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师与家庭的互动(十篇)3

 花落会开 2012-04-23

标题:关注是一种强化

漫画:一个孩子在小心翼翼爬楼梯,母亲在喊:“你有恐高症!”(无)

 

有蜘蛛恐惧的人,蜘蛛无处不在

其实,精神世界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你注意不到的东西,它似乎对你就不存在。害怕蜘蛛的人,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现蜘蛛,引发内心的恐惧体验。这是一种精神的关注,关注实际上是一种强化,易于使一个情绪症结变得严重且泛化。又比如说,每个人在考试前都会有焦虑反应,但许多人的无意识接受这种焦虑,认为它们是自然存在的,是考试前的一种情绪状态。这样的人,注意力一定不在焦虑上,一旦进入考场,展开试卷,焦虑的情绪就悄然而去。而另有一些人,在无意识中讨厌这种情绪体验,认为考前的焦虑反应是不自然的,甚至是病态的,他要努力去纠正或者克服这种情绪,这就形成一种很强的精神关注,结果是把焦虑搞得很大,就像在内心里摆开了战场。很多大考前的学生都想到心理医生这里来讨经验,希望有什么灵丹妙药使自己在考试期间能精神放松,我对他或她说:“如果你真正做到放松,考试反倒会受影响。”事实上,紧张的状态是一个意识缩窄的状态,利于屏蔽无关信息,集中心智,像一种大智若愚的样子。而放松却一定会注意力涣散,受各种信息的影响。

紧张有时只是我们的遁词

许多考生会说考的不好是自己紧张引起的,我个人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一件事与另一件事有时并没有真正的连带关系或者因果关系,但如果我们坚信它们是相关的,我们常常就可以发现相关的证据。考试前的失眠、考前的焦虑、考试中的噪音、甚至不舒服的座椅,你认为它们会妨碍你考试时的水平发挥,它真能形影不离的蚕食你的精力,消耗你的智慧,磨灭你的斗志,至到你的考试变得惨不忍睹。而如果你认为考试前人人都会失眠,人人都该有焦虑,考场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的噪音,它们与你考试的结果并无太大的关系,结果失眠、紧张、噪音真的不怎么来影响你。

表扬和批评都是强化

我在学校做讲座时,经常会说,好学生可以通过强化培养出来,总是表演她的优点,及时的鼓励和夸奖她,让她在学习这个行为上得到足够的奖赏和内心满足,她会无意识的喜欢上学习(寻求满足),自然学习就好起来。差学生也是被老师关注出来的,一个学生总被老师指出在学习上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在学习或一些正性行为上得不到及时的奖励,反倒是不愉快的批评,他慢慢就会讨厌学习(逃避苦恼),自然也就成不了好学生。不恰当的批评会把一些小问题搞成大问题。

秀秀的口吃

我在诊室里见过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很秀气,模样也很漂亮,我们叫她秀秀。她的问题是口吃,但她的口吃很奇怪,在陌生人面前不口吃,等你跟她混得有点熟,她的口吃就出现了。口吃引发了她的自卑,学习动力不够,人际关系也不好。不过,从第一次来看门诊,秀秀说话虽然有些慢,但口齿却很清晰,没有口吃患者那些典型的症状,如停顿与重复。我开玩笑的对秀秀说:“你总得做出些口吃的样子来让我知道你真正是口吃病人”,或者我会说:“秀秀,我如何对你,会让你紧张得出现口吃?”秀秀总是不回答,但还是一遍一遍的来看我,她说在我这儿,说话特别轻松,这个感觉可真好。我对秀秀说:“你在谁的面前,口吃最厉害?”秀秀说是母亲。

家庭的故事

秀秀是大专一年纪学生,学习市场设计,母亲是个中学教师,为人很严肃刻板,父亲个性怯懦,家里是母亲说了算。从小,秀秀都是由母亲来教育的。说到母亲,秀秀的脸上卷起一道道乌云。我打电话约母亲前来门诊,当母女坐在我的面前时,秀秀真的变成了一个口吃的病人,她说话很紧张,语言尽可能的短,说长句子时出现停顿。最后秀秀紧闭着嘴,不再说话,只是点头或发出单音来应对我的提问。母亲对我说,秀秀在五岁时出现口吃,做母亲的她真费了不少的心,每天都要强迫秀秀做发音训练,强迫秀秀必须口齿清晰的说话,有一次,为了纠正一个句子,秀秀被迫练习了十个小时。当然,医生已看了不少,花了不少钱,秀秀也受了不少罪,结果是口吃时好时坏,母女关系也越来越糟糕。

