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凝聚天下越商 共建美好家园

 太阳狐 2012-04-25

凝聚天下越商 共建美好家园

写在绍兴市第三届越商大会圆满举行之际

4月20日,为期4天的绍兴市第三届越商大会在绍兴隆重开幕。

当天,共有51项越商投资项目签约,涉及农业综合开发、越商总部基地、越商产业园、汽车整车制造等,总投资达351.98亿元。

“越商回归工程”,再一次结下了丰硕成果!

一次盛会,彰显政府与越商的互信

绍兴市第三届越商大会,共有469名越商参加会议,其中,海外越商就超过了60名。

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成果最丰的一届越商大会。

这也是绍兴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浙商回归工程”战略和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精神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全球越商对家乡党委、政府关心越商、重视越商的一次真情呼应!

“凝聚天下越商,共建美好家园”,这是越商大会的核心主题,旨在弘扬越商精神,展示越商形象,凝聚越商力量,同心合力推动绍兴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事实将会证明,第三届越商大会的圆满举行,将促使更多的越商回归,并对绍兴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越商,是“浙商”的一个重要分支。越商回归工程,是“浙商回归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以架构平台、出台政策、交流互动等方式,致力于推进“回归工程”,特别是“回归经济”向前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生活、工作和创业在全国各地的绍兴籍人士多达100万人,其中经商办实业的大概在60万人以上。改革开放以来,在外绍兴人靠着踏尽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办实体、兴产业,闯码头、拓市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每年创造财富达到2500多亿元,相当于在外再造了一个绍兴,并成为“第二故乡”社会经济的一支中坚力量。他们是绍兴的骄傲,浙江的骄傲!

目前,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已到了一个重要的攻坚阶段,大力开展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低耗、高效、高附加值、又极具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了当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在这样的情势下,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引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就成为了一种现实之需。

如何促成更多的游子回乡看看,促成更多的越商回乡创业,绍兴市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开好这次盛会,该市于去年就成立了“越商回归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并搭建了一个旨在加强政府与越商相互间交流合作的平台绍兴市越商促进会,又在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组建了16个绍兴商会,另有一些省市的绍兴商会也在筹建之中。

与此同时,绍兴市召集各地越商商会代表召开座谈会,深入各地调研,了解越商的回归意愿,同时出台“加强越商工作,促进回归经济”、建设“越商总部基地”、“越商产业园”等专门针对越商回归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并明确提出,要“为广大越商提供更开阔的发展舞台,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提供更优的政府服务”……凡此种种,有情、有力、有效地推动了更多的越商回归,让家乡绍兴成为了所有在外绍兴游子的一个坚实后盾。

此次参加越商大会的越商,无不是越商中的佼佼者,是各行各业的创业精英,更重要的是,他们并不完全代表个人,有不少是各地的绍兴商会会长、副会长,同时还担任着绍兴各县市区的商会(联谊会、同乡会)会长、副会长,他们代表的是一个个的商会,带来的也不仅仅是一个个项目,更是成千上万越商的爱乡之心。

一次招商,彰显家乡与越商的互赢

第三届越商大会,共推出183个招商项目,总投资近1000亿元。大会当天,就签下了350多亿元的“大单”。

诸暨长城国际影视网游动漫创意园,投资额30亿元;绍兴·镜湖银泰城,投资额30亿元;新昌工业园区年产20万辆整车建设,投资额25.3亿元……显然,这350多亿元的背后,体现了越商的雄厚实力,也反映了他们对家乡的满腔信心。

重大项目签约,成了这次越商大会最激动人心的场面之一。因为这个350亿元,超过了在外越商前5年在绍兴投资的总额!

越商的这股投资热情,源自何方?

在许多越商的眼中,其实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这几年,家乡绍兴表现得很出色,特别是在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诸多努力,是越商回归最重要的信心之源!

信心之源,来自于绍兴自身的魅力。2011年,绍兴市实现生产总值3291亿元,以全省百分之八、全国万分之八的面积,创造了全省十分之一、全国千分之七的生产总值!至2011年,绍兴已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49家,上市公司数量和筹资额均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全国地级市前列。“绍兴制造”已远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心之源,来自于绍兴的产业政策。为吸引越商回归,绍兴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构建大平台、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各部门、各县市上下联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包括金融、地方税收、信贷、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越商影响力,营造尊商、亲商、兴商的浓厚氛围……这一切,可谓是动作频频,力度超前,措施到位。

最近,该市决定,将在滨海新区规划建设占地2000亩的“越商产业园” ,重点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新兴产业。位于镜湖新区的“越商总部基地”,也于4月21日奠基。按照规划方案,这一占地面积110亩的越商总部基地,将建设8幢、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越商大楼,成为联系天下越商的商务活动中心。

各县(市、区)也是好戏连台。诸暨市成立了诸暨人联谊总会,设立了10万平方米的企业总部区域,专门吸纳回乡投资企业。南京联谊大厦等一批由在外诸暨企业家投资的总部大楼相继落成。嵊州市编制完善了越商企业名录,并利用春节越商返乡机会,组织召开越商座谈会,同时推出了4大建设平台。绍兴县、越城区、上虞市、新昌县也为越商回归,着力营构了一个个“大平台”。

