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墨法集要》

 苏迷 2012-04-24

关于《墨法集要》
墨法集要《墨法集要》中配有20幅插图,其绘刻风格与《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的插图相近。图中配景如房屋、枝叶、水流、动物等布置得宜,动静有法,生趣盎然。 《墨法集要》,一卷,明沈继孙撰,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武英殿聚珍版印本。版框19.1cm×12.9cm。半页9行,行21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书前有清乾隆甲午(三十九年,1774年)仲夏《御制题武英殿聚珍版十韵有序》;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陆锡熊等按语;明洪武戊寅岁(三十一年,1398年)立春日吴门沈继孙《墨法集要原序》。版心下方镌“彭绍观校”、“项家达校”字样。1册1函。《墨法集要》是关于油烟墨制造技法的专著。作者自言初受教于浙江衢县的一位墨师,后又从一僧得墨诀,遂将二者并录成书。原书已佚,乾隆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帝命录入《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荟要》,并将原书插图中排序错误之处重加改正。书中从浸油讲起,至试墨止,将制墨各工序逐项解说,并配有比较精致的插图。插图依次为:浸油、水盆、油、烟捥、灯草、烧烟、筛烟、溶胶、用药、搜烟、蒸剂、杵捣、秤剂、锤炼、九擀、样制、入灰、出灰、水池、研试、印脱,共21幅。所绘人物线条简洁洗练,配景如房屋、枝叶、水流等多能布置得宜,动静有法。每图有一篇解说文字,详述制造油烟墨所使用的工具、用料及制造方法等。《四库全书总目》对此书的特点、作用和价值作了评价,认为沈继孙能将当时已失传的制作油烟墨的过程详细地叙述,条理清晰,使古法具存,比起后来出现的以描写花纹模式为主的墨谱显得更加切实有用。《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墨法集要一卷(永乐大典本) 明沈继孙撰。继孙,洪武时人,但自署其籍为姑苏,馀不可考。惟倪瓚《雲林集》有赠沈生卖墨诗序曰,沈学翁隐居吴市,烧墨以自给,所谓不汲汲於富贵,不戚戚於贫贱者也。烟细而胶清,墨若点漆。近世不易得矣。因赋赠焉。时代、姓氏、里贯一一相符,则学翁殆继孙之字欤?继孙自云,初受教於三衢墨师,後又从一僧得墨诀,遂并录成书。凡为图二十有一,图各有说。实近代造墨家之所祖也。古墨皆松烟,南唐李廷珪始兼用桐油,後杨振、陈道真诸家皆述其法。元、明以来,松烟之制渐废,惟油烟独行。继孙墨制,今不传,其工拙虽莫可考,而此书由浸油以至试墨,叙次详核,各有条理,班班然古法具存,亦可谓深於兹事矣。世传《晁氏墨经》,其说太略,而明以来方氏、程氏诸谱,又斤斤惟花纹模式之是矜,不若是书之缕析造法,切於实用。录而传之,是亦利用之一端,非他杂家技术徒为戏玩者比也。 ---出《四库总目提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