口吃恐惧

我对母亲说,秀秀不是口吃病人,而是口吃恐惧,是因为害怕口吃而口吃。母亲很歉然的说:“其实我后来也知道,但积重难返,每当看到秀秀说话时脸红筋胀的样子,我心里就急,脾气也大。”说着说着,母亲的眼泪就落了下来,一直不愿说话的秀秀突然开口说了声:“妈,我不怪你!”然后拿出纸巾递给母亲。我想这正好是让秀秀突破内心禁忌最好的时机,我对秀秀说:“你只是害怕说不好,其实你的语言能力是很强的,现在你可以慢慢的开口说话!”秀秀努力的张开了口,语言像小河水般慢慢的流淌出来,没有再出现停顿与重复,她的母亲非常惊讶的注视着她……。秀秀的口吃,在心理医生看来就是不当强化的结果。孩子小的时候构音系统,语言理解和表达系统都不太完善,出现口吃,或在紧张的情形下说不出话都是非常自然的现象,如果父母过度关注这些问题,问题就在无形中被放大了,像滚雪球,越滚越大,直到形成真正的疾病。关注是一种强化,这个道理希望家长们都懂!

 

标题:代币疗法

漫画:在一头驴的前面挂了一颗红萝卜,引诱它往前走。

 

代币疗法

家庭治疗有时会引用行为医学中的理论,通过条件化来改变孩子的行为,比较常用的是一种代币疗法。该法的宗旨是父母为了强化孩子的某个行为,当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时就给他一个棋子,并告诉他,当他攒够了多少棋子,他就可以得到一件他梦想得到的礼物。我曾遇到一个不愿意好好说话的女孩子,四岁,她能听懂所有的语言,却不愿意模仿着表达。说话时语音也含混不清,着实让她的父母着急上火,医生看了不少,但办法一点也没有。我建议父母给孩子实行代币疗法。首先,当她好好说话时,父母就给她的小盒子里放一个围棋子,并告诉她,如果盒子里有了五个围棋子,她可以得到一个梦想的礼物,孩子很快的喜欢上这个游戏,主动说话越来越多,构音也越来越清晰。两个月以后,父母决定把强化行为改为保持小手的干净,不到两周,小花猫似的脸和小黑手从此变得清洁。

淘气的贝贝

当然,代币疗法并非一试就灵。有一个小男孩,五岁,刚上幼儿园,我们叫他贝贝。贝贝的确有些淘气,从小在姥姥家长大,整天有姥姥姥爷陪着,像个小皇帝。父母工作很忙,希望贝贝上幼儿园,但姥姥姥爷舍不得。眼看就要到上学的时间,父母要贝贝学习如何和同龄小朋友相处,同时有可以得到学前教育,贝贝才得以走进幼儿园。贝贝其实一直很渴望与同龄孩子玩,但过去总是没有机会,姥姥24小时贴身防御,小朋友都不怎么爱搭理他,让他很气闷。到了幼儿园,一下子见了二十来个同学,真把他的心乐开了花。没有姥姥的控制,贝贝满可以随心所欲,但小朋友还是不怎么搭理他,因为他是个插班生,大家对他很陌生。贝贝不管这些,见一个就着缠一个玩,更糟糕的是不管对方是男孩女孩,他都喜欢去搂对方的颈脖子,要不就用手摸对方的脸,或者用手指戳戳她的身体,让其他的孩子很不开心。老师当然要来制止,但贝贝满不在乎,在他看来,妈妈姥姥喜欢他,会搂他,摸他,他喜欢别的孩子,自然已是可以搂的摸的。

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慢慢的,孩子们都躲他,女孩子们的家长都认为贝贝有点“色”,是班上“无可救药”的捣蛋鬼。家长到老师那儿请愿,要求幼儿园拒绝贝贝插班,幼儿园感到很为难,让贝贝的父母带贝贝来看心理医生。在我的诊室,贝贝还算老实,很乖,看来我不是他喜欢的类型。我问贝贝一些问题,他回答很爽快,也很切题,心智看来是没有问题的。当问他喜不喜欢幼儿园时,他的一双眼睛中透出一些忧郁,他扭头问妈妈:“我能去幼儿园吗?”妈妈狡猾的说:“医生说能就能。”我问母亲有没有贝贝小时候在家里的录像资料,母亲想了想说有。