信心之源,也来自于政府的优质服务。绍兴市通过推行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机构、减少审批时间,给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在这次越商大会上,绍兴市政府再次承诺:不论市内市外越商,只要有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绍兴转型升级需要的大项目、好项目,都将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促成项目落地投产。

目前,绍兴启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在全省率先编制发展规划,明确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兴信息等六大重点培育领域,筹集了每年20亿元、5年共100亿元专项扶持资金,明确了新增工业用地主要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等一系列举措。

政策的方向,常常决定着越商投资的方向。事实证明,此次绍兴市推出的总投资近1000亿元的183个招商项目,以及成功签约的51个项目中,几乎都是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包括了工业、服务业、农业、旅游业等方方面面,都是绍兴最有优势或者最紧缺的行业。

一个宣言,彰显越商与社会的互惠

在第三届越商大会上,绍兴市越商促进会会长、江苏正欣和通信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建代表全体越商宣读《越商宣言》,表达了广大海内外越商回报家乡的拳拳赤子之心。

“春秋范蠡,商圣始祖;越商之脉,源远流长。数千年文明哺育,三十载改革洗礼,一代代越商薪火相传,功绩斐然。值此盛会,海内外越商齐聚家乡,倍觉亲切自豪,深感责任重大……”

宏言开篇的《越商宣言》,从“创业创新,做强做大;节约集约,科学发展;诚信守法,合法经营;义行天下,勇担责任;心系家乡,造福桑梓”这五个方面,表达了天下越商“奋力闯天下,合力兴家乡”的拳拳之心、眷眷之爱。

宣言的背后,是越商可圈可点的一次次忠实践行与责任担当。

在这次越商大会上,绍兴市领导称赞越商是“转型升级的引领者,胆剑精神的传承者,反哺家乡的建设者”,他们体现着绍兴人兼容并蓄、励志图强的气度,敢作敢为、创业创新的品格,他们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而思义,他们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绍兴精神的创造者、传承者和实践者。

不错!越商不仅是绍兴实业立市的主力军、开放兴市的主力军、创新强市的主力军,同时,他们还是回馈家乡、共建美好家园的主力军。

我们知道,越商回归,既可以是产业回归、资金回归,也可以是技术回归、人才回归、信息回归。这次与会的越商代表,既有像河南、深圳、南京、成都等商会带着资金、带着项目、带着技术回乡创业;也有像越商促进会联合各越商计划筹建越商金融机构“越商银行”;还有像沈阳、新疆、昆明三家绍兴商会酝酿回乡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的,以实现“企业不回家,让资金回家”这样的“资金回归”。

绍兴广西企业商会,这次还向家乡捐赠了100万元善款,这些资金将用于修缮敬老院、资助学校和修建乡村公路等项目。

凡此种种,彰显着的都是越商的一片爱乡爱民之情。爱不分先后,爱不分大小,只要心中有爱,只要心中有责任,就是一种大爱。

其实这早已成为一种共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外越商,一直是绍兴社会和谐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家乡的社会公益事业、新农村建设,以及赈灾扶贫、帮危助困,我们的越商,从来都没有缺席过。

“爱的回归”,才是越商最温暖、最动人的回归。

浙商中的劲旅越商

说起绍兴,人们往往会想到文化;因为绍兴是“名士之乡”、“戏曲之乡”和“书法之乡”,向来以历史悠久、人文鼎盛享誉中外。然而,这块神奇的土地,不仅孕育了悠远的古越文化,同样创造了深厚的商业文明;不但出名士、出师爷,也出商人、出老板。

绍兴的商业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春秋末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击败吴国,功成名就后激流勇退,泛舟商海,因经营有道,不久即成为富甲天下的陶朱公,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经济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商圣”。范蠡当政时,以“家末俱利”的思想治理经济,使越国有了发达的纺织、冶炼、酿酒等手工业。魏晋南北朝时期,绍兴成为海内剧邑和名士荟萃之地,南北融合引进了中原先进生产力,使会稽郡成为与当时的首都建康(即今南京)双峰并峙的两大都会之一。隋唐以来,绍兴人口稠密,经济繁荣,越瓷、越绫风行天下,特别是“越窑青瓷”名播朝野、远销海外。两宋时期,绍兴进一步成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两度成为南宋的临时首都。元、明、清三朝,绍兴民间经商之风更加浓厚,布业会馆、药业会馆、酱园会馆等商会逐渐从绍兴本地扩展到全国,在“染缸、酒缸、酱缸”等“三缸”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越商不仅是历史辉煌的铸造者,更是时代篇章的谱写者。改革开放后,绍兴人办实体、兴产业,闯码头、拓市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29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4892元,近 1.2万美元,成为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级市之一,五个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同时,越商还走出绍兴、勇闯世界,同样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迄今,越商拥有市外企业6万家以上,资产近万亿,已经成为浙商中的一支劲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