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人三识而立

 昵称4853958 2012-04-23

女人“三识”而立

(2011-06-28 16:23:07)
标签:

杂谈

 知识可以通过勤奋的学习来获得,但了解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做到,才是真正能够改变命运的智慧。知识只是让你向外去了解这个世界,而智慧是让你向内了解自己。

 

       白手起家创办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最近以78岁高龄临危受命出任日航CEO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人为什么活着》中提出了必须由“知识,见识,胆识”三个阶段来提升人性,否则任何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社会学的书一般不太好卖,但最近出版的《蚁族》却在年轻读者中引起共鸣,很受追捧。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出身的80后初尝生活的严酷,有激愤的网友甚至说知识改变命运是糖衣迷幻药,是对蚁民最大的欺骗。没有知识万万不能,但知识早已不是万能,在大家都不缺乏知识的今天,我们到底怎么运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知识改变命运,是我们父母一代笃信的教条。也难怪啊,他们当中极少有人能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不要说出国读书了,所以他们羡慕那些77级、78级(文革后恢复高考时那些能够考上大学的年轻人),把自己的一事无成、下岗内退归咎为知识的缺乏。在他们竭力催促、监督下,我们成了有知识的一代人,可此时全家老小一起惊愕地发现,进入21世纪,满脑子知识的大学毕业生,纷纷沦为“啃老”或“蚁族”!

 

杨元元事件给我们的反思

        如今的大学毕业生们(包括海归),只有极少部分的名校生或幸运儿能够在毕业三五年之内就踏入职业发展轨道,大多数都在原地苦苦挣扎。难怪女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自杀身亡前曾感叹“都说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

       杨元元自杀事件,曾在网上引发强烈的讨论。起点很高、2002年就从武汉大学热门专业毕业的杨元元是一路做了怎样的选择把自己逼到了墙角?笃信知识改变命运的她四次考研失败,回家乡当公务员的选择又受到母亲的反对——“好不容易考出来,一辈子不想再回去”。性格内向的她选择了并不适合她的保险推销和培训,赔了不少辛苦钱,30岁的杨元元终于考研成功,两个月后却在贫困和失望中自尽。

        谁不愿做一只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70后赶上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即便家境贫寒,一张名牌大学的文凭依然可以很快地完成破茧成蝶的蜕变;如今,80后也到了三十而立的阶段,却赶上了一年工资买不到一平方或者一个大牌皮包的年代,周遭的“海藻”们当二奶,傍大款,女明星们纷纷嫁富二代,海归博士后摆地摊,男人即使三十不立,还可以继续默默奋斗,等40岁发达了自然在婚恋市场上由猎人变猎物,作为心高气盛的女人谁愿意青春消磨在贫困之中?为什么我年轻美貌有知识却人穷志短?凭什么内心浅薄、靠整容名牌包装出来的伪美女却在大把大把地烧钱?蚁族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知识能改变命运吗?在资讯泛滥的当下,再冷门的知识也可以百度一下,命运又是否这样容易就被改变?

 

知识、见识和胆识

       知识只要翻资料就可以知道没必要强记,也无需填鸭式地过度汲取,否则只是流于常识丰富而已,比吸收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组合成有条理、有逻辑的信念,变成比知识更有用的见识。不过即使拥有了见识,如果不去实践这些理念,对提升自己的人性还是助益不大,因而有必要将见识提升为胆识,也就是转化为执行力。就算无法产生胆识,只要有勇气,也能转化成相当的执行力。

        对和元元一样心比天高却困惑于脚下无路的女孩来说,我们是否忽视了知识的变通?放下清高,在学历泛滥的当今,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那一长串0,而强大的心智和抗压能力才是前面那个1。如果说知识是士兵的话,只有在正确选择这个统帅带领下,才能打赢改变命运的战役。

 

1.如果知识不再是稀缺品,你准备好在别的层面上展开竞争了吗?

        无论在任何时代,只有稀缺的资源才可以在竞争中获胜。FESCO(外企服务总公司)的副总经理张艳珍女士在接受COSMO采访之时曾这样说:与70后毕业生的最大差别是,80后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方面的差距很小,这就意味着不论你是名牌院校毕业甚至是海归,都很难用一张文凭取得最初的优势。所以,别再拿“知识”说事啦,当大家都有知识的时候,你一定要拿出些“稀缺”的本领来,知识改变不了命运,但态度可以改变命运:韧劲,能吃苦,情商高,灵活,这些在同龄人中稀缺的资源,才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2.知识只是让你向外了解世界,但你了解自己了吗?

        杨元元在决定离开这个世界时,把自己命运的不幸归咎于“知识没有帮助她改变命运”。但这里她犯的错误是:知识可以通过勤奋的学习来获得,但了解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做到,才是真正能够改变命运的智慧。知识只是让你向外去了解这个世界,而智慧是让你向内了解自己——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会跟自己对话!所以,以为有知识就有了一切资本的观点太落伍了,知识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

3.你的生活,除了知识还有什么呢?

        可怜的元元,在离开世界前,居然没有给自己买过一支口红,没有谈过一次恋爱,让我们唏嘘不已。其实这种心态并不少见,家境普通的孩子,会想先成功再享受,苛刻待己,过得像苦行僧——如果你人生的全部支柱就是事业,一旦倒塌自然就全线崩溃。台湾著名出版人郝名义曾提出过有趣的“微观人生”理论,他说:为什么要把人生分成大的阶段,“先努力,再享受”或“先苦后甜”呢?把努力与享受,苦和甜融进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坚持一个爱好,交一群好朋友,谈几段荡气回肠的恋爱,辛苦拼搏之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享受时装、美食、旅行、阅读、社交,你会发现生活中不乏乐趣,也就不觉得自己的命那么苦了。这样即使你做不成一个事业辉煌的人,也能做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一样好命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