贝贝的社交模式

第二次门诊,母亲带来的录像带中,我们发现这样的情景,贝贝的姥姥给贝贝养了一只小白兔,小白兔特别怕贝贝,看到他就要往沙发后躲,贝贝要跟它玩,就只能紧紧的搂着它,搂着还不行,兔子一动都不动,让贝贝觉得无聊,得用手摸它,用手指戳它,兔子才会对贝贝有反应。这让我们想起贝贝的“社交模式”,原来来源于与兔子间的交往行为。我们征得幼儿园的同意,把摄像机悄悄的对准教室里的贝贝。发现贝贝刚开始,还孤独的一个人坐着,当有小朋友从身边走过,他会用手去抓她,那同学就惊叫着跑起来,于是,贝贝跳起身来,开始追逐她,像在家里追逐兔子一样。我们把贝贝行为的两个录像编辑起来给老师和部分孩子的家长看,她们看了后都有点乐不可支,原来贝贝不是在欺负人,只是习惯了这种“社交”方式。

改变并非一帆风顺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帮助贝贝学会尊重别人,我和他的父母商量采用代币疗法。凡是贝贝对小朋友尊重,不去搂她们,得到老师认可后,贝贝可以在自己的墙上插一面红旗,当红旗到了十面,贝贝得到了一对雪白的兔子。但不久,贝贝的毛病又犯了,有两周都没有得到红旗,他不在乎。于是,我们分析贝贝的生活习惯,发现贝贝上床睡觉时,一定要母亲为他读一段故事,不然他就睡不着。我们告诉贝贝,你必须得了红旗,母亲才会给你讲故事。每天晚上,贝贝就会对母亲大声叫喊“我有红旗,你得给我讲个好听的故事!”慢慢的,贝贝在行为强化训练下文静起来,老师和家长们都松了口气,她们可以放心让自己的孩子和贝贝交往了。

   三,李维榕文章解读(十篇)

  

《重返童年时光》

读了李维榕老师的《重返童年时光》,心中无数感慨。每个人的情感成长都要经历的三个阶段:童年时期对父母的情感依赖与分离,少年时期对父母权威的冲突与反抗,成年以后对父母和家庭情感的再认与回归。重返童年时光好像是老牛的反刍,慢慢咀嚼,回味无穷。童年与父母的关系究竟给我们的潜意识留下什么样的印痕,复返的技术会帮助我们达到对自我内心的认识。精神分析为了促使个人成长,采用自由联想,催眠与译梦来揭示内心被压抑的创伤和痛苦。重返童年时光正好似一个自我分析的过程,由此释放内心深处被掩藏的负性情绪,使自己的精神和情绪变得充实和积极。弗洛依德曾有一个生动的比喻:“重返的过程就像是在扫烟囱”,把里面的尘埃打扫干净,内心就变得通畅和明亮。所以重返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自我思索的过程,而不是对自己的问题归因求源,反生出几分对父母的怪罪。严格说来,对已经长大的个人来说,父母并不欠你什么,生命是你自己的,你的问题得由你自己去承担。重返只是要找到自己的问题,而问题是你在成长的过程中压抑和建造出来的,需要做的是对你和父母早年的关系作积极的再认识,记得一本书上说:洛克菲勒的小孙子张开双手,步履蹒跚向爷爷跑去,但爷爷避开,让他狠狠的摔了一跟头。从此这位洛克菲勒的后代意识到生活必须依靠自己,回忆这事,小洛克菲勒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反倒是满怀崇敬。重返意味着对童年的理解和宽容。

