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谈“癌”色变 近半数癌症患者可治愈

 昵称QDvw6 2012-04-24

新闻背景

  一提到癌症,很多人想到的是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

  没错,癌症是令人痛苦、害怕乃至绝望的一种疾病。很多患者还仍然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不过,癌症真的这么可怕吗?

  4月15日~21日是全国第十八届肿瘤防治宣传周,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癌症、了解癌症的防治常识。上周六,本报健康大讲堂联合解放军第463医院开展了肿瘤知识讲座,近百位读者前来参加。

  活动现场,解放军第463医院的四位专家为晨报的读者讲解的癌症相关知识,令读者们受益匪浅。

  通过规范治疗,目前癌症治愈率可达45%以上,如果能早期发现癌症,治愈率还能达到80%以上。

  因此,你,不用谈“癌”色变。

  现场调查 

  80%的读者惧怕癌症

  “很多患者是被癌症吓死的。”这句描述癌症的老话说明了人们对于癌症的恐惧。

  记者在肿瘤讲座现场,随机采访了60位前来参与活动的读者,听听他们对于癌症的看法。

  结果,近50位读者表示非常害怕患上癌症,只有10位左右的读者表示对于癌症没有想象的可怕,相信及早治疗病情会好转。

  “我月初刚刚检查患上了胰腺癌,现在不敢告诉儿女,虽然极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但是仍然很恐惧!”读者张女士对记者说。“癌症谁能不怕啊,我来听讲座就是为了能够学些预防的常识,得上癌症八成都活不长了。”李先生说完叹了口气。

  “现在治疗癌症也有很多办法,我身边就有及早治疗已经活了10多年的癌症朋友,所以也没啥可怕的。”读者张倩对于癌症很坦然。

  规范治疗

  45%的患者可治愈

  肿瘤真的可怕吗?

  在肿瘤知识讲座现场,解放军第463医院的四位专家为读者们解析了癌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四位专家分别是肿瘤科主任李成浩、副主任马英桓、放疗中心主任李春田、血液内科主任王红梅。

  “通过规范治疗,目前45%以上的癌症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李春田主任说,“经过科学的治疗,及早治疗,很多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已经延长。”

  世界卫生组织有数据指出:1/3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1/3的肿瘤通过早期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另外1/3肿瘤通过治疗是可以改善症状,延续生命的。

  而且,当今治疗肿瘤的方法很多,李成浩主任指出,肿瘤治疗应该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通过患者的情况、肿瘤的侵犯范围来选择治疗方案,当下,肿瘤治疗除了传统的手术、放化疗等,马英桓主任还介绍了生物治疗肿瘤,王红梅讲述了免疫靶向治疗肿瘤的方法,告诉读者科学地治疗,完全可以延长生命期。

  预防肿瘤

  你应该做哪些?

  癌症该怎么预防呢?很多人认为是没有办法预防的。当然不是,讲座现场,专家们讲述了如何预防癌症。

  李成浩主任指出,癌症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所谓一级预防,就是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和体育锻炼来预防癌症。例如要避免吸烟,因为30%的癌症和吸烟相关,例如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

  饮食结构上也要注意,食物应以多样化为主,不要过于精细,多吃谷物、蔬菜、水果、奶类、豆制品、饮食清淡少盐。

  二级预防,就是要注意身体的早发信号,及早就医。李成浩举例,要重视癌症的十大危险信号,有其中之一症状就应马上就医。1.)体表发现有可触及的肿块逐渐增大;2.)持续性消化异常,或食后上腹部有饱胀感。3.)吞咽食物时胸骨不适感乃至梗噎感。4.)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5.)耳鸣、听力减退、鼻衄、鼻咽分泌物带血。6.)月经期外或绝经期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7.)大便潜血、便血、血尿。8.)久治不愈的溃疡。9.)黑痣、疣短期内增大、色泽加深、脱毛、痒、破溃等观象。10.)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

  三级预防主要是指患者在临床治疗时,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从而尽早消灭癌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

  相关链接

  死亡率最高的是肺癌 该咋预防?

  据统计,2011年,沈阳市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为7707人,而肺癌占据了第一位。

  肺癌是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高,如何预防肺癌呢?

  讲座现场,解放军第463医院李春田主任具体解析了肺癌的防治办法。

  李春田介绍,吸烟是肺癌死亡率高的首要原因,吸烟者发现肺癌率比不吸烟的人要高出4~10倍。另外,除了人们所知的大气污染、电离辐射等引发肺癌的因素,平时较少食用含有β胡萝卜素的蔬菜和水果,也促使肺癌的发生危险增高。

  因此,“不吸烟和及早戒烟是预防肺癌发生的最有效办法。”李春田说,“40岁以上的长期重度吸烟人士应每年体检。戒烟后2~15年,肺癌发生危险性会进行性减少,此后的发病率相当于终身不吸烟者。”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陈娇 采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