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回望发明之路 (张开逊)
2012-04-24 | 阅:  转:  |  分享 
  
2002年7月4日回望发明之路(张开逊)



主讲人简介张开逊教授,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兼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和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张开逊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电子物理专业,致力于传感器技术研究。为半导体结型温度传感器在中国工业化生产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创建了半导体结型温度传感器产业,为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医学提供了一代新型温度传感器。获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发明碳化硅高温传感器,使半导体器件的工作温度拓展到高温领域,达到500℃。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发明检测多种非电量的变模式传感器、高灵敏呼吸监护器、多信息源火灾报警器和微振动探测器。获法国国防部长奖、匈牙利天才奖、日内瓦州奖、比利时王国骑士勋章和德国国际发明金质奖章。



主要学术论文有:《远程温度测量的新原理》、《碳化硅宽温区线形测温技术》、《偶对称互换温度传感器》、《光学摆》和《模式转换传感技术与器件》等。



张开逊教授关注公众理解科学事业,热忱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与公众分享对科学的感悟。发表的主要文章有:《公众与科学》、《科学的本质与现代技术的特征》、《回望人类发明之路》和《科学传播的历史回顾与哲学思考》等。



回望发明之路2002年3月30日至3月31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在现代文学馆举办了自然科学史系列讲座,8位在自然科学史、科学普及等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参加了这次讲座,张开逊教授以《回望发明之路》为题做了讲座。



张开逊教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发明。他说发明就是创造不曾有过的新事物。张开逊教授以玻璃杯、直线磨、婴儿奶瓶为例说明,发明实际上是不难的,但是当你没想出来的时候它确实很难。他说,一个优秀的发明是什么样呢?就是当你还不知道它怎么回事情的时候,你觉得它神秘极了;一旦你知道它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你气得一跺脚,说我怎么没想出来呢?发明就是这么奇妙。第一,任何事情都有一种可以做得更好的方法;第二点,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发明家,只要你愿意。只要我们认真到审视一下我们周围的世界,仔细地琢磨一下我们所使用的每一件东西,都能够发现它们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如果我们对它做出改进,这就是发明。所以发明在这个意义上讲又是不神秘的。



张开逊教授指出,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的发明活动既相同,又不相同。相同的是它们总是充分地表达了人类不屈不挠的、要前进的意志,充分地表达了人类胸中蕴含的无限的智慧,这是它们共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活动的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关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在谈到中国发明的情况时,张开逊教授介绍说,中国古代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是在世界的发明行列中是领先的。这段时期,中国很多重大的发明不仅仅是支撑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生存。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文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没有成为近代科学的故乡。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后,世界的发明活动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在这些显著地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的、近代现代发明中,中国发明家还缺乏自己应有的位置,很多发明我们都是源于外国的发明。所以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一方面为我们的祖先感到自豪、骄傲,同时,我们也感到我们今天任重道远,我们需要有加倍的智慧和加倍的勤劳,来为人类做出更多的新的发明。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明重获新生,一批重大发明在世界占据着重要位置,比如杂交水稻、大庆油田高产稳产油田采集技术、桥梁、铁路使用的创造性技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古生物学等等。可以说,现在中国发明的“黄金时代”真正地到来了。



-返回-

献花(0)
+1
(本文系紫霄书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