现在想来谈谈小尊尼的遭遇,其实,每个小孩都会经历像小尊尼一样痛苦绝望的情感分离过程,在幼儿园的大门,你随时可看到哭得死去活来,对母亲死缠难打的孩子。情感的分离和挫折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必由之路。心理学有句行话,把分离叫作“心理断奶”。如果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嘴里”还有“心理奶嘴”,给人的感觉就是幼稚。孩子一生下来,会渴望与母亲形成紧密的粘结,但妈妈会有短暂的离开,孩子会有饿着,冷着,湿着,哭着的时候,这就是初期的分离体验。只要在母亲身边,短暂的分离会及时得到补偿和满足,(这里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儿童还需要空间上的分离,使儿童的对情感的欲望实现不得不长时间延迟和等待。心理学认为中国儿童的最佳分离时间大概是两岁半,这也是大多数母亲愿意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对分离的反抗可能是很强烈的(外向的儿童),也可能是压抑的(内向的儿童),反抗明显的孩子心里留下的创伤可能反倒少,压抑的孩子可能把情绪转换为别的东西,如情感退缩:对亲密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躯体症状:没完没了的感冒发烧,呕吐拉肚等。对处在分离期的孩子,父母要温柔的坚持,用更多的关爱去确立孩子的安全感,比如准时接送,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报以极大的兴趣,对孩子学到的自我管理的行为即使给予鼓励和奖赏等。分离的过程在孩子五岁的时候就应基本完成,所以六岁以后,是孩子上学的年龄。另方面,分离要考虑孩子承受焦虑的能力,要注意分离的长度。眼下人们开始喜欢送孩子上整托,究竟是整托好还是日托好,不能一慨而论。就我个人的态度认为整托可能适合稍大一点的孩子,如四岁,在这个年龄接受和培养社会情感对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当然,对孩子日托或整托是父母的权利,是父母综合考虑的结果,不一定要听心理医生怎么说。读了《重返儿童时光》,父母们千万别竭力去作更好的父母,在你们处心积虑为孩子着想的同时,孩子成长的权利就被你们剥夺了。从自然法则来看,经风沐雨方能成材,养育孩子也像养育植物,水多了,烂根,水少了,生长减慢。好的父母知道孩子的心理需要,但只给予他基本的满足,过分的关爱会让孩子不想长大。不管孩子的内心会因为父母曾有的拒绝留下点什么,伴随成熟之路,孩子总能从情感挫折中重新认识自己,重新体验到与父母之间亲情的温暖。

 

《不听话的女儿》

读李维榕老师的《不听话的女儿》,令人叫绝。“一个坏孩子可能是个最忠于家庭孩子”,这句话可能让许多读者费思量,你们可能会问:“是这样的吗?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能使父亲更像父亲,母亲更像母亲?”。我在家庭治疗门诊中,常常听到父母在抱怨:“儿子或女儿不怎么样或怎么样,家庭就天下太平了”。我会问他们,“如果你们的儿子或女儿不怎么样或怎么样,你们会怎样?”大部分的家长都回答不出。在情感趋向分裂的家庭,孩子往往扮演着家庭的联结功能,正如文章中的父母,是通过孩子这个中介来进行交流的。心理学认为孩子的症状对家庭有种平衡和调节的功能,可以扰动和改变家庭的关系状况,使本来早已冷淡的父母不得不来彼此面对。文章中的母亲是特别想改变家庭现实的人,所以她在“发现”(制造)孩子的问题。其实,十岁以下的孩子站不直坐不稳本是最平常的事,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必须经过种种幼稚阶段,父母可以把它看作是“问题”,也可以不把它看作“问题”。我个人以为夫妻对孩子的接纳程度相似于对自己婚姻的接纳程度。心理学大师阿德勒(Alfred.Adler)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化因素,认为家庭中每个子女的排行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他)在家庭中基本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对独生子女阿德勒说:“独生子女在特征上像老大,但缺乏与弟兄姐妹合作分享的机会,打交道的主要是成年人。独生子女往往受母亲的宠爱,易于形成依赖的个性,总希望成为众人注意的焦点,一旦失落,容易产生适应困难”。我们的父母习惯用大人的视觉去评判孩子的行为,缺乏对孩子成长过程的认识,也不知道各种个性色彩的儿童有独自的心理特点。有一则寓言说:“有个国王,看到皇后刚出生的女儿后,召集了全国所有的名医。他对那些医生说:‘我的女儿得了重病,没有牙齿,没有头发,你们要治好我的女儿,否则我要砍掉你们的头’。医生们面面相觑,作声不得。有一个最权威的医生上前说:‘我可以治好你的小公主,但有个条件,国王你必须等待十八年’。十八年后,医生把一个活泼可爱,金发如云,明眸皓齿的公主还给国王,医生得到了很多奖赏”。心理学认为孩子的问题是成长的问题,如果你想解决这些问题你就制造了这些问题,聪明的办法是等待。

