城墙周长12.5公里。这两个数字,与当地流传的22.5公里的数字相差甚远。

    这三个时代的夯土层除了周长不一样外,厚度也不一样。赵国鼎比划着眼前土丘剖面的夯土层说:“郑国城墙夯土层有5厘米,韩国城墙有3厘米。黄帝时代的夯土层平均在30厘米,而且厚薄不是很一致,说明早期夯制土墙的技术还比较落后。”
 
    此外,从黄帝故都土墙的厚度和周长超过郑、韩城墙来看,也符合当时万国部落大统一的规模。目前黄帝故都城墙仅存5段,共14.5公里,分布在新郑一个乡两个镇的区域内。
 
文物篇:
    在新郑西南15公里的具茨山上有座轩辕庙。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当地老百姓都来这里拜始祖爷爷——黄帝。这座石庙存在了多少年?没人答得上来。
 
    “现在只能确定这座庙是先秦时代的遗址,具体的年代尚未确定。”赵国鼎指着庙匾额下的几个石刻字迹说。
 
    庙匾额上“人文初祖”四个字是程思远写的。而匾额下面的四个字就很少有人认识。这四个字分别刻在四个凸出的石柱上,类似篆书。赵国鼎说,那是先秦时期的象形文字,一个是“日”字,一个是“月”字,另外两个一样的是“天天”两个字,连在一起是“日、月这里天天旋转”的意思。
 
    轩辕庙,只有十几平方米大,是全石质结构。庙内的柱子、梁、檩条都是打磨的石条。刚进庙门,赵国鼎就指着左上方一条黝黑的石檩条说:“这是庙里最古老的石檩条,经文物部门检测,它是先秦时代的产物。”屋内光线较暗,隐约能看出石条上有凸出的龙形花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傅熹年来这里考察时也认同这座石庙是先秦时期的建筑风格。
 
地名篇:

    《庄子》说:“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大隗山即具茨山。黄帝登具茨山……风后顶有皇帝避暑宫。”
 
    “具茨山”、“风后顶”、“大隗口”这些古代文献中提到的山名、地名都可以在新郑境内找到。而且这些地点分布的区域非常集中,符合一个人类群落经常在一个区域活动的规律。
 
    具茨山风后顶有块岩石,上面有一对脚丫的凹痕。赵国鼎指着这对脚丫凹痕说,相传黄帝每年第一天都站在这里迎日,推测一年的天气。
 
    在陕西黄帝陵,也有一对这样的脚丫痕迹,在他们的相关文献中,有另一对脚丫痕迹在新郑的记载。而在新郑的相关文献记载中,却没有提到陕西的那对脚丫痕迹。赵国鼎认为,这说明新郑这对脚丫痕迹的出现早于陕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