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取象类比 学中医

 图书 馆员 2012-04-24

取象类比 学中医

任之堂主人

中医基础理论时讲到: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肝主筋,膝为筋之府”;“肺主皮毛,肾主骨”;这些基本的中医理论,是中医的骨架,中医的标准。

举几个例子:

1、临床上经常遇到面部长痤疮黄褐斑的患者,治疗时如果思路不对,效果就很差,但如果想到“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认识到面部疾病要从入手,面部的所有问题,都与心有关,把治疗的重点放在心脏的调理上,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临床上遇到湿疹荨麻疹的患者时,要首先想到“肺主皮毛”,而是不把目光放在是否过敏这个问题上。立足于肺,从求找答案,才能够治愈这些疾病。

3、当遇到膝关节疼痛的病人,患者膝关节屈伸不利,活动受限。“肾主骨,肝主筋,膝为筋之府”,从肝肾入手,养阴柔筋来治疗,三五天往往就能解决问题。

4、对于骨折后延迟愈合的患者,首先用该想到“肾主骨”,从肾入手进行调理,而不是只想到接骨疗伤,活血化瘀。

临床上遇到面部长斑的病人时,很多中医认为是内分泌失调呢;遇到腿抽筋的病人时,告诉病人是缺钙所致,要求病人补钙。这些都是对中医基础理论掌握不够,信心不够。

举个例子,前年夏天,一个患者找到我,要求打吊瓶,我问为什么?患者说重感冒了,打吊瓶好得快!

因为我是采用纯中医疗法,我告诉患者,我这里不打吊瓶,并问他,“你认为几天好才算快呢?”

患者笑道,“每次感冒打吊瓶,三天就好了。”

“那我一天给你治好,算不算快?”

“那当然快了,中医可以吗?”

“当然可以了!”我毫不犹豫的说。

患者因为晚上睡觉时空调温度开的太低,受寒所致。于是我采用生姜油在患者背部刮痧,沿着膀胱经刮出不少紫黑色淤点,前后也就十来分钟,患者感觉好了一大半,随后开了一付麻黄附子细辛汤。所谓的重感冒,采用中医治疗,一天就好了。随后,这位患者每次感冒,必喝中药,常常一剂就搞定,轻点的感冒,自己熬点葱姜水喝喝就没事了。

临床上经常遇到白睛溢血病,是指白睛血络破裂,血溢于白睛外膜之下,呈一片鲜红色,界限分明的眼疾,相当于西医学之结膜下出血。患者往往一觉醒来,变成兔子眼了,通过中医辨证,“肝开窍于目”,按照五轮学说,“白睛为肺所主”,白睛溢血从肝肺入手,清肝肺之火,采用桑叶三十到五十克,煎水内服,两三天就好了,不易复发。

去年秋天,,全国很多地方红眼病暴发流行,给这些患者切脉时,发现肺金过亢,克制肝木太过,重用桑叶清肝肺之火,同时配伍生大黄、黄芩泻肺,薄荷疏肝,蒲公英清热解毒,许多患者三剂而愈,病情重的,五剂而愈,我将此方公布于药房宣传栏,很多患者照方抓药,三剂药,十块钱,三天治愈流行性结膜炎。当时我自己感到双眼干涩、发痒,服用此方预防,虽然每天接触不少患者,但我并未感染发病。

在针灸学里面,有个《四总穴歌》,即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临床遇到痄腮,也就是西医虽说的流行性腮腺炎。借用“面口合谷收”,针刺合谷穴,留针十五分钟,每日两次,一次见效,三天就好,快的两天就好。

举个例子来看看取象类比的思维方式:

竹沥是竹子经加工后提取的汁液。将鲜竹杆截成30~50厘米长,两端去节,架起后,中部用火烤,两端就会有汁液流出,汁液呈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透明,具有焦香的气味。性味甘寒,能清心肺胃之火,有豁痰润燥、定惊之效。《丹溪心法》中描述:竹沥能滑痰。痰在膈间,使人颠狂,或健忘,或风痰,皆用竹沥,亦能养血。

思考一下,凡植物之浆液,汁水,其性多粘稠,性滑利者少,竹沥何以能滑痰?

有位老中医给我讲,观竹之形态,中空而直,从头至根,看似节节受阻,气机实属相通,就好比人之体腔,被隔膜分为胸腔、腹腔、盆腔,好似竹之三节,看似不通,其实经三焦上下贯穿,内外相连,竹之内质为竹茹,清热化痰,贯通竹之全身,借用于人,实能贯通人之三焦。竹茹非简单的化痰之品,实为清化痰热自三焦水道而出。竹沥为竹之精,其通利三焦,化三焦痰热最速。三焦与心包互为表里,凡心包受痰热所困,心神不宁者,用竹沥皆有捷效。

老中医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竹之一物,看似普通,实禀天地之造化,具有神奇的功效,其竹茹、竹沥、竹黄,均有通利之性,凡热痰、顽痰阻滞三焦、六腑,均可配伍使用。

几月前,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感冒后咳嗽咳痰,家人自购咳嗽药。治疗一周无效,患者出现胸闷不舒。于是在当地医院住院,抗生素治疗月余,病情未能缓解,出院后寻求中医治疗。

老年患者,年事已高,原本就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胆囊息肉等宿疾,每餐服用西药一大把,现在胸腹胀满,出气困难,每日咳吐大量粘稠黄痰。三焦六腑不同,大便一周未行。我建议患者服用中药治疗。但患者惧怕中药汤剂之味,加之食欲不佳,不敢服用汤剂。思虑再三后,告知家人,可以到山中伐竹,置于炉火之上,烤竹取沥,每次30ml,每日两次。因竹沥清香,清新爽口,无异味,具有清热化痰,具有通利三焦六腑之功,与病机丝丝入扣,理当有效。

患者家属按照吩咐,上山伐竹,烤竹取沥。服用两天后,矢气连连,解不少粘腻大便,咳嗽胸闷大减,胃口已开,连续服用一周后,诸证平息。

相信中医的思维,就会给你开启一扇灵感的大门,让你在遇到疑难杂症的时候,有很多好的治疗思路,而不是死守教科书,按图索骥。 

《内经》中就要求习医者“上穷天纪,下及地理”。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更明确指出学医者当“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对于经典,该背的条文一定要背,四大经典需要多背多记,另外建议大家看看《道德经》、《易经》和《金刚经》,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学习好这些经典,你会发现中医越学越有味道。

中医的很多理论来源于生活,用心去体会,很多看似复杂的中医道理,就可以轻轻松松的理解了。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寒性收引”为寒邪的特性,寒邪对人体的损害究竟有多大呢?寒性收引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有年冬天,气温特低,周围邻居的水管都被冻坏了,我家厨房的水管也不例外,早上起来,发现厨房的水管被冻得严严实实的,我提来一瓶开水,慢慢的浇在冻住的水管上,几分钟后,水开始慢慢的往外流,一滴一滴的,随后是成一条细线,然后慢慢通畅起来,但却发现水管被冻破了,水不停地往外漏。

寒性收引,这是寒邪的特点。

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袭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见肢体屈伸不利,或厥冷不仁。

在自然界中,寒性收引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即横向收引和纵向收引。

“横向收引”就好比水管收缩变细了一样!人体寒邪偏重,经脉也会收引变细,影响气血的运行,出现局部经脉气血不通,出现疼痛的表现,即所谓的不通则痛,这个很好理解。

“纵向收引”好比一段钢材,受冻后变短了一样!人体的经脉、筋骨、肌肉等,受到寒邪的侵犯,也会收缩变短,如上面所说的“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见肢体屈伸不利。

临床上常常遇到病人说,“医生啊,我这背部肌肉收缩,发凉,感到很不舒服”!这其实就是寒邪收引的结果,治疗时“寒者热之”,就能解决问题。

为什么“湿性趋下”?

为什么“湿阻气机”?

为什么“湿性重浊”?

在学习《内经》时侯,对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夏天炎热,需要养阳,秋冬寒凉,却需要养阴,这里的养是什么意思?

一次偶然的机会,找到了答案。

在老家的屋后山有一个很大的山洞,当地老人们都称之为“鸡蛋洞”,据说我很小的时候,因为夏天天气炎热,当时没有冰箱,镇上收购的鸡蛋过不了夏天,容易变质,无法保存,后来他们发现夏天山洞里很冷,于是,修了一条山路,直通山洞,在洞内放了很多大缸,专门为鸡蛋过夏天准备,后来大家都称山洞为“鸡蛋洞”。

大学期间有年放暑假,去山洞玩,虽然山洞外面天气炎热,气温三十多度,但只要进入山洞,立即感到凉簌簌的。可以看到洞口的丝丝缕缕雾气,洞顶水汽凝结成水珠,不时滴答滴答的向下滴,地面显得非常潮湿。

学了《内经》 ,知道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后,再切身体会山洞冬暖夏凉,夏天虽然天气炎热,但山洞内很冷,里面很潮湿;冬天虽然大雪纷纷,但山洞内很热燥。

我们人体呢?

借用“天人相应”,就会发现,身体和山洞一样,夏天我们人体阳气充斥于体表,体内阳气缺乏,也是很潮湿、很阴冷。冬天人体阳气潜伏于体内,容易消耗阴液,所以人就感到很干燥。

既然春夏养阳,为什么夏天人们爱吃冰糕,而且吃后感到很舒服呢,吃寒凉的食物是否与春夏养阳相违背呢?

太阳就好似人体的心脏,大气就好似我们的肺,而土地就好似人的脾胃,土地之下就好似我们的肾脏。

夏天地面以上空气炎热,而山洞内却非常阴冷,类比如我们的身体,春夏我们心肺阳气旺盛,而脾肾阳气却亏虚。

春夏养阳,养的不是心肺之阳,而是脾肾之阳,秋冬养阴,养的是五脏之阴。

明白了这个道理,再看看临床上风湿病的患者,春天夏天发病率较高,还有胃肠道疾病夏天发病率也很高,而治疗这些疾病的时候,就需要用温性的药,每年春夏两季,我用附子、乌头上百公斤,而秋冬两季,虽然天气寒冷,但大多数患者体内阴份亏虚,试用附子的机会就少多了,总用量还没有春夏两季的三分之一。

临床上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患者,清晨5-6点左右出现腰痛,疼痛难忍,无法继续入睡,起床后稍活动即可缓解,每天如此。

以前治疗这类疾病的时候,通常按照“通则不痛”的指导思想,采用“补肾强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办法,有的有效,有的没效,有效的患者,过不几天又复发了,这个问题如何来解决呢?

一次的感悟,让我彻底想通了这个疾病的病机以及治疗思路。

那年冬天的一个早上,洗完脸后,我习惯性地将毛巾挂在阳台上。晚上再用时,发现毛巾上半部分已经干了, 下半部分仍然是湿的,而且下端居然还结了冰!我拿着毛巾沉思了很久!

毛巾湿透后挂起来,水自然而然向下流,上半部分先干了,下半部反而更湿,加上天气冷的原因,时间长点,下半部分就会慢慢结冰了……

这不正是我们中医里面的“湿性趋下”?

常有病人说:“医生啊!我每天上楼时两腿好像灌了铅,沉重无比,这是咋回事啊?”

其实,只要想到“湿性趋下”,这种症状就不难理解了。

人体就像这毛巾一样,白天站立时间多,按湿性趋下的特点,水湿自然下移于腿部,所以下肢的湿邪就会偏重。“湿性重浊”,当人体内湿邪稍重,就会感觉双腿很累,湿邪严重时自然感觉 “两腿好像灌了铅,沉重无比”……

再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毛巾只有在冬天才会出现下端结冰的情况呢?

当外界气温较高时,水湿也会下移,但因为温度高,水分会很快蒸发,毛巾会干燥。

同样的道理,在人体如果肾火旺,不亏虚,或亏虚不严重,则下半身湿邪会被肾阳蒸腾,化为气而上升,在人体进行循环;如果肾阳虚衰时,就好比冬天挂湿毛巾一样,湿邪不能及时被蒸腾化气,盘踞下焦,患者就会感到双腿沉重!

患者为什么后半夜慢慢开始出现腰痛、背痛,有时甚至会痛醒,起床后活动活动,疼痛就好了呢?

其实仍然可以用“湿性趋下”来解释,夜晚卧床休息,处于人体最下端的,应该是与床面接触的部位。湿邪由双下肢向接触床面的部位转移,自然会是与床接触的部位不舒服!

看到“湿毛巾”,想到“湿性趋下”,想到“正气不足”,想到“脾肾阳虚”……

想通了这些再来治疗这类疾病,就很轻松了!

患者,范某,女40岁,酒店配菜员。

自觉双下肢沉重1周

患者1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沉重感,以上午病情轻,下午较重,每晚下班回家,上楼梯时双腿如同灌了铅,沉重异常,休息一晚后病情减轻,不伴双下肢水肿。就诊时病舌根白厚,右尺沉迟,左尺部沉滑。

我就把湿毛巾的感悟讲给患者听,并按照病机,开出药方:

乌附片20克(先煎1小时)炒白术20克茯苓30克 干姜20克 黑豆30克 甘草10克 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患者服用两天后,双腿的沉重明显消失,随后我让病人再继续服用三天,巩固疗效,平时间断性服用桂附地黄丸,半年来,患者继续从事以前工作,未再发病。

再一个案例:

网上有个病号找到我,将腰痛的资料发给我看,希望我能帮助解决多年的痛苦。其实病情和前面的案例一样,就是早上腰会痛醒,起床后活动活动就好了,每天如此,几年来不得不每天早上4、5点起床,最近发现疼痛时间提前了,在当地多家医院治疗无效,不得已进行网络求诊。

看完病人上千字的求助信,我实在不忍心让其继续痛苦下去,由于网络会诊收集资料不全,只好推荐最安全的办法,于是我开如下处方:

壮腰健肾丸一瓶 黑豆半斤

要求患者每晚用黑豆50克煎水后送服20粒壮腰健肾丸,每天只用药一次。

第二天患者急切的给我留言,昨晚服药后,早上腰不痛了,一觉睡到早上7点,感觉太棒了!我建议他继续服用五天。

五天后留言告之,清晨腰痛好了,这几天没有再出现过了。

看似很神奇的效果,其实主要是了解了疾病的病机所在——湿性趋下,从这个角度入手,这类疾病都是很容易解决的。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这句话源自清朝李用粹的《证治汇补:痰证》。

临床上对于那些长期咳嗽,咳吐粘痰的患者,在治疗时很容易想到从脾入手,调理脾脏;有些患者不咳嗽,但睡觉经常打呼噜,形体肥胖,我们也容易想到胖人多痰湿,考虑患者体内有痰,通过调理脾脏来治疗。

上面这些都是以痰测脾,知道了体内存在痰邪,来推测脾脏的状态,然后通过治脾来治痰,这很容易理解,也很好运用,

 “脾为生痰之源”,有痰治脾,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如果患者表现的主要是脾虚,是否想到“脾为生痰之源”呢?