    现在我们回到文章《不听话的女儿》,李维榕老师在描述家庭关系时,给出家庭另外的一种“现实”,她让人们认识到家庭内部有一些潜在的规律在制约着家庭成员的语言和行动。表面上看妻子过于挑剔和吵闹,她在“制造”女儿的问题来压迫丈夫,在表面下我们可以感觉到她对丈夫有慢性发展的不满和愤怒,如果她不吵她就无法与丈夫交流,妻子的吵实出无赖,她不得不吵。但吵闹又使丈夫进一步的防御和退守,这好似矛盾的循环升级,使交流更难实现。家庭治疗师看到家庭成员“一串连锁行为,好像一幕特别编成的舞蹈”,女儿的问题掩藏了夫妻之间的冲突,需要做的是改变家庭的注意点。心理医生努力要把孩子‘开除出局’,让她该是怎样就是怎样,不再扮演替罪羊。然后,利用孩子的问题去调整夫妻的关系,实现有效的交流。

 

《三角中的孩子》

李维榕老师的《在三角中的孩子》,每一个有未成年孩子的家长都应该好好阅读,同时也不妨对照自己好好想一想。如果有人不幸发现自家有相似情形,也大可不必惊慌,妄自非薄。三角关系是一种家庭成员间的不均匀关系,或结盟关系,但这种关系的产生有时并非人为,而是被家庭的动力学机制所决定。在正常情况下,夫妻之间弱势的一方容易与孩子形成较紧密的联结来对抗强势的一方,达成一种动力学平衡。同样,夫妻之中有谁常常不在家,或对家不关心,或有重病在身,另外的家长易于与孩子亲近,形成一种补偿性关系,使不够稳定的家庭变得较为稳定。三角关系已可跨代结盟,比如,在分界不清的家庭中或三代同堂的家庭,孩子可以与爷爷、奶奶、姥姥(甚至是叔、婶)形成高亲密等级。家庭的关系水平源于家庭的结构,处在中国独生子女状况下的家庭,夫妻关系、母子(女)关系、父子(女)关系,这三种关系要形成真正的均衡实属不易。有时候孩子跟父亲亲一点,有时候又和母亲套磁,相互的情感平衡似乎总是维持在一种变化与流动中。如果夫妻关系不良,情感分裂,早期,孩子可能会加大与父母情感之间的穿梭作用,试图平息“家庭战争”,当这种作用无效或家庭功能失代偿,孩子可能出现“过激行为或病态行为”来与父母对抗。父母的角色越对峙,三角关系越能被利用来攻击对方,孩子成为替罪羊或马前卒,因而越有可能出现大的行为障碍。孩子常常要到16岁以后,才能在父母冲突中保持平常心。

    文章中的两个家庭,都集攒着较大的情感和关系张力,“小明天天与母亲吵架;七岁的娃娃无可救药,不可理喻”都是在被动的释放家庭的压力。要让孩子在成长中过得平稳,首先要让父母的关系先稳定。所以,在夫妻关系和睦时,三角关系只是一种家庭的情感色彩,孩子也乐在其中为自己搞一点“小九九”。家庭治疗师认为三角关系是导致夫妻情感削弱和分离的因,同时又认为三角关系其实也是夫妻不和的果,因果在家庭关系中常常是在不停地互换的。

 

《代罪羔羊》

   《代罪羔羊》是美国的一部著名的电影,说的是双胞胎两姐妹,一个善良,一个邪恶,人们难分彼此。整个故事情节阴差阳错,扑朔迷离,直到结尾,观众仍不太知道谁是谁非。家庭的冲突有时就是这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越想说清楚越是说不清楚。生活中的故事,你不能用一种眼光去赏析。谁之罪,在甘家四个人说来,就有四种解释。细细地读这篇文章,你会觉得在跟随李维榕老师对一些家庭的表面现象进行抽丝拨茧,正本清源,直达问题的核心。

