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谈风湿证

 活到老学到老888 2012-04-23

中医谈风湿证

福建卫生报 2010-05-10 三版

        风湿和类风湿是农村多发病、常见病,严重的患者会丧失劳动力,它是危害农村劳动群众身体健康的顽疾之一。风湿中医统称为“痹证”,痹证的发生是由腠理空虚,营卫不固,风寒湿邪得以乘虚而入侵所致,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由于人体阴阳气血偏盛偏衰之不同,故风寒湿邪侵袭人体也各有偏胜,如偏于风胜者,名为行痹,偏于寒盛者,名为痛痹,偏于湿盛者,名为着痹。

      中医治疗风湿以祛风通络为主,佐以散寒利湿,方用防风汤(防风、当归、赤苓、杏仁、黄芩、秦艽、刈根、麻黄、甘草)可加入桑技煎服,增加凉血作用。

      类风湿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关节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起病缓慢,病变主要侵犯拐间、掌拐、腕、趾、踱、跗等小关节,多个小关节呈对称棱形肿胀、疼痛为特征,病情进展也可累及膝、髋脊椎等大关节反复发作,病情迁延的患者50%-60%将造成关节屈曲畸形或关节强直,关节周围肌肉萎缩,一般不会引起心脏损害,80%的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此病证除用抗风湿药物外,还应该中西医综合治疗,如针灸、蜡疗、热水浴、超短波理疗和身体功能锻炼,只要坚持治疗,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就能防止病情恶化,减少关节畸形。中药宜散寒为主,佐以祛风除湿,方可用乌头汤加减(川乌、麻黄、赤芍、黄芪、甘草、桂枝、川牛膝)。

       久居湿地,或长期水产作业的人员,患者临床多见肌体关节疼痛重着不移,肌肤麻木不仁,手足笨重,活动不便,疼痛有定处,西医西药治法大同小异。中医治疗宜利湿为主,佐以祛风散寒,方用祛湿通络汤(苍术、苡米仁、桂枝、羌独活、怀牛膝、防风、威灵仙、海风藤、甘草、黄芪、汉防已)。各种风湿病日久未愈,可从补充气血,滋养肝肾着手,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如三痹汤配合治疗,效果甚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