有一个浙江的患者,20岁,男性,长期身体消瘦,溏便,齿痕舌,在当地治疗多年,每次就诊医生都告知脾虚,服用健脾的药物无数,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后,食欲好转,舌苔好转,但过不了多久,依然恢复到未服药前的状态,去年不远千里,从浙江义乌来到湖北十堰来就诊。

观其形,切其脉,患者脾虚无疑,翻看以前处方,多以健脾为主,有的配以补益气血,有的配以温补肾阳,方都没错,但为什么不能治愈此疾呢?

脾虚身体消瘦的病人很多,有几岁的,也有十几岁的,也有二三十岁的,也有四五十岁的,可以说每个年龄段都有这样的患者,脾虚,肠道吸收差,便溏,头昏,乏力,长期伴随着他们。

患者从几岁开始就脾虚,一直脾虚到四五十岁,还是脾虚,服用调脾的药可真是不少,为什么呢?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痰”的问题,脾既然为生痰之源,当脾虚运化失司之后,食物精微在人体的运化就会失常,就会转变成痰,脾被湿困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脾被痰所困,被顽痰所困。也就是说长期脾虚的病人,健脾的同时,要考虑痰湿为患,解除痰邪对脾脏的影响,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治愈脾虚。

这个患者,在健脾利湿、补养气血的同时,配以海浮石这味药,患者服用十天后,舌苔恢复正常,食量大增,一月后电话随访,体重增加不少,未再出现齿痕舌,大便也很规律,不再溏便。

化痰的药物很多啊!为什么选用海浮石这味药呢?

虽然患者只有20来岁,但脾虚的病史有十余年,这十余年来,体内的痰湿一直存在,病史较长,可谓“顽痰”,能化顽痰的药物可就不多了。

海浮石具有“化老痰”,“软坚散结”的作用。

“脾为生痰之源!”,通过前面的讲述,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如果站在痰的角度,治疗痰证,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注意调脾。

如果我们站在脾的角度,治疗脾虚,这句话提醒我们,要重视逐痰。

三年前,有一次我连续熬了几夜,早上起床后,感到精力不支,眼睛模糊,总感到有眼屎,但用手擦时,却又没有。肝开窍于目,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让我立即想到熬夜伤肝,于是,用枸杞子一小把,加菊花七八朵,开水泡后当茶饮,边饮边感到眼睛舒服了,真可谓立竿见影。

后来每当病人描述眼睛不舒服的时候,就习惯的问上一句,“是不是总感觉有眼屎,用手擦时却又没有啊?”很多病人就会点头称是,于是在下药时,就习惯用上菊花配枸杞子,疗效自然很好。

有一年夏天,天气潮湿,又连着吃面食,大便时感觉很不爽,不是便秘,解不出来,也不是拉不干净,而是感觉大便好像粘在肠壁上一样,解大便时很费力,擦时很费纸,这是典型的肠道湿热所致。我用苦参、茯苓配少许艾叶,煎水服用后,很快就好。

 公布秘方

生肌散】 

人中白(炙)30g  象皮(砂炒泡)50g  乳香30g  滑石粉30g  血竭30g  白芨30g共研细末,撒于创口处

主治:一切伤口、溃疡,久不愈合,效神速!

烫伤油

地榆20g  白芷20g  黄连20g  黄柏20g  黄芩20g  紫草60g  麻油1000g

制法:先将麻油烧至八成熟,将前5味药入油炸至黄柏呈深褐色时,再放入紫草,约10分钟后即灭火滤渣,贮油备用。

用法:患处有水泡的勿撕破皮,宜用无菌针刺破放水,然后用无菌纱布浸药油贴敷患处,一日一换。适应各种烧烫伤,至多7日痊愈。曾治一3度烫伤患者,敷此药油仅4日即告痊愈,诚奇效也!

治疗食不下

生山药60克 生鸡内金30克 炙水蛭15克 炙马前子9克  上药研细粉(100目)炼蜜为丸,每服4,5克饭前1小时服 日三次。我用此治好上百例食不下的患者,其中包括四例癌症化疗反应患者,轻者一料而愈 重者二、三料也愈。 

脓包疮

苦杏仁,用火炙成炭,存性,研细末,把香油调成糊状备用。用时先用淡盐水洗净,再涂上药膏,盖上纱布即可。1--2次脱痂,3--4次痊愈。20多年应用苦杏仁炭治疗数百人,没有一人没有治好。

红藤

初次接触红藤,是用于治疗肠痈,深知其对肠道炎症有确切疗效。此后进一步研究,发现红藤对慢性前列腺炎也有很好疗效。

再继续研究发现,对慢性盆腔炎效果很好。

再进一步研究红藤,发现对跌打损伤也有很好疗效。

有次岔气的病人来求诊,开红藤加川芎,一剂好,慢慢研究发现,红藤对经络修复有很好的作用。

许多病人中,手术、外伤等导致经络受损,出现乏力、心慌、气短,伤口疼痛等,均大剂量用红藤获得捷效。

疤痕

患者 刘某  女 35岁 湖北十堰人

面部外伤后遗留疤痕2月

患者2月前因与人争执,无意中被对方将面部抓伤,经治疗后,左下颌关节附近留下长3CM,宽0.5CM疤痕,自用疤痕灵后无效,当地三甲医院建议激光治疗,患者心里畏惧,前来就诊,就诊时疤痕成褐色,患者使用遮盖霜后仍十分明显,舌脉正常。

诊断:疤痕(毒淤互结)

治疗:攻毒逐淤,消疤祛痕

方药:五倍子30克(研成极细粉),蜈蚣粉1克  上药共混匀,加醋适量,调匀(以手捏成团且不黏手为度),加入蜂蜜适量(必须用真蜂蜜),调成粘稠膏剂,放置24时后,膏转为黑色,方可用。将上药涂患处(先涂疤痕周边,待疤痕缩小后,再涂中央),每日一次,每次2—10小时(以不痒为度),

疗效:患者使用三天,疤痕缩小近一半,一周后彻底治愈。

按:此法对烫伤,烧伤留下的疤痕均有效;对轻度烫伤愈后形成的色素沉着也有很好的疗效。如果瘢痕形成瘤状,此方需加威灵仙煎膏才能起效。

反复感冒极效方

调补三焦立法,应用巴中玉屏散防治反复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综合症),至目前,男女老少已治疗100余例,极效。

① 组成: 淫羊藿100g、巴戟100g、黄精150g、五味子100g、黄芪180g、党参150g、白术180g、柴胡60g、防风100g、紫河车100g、陈皮30g、炙甘草30g;

② 化裁:虚寒体质加制附片60g,甚者加鹿茸30g;体瘦舌红加沙参60g、石斛60g;易化火生疖者加生栀子30g;

③ 制法:上药共置于微波炉中烘干(党参黄精防风质地柔润必须烘),粉碎机粉碎备用;

④ 服法:每次取药散10克,加红糖20克(改善口味),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冬天加盖防止冷却),连渣喝下,起床后与睡前各服一次。疗程:1-2付,大多1付吃完,体质明显增强,感冒次数明显减少。

⑤ 方解:巴中玉屏散由巴戟淫羊藿紫河车等补肾药、合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化裁而成,故名“巴-中-玉屏”,具有补益上中下焦之功,虽调补三焦,而尤重补肾;上焦肺为气之大主,中焦脾为后天之本,但肺与脾都根源于肾,肾居下焦,主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本,故重点补肾;且本方补益之外尚兼调理之能,如,兼舒郁化痰、兼调气升阳、兼驱散表邪、兼调和肝脾(包含痛泻要方骨架),全方兼顾阴阳气血平衡,阴中求阳,若体瘦舌红加沙参石斛则为阳中求阴,药性平稳,不燥不腻,长期服用而不至偏颇。

⑥ 说明:

A、足量服用巴中玉屏散者无效病例极少,目前仅发现1例无效,其体质特殊,有长达5年的放射物质接触史;

B、病人服药数天后感口渴,是阳气回复之兆,继续服药多可消失,若渴甚而感咽干不适,不必畏惧,药粉减半服即可;

C、感冒期间,此方亦可服用,不必停药;

D、笔者曾有意对一些病人随访2~4年,其中部分病人远期疗效不佳,约十有二三,表现为服药后一年半载内感冒次数明显减少,但一两年后体质下降如初,又反复感冒。这些人中,有通宵玩耍者有玩病缠身者有家务操劳者有工作疲惫者,再服此方,仍然有效,因此这类病人需间隔一两年重复服药。

对中医经典名句的理解

任之堂主人

       第一条: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通常对这句话的理解: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那么脾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水湿内停应当为水饮才对,水饮与痰湿是不一样的,水饮只有经火炼,方能成痰。复习一下脾的功能:

(1) 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将这些对人体有用的营养物质吸收、输送到需要部位的生理功能。

①运化水谷:胃肠道通过脾气的帮助,在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和“泌别清浊”后,饮食物经过消化所分离出的营养物质,还需要通过胃肠道进行吸收,然后才能输布到全身,以供人体所需。这一过程也必须依赖脾气的运化功能才能完成。因为脾脏具有消化饮食,吸收并输送饮食物精微物质的运化功能,而营养物质又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也是气血津精生成的重要物质来源。

②运化水液:饮入人体的水液,经过脾的吸收及输布作用而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起到滋养、濡润的作用。与此同时,脾脏又将人体代谢后多余的水液,及时转输到人体的肺脏和肾脏,并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以及肾的蒸腾气化作用,通过汗液、尿液、呼吸、大便而排出体外。

(2) 脾主升清

脾主升清亦称之为“脾气主升”。脾主运化,饮食物进入胃以后,经过脾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等作用,将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津液运送到心、肺、头、面、目,并通过心肺的推动及宣发作用而变化生成人体营养的必需物质,以滋养全身。

脾要将水液及营养成份上输到肺,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来代谢。那么,当邪气侵袭肺时,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脾所上输的精微物质和水液就不在是精华了,而成为肺负担,好比肺中痰液还没有清理干净,脾又不断的上输水液,造成产生新痰的来源。这才是脾为生痰之源的本意。

临床中碰到痰多的病人,有些医生认为痰多是脾虚造成的,治疗中采用四君子健脾,加上清肺化痰的药,自认为万无一失,其实四君子健脾,加强了脾向肺输送输送水液的功能,加重了肺的负担,痰液越来越多。总是干净不了。

痰多的治疗,敛脾是关键,即收敛脾气,使其上输的功能减弱,向四周,向下的输送加强,敛脾的同时配合健脾利湿、健脾燥湿的药,这样从源头上减轻肺的负担,然后稍加清肺化痰之药,治疗痰证起效很快。

敛脾的常用药有芡实、白莲子、苍术......

(3)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肿满:肿是指肿在皮肤及四肢,满是腹内胀塞,概括而言指浮肿胀满。

湿有内外之分:雨露伤人或久卧湿地属外湿;久食生冷之类,脾阳被伤,不能化湿,形成内湿。因脾主运化,脾主四肢,如果脾的运化失调,水湿不能运化,滞留于体内、四肢,就会发生浮肿胀满等症状,本文之浮肿胀满是由脾不运化形成的。

临床中湿邪多能致肿满,但肿满并非全是湿所引起。如“至真要大论”中的“诸胀腹大,皆属于热”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热甚则肿”,谈的就不属于湿。

对此条的理解,可以这样理解:湿邪内停,脾失运化,导致机体躯干、四肢出现肿满的症状,皆可以从脾来调理。

常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其中的“水来土掩”其实就蕴含了“以土治水”的道理,借用到中医里来,脾属土,湿为水邪,以土治水,五行相克也。

肿满有明显的湿象,可以很容易想到调理脾脏,但有时得肿满也与湿有关,我们却不容易想到。

比如:中部崛起的肥胖患者,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减肥”!没有想到中医的辩证从痰湿入手,从脾入手来解决问题!

看得见的肿满可以调理脾脏,有些看不见得又该如何呢?

对于痰湿较重的患者,出现肝脏肿大,出现脂肪肝,我们同样也要调脾。痰湿引起的肝脏肿大,不也是“诸湿肿满”的表现吗?

如果我们再细细推寻下去,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观点:只要由湿邪这个病因存在,患者出现了机体局部的肿满,就可以从脾来调理,不论是眼皮肿,还是体内长肿瘤,调脾都是可以参考的……

第二条:诸痛痒疮 皆属于心

“痒”,大多认为是属“风”,与心又有何干系?“疮”之与心的关系,似乎更加遥远…  事实不然!