李老师对甘家四个人的是非曲直,虽然写得是让人心悦诚服,但作为专业人士,又觉得其中有心理治疗师主观诱导的痕迹。我不希望读者在读了此文后,戴上“眼镜”去找家庭中的代罪羊,如果你找,每个家庭或许真能找到。替罪羔羊的概念是心理治疗的操作性概念,目的是想通过对家庭现实的创造性描述来扰动家庭。家庭治疗师甚至接受代罪羊是功能不良家庭的一种补偿性需求,它的积极意义是能保持家庭系统的平衡,维持家庭完整的结构。消极意义是常常以牺牲孩子的心理和社会能力发展为代价。代罪羊通常是指向家庭中较弱的,却又对家庭影响最多的那个人,当然也可以是酗酒的父亲或神经衰弱的母亲。精神分析家阿德勒认为同一家庭不同序列的孩子有不同的发展性差异,提出老大,老二,老三,到老幺在家庭中有着不同的互动功能,由此开创了家庭星座的动力学概念。功能良好的家庭不会把眼光固化在某一个问题上,家庭关注问题的兴奋点会随时间不断地变换,使得问题在一种高张力(动力学)下能自然松解和改善。关注一个问题往往就构成了一个问题,关注的过程是一种视野缩窄的过程,你再也感觉不到问题外的东西。功能不良的家庭序需要通过构成一个问题来表达内部的冲突和焦虑,当这种焦虑很多时,问题就需要被维持和被固着在那儿。这样的情形家庭动力学使然,不是家庭中的那个人或治疗师想改变就能改变得了。家庭治疗师只有通过对家庭的扰动,引起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和交流发现改变,被构成的问题才能得以消解。

同样,文章中的父子同盟和母子同盟,子代父职是指存在于甘家内部的代系边界不清,以至于形成家庭的功能不良。读这样的文章切记不能画图索骓,比着圈圈买鸡蛋,在中国独生子女的家庭里,代系边界不清难以避免。但在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在替代上就要小心,让代系的界限慢慢出来。家庭治疗师喜欢说,很多有关健康家庭的概念,你做不做得到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你头脑中有这些东西,你就不会在相反的路上走得太远。在这层意义上,仔细阅读,重理解而不拘泥李维榕老师文章中说的故事,对你的家庭发展就会有积极影响。下一期李老师将评述甘家故事中——谁之罪,请读者们平心静气,拭目以待。

 

《家庭的故事》

读完了甘家的故事,读者是否会大松一口气,如水落石出般的说声原来如此。内心满足的读者请不要往下读我写的东西,因为读下去,你也许会从原本已经十分明了的故事中又牵出不少悬念,搞出许多头绪来。

在这篇文章中,李维榕老师“看”到了父亲对子女教育方式的问题,指出父母的教育应该随着子女一块成长。在治疗中,李老师致力于要子女“反叛”父亲的教育方式,通过对父亲的限制,让出权利空间来改变家庭现实。但我想提醒大家,这只是治疗师送入家庭的“木马”,内藏奇兵。真正的目的是要亚辉和亚华“反叛”自己,明白自己需要成长,使亚辉和亚华从一种固化的发展模式中解脱出来。我们一点也不要怪罪可怜的甘爸,他现在是真正的家庭的“代罪羔羊”。其实几乎每一个大人对孩子的教育都是跟在孩子成长的皮股后面跑,你想挡都挡不了,为什么甘家的老爷子就有如此大的能耐。从系统的观点看,甘爸这种幼稚化教育方式得以十年如一日,必然有家庭其他成员的“主动”合作。如果没有亚华不断地呈现出幼稚化倾向,如果没有甘妈的“自闭”退让,又怎来甘爸的执着。家庭里的故事,即是因也是果,既没因也没果,全在成员间的默契和配合。就象一个圆,本质是弧线,但我们把它切得足够短,看起来就成了直线。在眼前的“直线”中,甘爸被看作因,孩子被看作果,这样的治疗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事实上,家庭治疗师重要的是保持中立性原则,我们不允许自己把一个圆看作是直线,因而也不允许自己作出是非判断。所以,在给家庭送出“木马“前,我们要为家庭呈现多种可能性和多种因果关系线索,以此来维持中立的立场。如面对十几种冰琪琳,治疗师并不知道家庭喜欢草梅味还是巧克力味,这得由家庭自己选择。现在,我来为读者送出另外的“木马”,我认为甘家另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不良,缺乏亲密感,缺乏彼此之间的信任和良好的交流。每个人在家庭的互动中都试图逃避责任,儿子怪父亲,丈夫怪妻子,母亲怪儿子,形成一种循环功能,家庭就在这种循环中被僵化掉了。在治疗中,我会看到家庭的关系水平和交流水平与家庭内成员的人格状态有着深厚的匹配性,以及代系文化遗留和固着化的复杂性(存在的合理性原则)。看到这些内部一致性,治疗师不会相信家庭治疗可以通过所谓的“教育指导”一挥而就。相反,无论治疗师的神通有多广大,也只能在程度上改变一些表面冲突,减低一些内部焦虑(这种降低和改变是否符合家庭发展的需要,还有待甄别),本质的改变只能留待家庭在漫长的发展中自然的水到渠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