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癌胸积水

 安庆图书馆 2012-04-24
肺癌胸积水
虽然肺癌患者胸积水症状比较少见,但是一旦肺癌患者出现胸积水,就会给治疗带来空难,影响肺癌患者身体状况,因此治疗肺癌胸积水刻不容缓,那么治疗肺癌胸积水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介绍
肺癌胸积水分为渗出性和漏出性两种,渗出性的病因很多,归纳起来为两大类:一类是炎症性病变所致,如由细菌、病毒或真菌等感染胸膜引起感染性炎症,导致胸腔积液或由于肺栓塞、胰腺炎、结缔组织疾病等非感染性炎症引起胸腔积液;第二类是肿瘤性,如癌肿长在胸膜或转移侵犯胸膜引起积液,可见于胸膜间皮刘、肺癌、乳房癌、胃癌等。漏出性胸腔积液的病因,可以是全身性疾病,如低蛋白血症、过敏性疾病,也可以是某器官的病变,胸积水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肝阿米巴病、胸导管破裂等。肺癌胸积水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会伴随呼吸困难、咳嗽、胸闷、气短等肺癌症状,因此要找到治疗肺癌胸积水最好的方法,肺癌患者早治疗早缓解。
我认为肺癌胸水为“悬饮”范畴是邪毒痰瘀结聚于肺,肺失宣肃,水停为饮。人体水液的正常运行,主要是依靠肺气肃降、通调,脾气的运化、转输,肾气的温化、蒸动等生理功能协调而完成的,所以对于肺癌胸积水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是首选,除非胸水无法控制,再考虑其它方法治疗肺癌胸积水。
对肺癌胸积水的病因,就可以对症下医了,中医“扶正化瘤整体疗法”组方科学、用药精炼,通过中医独有的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软坚化瘤作用迅速封闭癌体的血液循环,切断癌体组织营养供应,加速癌细胞的死亡。
悬饮病
悬饮主要见于西医学的胸腔积液,结核病、癌症、肺炎引起的渗出性胸膜炎、左心衰、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漏出性胸腔积液以及脓胸、血胸等出现悬饮的临床表现。
证候特征  
①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等为悬饮的证候特征。
②起病有急有缓,多数出现恶寒发热、气急、胸痛等症。
③发病常与饮食、起居、寒湿等诱因有关。
病因病机
发病机理主要责之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所伤,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转输蒸化失职,阳虚阴盛,水饮内停。
诊断
 ①胸胁胀痛,咳唾,呼吸,转侧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等为特点。
②起病有急有缓,多数出现恶寒发热,气急胸痛等症。
③发病常与饮食,起居,寒湿等诱因有关。
④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隔或胸廓饱满,叩诊下部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在浊音部位语颤和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⑤胸部X线检查,B超等检查,有助于诊断。胸部X线摄片可见肋膈角变钝或肺野下部密度增高,有向外侧、向上的弧形上缘的积液影。
鉴别诊断
一、湿、水、饮、痰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湿、水、饮、痰同出一源,俱为津液不归正化、停积而成。
不同点从性质上,饮为稀涎,痰多厚浊,水属清液,湿性粘滞。
从病证上,饮多停留于身体局部;痰、湿无处不到,变化多端;水可泛溢体表。
从病理上,饮由阳虚阴寒积聚而成;痰多因热煎熬而成;水属阴类,有阴水、阳水之分;湿为阴邪,可随五气从化,相兼为病。
相互关系湿、水、饮、痰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湿、水、饮、痰的关系图)
二、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的区别
水饮停积部位
主要脉证
痰饮停留于胃肠中阳不振,水饮停留于胃肠脘腹坚满而痛,胃中有振水声,呕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欲饮,头目眩晕,或肠间水声漉漉,苔白滑或黄腻,脉弦滑。
悬饮停留于胸胁水流胁间,络道被阻,气机升降不利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苔白,脉沉弦。
溢饮停留于四肢肺脾之气输布失职,水饮流溢于四肢肌肉肢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而无汗,咳喘痰多泡沫。苔白,脉弦紧。
支饮停留于胸肺饮犯胸肺,肺气上逆咳喘胸满,甚则不能平卧,痰如白沫量多,久咳面目浮肿,苔白腻,脉弦紧。
治疗原则
① 饮为阴邪,遇寒则凝,得温则行,故其治疗宗《金匮要略》提出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
② 多虚实夹杂,治以攻补兼施。凡饮邪壅实者,分别治以攻逐、利水、发汗等法,因势利导以祛除饮邪;阳虚饮微者,治以健脾温肾法,阳气通则饮自化。
③ 病机关键是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
分型论治
邪犯胸肺
主要症状: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身热不解,咳嗽少痰,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时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治法:和解宣利。
主方:柴枳半夏汤。
处方举例:柴胡15克,黄芩10克,青蒿15克,枳壳10克,半夏6克,桔梗5克,全瓜蒌15克,赤芍10克。
加减:咳逆气急,胁痛,加白芥子、桑白皮;心下痞硬口苦干呕,加黄连;高热汗出不解,咳嗽气粗,去柴胡,合入麻杏石甘汤。
饮停胸胁
主要症状:咳嗽,胸胁胀闷,咳唾引痛,呼吸困难,甚则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偏侧胸廓隆起,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逐水祛饮。
主方:十枣汤,控涎丹,或椒目瓜蒌汤。
处方举例:椒目9克,瓜蒌15克,桑白皮10克,苏子5克,伏苓12克,生姜皮3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白蒺藜10克,冬瓜皮30克。
加减:痰浊偏盛,胸部满闷,苔浊腻加薤白、杏仁。水饮久停,胸胁支满体弱食少,加桂枝、白术、茯苓、甘草等。络气不和者加香附、桃仁、陈皮、苏子。
络气不和
主要症状:胸胁疼痛,胸闷不舒,胸痛如灼,或感刺痛,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或迁延日久不已,天阴时更为明显,舌苔薄质黯,脉弦。
治法:理气和络。
主方:香附旋覆花汤。
处方举例:香附10克,旋覆花6克(包),苏子10克,降香3克,郁金10克,柴胡5克,枳壳5克,半夏6克,陈皮6克。
加减:痰气郁阻,胸闷苔腻加瓜蒌、枳壳。久痛不已,痛势如刺,加桃仁、红花、归须、赤芍、乳香、没药;水饮不净加通草、冬瓜皮、路路通等。
阴虚内热
主要症状:呛咳时作,咯吐少量粘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小数。
治法:滋阴清热。
主方:沙参麦冬汤,泻白散。
处方举例:沙参12克,玉竹15克,麦冬10克,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花粉15克,白芍10克,橘络3克,川贝5克,银柴胡6克,
加减:潮热加鳖甲、功劳叶。咳嗽加百部、川贝。胸胁闷痛加瓜蒌皮、枳壳、郁金。兼气虚、神疲、气短、易汗、面色黄白者加太子参、黄芪、五味子。
附注:十枣汤、控涎丹均为攻逐水饮之剂。前方力峻,体实证实,积饮量多者用之。后方力较缓,反应较轻。剂量均宜小量递增,连服3~5日,必要时停二、三日再服。如呕吐、腹痛、腹泻过剧,应减量或停服,同时服椒目瓜蒌汤以泻肺祛饮、降气化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