“痛”、“痒”、“疮”不仅与心有关,而且关系密切

心主血脉则不通”、“痛则不荣”,无论是 “不通”还是“不荣”,其实谈的都是血脉的问题。当血脉不通,局部自然出现淤滞,疼痛就产生了;不通的背后,就蕴含了不荣,因为血脉都流通不过去,能荣养吗? “不通”和“不荣”很多时候是并存的,而治疗“不通”和“不荣”时,从心入手,活血通脉就是关键。中药针剂“丹参注射液”、“血塞通粉针剂”在临床上作为常用药,对大多数疼痛都有改善作用。

”之为病,可理解为风邪聚集在局部的一种反应,通过活血通脉,促进气血的运行,风邪由,随而解,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所以“痒”的治疗,从心入手也算是捷径。临床上运用桂枝汤治疗西医所说的过敏,其中桂枝的作用就在于此…

”与心的关系,同样也是建立在“心主血脉”的理论基础上。许多人见疮即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这与西医见疮就用抗生素是一样的思维模式。疮之形成,可以理解为人体营养、能量物质郁积在局部,而产生一种病理反应,看似“上火”,其实根本在于输送出现障碍。对于这类疾病,活血化瘀就是很好的办法,输送问题解决了,营养物质不能积蓄了,病就好了。

对于病情久的患者,气血的不通,导致人体正气输布出现障碍,形成虚证,运用补药补充不足的能量(如黄芪),这样病就好得更快些。

古方“海浮散”(乳香、没药各等分)的配方及适应证。下次遇到丹毒的病人,可以试试,体会一下效果,就会有深刻的感受,此方被誉为“外科回生保命之灵丹”毫不夸张……

明白了“疮”的本,知道了活血化瘀是治疗的关键,再看看痤疮,想想痤疮该如何治疗?

经云:汗出见湿,乃生痤痱。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痤”的形成诱因:“汗出见湿”、“劳汗当风”,“寒薄”加“郁”。“痤”的外因为“湿”、“风”、“寒”,最后加上“郁”!

发病的另一个条件为“汗出”,汗出意味着毛孔开,中医称为鬼门开了,外邪才能入,入之后如不能出,郁塞日久便形成“痤”!但“痤”与“痤疮”还是有差异的!

“痤”当为初期,其外邪郁积时间不常,用针挑破,当为白色米粒状物质,如果此阶段治疗不当,病程反复迁延,并形成了“痤疮”。“痤疮”者,“痤”加上“疮”也。

如果只是“痤”,治疗时相对容易些,《外科大成》定为“肺风粉刺”,采用枇杷清肺饮,组成为:枇杷叶、黄柏、黄连、人参、甘草、桑白皮、连翘、白芷、当归。此方效果不错,但是只是针对“痤”。

此病风、寒、湿郁结而成,虽然已经郁结化火,但寒邪、湿邪仍在,所以《医宗金鉴》上采用颠倒散外用。

颠倒散组成:大黄、硫黄各等份,两药共为细末,凉水调敷患处。本方为主治肺风粉刺及酒渣鼻的经典方剂之一,在临床中较为常用。一味寒药加上一味温药,寒热搭配,这样郁热得泄,沉寒得散,“痤”自然就好了。

但因方用大苦大寒的大黄与大辛大热的硫黄同用,药力激荡,使用时必须注意,只涂抹在“痤”的表面,不适宜在脸上大面积的涂抹。

内外兼修,“痤”很容易好。

但没有及时治疗,发展到“痤疮”的程度,脸上出现了很多包块,有的颜色紫暗,淤血明显,有的甚至感染化脓,就非单纯的“痤”那么简单了!因为涉及到“疮”,治疗时要考虑到疮科的问题了。

内经的原文:“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也就是说“痤疮”之“疮”要从“”来治疗!

大多数人都没想到这个层面上来!看到疮就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   没有看到“心”层面,如果想通了,则天下就无治疗不好的痤疮!

心之所主:“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我经常给病人解释:面部的血液循环依靠心脏,心脏的功能不强大,面部血液循环就差,气色就不好,易长东西。

“痤疮”是面部的垃圾,用现代语言来说,是毛囊阻塞,皮脂腺的分泌不畅、细菌繁殖…….

看到这里,痤疮的病机就算明白得差不多了:鬼门开,风、寒、湿自外而入,未能及时发散,郁积而久,形成痤。痤没能及时治疗,郁积化热化毒,再加上心脏气血不足,不能及时疏通面部气血,郁毒外发,而成疮!

有人会问:为什么患者会便秘?

便秘是因为肺气的敛降功能较差所致,便秘不是痤疮的形成原因!但鬼门开,风、寒、湿自外而入,未能及时发散,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出现异常是有关系的。

有人会问:为什么吃辛辣之物会加重病情?

五行之五味,酸、苦、甘、辛、咸,其辛为归肺经,辛味具有发散的作用,食辛辣之物后病情加重,是辛味入肺,肺之宣发的作用加强,将郁积在皮肤下的外邪向外发散的结果。

前面讲了“痤”的治疗,那么“痤疮”该如果治疗?

1、针对心脏,可以运用丹参、生地来补心血,同时稍稍运用桂枝温心脉,石菖蒲引药入心,这样心脏能量充足,才有可能将面部的垃圾清运走。

2、运用敛肺的药物,使人体内的浊气向下运行,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此类药物有:枇杷叶、苦杏仁等

3、运用消肿散结的药物,可以加快治疗效果:如连翘、白芷等。

4、痤疮颜色偏白者,考虑为湿郁化痰,佐以浙贝母。

5、病情反复迁延者,需要扶正,按照疮科论治,采用黄芪托毒。病情严重同时要考虑加适量疮科解毒药物如金银花、玄参、紫草。

治疗原则:本病发展到“疮”,已经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用药须要寒热搭配、攻补兼施。用药切忌一派寒凉,否则病邪暂时压制,日久爆发更加厉害,如此用药,则永无可愈之日。

想明白了痤疮的治疗,对“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理解就会上升一个层次。

等想通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医林改错》这本书,会有更深的理解了。

张珍玉教授通过一典型病倒,使本条文之经义昭然若揭,病案举例,辨析如下:

男.63岁,2000年4月28日初诊。因胸闷、牙痛5天,周身皮疹、瘙痒3天来诊。惠者素有冠心病病史,5天前出现心悸、胸闷,并伴牙龈肿痛、头痛.继而周身皮疹,色红、瘙痒、联结成片.且夜间痒甚,晨起渐减.多梦眠欠佳,小便短少、色黄,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数弱。 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尿常规正常,脉证合参,诊为 心气不足、心火偏亢。治以活血养心兼以清心泻火。

处方:当归9 g、丹参9 g、川芎9 g、郁金6 g、茯苓9 g、炒栀子6 g、生龙骨1 2 g、夜交藤1 2 g、砂仁6 g、甘草3 g

水煎服,日l剂。服药3剂后,皮疹消退,头痛缓解.心悸、胸闷及牙痛大减,眠可,二便调。上方去生龙骨、夜交藤,郁金加量至9 g,加炙远志6 g、黄芪25 g、党参1 5 g、炒白术9 g,继用2剂.牙痛缓解,心悸、胸闷明显减轻,唯劳累后偶感胸闷、憋气 上方去炒栀子.继服6剂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本案证属心气不足, 心火偏亢。 心主血脉,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血行迟缓、瘀阻于脉则心悸、胸闷;血脉瘀阻,不通则痛而为头痛;瘀血阻络,壅而生热,心火炽盛发为牙龈肿痛;心脉瘀阻,气血失和,营卫失调,加之热毒火盛发于肌肤则为皮疹、瘙痒。本病虽症多繁杂.但究其病因病机,则本在心气不足.标为心火偏亢 故治疗以养心活血为主,兼以清心泻火。方中当归、丹参皆入心经.补心脉而通血行,为治心要药;川芎为血中之气药,郁金为气中之血药,二药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川芎通上达下又与潜阳安神之生龙骨相伍,二者一升一降,使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降有度;茯苓健脾理气.入肺脾二经,而肺脾又与心关系最为密切,用茯苓可肺脾同补以助l心气;炒栀子清心泻火;夜交藤养心安神;砂仁、甘草醒脾调中,资助气血生化之源.调和诸药。

二诊瘙痒皮疹消退,头痛、眠差缓解.牙痛大减.说明上浮之火渐消,故去生龙骨、夜交藤.加入炙远志、黄芪、党参、炒白术以加强养心益气之功。

三诊:心火已消.遂去炒桅子.专力调气血、养心气, 全方补中寓通、养中有泻、先清后养、攻补兼施。

患者皮疹、瘙痒明显.但方中无一味祛风止痒之品,而药到病除。正所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第三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卷十·痹》,阐述行痹的治法:“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金匮要略》对营卫之气不足引起的脉阴阳俱微,身体麻木失去知觉,如“风痹状”者,选用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为主药,以振奋阳气,促进血液运行,使“气行则血行”。诚如李士材所谓“治外者散邪为亟,治藏者养正为先”,“气足自无顽痹”。再如,中风乃因肝肾阴虚、阳亢风动、瘀阻经脉所致,治疗上亦守“治风先治血”之旨,如三甲复脉汤加减治肝肾阴虚之风气内动,大秦艽汤治络脉空虚之风邪入中,莫不以治血为主,或育阴液、重肝肾,或养血为主,佐祛风以通络。过敏性紫癜与中医文献中描述的“紫癜风”、“发斑”相类似,多由风火湿毒侵袭腠理所致。治宜针对风热毒邪以祛风解毒之法,临床常以活血化瘀之法,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口诀所指之“风”应包括“外风”与“内风”, 所治之血即指阴液,包括阴血、津液,治风之法,祛风、散风为直接疗法,而间接疗法包括:祛外风取补血养血活血、行气活血、温经活血、凉血活血等,使血行风灭;治内风可用滋、养、育、敛阴血、津液等一法独进或多法并施,以收液增风平之功。由此不难看出,随着历史的发展,各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不断丰富、充实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内涵,而其也具有更强的概括力,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案例:

丁某,女,47岁,教师,常年反复发作荨麻疹,诊时患者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脉细弱,全身可见搔痒痕迹,四肢部见红色疹点。通过脉证互参,该患者体弱血虚,诊断为风疹。用《医宗金鉴》当归饮子加减,服药3周后病愈。按:本方由归、芎、芍、地四物汤加用补益疏风之黄芪、荆芥、防风、蒺藜、首乌等组成。符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

第四句:心藏神

“心藏神”即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现代医学中所涉及的心血管疾病为器质性或者功能性,无论是哪一种,对心脏的损害都是存在的。心的阴阳平衡被打乱,就会出现神明失主,不能或不能很好“藏神”的病理变化。心主血脉是心主神明、藏神功能得以实现的生理基础,心血管病患者的血管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心难自养,血脉失主,因此心藏神的功能必然受损。《素问》云:“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调经论》篇云:“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善忘。”《伤寒论》云:“本久有疲血,故令喜忘。”与此同时,因为心血管病患者大都是缓慢发病,且大都为身体衰弱的老年人或身体虚弱者,所以患者病机之本是,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瘀血是最常见的病理产物。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干金要方·心脏脉论》说:“心气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悲忧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若惊喜善忘。” 所以,看到的心血管病合并的抑郁障碍,多是诸如心情抑郁、胸部满闷、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因“虚”所致的病症。基于此,不难看出心血管病患者合并抑郁障碍是“心藏神”功能受到损害后出现的病理变化。

 第五句: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

意思是说,经气到来以后,要慎重地把握而不失时机,至于进针的深浅、取穴的远近,都全在医生的心领神会,全靠医生的内心感受去体验,正所谓“运用之妙,在于一心”(汪昂《医方集解》),“医之为言意也”(《后汉书.方技列传》),从而要求医生在针刺治疗的具体过程中,要聚精会神,“神无营于众物”。

“一”,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它可以指万物的本源——“道”,还可以指人的精神世界,如葛洪《抱朴子.内篇.地真》:“人能守一,一亦守人。庄子更形象地把这一原理描绘成“心虚”,“心虚”也就是“虚一”,“一”就是“心”即人的精神世界,即所谓“一者,心也,意也,志也”。

因此,“若一”就是“由心”,就是根据人的内心感受之意,与前句“在志”的意思完全一致。可以看出“若一”和“在志”是同义的,都是“在内心里”的意思。于是,“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解释为“进针的深浅和取穴的远近,全在医生的心里”,正道出了针气和针刺不可言状的玄秘和微妙,同时也说明了针刺取气要靠医生至意深心地去体会和感悟,这正是汉代名医郭玉所说的“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要求医生在留针候气时要并心一志,澄神内视,“无营于众物”。

第六句:风盛则动

 大自然中,可以观察到,当起风时,树木随风而动,类比如人,意思是风气偏胜,可使人发生颤抖或手足拘挛等症。在临床上可以看到眼皮跳动、嘴群蠕动、面部肌肉抽动、头部颤动、双手抖动等这些明显的“动”,也很容易想到“风盛”的问题,但下面的病例是否会想到是风盛的原因吗?治疗时是否会考虑到祛风来治疗吗?

1、慢性肠炎:患者的肠蠕动亢进,出现腹痛腹泻。蠕动亢进,想到肠道有风没有呢?

2、嗝逆证:嗝逆属于膈肌痉挛所致,即膈肌抖动太过所致,治疗时是否考虑过祛风的治疗?

    3、头疼:TCD检查报告脑血管痉挛。西医就是一个活血,扩张脑血管。中医治疗时,是否考虑到祛风?用上蜈蚣。。。

     4、心动过速:是否考虑为内风所致,养血祛风、潜阳熄风等的运用?

