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摄夕阳的失败案例

 w黄总z 2012-04-24
拍摄夕阳的失败案例

       8月我们的拍客主题是《夕阳美景》,然而不少第一次拍摄夕阳的朋友,发现夕阳虽美,但拍好并不容易。本次老狼就收集了几种拍摄失败案例,一一分析。通过这些案例,相信大家很快就能掌握对夕阳的拍摄的技巧。

 

失败案例一:画面过曝或曝光不足

       失败原因:傍晚夕阳的天空,云彩满天,霞光万丈,光线从最刺眼的天阳光到漆黑的云层暗部,光线变化十分的大,按照从亮到暗的色彩等级来划分,分出200级的色彩层次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对美丽的夕阳如何测光是初学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对着太阳测光,整体画面偏暗

 

解决办法: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下面是对同一天空的不同亮度区域分别进行测光,从测试结果来看,每个测光点不一样拍摄的效果都不一样。这里就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是需要哪一种效果。

 

        

在拍摄前,可以以将相机的测光模式选择为“点测光”,如果想拍摄画面准确,可以对天空处于中间色调区域测光,不要直接对太阳测光,可以先试拍几张,找到合适的测光点。如果自己的相机有曝光锁“AE Lock”,按下“AE Lock”钮,将曝光值锁定(有些数码相机半按住快门键以锁定)。之后重新调整构图,以刚才的曝光进行拍摄,这样就可以拍出完美的夕阳美景。   

 

失败案例二:画面模糊、噪点明显

失败原因:并不是每个摄影爱好者都有高端的单反器材,对夕阳拍摄是有准备的。当身边有小DC,手持是很难将美丽的夕阳景色捕捉下来的。

    

画面没有细节,噪点比较多

 

解决办法:当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找到合适的支撑点,如果没有三角架,找一个木棍当独脚架也会好很多。接着将相机的ISO设置为100~200。光圈不要设置过大,一般F8~F16比较适合。

  

稳定的支持点是拍摄日出的基本保证

 

失败案例三:画面色调不够饱和

失败原因:看到的景色十分的光彩夺目,可拍出的画面总是与理想的画面差一截。不是画面偏灰就是画面色彩不够理想。

    

再美的画面,没有色彩的支撑也是一种遗憾

 

解决办法: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滤色镜,市面上提供有多种色彩不同的滤色镜,但普通用户使用较少,不愿意增加成本。不够还有一种解决办法,数码相机有丰富的白平衡效果可以代替简单的滤色镜。一般数码相机的白平衡都包含了:日光、阴天、灯管、白炽灯。当选择日光白平衡的时候画面最偏黄色、选择白炽灯白平衡的时候画面最偏蓝色。在拍摄日落的时候,建议选择自动白平衡或者日光白平衡,拍摄出来偏黄的色调很能表现出夕阳的氛围。另外拍摄时间的选择很重要,等待太阳落下地平线,由红变橙黄色,或由橙黄色变红时,看上去又不刺眼时,是拍摄的最好时机。有时当太阳隐藏到云彩的背后时,云彩的周边会出现一条亮边,这样的景色也是非常适合拍摄的。

    

画面的色彩在于掌握好相机的白平衡和最佳的拍摄时间,

 

失败案例四:画面空洞,缺乏氛围

失败原因:拍摄夕阳,技术上的难题主要在于前面两点,测光和相机的稳定是关键。但如何拍出美景,这可是一到难题。大部分摄影爱好者,限于当时的拍摄环境,除了拍摄天空和太阳外,就没有什么可以拍?这时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发挥创意,画面的表现力就会大不一样了。

       

       

 选择国外创意摄影

 

解决办法:傍晚的夕阳美景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最漂亮的时间一般只有半个小时,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人像模特、拍摄道具等。如果都没有,那么我们可以提前到达目的地找拍摄位置。这时我们可以找一些有前景、中景的拍摄对象,来充实我们的画面,让湖面更丰富,最好能表达一定的创意。

在拍摄夕阳时一定不要忽视水的因素。拍摄水面倒影会使日落的照片增色,平静的海面或湖面能反映天空中的景物。呈现出如镜中一样的影象,而拂过水面的微风总是会扰动这种倒影。当太阳渐渐下落时,这条光路会延伸到你的眼前。拍摄水面倒影会使日落的照片增色,平静的海面或湖面能反映天空中的景物。

提示:拍摄有水面的夕阳时,测光的时候,一般是选择平均测光模式,这样才能使整个画面的光线分布均匀,不至于过曝或欠曝。

    

不少优秀的日落摄影作品都是在水边完成的,因为在日落的时候,波光鳞鳞的水面倒映出美丽的彩霞,水面上的船只给画面平添了几分生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