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傅小平 “时至今日,孙中山的影响力未随时光流逝而式微,他始终是全体中国人无可争议的共同精神纽带。”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以伟人命名的城市的一位文化官员,值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诗人丘树宏如是感慨。 对丘树宏来说,如何抓住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推广孙中山文化并提升中山这座城市的影响力,是他近年思考最多的一个重要命题。一方面,他深深感受到孙中山在中国人,尤其是在海外华侨华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我做一些活动策划,有时需要借力于海外华侨和侨商,他们一听说事情和中山先生有关,总是倾力相助。我也曾率孙中山文化研究考察团去美国访问。不管是在美国驻广州领事馆签证,还是在美国入境,因为活动的特别主题,一行人都非常顺利,并感受到美国工作人员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孙中山以及考察团的尊重。” 另一方面,丘树宏注意到,不管是大陆、台湾,还是美国的机构,对孙中山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主要体现为研究分散而盲目,缺乏规划和协调,许多文物资料都濒临堙没消失的境地。即使是现有的许多文物文献,也因为经费不足、保管简陋和缺乏专业指导而面临问题。如帮助过孙中山的三藩市致公堂,虽然有关文物特别而珍贵,但基本上没有经过整理与保护,处于原始状态,让人心痛不已。” 由此,丘树宏倡言,无论大陆还是台湾,都亟需建立一个统筹机制,对全球孙中山研究资源进行一次全面普查,作出一个长远而操作性强的规划,实行资源开放、资源整合、资源互补、资源共享。而这一切更有赖于加深对孙中山思想、文化价值的认识。“对孙中山的研究,我们更多停留在政治层面。比如,在他的诞辰日———每年的11月12日,举行祭拜,或配合举行一些学术活动等等。但在思想、文化方面,多年来一直没有多大的突破和创新,还出现不少误区,走了不少弯路,甚至还在继续走弯路。” 有鉴于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丘树宏和他所在的中山市提出了“孙中山文化”的概念。“‘孙中山文化’究竟是什么?它应该包括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与理论体系、经济思想与社会主张、军事思想与战略战术,以及以上三个方面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更包括孙中山的文化思想、文化成果和人文遗产。” 在丘树宏看来,“孙中山文化”的特质还体现在,它是中国近代文化的灵魂,既领导和印证了中国甚至世界的文明进程,还将继续印证和引领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走向。“显然,‘孙中山文化’这个概念,会让我们走出原有的纪念、研究的各种局限,回到其应有的本原,更丰富了内涵、扩展了外延,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深化和提升。它的提出,也将积极推动我们从‘大文化’的角度活化对孙中山资源的开发利用。” 丘树宏深知,真正深入孙中山思想、文化价值的核心,并在国家、民族的高度上形成一种共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他自己,对孙中山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他坦言自己是从香山人文的角度走近孙中山的。从1999年初任职珠海香洲区委书记开始,丘树宏就注意到了八百多年以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香山人文,并且开始做业余的研究。“说起香山,很多人一定以为我说的是北京的香山,或者是河南洛阳的香山。这曾让我痛苦过,迷惘过。我不禁怀疑,我所心仪的香山,难道就只仅仅存留在历史的记忆里么?” 从这个疑问出发,丘树宏拨开历史的尘埃,开始了寻找香山之旅。长期的研究,也让香山人文悄然融入到他的血液中,成长为一种独特思想和深厚情缘,并最终浓缩为1999年以来他名片上一直保留的两句话———香山:一百多年前中国大陆文化走向海洋文化的缩影,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开放文化的窗口。因此,当2004年从珠海调任中山时,他情不自禁地说:“我的香山缘,名正言顺的回到她的原点了。” 正是对香山人文的深入理解,让丘树宏认识到中山市孕育一代革命伟人孙中山,决非历史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背景。“中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经点之一,历史上的中山(香山)囊括了现今的中山、珠海和澳门地区,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对外口岸。自明代起,澳门为葡萄牙人占据,这使中山成为朝贡、传教路线的必经之地,利玛窦、卫三畏等人均是由此进入中国内陆的。其实,在孙中山之前已经有众多中山人比如中国第一个留学生郑玛诺、留学生之父容闳等走出国门。这种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不仅使孙中山较早形成了超前的时代观念和革命思想,而且具有了世界眼光,以致他的足迹遍布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某种意义上说,官员与诗人的双重身份,使得丘树宏自觉担负起了传承孙中山文化的重任。每逢公务活动和文化活动,他经常着中山装出现在公众面前;他曾作为总策划推出了《中山路》、《中山装———一个时代的生命符号》这两部“奇特的书”,还策划拍摄了《中山路》电视专题片;他近几年一直在从事一个题为《一位伟人与一座城市》的课题研究。今年,他为大型史诗电视剧《辛亥革命》做了题为《世界潮流》的主题曲,他还创作了大型多媒体交响音乐诗《孙中山》,被列为广东省重点项目安排各地公演。而中山市,也将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当做一件大事来做。“今年的纪念活动以辛亥百年为背景,以孙中山为核心,以首届孙中山文化节为重点,融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建设、旅游、民生于一体。总的来说,有十大工程,其中宣传文化项目有八大系列,全市大小活动近百项。” 丘树宏进一步提出,“孙中山文化”概念是中山市提出来的,但仅仅由中山市来做则远远不够。“因为孙中山既是中山市的,更是广东省的、整个中国的,甚至是全世界的。中国影响世界并受到广泛公认的伟大人物并不多,而孙中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由此,孙中山研究和资源利用工作任重道远。我建议要将孙中山文化工程上升到国家命题、国家工程来做,同时重视孙中山家乡中山市的建设,并将翠亨村建设成为全球华侨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
|
来自: 東泰山人 > 《文化学\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