第一讲: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心主血脉,意思是说心有推动气血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心与血脉相连,心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心是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的搏动,维持着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如果血管方面出了故障,首先当从心来考虑,这是古人总结的具有提纲携领的作用,记住容易,但临床遇到疾病时想到就不容易了。

例:脑供血不足

患者,刘某,男,52岁,

头昏、乏力3个月,加重三天

患者3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测血压115/75mmhg,在医院行TCD(颅内彩超)检查,报告血管狭窄,血行速度缓慢,于是静滴丹参7天,病情稍缓解,起床时仍然头昏。近三天病情加重,头晕伴恶心,经朋友介绍前来就诊。脸色恍白,嘴唇发淡,舌质淡,苔薄白。切脉:左右寸口细软,心率62次每分。

中医诊断:头晕(气血亏虚)   西医诊断:脑供血不足

分析:心主血脉,心脉细软,心脏气血亏虚,鼓动无力,血行无力,上不能达于头,外不能养周身,故出现头晕,乏力。心脏供血改善,自能改善头晕。

处方:人参加桂枝龙骨牡蛎汤和归脾汤加减

人参15 桂枝12 龙骨粉20 生牡蛎20  当归15 白术15   白茯苓15  黄芪20  远志8  龙眼肉20 酸枣仁15 炙甘草10

葛根25 川芎18       五剂

一剂知,五剂病若失。嘱服归脾丸10天巩固疗效。

五剂后血压升至135/78mmhg

其华在面:心血与面部气色密切相关,心血足则面色红润光泽,若心血虚,脉管空虚,则面色苍白无华。心血瘀阻时血行不畅,故面色青紫,出现色素沉着。临床上治疗面部疾病时别忘了心是它的主人。

例:黄褐斑

患者肖某,女,43岁

两颧皮肤发暗1年,加重1月

患者一年来两颧皮肤发暗,形成斑块,使用多种祛斑产品无效,最近一月,生意操劳,皮肤颜色加重,请来就诊。就诊时面色恍白,两颧暗黄色,嘴唇颜色偏白,月经量少,每次三天。舌质淡,齿痕舌,苔薄白,舌尖有瘀点;脉象:左右寸口细弱,左关郁涩。血压95/60mmhg。

诊断:黄褐斑(气血亏虚)

病机分析:“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血不足,鼓动无力,血行缓慢,面部皮肤得不到滋养,代谢产物无法清除,自然出现皮肤色素沉着。面部出现斑块,心情受到抑郁,进一步加重病情。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舒肝解郁

处方:人参25   黄 芪20   当 归15   丹参20

菖蒲15   远 志10   桂 枝15   柴胡12

白芍30 赤芍30 鸡血藤25   玫瑰花15

香附子15 郁金15 制首乌20炙甘草15    五剂,水煎服,日一剂

同时用西洋参50克煎水100ML,每早洗脸后,用手搓面部100下,皮肤发热发烫为度,搓完后,用西洋参水控于皮肤上。

一周后复诊:面色有光泽,斑已变浅,守方十剂,前后大约20天,患者面如桃花。

按:

凡面部长斑,均得从心为主着手治疗;

有从心、肝、肾着手治疗“肝斑”

有从心、脾、肺着手治疗“虚斑”

有从心、肾着手治疗“肾斑”等

  第二讲:肝主疏泄

“疏泄”是疏通畅达的意思,含义有二,其一是指肝有调节某些精神、情志活动的功能。其二是指肝协助脾胃进行腐熟和运化的作用(与胆汁的分泌排泄有关)。

临床上,看到病人心情抑郁,哀声叹气,胸胁苦满,经前乳房胀痛,很容易想到是肝气郁结的问题。但是如果长期消化不良,吃健胃消食药又无效,是否想到肝脏?大便不干不稀,排便却总是不甚利索,是否想到肝脏?血粘度高,血行不畅,手指发麻,是否想到肝脏?诸如此类通而不畅的疾病,别忘了肝脏,因为肝脏管理着人体的疏通功能。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诸多也,指一切或多数之意;“风”, 既为六淫中的外风,也指内生五邪中的内风,又称肝风,故风包括外风与内风二种;“掉”,摇动之意,其范围包括头面、四肤、身体各部的摇动及肌肉的跳动(在头部的,亦指病人自觉有旋转的一种症状);“眩”,习惯称作“眩晕”。

内经:“风盛则动”。这就明白了,“掉眩”其实就是讲风在人体内的表现,没有这个表现,也就无法得知体内是否有风了。“眩”指眩晕,按照现代医学来看,其实也就是“脑血管痉挛”,脑缺血时的头晕,细想一下,“眩”也是“掉”的表现,只是“掉”表现在了脑血管上,这样就与“风盛则动”完全一致了,风在体内表现就是“动”。

“动”在临床上可以看到眼皮跳动、嘴群蠕动、面部肌肉抽动、头部颤动、双手抖动等这些明显的“动”,最典型的就是帕金森氏症,也很容易想到“风盛”的问题,但下面的情况是否会想到是风盛的原因吗?是否想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肠道病变:患者的肠蠕动亢进,出现腹痛腹泻。针对蠕动亢进,想到肠道有风?

或问:这肠蠕动亢进也与肝有关?

答曰:看看痛泻药方,再结合现代医学的肠蠕动过快问题,再想想痛泻药方中的白芍、防风,思路可能就一下子开阔了。

2、嗝逆证:嗝逆属于膈肌痉挛所致,即膈肌抖动太过所致,治疗时是否考虑过祛风,考虑过调肝?

3、眩晕,头疼:TCD检查报告脑血管痉挛。西医就是一个活血,扩张脑血管。中医治疗时,是否考虑到从肝入手,配合祛风?用上天麻、钩藤、蜈蚣……

4、心动过速:是否考虑为内风所致,潜阳熄风、养血祛风等的运用?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盛则动”,“动之太过即为风”,明白了这一层,再回过头来看临床上的一些疾病,思路就会开阔不少

例:消化不良

患者,*某,男,42岁,湖北十堰人,消化不良10余年。

患者10年来,每餐饭后总感到胃胀,吃吗丁啉或健胃消食片后稍舒,不吃时到下餐吃饭时无饥饿感,看中医都认为是脾胃虚弱,吃健脾健胃药无数,也有效,停药后即发,正应了广告词“家中常备健胃消食片”。偶然机会,路过我处,谈及此病如何治疗,观其色面色偏黑,身体稍消瘦,嘴唇发暗,切脉:左关郁涩,告知当从肝治。病人欣然接受一试。

诊断:消化不良(肝郁脾滞)

治疗:疏肝利胆,健脾开胃

柴胡15 枳实20 竹茹20 白术20

茯苓20党参15炒内金30山楂30

木香20炙甘草10           五剂

患者服后,饭量增加,到下餐前有较强饥饿感。一月后体重增加近10斤

肝主筋

肝主筋,是指全身筋肉的运动与肝有关,就是说肝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活动。筋附着于骨,筋收缩或驰张而使关节活动自如。筋又赖肝血的濡养,故有“肝生筋”之说。如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痉挛拘急或痿弱等症状。如肝风内动时,即可出现震颤抽搐,以及角弓反张等症状。

例:筋膜失养

患者,王某,35岁

双侧小腿腓肠肌疼痛十余年

十余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小腿腓肠肌疼痛,以夏季为重,求治于当地各大医院,行类风湿及痛风相关检查结果均正常,无明确诊断。患者体型瘦(身高178CM,体重60公斤)。舌根苔白,齿痕舌,两寸脉细弱,两关脉玄滑紧,两尺沉紧。反复询问得知病人特别怕冷,平素食欲差。

2009.05.23初诊,诊断:痹证(寒湿痹阻) 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三仁汤化裁。五剂

2009.0528复诊,自觉身体轻松些,上午好转,但下午四点到五点出现疼痛加重。考虑膀胱经寒气太重,上方加大附子用量到30克,同时每剂加山甲粉8克,分三次冲服。五剂

2009.06.02复诊,病情好转,但疲惫感加重,右寸细弱,右关郁滞。患者反应从小就有医生说其脾胃虚弱,结合脉象,采用开胃汤加玉屏风加灵效活络丹拟一方,重用白术50克。五剂

2009.06.06复诊,病情稳定,白天没有再出现疼痛,体力恢复许多,脉象也有所好转。但每晚1点到2点出现腓肠肌疼痛,用手压时具体疼痛部位不明确。考虑寒湿长期闭阻经络,气血郁而化热,筋膜受热而焦,肝主筋,故出现丑时疼痛,当以养筋为主,但养筋又会加重水湿之邪,反复斟酌,甚么药养阴而不加重湿邪?忆张锡纯之用白芍心得,采用如下方:

麦冬20 巴戟天15 酸枣仁20 九地20  黄柏12 薏米20 苍术15   生甘草30  白芍80   赤芍20  玄参25  生牡蛎20  炙马钱子6 王不留行子20

2009.06.09复诊,患者服后丑时未再在发作,但舌苔偏腻,上方加苍术15克 五剂

2009.06.15复诊,服用五天来,未再疼痛过,病人情绪很好,上方白芍减至50克,马钱子去掉,再服五剂巩固疗效。

本例患者,病情十年有余,寒湿痹阻经脉,筋脉焦枯失养,养阴柔筋非常重要,但养阴易加重阴邪,其中用药很有辨析的价值。

膝为筋之府”这句话,容易被忘却。临床上膝关节的病变,临症时往往会想到用肝肾阴虚来套,其实不然。膝关节的许多问题多由于寒湿留注,筋失所养所致,病机是肾阳虚衰,寒凝肝脉,气血不通,筋失所养。治疗上在温肾散寒、活血通络的同时,别忘了行气疏肝。

第三讲:脾主运化

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饮食经过胃的消化后,再经脾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富有营养物质的水谷精微,转输至心肺,再通过经脉输送到全身,营养周身脏腑、器官、组织。其水液部分,亦由脾吸收转输,在肺、肾、膀胱等脏腑的共同协作下,来维持和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如果脾虚不能运化,除消化不良,食后腹胀,大便稀薄外,还能产生水湿滞留的病证。水湿滞留于胃肠则腹胀、大便溏泄(脾虚泄泻);水湿停留肌肤则浮肿(脾虚水肿);水湿停留于肺,则成痰饮(脾虚生痰)。所以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

脾主肌肉主四肢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及四肢活动都要依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来濡养。脾气健运,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四肢有力;若脾气虚弱,运化不健,营养不足,肌肉失养,就会逐渐消瘦乏力,甚则发生痿弱不用等症状。故有“脾主一身之肌肉”、“脾病而四肢不用”之说。

关于脾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临床经常运用,但脾主四肢,在临床上很容易被遗忘。

例:中风后遗症

患者 张某 男 65岁 湖北十堰人

右侧肢体瘫痪半年

患者半年前因脑梗住院治疗,遗留右侧肢体偏瘫后遗症。后经中医针灸治疗1月,同时服用活血化瘀等中药,多为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尾 、赤芍、 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加减,偏瘫症状恢复较慢,虽手指活动度有所改善,但右手握力仍较左侧明显下降,右下肢肌力2级(轮椅),其老伴请我上门会诊。患者体质偏胖,说话中气明显不足。舌质淡,苔腻;脉浮滑,右关沉取无根。

诊断:中风后遗症(脾虚湿盛,痰湿阻络)

分析:患者平素体胖,“瘦人多火、胖人多痰”,中风后原本有风痰阻络的病机存在,医家不知健脾祛痰,套用“活血化瘀”这个万金油,脾主四肢,痰湿困脾,脾气不展,四肢失养,自然恢复较慢。

处方:二陈汤和四君子汤加减

人参25 茯苓30 土炒白术25  法半夏15

陈皮15 苍术15 厚扑15  制天南星10

菖蒲12(后)炙甘草10 小伸筋草30        十剂   水煎服 日一剂 瞩加强功能锻炼

二诊:患者食欲增加,每餐前有较强饥饿感,右手握力明显增强,下肢肌力渐恢复至3+,可以下地扶杖行走站立。守方10剂。

三诊:患者在家人搀扶下,步行1公里左右,前来就诊。患者说话中气十足,血压130/70mmhg,原方稍作加减,制成丸药服用,进一步巩固疗效,瞩每天步行1小时,加强锻炼。做为医者,看到患者病情日渐好转,甚感欣慰。

第四讲:肺主气、肺主肃降

1、肺主气

一是指呼吸之气,即吸入自然之清气,呼出体内之浊气,维持人体内外的气体交换。二是肺有宣散和肃降两种功能,具有条畅气机的作用。肺有宣有肃,气就能出能入,气道畅通,呼吸均匀。如果肺的宣肃功能失常,则气机不畅,可引起“肺气不宣”、“肺失肃降”、或“肺气上逆”等病理变化,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故有“诸气抑郁,皆属于肺”之说。

2、肺主肃降,通调水道

肺有促进和维持水液代谢正常平衡的作用,人体内水液的正常运行,依赖于肺气的通调,脾气的转输,肾的气化及膀胱的排泄功能。肺气肃降,水道通调,则小便通利,故有“肺为肾之上源”之说。

临床上肺气虚有很多表现,如: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动则更甚,痰液清稀,面色淡白或胱白,神疲体倦,声音低怯。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肃降功能失常,可以导致肾水来源不够,肾精亏虚;宣发太过可以患一些顽固性皮肤病。

例:体虚感冒

患者,男,8岁,湖北十堰人

反复感冒5年

患者5年来,每月感冒不下于3次,每次经历5、6天,每次都是西药抗生素静滴几天才愈,家人不敢吹电扇,不敢开空调,稍有不慎即感冒咳嗽。痛苦异常。

2008年夏天因感冒咳嗽住院一周未愈前来就诊,就诊时患者神疲体倦,食欲不振,鼻流清涕,咳嗽无力,痰液清稀,面色胱白,自汗。舌质淡,脉细。

诊断:感冒(气虚感冒)

