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分“寒”“热” 用药有区别 福建卫生报 2009-05-11 三版 对于一般感冒,许多人选择自行购药,但服药后效果并不好,甚至还加重了病情,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认为,感冒有风寒、风热两大症候。风寒型感冒大多发生在冬季,以畏寒、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流清涕、痰清色白、舌淡红、苔薄白为主要症状。风热型感冒大多发生在春季,以发热重、有汗、头胀痛、咽红疼痛、鼻塞、流黄涕、口干渴、咳嗽、痰稠色黄、苔薄白为主要症状。对于风寒风热感冒,民间有歌诀概括为“风寒感冒全身冷,鼻流清涕周身疼。风热感冒发热重,口燥干渴咽红痛。”因此,在治疗上,不同症状的感冒其用药也就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风寒型感冒宜服发散风寒、辛温解表之药,而风热型感冒宜服疏散风热、辛凉解表之药为好,若是不分风寒风热盲目服药,非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还会延误病情。 在治疗上,对风寒型感冒常用荆防败毒散,其中的荆芥、防风、川羌辛温散寒,白芷疏风散寒,可治头痛,生姜、葱白能散寒通窍,甘草可调和诸药,故此药有辛温解表、疏风散寒之功效,治疗风寒型感冒效果较好。 对风热型感冒,轻度者常用“桑菊饮”,较严重者常用“银翘散”,方药中的银花、连翘、竹叶能清热解毒,甘草、桔梗、芦根生津利咽,荆芥、薄荷、牛蒡子辛凉疏风解表,故此药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治疗风热型感冒效果就较好。 医药店里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很多,一般上面都注明适用于风热或风寒型感冒,应仔细看清说明后再对症选购。若自己不能正确辨别病症类型的,应去医院请医生指导用药,以免用药不对症延误病情。 (沈权民) |
|
来自: 活到老学到老8... > 《感冒、咳嗽、咽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