治疗:补肺健脾,益气解表

方药:玉屏风散和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15克  白术12克   北防风15克  党参15克  荆芥穗6克甘草10克   当归8克          陈皮10克  柴胡6克  黄芩10克  炙麻黄8克  苦杏仁15克 生姜20克  大枣6枚  三剂 水煎服 日一剂

二诊:患者服药后,体力明显恢复,自述是几年来感觉最好的几天,咳嗽减轻,但从未喝过中药,味道很难下咽,问有无其他办法。开食疗方:

黄芪20克 白术20克 北方风20克    共煎成1000ML,去药渣,加牛肉(切成小块)200克,小火炖1小时,以烂为度,加调料后,吃肉喝汤。隔日一次。连用一月。

三月后介绍其他病人过来,述近期未感冒过,体质较前大大好转

第五讲:肾主水,肾主骨

肺、脾、肾三脏均与人体水液的代谢和调节有关,其中肾起主要作用。水自胃入,经脾上输于肺,通过肺的肃降,下行于肾,下行之水液经肾“气化”,清者复上升至肺,浊而无用的部分经由膀胱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脾的运化,肺的通调,三焦的决渎,膀胱的排泄都要依赖肾阳的作用。所以肾阳不足,“气化”作用减退,会导致水的输布失常,进而出现全身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临床上肾阳不足引起的下肢水肿很常见,往往西医的检查不会有异常发现,多考虑为特发性水肿,通过利尿等治疗,短期缓解,不能维持疗效。此时,如果能够想到温补肾阳来治疗,通常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

例:阳虚水泛

患者 杨某 女性 45岁 湖北十堰人,双下肢水肿3月余;

患者3月余前出现双下肢水肿,呈凹陷性,晨轻暮重,在医院做相关检查,心、肺、肾等均正常。医院诊断为特发性水肿。2007.12.经他人介绍前来就诊。患者诉平素怕冷,恶风且夜尿频多。观患者体型偏胖,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无静脉曲张,舌质胖嫩,有齿痕,舌根白腻,右尺沉滑,左寸细软。

诊断:水肿(阳虚水泛)

治疗:温阳化气,利水消肿

处方:附子30(先煎2小时) 肉桂15(后) 干姜15  白术20  细辛10  黄 芪30 益母草25 川芎15 茯苓20 生麻黄10 桂枝15 生甘草10  三剂 水煎服 日一剂

复诊:患者服药后,水肿明显减轻,仅下午足背稍有水肿,夜尿较前减少,怕冷、恶寒亦有所改善。效不更方,守方五剂。3月后介绍另一水肿患者前来就诊。

肾主骨藏髓

肾精是生长骨髓的物质基础,髓藏于骨腔之中,可以营养骨质。髓通于脑,故有“肾生骨髓”,“诸髓者皆属于脑”之说。肾精充足,骨、髓、脑三者充实健壮,四肢轻劲有力,行动灵敏、精力充沛,耳目聪明;肾精不足,则动作迟缓,骨弱无力,眩晕健忘。临床对大脑发育不全,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软骨病和骨折愈合延迟,骨质疏松等用补肾法治可取得一定疗效。

例:脑瘫

患者 刘某 男  5岁  湖北十堰人

智力发育迟缓5年

患者出生时因脐带绕颈难产,出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而致脑瘫。智力发育缓慢。就诊时体重22斤,不能站立,口长流涎,仅能发单字音,双上肢关节活动僵硬。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脑瘫(髓海不充)

治疗:补肾健脑

处方:核桃仁200  何首乌100  枸杞子 80 龟甲80 菟丝子80 丹参60 辽五味子60  红花30

川芎60 远志50  地龙60 葛根80  当归80  黄精60 石菖蒲60 (后下)

上方加 蜂蜜3斤制成糖浆,每次20ml,每日三次,服用一月。

二诊:患儿服用后,纳食较前好转,体重长至25斤,双上肢活动稍灵活。原方再服2月,嘱加强功能锻炼。

三诊:患儿能自行站立,可由他人牵扶行走。患者家属信心大增,原方核桃仁增加到250克,服用一月。

四诊:患儿能说简单句子,自行行走但仍步态不稳,原方守方继续治疗中......


       慢性前列腺炎,枇杷叶50克、艾叶10克、苦参15克。

“枇杷叶是一味君药,不要把它当臣药佐药使用,这个药好比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却不显山不露水,常人都不知道它的妙处,此物能降十二经脉之逆气,能化十二经脉之热痰,逆气降、痰热除,很多怪病不治自愈……”道士毫不隐满的讲。

“我刚算过了,你我命中有两次相交的缘份,今天你的到来,也算是其中一次了,我今天给你讲讲人身气化的过程!”张道长将我带到屋角的灶边。

“你看这蒸饭的灶!灶里的好比人之肾阳,锅里的好比人之肾阴,而这蒸笼好比人之三焦,最上面一层为上焦,中间一层为中焦,最下面一层为下焦;锅里的水在火的燃烧下沸腾,产生蒸汽徐徐上升,形成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状况!”

“如果灶里没火,则水不能化汽,饭自然蒸不熟;如果锅里没水,也不能产生蒸汽,饭也蒸不熟;如果中间这一层半生不熟,蒸汽上不上去,就算最下面一层焦糊了,最上面一层也熟不了啊!”

“人体也是一样啊!肾阳虚的病人,不能气化,气也不能到达上焦,所以经常口干舌燥,喝再多的水也止不住渴!很多糖尿病初期都是这样的,水喝多了,肾阳又不能化气,代谢也差了,水停在体内,造成身体喝水也长胖!”

“肾阴虚的病人也会口渴,喝水后口渴症状很快缓解,但这些病人容易上火,吃下火药当时管用,长时间吃会导致肾阴阳两虚,就不好治了,这种病人补补肾阴,养养阴份就可以了!”

“脾胃在中焦,胃主降、脾主升,一升一降,中焦如沤,下焦所化之气才能上达上焦,如果脾胃郁塞,升降失常,就如同这蒸饭一样了,中间半生不熟,上面一层是没法熟的,这样的病人也会口渴,调理脾胃就好了!”

“在看着,蒸笼最顶上是个盖子,就好比人的——华盖之府,没了这个盖子,饭也蒸不熟,锅里产生的气都给漏掉了,上升来的蒸汽温度变低后,变成水,这个盖子正好使其向下,沿着蒸笼壁向下流,流到锅里。在人体也是一样的,下焦产生的气,通过肺的肃降,最终变成水液通过三焦水道,进入膀胱,产生小便……”

我站在灶前,看着灶里的火正在燃烧,锅里的蒸汽徐徐上升,这些平平常常的东西,现在突然变得神奇起来。道长的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我惊呆,我突然明白了很多疾病形成的病机……

“时候不早了!你们回吧!我这几天要找我师父,会离开这里一段时间。小伙子!我们还有一次见面的缘分,到时我在给你讲些东西!”道长对我和老李说。

痰湿

先贤朱丹溪说: 怪疾多属痰,痰火生异证。沈全鳌说: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张介宾说: 痰生百病,百病多兼有痰。清代林佩琴指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肾则冷,在肠则泻,在头则眩,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化百端。有内痰,外痰。有有形,无形。并非皆是病理实体,中风癫痫,眩晕呕恶,神昏痴呆,痰蒙心窍等。

中医理论术语中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我的理解就是中焦脾胃运化失常能产生痰湿,而咳嗽为痰湿的一种表现形式。

肥人多痰湿”肥人一般是饮食偏嗜和缺少运动,前者容易沉积肥腻,后者影响中焦运化。这两点一为邪积一为正损,相互作用。表现形式很多,比如舌苔厚腻,大便腻,口淡无味或口甜口苦(视夹邪而论)。

有几点区别:

中医理论中的痰,可以存在很多地方,中焦的痰湿,经络骨骼肌肉中的痰湿,如流注,甚至可以在西医理论中的心血管疾病中,高血脂,冠心病等等,痰是无处不在的。

痰的形态,痰湿的形态是多样,好像三焦理论中水的形态,“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是属于有形的,而且是多种形态的。比如西医中一些高血脂、糖尿病,舌苔厚腻的患者,他的形态除了中焦中痰湿的形态,还有心血管中一些物质都可以称为痰。

再者痰与津液的关系,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熬液成痰,灼津成痰,聚湿成痰。痰和人的正气(津液)是同源同气,类似于六气和六淫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甘油三酯是维持人体代谢的一种物质,不属于痰,但超过人体代谢的能力或负荷了,就成为一种致病因素,中医中是可以称为痰的。

1、痰湿之所生,无不出自脾胃。脾胃虚弱,则水谷不化精微而变生痰湿。这是痰湿所生之本源。故,凡是痰湿作祟之疾病,均有脾胃虚弱表现。

2、痰湿既生,首先影响到脾胃的升降。因为,痰湿出自中焦,阻碍中焦气机是必然的结果。而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故痰湿之为病,脾胃首当其冲。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或有恶心、纳差等。

3、其治疗当然以燥湿健脾,和胃降气为主。宗丹溪之法,以二陈汤较为合适。进一步说,方中半夏为不可或少之味。

再谈对湿邪的一些观察

1、中焦湿邪:在农村很多小孩子呕吐或腹泻时,地上会搞得很脏,我们拿一些灰撒在上面,然后再扫掉。如果不撒灰地上是不容易清除干净的,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从理论上说湿性粘滞,不容易祛除,在中焦用燥的方法除湿,类似于把中焦的水分吸出,再用通降的方法把残渣通过二便排出。运用到中医的理法就是淡渗利湿、香躁化湿。

有了理法不难想象方药,淡渗如茯苓、薏米仁,香躁如藿香、佩兰,通降如枳壳、半夏。当然必要时要加一些升清的药物来健脾扶正,如升麻、柴胡。还有一点是值得说明的,如果地上腹泻时的排泄物太多,而用的灰太少是起不了作用的,所以祛除中焦湿邪时淡渗香躁必须为君,量宜大。一般30g起。

小结一下,此类疾患病位在中焦,以祛湿、恢复中焦升降之机为原则,以淡渗、香躁、降逆、升清、破积等方法,邪之出路在二便。(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观察二便而判断病情)

2、湿邪头重:典型的湿邪头痛,头重如裹,在临床上也比较多见。

湿邪头重:典型的湿邪头痛,头重如裹,在临床上也比较多见。从病邪的性质来看,湿邪粘滞,易阻滞气机,湿为阴邪,易袭阴位,而颠顶是清阳汇聚的地方,不易受湿邪侵犯,其次从病位和治疗上来分析,病位在上在外,理法应以汗法,也就是说邪是能通过汗法来外出的。假设邪气真是在头部,那汗法是否能起效?(我知道只有辛香走窍、活血化瘀之法可能会有效,或许是我才疏学浅,请同道指正)最后我想说湿邪引起的头重的治疗,我在临床上一般是以汗法为基础,酌加辛散通窍的药物,如九味羌活汤、如是明显的畏风考虑用川芎茶调散。

如其人素体阳盛,或已有肝火上冲之势,则痰湿便可化而为热,临床表现头目如裹,时有胀痛,兼见目赤、心烦,此痰热之表现。此时用药,则重用羌活之辛散肌表湿邪之味,则不但疗效全无,甚则加重病势。为何?盖辛温发散之味,易助火也。用之,也当少量,并配清热化痰之味。

至于痰湿所致眩晕,虽同属一个病机——痰湿,则其用药有所不同。如半夏白术天麻汤,颇为实用。如若眩晕而又兼见火热表现,其治又有不同。概而言之,天麻钩藤汤以治肝阳上亢者;镇肝熄风汤以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此二者皆可以兼见痰热之表现。临床之上,对此兼有痰热表现者,余习以竹茹、竹沥、浙贝母、蛤壳等伍之。可见,同一病机,不同症状,不同的兼证,痰湿为患也多有变化,则临床用药就必不相同了。

对中医经典名句的理解

任之堂主人

第一条: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通常对这句话的理解: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那么脾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水湿内停应当为水饮才对,水饮与痰湿是不一样的,水饮只有经火炼,方能成痰。复习一下脾的功能:

(1) 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将这些对人体有用的营养物质吸收、输送到需要部位的生理功能。

①运化水谷:胃肠道通过脾气的帮助,在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和“泌别清浊”后,饮食物经过消化所分离出的营养物质,还需要通过胃肠道进行吸收,然后才能输布到全身,以供人体所需。这一过程也必须依赖脾气的运化功能才能完成。因为脾脏具有消化饮食,吸收并输送饮食物精微物质的运化功能,而营养物质又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也是气血津精生成的重要物质来源。

②运化水液:饮入人体的水液,经过脾的吸收及输布作用而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起到滋养、濡润的作用。与此同时,脾脏又将人体代谢后多余的水液,及时转输到人体的肺脏和肾脏,并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以及肾的蒸腾气化作用,通过汗液、尿液、呼吸、大便而排出体外。

(2) 脾主升清

脾主升清亦称之为“脾气主升”。脾主运化,饮食物进入胃以后,经过脾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等作用,将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津液运送到心、肺、头、面、目,并通过心肺的推动及宣发作用而变化生成人体营养的必需物质,以滋养全身。

脾要将水液及营养成份上输到肺,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来代谢。那么,当邪气侵袭肺时,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脾所上输的精微物质和水液就不在是精华了,而成为肺负担,好比肺中痰液还没有清理干净,脾又不断的上输水液,造成产生新痰的来源。这才是脾为生痰之源的本意。

临床中碰到痰多的病人,有些医生认为痰多是脾虚造成的,治疗中采用四君子健脾,加上清肺化痰的药,自认为万无一失,其实四君子健脾,加强了脾向肺输送输送水液的功能,加重了肺的负担,痰液越来越多。总是干净不了。

痰多的治疗,敛脾是关键,即收敛脾气,使其上输的功能减弱,向四周,向下的输送加强,敛脾的同时配合健脾利湿、健脾燥湿的药,这样从源头上减轻肺的负担,然后稍加清肺化痰之药,治疗痰证起效很快。

敛脾的常用药有芡实、白莲子、苍术......

(3)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肿满:肿是指肿在皮肤及四肢,满是腹内胀塞,概括而言指浮肿胀满。

湿有内外之分:雨露伤人或久卧湿地属外湿;久食生冷之类,脾阳被伤,不能化湿,形成内湿。因脾主运化,脾主四肢,如果脾的运化失调,水湿不能运化,滞留于体内、四肢,就会发生浮肿胀满等症状,本文之浮肿胀满是由脾不运化形成的。

临床中湿邪多能致肿满,但肿满并非全是湿所引起。如“至真要大论”中的“诸胀腹大,皆属于热”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热甚则肿”,谈的就不属于湿。

对此条的理解,可以这样理解:湿邪内停,脾失运化,导致机体躯干、四肢出现肿满的症状,皆可以从脾来调理。

常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其中的“水来土掩”其实就蕴含了“以土治水”的道理,借用到中医里来,脾属土,湿为水邪,以土治水,五行相克也。

肿满有明显的湿象,可以很容易想到调理脾脏,但有时得肿满也与湿有关,我们却不容易想到。

比如:中部崛起的肥胖患者,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减肥”!没有想到中医的辩证从痰湿入手,从脾入手来解决问题!

看得见的肿满可以调理脾脏,有些看不见得又该如何呢?

对于痰湿较重的患者,出现肝脏肿大,出现脂肪肝,我们同样也要调脾。痰湿引起的肝脏肿大,不也是“诸湿肿满”的表现吗?

如果我们再细细推寻下去,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观点:只要由湿邪这个病因存在,患者出现了机体局部的肿满,就可以从脾来调理,不论是眼皮肿,还是体内长肿瘤,调脾都是可以参考的……

第二条:诸痛痒疮 皆属于心

“痒”,大多认为是属“风”,与心又有何干系?“疮”之与心的关系,似乎更加遥远…  事实不然!

“痛”、“痒”、“疮”不仅与心有关,而且关系密切

心主血脉则不通”、“痛则不荣”,无论是 “不通”还是“不荣”,其实谈的都是血脉的问题。当血脉不通,局部自然出现淤滞,疼痛就产生了;不通的背后,就蕴含了不荣,因为血脉都流通不过去,能荣养吗? “不通”和“不荣”很多时候是并存的,而治疗“不通”和“不荣”时,从心入手,活血通脉就是关键。中药针剂“丹参注射液”、“血塞通粉针剂”在临床上作为常用药,对大多数疼痛都有改善作用。

”之为病,可理解为风邪聚集在局部的一种反应,通过活血通脉,促进气血的运行,风邪由,随而解,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所以“痒”的治疗,从心入手也算是捷径。临床上运用桂枝汤治疗西医所说的过敏,其中桂枝的作用就在于此…

”与心的关系,同样也是建立在“心主血脉”的理论基础上。许多人见疮即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这与西医见疮就用抗生素是一样的思维模式。疮之形成,可以理解为人体营养、能量物质郁积在局部,而产生一种病理反应,看似“上火”,其实根本在于输送出现障碍。对于这类疾病,活血化瘀就是很好的办法,输送问题解决了,营养物质不能积蓄了,病就好了。

对于病情久的患者,气血的不通,导致人体正气输布出现障碍,形成虚证,运用补药补充不足的能量(如黄芪),这样病就好得更快些。

古方“海浮散”(乳香、没药各等分)的配方及适应证。下次遇到丹毒的病人,可以试试,体会一下效果,就会有深刻的感受,此方被誉为“外科回生保命之灵丹”毫不夸张……

明白了“疮”的本,知道了活血化瘀是治疗的关键,再看看痤疮,想想痤疮该如何治疗?

经云:汗出见湿,乃生痤痱。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痤”的形成诱因:“汗出见湿”、“劳汗当风”,“寒薄”加“郁”。“痤”的外因为“湿”、“风”、“寒”,最后加上“郁”!

发病的另一个条件为“汗出”,汗出意味着毛孔开,中医称为鬼门开了,外邪才能入,入之后如不能出,郁塞日久便形成“痤”!但“痤”与“痤疮”还是有差异的!

“痤”当为初期,其外邪郁积时间不常,用针挑破,当为白色米粒状物质,如果此阶段治疗不当,病程反复迁延,并形成了“痤疮”。“痤疮”者,“痤”加上“疮”也。

如果只是“痤”,治疗时相对容易些,《外科大成》定为“肺风粉刺”,采用枇杷清肺饮,组成为:枇杷叶、黄柏、黄连、人参、甘草、桑白皮、连翘、白芷、当归。此方效果不错,但是只是针对“痤”。

此病风、寒、湿郁结而成,虽然已经郁结化火,但寒邪、湿邪仍在,所以《医宗金鉴》上采用颠倒散外用。

颠倒散组成:大黄、硫黄各等份,两药共为细末,凉水调敷患处。本方为主治肺风粉刺及酒渣鼻的经典方剂之一,在临床中较为常用。一味寒药加上一味温药,寒热搭配,这样郁热得泄,沉寒得散,“痤”自然就好了。

但因方用大苦大寒的大黄与大辛大热的硫黄同用,药力激荡,使用时必须注意,只涂抹在“痤”的表面,不适宜在脸上大面积的涂抹。

内外兼修,“痤”很容易好。

但没有及时治疗,发展到“痤疮”的程度,脸上出现了很多包块,有的颜色紫暗,淤血明显,有的甚至感染化脓,就非单纯的“痤”那么简单了!因为涉及到“疮”,治疗时要考虑到疮科的问题了。

内经的原文:“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也就是说“痤疮”之“疮”要从“”来治疗!

大多数人都没想到这个层面上来!看到疮就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   没有看到“心”层面,如果想通了,则天下就无治疗不好的痤疮!

心之所主:“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我经常给病人解释:面部的血液循环依靠心脏,心脏的功能不强大,面部血液循环就差,气色就不好,易长东西。

“痤疮”是面部的垃圾,用现代语言来说,是毛囊阻塞,皮脂腺的分泌不畅、细菌繁殖…….

看到这里,痤疮的病机就算明白得差不多了:鬼门开,风、寒、湿自外而入,未能及时发散,郁积而久,形成痤。痤没能及时治疗,郁积化热化毒,再加上心脏气血不足,不能及时疏通面部气血,郁毒外发,而成疮!

有人会问:为什么患者会便秘?

便秘是因为肺气的敛降功能较差所致,便秘不是痤疮的形成原因!但鬼门开,风、寒、湿自外而入,未能及时发散,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出现异常是有关系的。

有人会问:为什么吃辛辣之物会加重病情?

五行之五味,酸、苦、甘、辛、咸,其辛为归肺经,辛味具有发散的作用,食辛辣之物后病情加重,是辛味入肺,肺之宣发的作用加强,将郁积在皮肤下的外邪向外发散的结果。

前面讲了“痤”的治疗,那么“痤疮”该如果治疗?

1、针对心脏,可以运用丹参、生地来补心血,同时稍稍运用桂枝温心脉,石菖蒲引药入心,这样心脏能量充足,才有可能将面部的垃圾清运走。

2、运用敛肺的药物,使人体内的浊气向下运行,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此类药物有:枇杷叶、苦杏仁等

3、运用消肿散结的药物,可以加快治疗效果:如连翘、白芷等。

4、痤疮颜色偏白者,考虑为湿郁化痰,佐以浙贝母。

5、病情反复迁延者,需要扶正,按照疮科论治,采用黄芪托毒。病情严重同时要考虑加适量疮科解毒药物如金银花、玄参、紫草。

治疗原则:本病发展到“疮”,已经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用药须要寒热搭配、攻补兼施。用药切忌一派寒凉,否则病邪暂时压制,日久爆发更加厉害,如此用药,则永无可愈之日。

想明白了痤疮的治疗,对“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理解就会上升一个层次。

等想通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医林改错》这本书,会有更深的理解了。

张珍玉教授通过一典型病倒,使本条文之经义昭然若揭,病案举例,辨析如下:

男.63岁,2000年4月28日初诊。因胸闷、牙痛5天,周身皮疹、瘙痒3天来诊。惠者素有冠心病病史,5天前出现心悸、胸闷,并伴牙龈肿痛、头痛.继而周身皮疹,色红、瘙痒、联结成片.且夜间痒甚,晨起渐减.多梦眠欠佳,小便短少、色黄,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数弱。 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尿常规正常,脉证合参,诊为 心气不足、心火偏亢。治以活血养心兼以清心泻火。

处方:当归9 g、丹参9 g、川芎9 g、郁金6 g、茯苓9 g、炒栀子6 g、生龙骨1 2 g、夜交藤1 2 g、砂仁6 g、甘草3 g

水煎服,日l剂。服药3剂后,皮疹消退,头痛缓解.心悸、胸闷及牙痛大减,眠可,二便调。上方去生龙骨、夜交藤,郁金加量至9 g,加炙远志6 g、黄芪25 g、党参1 5 g、炒白术9 g,继用2剂.牙痛缓解,心悸、胸闷明显减轻,唯劳累后偶感胸闷、憋气 上方去炒栀子.继服6剂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本案证属心气不足, 心火偏亢。 心主血脉,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血行迟缓、瘀阻于脉则心悸、胸闷;血脉瘀阻,不通则痛而为头痛;瘀血阻络,壅而生热,心火炽盛发为牙龈肿痛;心脉瘀阻,气血失和,营卫失调,加之热毒火盛发于肌肤则为皮疹、瘙痒。本病虽症多繁杂.但究其病因病机,则本在心气不足.标为心火偏亢 故治疗以养心活血为主,兼以清心泻火。方中当归、丹参皆入心经.补心脉而通血行,为治心要药;川芎为血中之气药,郁金为气中之血药,二药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川芎通上达下又与潜阳安神之生龙骨相伍,二者一升一降,使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降有度;茯苓健脾理气.入肺脾二经,而肺脾又与心关系最为密切,用茯苓可肺脾同补以助l心气;炒栀子清心泻火;夜交藤养心安神;砂仁、甘草醒脾调中,资助气血生化之源.调和诸药。

二诊瘙痒皮疹消退,头痛、眠差缓解.牙痛大减.说明上浮之火渐消,故去生龙骨、夜交藤.加入炙远志、黄芪、党参、炒白术以加强养心益气之功。

三诊:心火已消.遂去炒桅子.专力调气血、养心气, 全方补中寓通、养中有泻、先清后养、攻补兼施。

患者皮疹、瘙痒明显.但方中无一味祛风止痒之品,而药到病除。正所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第三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卷十·痹》,阐述行痹的治法:“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金匮要略》对营卫之气不足引起的脉阴阳俱微,身体麻木失去知觉,如“风痹状”者,选用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为主药,以振奋阳气,促进血液运行,使“气行则血行”。诚如李士材所谓“治外者散邪为亟,治藏者养正为先”,“气足自无顽痹”。再如,中风乃因肝肾阴虚、阳亢风动、瘀阻经脉所致,治疗上亦守“治风先治血”之旨,如三甲复脉汤加减治肝肾阴虚之风气内动,大秦艽汤治络脉空虚之风邪入中,莫不以治血为主,或育阴液、重肝肾,或养血为主,佐祛风以通络。过敏性紫癜与中医文献中描述的“紫癜风”、“发斑”相类似,多由风火湿毒侵袭腠理所致。治宜针对风热毒邪以祛风解毒之法,临床常以活血化瘀之法,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口诀所指之“风”应包括“外风”与“内风”, 所治之血即指阴液,包括阴血、津液,治风之法,祛风、散风为直接疗法,而间接疗法包括:祛外风取补血养血活血、行气活血、温经活血、凉血活血等,使血行风灭;治内风可用滋、养、育、敛阴血、津液等一法独进或多法并施,以收液增风平之功。由此不难看出,随着历史的发展,各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不断丰富、充实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内涵,而其也具有更强的概括力,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案例:

丁某,女,47岁,教师,常年反复发作荨麻疹,诊时患者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脉细弱,全身可见搔痒痕迹,四肢部见红色疹点。通过脉证互参,该患者体弱血虚,诊断为风疹。用《医宗金鉴》当归饮子加减,服药3周后病愈。按:本方由归、芎、芍、地四物汤加用补益疏风之黄芪、荆芥、防风、蒺藜、首乌等组成。符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

第四句:心藏神

“心藏神”即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现代医学中所涉及的心血管疾病为器质性或者功能性,无论是哪一种,对心脏的损害都是存在的。心的阴阳平衡被打乱,就会出现神明失主,不能或不能很好“藏神”的病理变化。心主血脉是心主神明、藏神功能得以实现的生理基础,心血管病患者的血管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心难自养,血脉失主,因此心藏神的功能必然受损。《素问》云:“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调经论》篇云:“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善忘。”《伤寒论》云:“本久有疲血,故令喜忘。”与此同时,因为心血管病患者大都是缓慢发病,且大都为身体衰弱的老年人或身体虚弱者,所以患者病机之本是,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瘀血是最常见的病理产物。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干金要方·心脏脉论》说:“心气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悲忧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若惊喜善忘。” 所以,看到的心血管病合并的抑郁障碍,多是诸如心情抑郁、胸部满闷、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因“虚”所致的病症。基于此,不难看出心血管病患者合并抑郁障碍是“心藏神”功能受到损害后出现的病理变化。

 第五句: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

意思是说,经气到来以后,要慎重地把握而不失时机,至于进针的深浅、取穴的远近,都全在医生的心领神会,全靠医生的内心感受去体验,正所谓“运用之妙,在于一心”(汪昂《医方集解》),“医之为言意也”(《后汉书.方技列传》),从而要求医生在针刺治疗的具体过程中,要聚精会神,“神无营于众物”。

“一”,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它可以指万物的本源——“道”,还可以指人的精神世界,如葛洪《抱朴子.内篇.地真》:“人能守一,一亦守人。庄子更形象地把这一原理描绘成“心虚”,“心虚”也就是“虚一”,“一”就是“心”即人的精神世界,即所谓“一者,心也,意也,志也”。

因此,“若一”就是“由心”,就是根据人的内心感受之意,与前句“在志”的意思完全一致。可以看出“若一”和“在志”是同义的,都是“在内心里”的意思。于是,“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解释为“进针的深浅和取穴的远近,全在医生的心里”,正道出了针气和针刺不可言状的玄秘和微妙,同时也说明了针刺取气要靠医生至意深心地去体会和感悟,这正是汉代名医郭玉所说的“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要求医生在留针候气时要并心一志,澄神内视,“无营于众物”。

第六句:风盛则动

 大自然中,可以观察到,当起风时,树木随风而动,类比如人,意思是风气偏胜,可使人发生颤抖或手足拘挛等症。在临床上可以看到眼皮跳动、嘴群蠕动、面部肌肉抽动、头部颤动、双手抖动等这些明显的“动”,也很容易想到“风盛”的问题,但下面的病例是否会想到是风盛的原因吗?治疗时是否会考虑到祛风来治疗吗?

1、慢性肠炎:患者的肠蠕动亢进,出现腹痛腹泻。蠕动亢进,想到肠道有风没有呢?

2、嗝逆证:嗝逆属于膈肌痉挛所致,即膈肌抖动太过所致,治疗时是否考虑过祛风的治疗?

3、头疼:TCD检查报告脑血管痉挛。西医就是一个活血,扩张脑血管。中医治疗时,是否考虑到祛风?用上蜈蚣。。。

4、心动过速:是否考虑为内风所致,养血祛风、潜阳熄风等的运用?

第一讲: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心主血脉,意思是说心有推动气血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心与血脉相连,心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心是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的搏动,维持着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如果血管方面出了故障,首先当从心来考虑,这是古人总结的具有提纲携领的作用,记住容易,但临床遇到疾病时想到就不容易了。

例:脑供血不足

患者,刘某,男,52岁,

头昏、乏力3个月,加重三天

患者3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测血压115/75mmhg,在医院行TCD(颅内彩超)检查,报告血管狭窄,血行速度缓慢,于是静滴丹参7天,病情稍缓解,起床时仍然头昏。近三天病情加重,头晕伴恶心,经朋友介绍前来就诊。脸色恍白,嘴唇发淡,舌质淡,苔薄白。切脉:左右寸口细软,心率62次每分。

中医诊断:头晕(气血亏虚)   西医诊断:脑供血不足

分析:心主血脉,心脉细软,心脏气血亏虚,鼓动无力,血行无力,上不能达于头,外不能养周身,故出现头晕,乏力。心脏供血改善,自能改善头晕。

处方:人参加桂枝龙骨牡蛎汤和归脾汤加减

人参15 桂枝12 龙骨粉20 生牡蛎20 当归15 白术15  白茯苓15  黄芪20 远志8  龙眼肉20 酸枣仁15 炙甘草10 葛根25 川芎18 五剂

一剂知,五剂病若失。嘱服归脾丸10天巩固疗效。

五剂后血压升至135/78mmhg

其华在面:心血与面部气色密切相关,心血足则面色红润光泽,若心血虚,脉管空虚,则面色苍白无华。心血瘀阻时血行不畅,故面色青紫,出现色素沉着。临床上治疗面部疾病时别忘了心是它的主人。

例:黄褐斑

患者肖某,女,43岁

两颧皮肤发暗1年,加重1月

患者一年来两颧皮肤发暗,形成斑块,使用多种祛斑产品无效,最近一月,生意操劳,皮肤颜色加重,请来就诊。就诊时面色恍白,两颧暗黄色,嘴唇颜色偏白,月经量少,每次三天。舌质淡,齿痕舌,苔薄白,舌尖有瘀点;脉象:左右寸口细弱,左关郁涩。血压95/60mmhg。

诊断:黄褐斑(气血亏虚)

病机分析:“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血不足,鼓动无力,血行缓慢,面部皮肤得不到滋养,代谢产物无法清除,自然出现皮肤色素沉着。面部出现斑块,心情受到抑郁,进一步加重病情。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舒肝解郁

处方:人参25  黄 芪20 当 归15 丹参20 菖蒲15  远 志10  桂 枝15  柴胡12 白芍30 赤芍30 鸡血藤25   玫瑰花15 香附子15 郁金15 制首乌20炙甘草15 五剂,水煎服,日一剂

同时用西洋参50克煎水100ML,每早洗脸后,用手搓面部100下,皮肤发热发烫为度,搓完后,用西洋参水控于皮肤上。

一周后复诊:面色有光泽,斑已变浅,守方十剂,前后大约20天,患者面如桃花。

按:

凡面部长斑,均得从心为主着手治疗;

有从心、肝、肾着手治疗“肝斑”

有从心、脾、肺着手治疗“虚斑”

有从心、肾着手治疗“肾斑”等

  第二讲:肝主疏泄

“疏泄”是疏通畅达的意思,含义有二,其一是指肝有调节某些精神、情志活动的功能。其二是指肝协助脾胃进行腐熟和运化的作用(与胆汁的分泌排泄有关)。

临床上,看到病人心情抑郁,哀声叹气,胸胁苦满,经前乳房胀痛,很容易想到是肝气郁结的问题。但是如果长期消化不良,吃健胃消食药又无效,是否想到肝脏?大便不干不稀,排便却总是不甚利索,是否想到肝脏?血粘度高,血行不畅,手指发麻,是否想到肝脏?诸如此类通而不畅的疾病,别忘了肝脏,因为肝脏管理着人体的疏通功能。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诸多也,指一切或多数之意;“风”, 既为六淫中的外风,也指内生五邪中的内风,又称肝风,故风包括外风与内风二种;“掉”,摇动之意,其范围包括头面、四肤、身体各部的摇动及肌肉的跳动(在头部的,亦指病人自觉有旋转的一种症状);“眩”,习惯称作“眩晕”。

内经:“风盛则动”。这就明白了,“掉眩”其实就是讲风在人体内的表现,没有这个表现,也就无法得知体内是否有风了。“眩”指眩晕,按照现代医学来看,其实也就是“脑血管痉挛”,脑缺血时的头晕,细想一下,“眩”也是“掉”的表现,只是“掉”表现在了脑血管上,这样就与“风盛则动”完全一致了,风在体内表现就是“动”。

“动”在临床上可以看到眼皮跳动、嘴群蠕动、面部肌肉抽动、头部颤动、双手抖动等这些明显的“动”,最典型的就是帕金森氏症,也很容易想到“风盛”的问题,但下面的情况是否会想到是风盛的原因吗?是否想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肠道病变:患者的肠蠕动亢进,出现腹痛腹泻。针对蠕动亢进,想到肠道有风?

或问:这肠蠕动亢进也与肝有关?

答曰:看看痛泻药方,再结合现代医学的肠蠕动过快问题,再想想痛泻药方中的白芍、防风,思路可能就一下子开阔了。

2、嗝逆证:嗝逆属于膈肌痉挛所致,即膈肌抖动太过所致,治疗时是否考虑过祛风,考虑过调肝?

3、眩晕,头疼:TCD检查报告脑血管痉挛。西医就是一个活血,扩张脑血管。中医治疗时,是否考虑到从肝入手,配合祛风?用上天麻、钩藤、蜈蚣……

4、心动过速:是否考虑为内风所致,潜阳熄风、养血祛风等的运用?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盛则动”,“动之太过即为风”,明白了这一层,再回过头来看临床上的一些疾病,思路就会开阔不少

例:消化不良

患者,*某,男,42岁,湖北十堰人,消化不良10余年。

患者10年来,每餐饭后总感到胃胀,吃吗丁啉或健胃消食片后稍舒,不吃时到下餐吃饭时无饥饿感,看中医都认为是脾胃虚弱,吃健脾健胃药无数,也有效,停药后即发,正应了广告词“家中常备健胃消食片”。偶然机会,路过我处,谈及此病如何治疗,观其色面色偏黑,身体稍消瘦,嘴唇发暗,切脉:左关郁涩,告知当从肝治。病人欣然接受一试。

诊断:消化不良(肝郁脾滞)

治疗:疏肝利胆,健脾开胃

柴胡15 枳实20 竹茹20 白术20 茯苓20党参15炒内金30山楂30 木香20炙甘草10  五剂

患者服后,饭量增加,到下餐前有较强饥饿感。一月后体重增加近10斤

肝主筋

肝主筋,是指全身筋肉的运动与肝有关,就是说肝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活动。筋附着于骨,筋收缩或驰张而使关节活动自如。筋又赖肝血的濡养,故有“肝生筋”之说。如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痉挛拘急或痿弱等症状。如肝风内动时,即可出现震颤抽搐,以及角弓反张等症状。

例:筋膜失养

患者,王某,35岁

双侧小腿腓肠肌疼痛十余年

十余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小腿腓肠肌疼痛,以夏季为重,求治于当地各大医院,行类风湿及痛风相关检查结果均正常,无明确诊断。患者体型瘦(身高178CM,体重60公斤)。舌根苔白,齿痕舌,两寸脉细弱,两关脉玄滑紧,两尺沉紧。反复询问得知病人特别怕冷,平素食欲差。

2009.05.23初诊,诊断:痹证(寒湿痹阻) 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三仁汤化裁。五剂

2009.0528复诊,自觉身体轻松些,上午好转,但下午四点到五点出现疼痛加重。考虑膀胱经寒气太重,上方加大附子用量到30克,同时每剂加山甲粉8克,分三次冲服。五剂

2009.06.02复诊,病情好转,但疲惫感加重,右寸细弱,右关郁滞。患者反应从小就有医生说其脾胃虚弱,结合脉象,采用开胃汤加玉屏风加灵效活络丹拟一方,重用白术50克。五剂

2009.06.06复诊,病情稳定,白天没有再出现疼痛,体力恢复许多,脉象也有所好转。但每晚1点到2点出现腓肠肌疼痛,用手压时具体疼痛部位不明确。考虑寒湿长期闭阻经络,气血郁而化热,筋膜受热而焦,肝主筋,故出现丑时疼痛,当以养筋为主,但养筋又会加重水湿之邪,反复斟酌,甚么药养阴而不加重湿邪?忆张锡纯之用白芍心得,采用如下方:

麦冬20 巴戟天15 酸枣仁20 九地20 黄柏12 薏米20 苍术15  生甘草30 白芍80   赤芍20  玄参25  生牡蛎20  炙马钱子6 王不留行子20

2009.06.09复诊,患者服后丑时未再在发作,但舌苔偏腻,上方加苍术15克 五剂

2009.06.15复诊,服用五天来,未再疼痛过,病人情绪很好,上方白芍减至50克,马钱子去掉,再服五剂巩固疗效。

本例患者,病情十年有余,寒湿痹阻经脉,筋脉焦枯失养,养阴柔筋非常重要,但养阴易加重阴邪,其中用药很有辨析的价值。

膝为筋之府”这句话,容易被忘却。临床上膝关节的病变,临症时往往会想到用肝肾阴虚来套,其实不然。膝关节的许多问题多由于寒湿留注,筋失所养所致,病机是肾阳虚衰,寒凝肝脉,气血不通,筋失所养。治疗上在温肾散寒、活血通络的同时,别忘了行气疏肝。

第三讲:脾主运化

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饮食经过胃的消化后,再经脾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富有营养物质的水谷精微,转输至心肺,再通过经脉输送到全身,营养周身脏腑、器官、组织。其水液部分,亦由脾吸收转输,在肺、肾、膀胱等脏腑的共同协作下,来维持和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如果脾虚不能运化,除消化不良,食后腹胀,大便稀薄外,还能产生水湿滞留的病证。水湿滞留于胃肠则腹胀、大便溏泄(脾虚泄泻);水湿停留肌肤则浮肿(脾虚水肿);水湿停留于肺,则成痰饮(脾虚生痰)。所以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

脾主肌肉主四肢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及四肢活动都要依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来濡养。脾气健运,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四肢有力;若脾气虚弱,运化不健,营养不足,肌肉失养,就会逐渐消瘦乏力,甚则发生痿弱不用等症状。故有“脾主一身之肌肉”、“脾病而四肢不用”之说。

关于脾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临床经常运用,但脾主四肢,在临床上很容易被遗忘。

例:中风后遗症

患者 张某 男 65岁 湖北十堰人

右侧肢体瘫痪半年

患者半年前因脑梗住院治疗,遗留右侧肢体偏瘫后遗症。后经中医针灸治疗1月,同时服用活血化瘀等中药,多为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尾 、赤芍、 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加减,偏瘫症状恢复较慢,虽手指活动度有所改善,但右手握力仍较左侧明显下降,右下肢肌力2级(轮椅),其老伴请我上门会诊。患者体质偏胖,说话中气明显不足。舌质淡,苔腻;脉浮滑,右关沉取无根。

诊断:中风后遗症(脾虚湿盛,痰湿阻络)

分析:患者平素体胖,“瘦人多火、胖人多痰”,中风后原本有风痰阻络的病机存在,医家不知健脾祛痰,套用“活血化瘀”这个万金油,脾主四肢,痰湿困脾,脾气不展,四肢失养,自然恢复较慢。

处方:二陈汤和四君子汤加减

人参25 茯苓30 土炒白术25  法半夏15 陈皮15 苍术15 厚扑15  制天南星10 菖蒲12(后)炙甘草10 小伸筋草30 十剂   水煎服 日一剂 瞩加强功能锻炼

二诊:患者食欲增加,每餐前有较强饥饿感,右手握力明显增强,下肢肌力渐恢复至3+,可以下地扶杖行走站立。守方10剂。

三诊:患者在家人搀扶下,步行1公里左右,前来就诊。患者说话中气十足,血压130/70mmhg,原方稍作加减,制成丸药服用,进一步巩固疗效,瞩每天步行1小时,加强锻炼。做为医者,看到患者病情日渐好转,甚感欣慰。

第四讲:肺主气、肺主肃降

1、肺主气

一是指呼吸之气,即吸入自然之清气,呼出体内之浊气,维持人体内外的气体交换。二是肺有宣散和肃降两种功能,具有条畅气机的作用。肺有宣有肃,气就能出能入,气道畅通,呼吸均匀。如果肺的宣肃功能失常,则气机不畅,可引起“肺气不宣”、“肺失肃降”、或“肺气上逆”等病理变化,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故有“诸气抑郁,皆属于肺”之说。

2、肺主肃降,通调水道

肺有促进和维持水液代谢正常平衡的作用,人体内水液的正常运行,依赖于肺气的通调,脾气的转输,肾的气化及膀胱的排泄功能。肺气肃降,水道通调,则小便通利,故有“肺为肾之上源”之说。

临床上肺气虚有很多表现,如: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动则更甚,痰液清稀,面色淡白或胱白,神疲体倦,声音低怯。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肃降功能失常,可以导致肾水来源不够,肾精亏虚;宣发太过可以患一些顽固性皮肤病。

例:体虚感冒

患者,男,8岁,湖北十堰人

反复感冒5年

患者5年来,每月感冒不下于3次,每次经历5、6天,每次都是西药抗生素静滴几天才愈,家人不敢吹电扇,不敢开空调,稍有不慎即感冒咳嗽。痛苦异常。

2008年夏天因感冒咳嗽住院一周未愈前来就诊,就诊时患者神疲体倦,食欲不振,鼻流清涕,咳嗽无力,痰液清稀,面色胱白,自汗。舌质淡,脉细。

诊断:感冒(气虚感冒)

治疗:补肺健脾,益气解表

方药:玉屏风散和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15克  白术12克 北防风15克 党参15克 荆芥穗6克甘草10克     当归8克          陈皮10克 柴胡6克  黄芩10克 炙麻黄8克 苦杏仁15克 生姜20克  大枣6枚 三剂 水煎服 日一剂

二诊:患者服药后,体力明显恢复,自述是几年来感觉最好的几天,咳嗽减轻,但从未喝过中药,味道很难下咽,问有无其他办法。开食疗方:

黄芪20克 白术20克 北方风20克    共煎成1000ML,去药渣,加牛肉(切成小块)200克,小火炖1小时,以烂为度,加调料后,吃肉喝汤。隔日一次。连用一月。

三月后介绍其他病人过来,述近期未感冒过,体质较前大大好转

第五讲:肾主水,肾主骨

肺、脾、肾三脏均与人体水液的代谢和调节有关,其中肾起主要作用。水自胃入,经脾上输于肺,通过肺的肃降,下行于肾,下行之水液经肾“气化”,清者复上升至肺,浊而无用的部分经由膀胱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脾的运化,肺的通调,三焦的决渎,膀胱的排泄都要依赖肾阳的作用。所以肾阳不足,“气化”作用减退,会导致水的输布失常,进而出现全身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临床上肾阳不足引起的下肢水肿很常见,往往西医的检查不会有异常发现,多考虑为特发性水肿,通过利尿等治疗,短期缓解,不能维持疗效。此时,如果能够想到温补肾阳来治疗,通常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

例:阳虚水泛

患者 杨某 女性 45岁 湖北十堰人,双下肢水肿3月余;

患者3月余前出现双下肢水肿,呈凹陷性,晨轻暮重,在医院做相关检查,心、肺、肾等均正常。医院诊断为特发性水肿。2007.12.经他人介绍前来就诊。患者诉平素怕冷,恶风且夜尿频多。观患者体型偏胖,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无静脉曲张,舌质胖嫩,有齿痕,舌根白腻,右尺沉滑,左寸细软。

诊断:水肿(阳虚水泛)

治疗:温阳化气,利水消肿

处方:附子30(先煎2小时) 肉桂15(后) 干姜15  白术20 细辛10 黄 芪30 益母草25  川芎15    茯苓20 生麻黄10  桂枝15 生甘草10  三剂 水煎服 日一剂

复诊:患者服药后,水肿明显减轻,仅下午足背稍有水肿,夜尿较前减少,怕冷、恶寒亦有所改善。效不更方,守方五剂。3月后介绍另一水肿患者前来就诊。

肾主骨藏髓

肾精是生长骨髓的物质基础,髓藏于骨腔之中,可以营养骨质。髓通于脑,故有“肾生骨髓”,“诸髓者皆属于脑”之说。肾精充足,骨、髓、脑三者充实健壮,四肢轻劲有力,行动灵敏、精力充沛,耳目聪明;肾精不足,则动作迟缓,骨弱无力,眩晕健忘。临床对大脑发育不全,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软骨病和骨折愈合延迟,骨质疏松等用补肾法治可取得一定疗效。

例:脑瘫

患者 刘某 男  5岁  湖北十堰人

智力发育迟缓5年

患者出生时因脐带绕颈难产,出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而致脑瘫。智力发育缓慢。就诊时体重22斤,不能站立,口长流涎,仅能发单字音,双上肢关节活动僵硬。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脑瘫(髓海不充)

治疗:补肾健脑

处方:核桃仁200  何首乌100  枸杞子 80 龟甲80 菟丝子80  丹参60 辽五味子60  红花30 川芎60 远志50  地龙60  葛根80 当归80  黄精60 石菖蒲60 (后下)

上方加 蜂蜜3斤制成糖浆,每次20ml,每日三次,服用一月。

二诊:患儿服用后,纳食较前好转,体重长至25斤,双上肢活动稍灵活。原方再服2月,嘱加强功能锻炼。

三诊:患儿能自行站立,可由他人牵扶行走。患者家属信心大增,原方核桃仁增加到250克,服用一月。

四诊:患儿能说简单句子,自行行走但仍步态不稳,原方守方继续治疗中......


       慢性前列腺炎,枇杷叶50克、艾叶10克、苦参15克。

“枇杷叶是一味君药,不要把它当臣药佐药使用,这个药好比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却不显山不露水,常人都不知道它的妙处,此物能降十二经脉之逆气,能化十二经脉之热痰,逆气降、痰热除,很多怪病不治自愈……”道士毫不隐满的讲。

“我刚算过了,你我命中有两次相交的缘份,今天你的到来,也算是其中一次了,我今天给你讲讲人身气化的过程!”张道长将我带到屋角的灶边。

“你看这蒸饭的灶!灶里的好比人之肾阳,锅里的好比人之肾阴,而这蒸笼好比人之三焦,最上面一层为上焦,中间一层为中焦,最下面一层为下焦;锅里的水在火的燃烧下沸腾,产生蒸汽徐徐上升,形成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状况!”

“如果灶里没火,则水不能化汽,饭自然蒸不熟;如果锅里没水,也不能产生蒸汽,饭也蒸不熟;如果中间这一层半生不熟,蒸汽上不上去,就算最下面一层焦糊了,最上面一层也熟不了啊!”

“人体也是一样啊!肾阳虚的病人,不能气化,气也不能到达上焦,所以经常口干舌燥,喝再多的水也止不住渴!很多糖尿病初期都是这样的,水喝多了,肾阳又不能化气,代谢也差了,水停在体内,造成身体喝水也长胖!”

“肾阴虚的病人也会口渴,喝水后口渴症状很快缓解,但这些病人容易上火,吃下火药当时管用,长时间吃会导致肾阴阳两虚,就不好治了,这种病人补补肾阴,养养阴份就可以了!”

“脾胃在中焦,胃主降、脾主升,一升一降,中焦如沤,下焦所化之气才能上达上焦,如果脾胃郁塞,升降失常,就如同这蒸饭一样了,中间半生不熟,上面一层是没法熟的,这样的病人也会口渴,调理脾胃就好了!”

“在看着,蒸笼最顶上是个盖子,就好比人的——华盖之府,没了这个盖子,饭也蒸不熟,锅里产生的气都给漏掉了,上升来的蒸汽温度变低后,变成水,这个盖子正好使其向下,沿着蒸笼壁向下流,流到锅里。在人体也是一样的,下焦产生的气,通过肺的肃降,最终变成水液通过三焦水道,进入膀胱,产生小便……”

我站在灶前,看着灶里的火正在燃烧,锅里的蒸汽徐徐上升,这些平平常常的东西,现在突然变得神奇起来。道长的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我惊呆,我突然明白了很多疾病形成的病机……

“时候不早了!你们回吧!我这几天要找我师父,会离开这里一段时间。小伙子!我们还有一次见面的缘分,到时我在给你讲些东西!”道长对我和老李说。

痰湿

先贤朱丹溪说: 怪疾多属痰,痰火生异证。沈全鳌说: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张介宾说: 痰生百病,百病多兼有痰。清代林佩琴指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肾则冷,在肠则泻,在头则眩,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化百端。有内痰,外痰。有有形,无形。并非皆是病理实体,中风癫痫,眩晕呕恶,神昏痴呆,痰蒙心窍等。

中医理论术语中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我的理解就是中焦脾胃运化失常能产生痰湿,而咳嗽为痰湿的一种表现形式。

肥人多痰湿”肥人一般是饮食偏嗜和缺少运动,前者容易沉积肥腻,后者影响中焦运化。这两点一为邪积一为正损,相互作用。表现形式很多,比如舌苔厚腻,大便腻,口淡无味或口甜口苦(视夹邪而论)。

有几点区别:

中医理论中的痰,可以存在很多地方,中焦的痰湿,经络骨骼肌肉中的痰湿,如流注,甚至可以在西医理论中的心血管疾病中,高血脂,冠心病等等,痰是无处不在的。

痰的形态,痰湿的形态是多样,好像三焦理论中水的形态,“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是属于有形的,而且是多种形态的。比如西医中一些高血脂、糖尿病,舌苔厚腻的患者,他的形态除了中焦中痰湿的形态,还有心血管中一些物质都可以称为痰。

再者痰与津液的关系,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熬液成痰,灼津成痰,聚湿成痰。痰和人的正气(津液)是同源同气,类似于六气和六淫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甘油三酯是维持人体代谢的一种物质,不属于痰,但超过人体代谢的能力或负荷了,就成为一种致病因素,中医中是可以称为痰的。

1、痰湿之所生,无不出自脾胃。脾胃虚弱,则水谷不化精微而变生痰湿。这是痰湿所生之本源。故,凡是痰湿作祟之疾病,均有脾胃虚弱表现。

2、痰湿既生,首先影响到脾胃的升降。因为,痰湿出自中焦,阻碍中焦气机是必然的结果。而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故痰湿之为病,脾胃首当其冲。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或有恶心、纳差等。

3、其治疗当然以燥湿健脾,和胃降气为主。宗丹溪之法,以二陈汤较为合适。进一步说,方中半夏为不可或少之味。

再谈对湿邪的一些观察

1、中焦湿邪:在农村很多小孩子呕吐或腹泻时,地上会搞得很脏,我们拿一些灰撒在上面,然后再扫掉。如果不撒灰地上是不容易清除干净的,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从理论上说湿性粘滞,不容易祛除,在中焦用燥的方法除湿,类似于把中焦的水分吸出,再用通降的方法把残渣通过二便排出。运用到中医的理法就是淡渗利湿、香躁化湿。

有了理法不难想象方药,淡渗如茯苓、薏米仁,香躁如藿香、佩兰,通降如枳壳、半夏。当然必要时要加一些升清的药物来健脾扶正,如升麻、柴胡。还有一点是值得说明的,如果地上腹泻时的排泄物太多,而用的灰太少是起不了作用的,所以祛除中焦湿邪时淡渗香躁必须为君,量宜大。一般30g起。

小结一下,此类疾患病位在中焦,以祛湿、恢复中焦升降之机为原则,以淡渗、香躁、降逆、升清、破积等方法,邪之出路在二便。(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观察二便而判断病情)

2、湿邪头重:典型的湿邪头痛,头重如裹,在临床上也比较多见。

湿邪头重:典型的湿邪头痛,头重如裹,在临床上也比较多见。从病邪的性质来看,湿邪粘滞,易阻滞气机,湿为阴邪,易袭阴位,而颠顶是清阳汇聚的地方,不易受湿邪侵犯,其次从病位和治疗上来分析,病位在上在外,理法应以汗法,也就是说邪是能通过汗法来外出的。假设邪气真是在头部,那汗法是否能起效?(我知道只有辛香走窍、活血化瘀之法可能会有效,或许是我才疏学浅,请同道指正)最后我想说湿邪引起的头重的治疗,我在临床上一般是以汗法为基础,酌加辛散通窍的药物,如九味羌活汤、如是明显的畏风考虑用川芎茶调散。

如其人素体阳盛,或已有肝火上冲之势,则痰湿便可化而为热,临床表现头目如裹,时有胀痛,兼见目赤、心烦,此痰热之表现。此时用药,则重用羌活之辛散肌表湿邪之味,则不但疗效全无,甚则加重病势。为何?盖辛温发散之味,易助火也。用之,也当少量,并配清热化痰之味。

至于痰湿所致眩晕,虽同属一个病机——痰湿,则其用药有所不同。如半夏白术天麻汤,颇为实用。如若眩晕而又兼见火热表现,其治又有不同。概而言之,天麻钩藤汤以治肝阳上亢者;镇肝熄风汤以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此二者皆可以兼见痰热之表现。临床之上,对此兼有痰热表现者,余习以竹茹、竹沥、浙贝母、蛤壳等伍之。可见,同一病机,不同症状,不同的兼证,痰湿为患也多有变化,则临床用药就必不相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