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应被我们忽略的东西

 汨水长清 2012-04-25

不应被我们忽略的东西

学校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学生写信给他们的学弟或学妹,介绍这所学校,我满以为学生会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给以极高的评价,结果出人意料,全班四十多人,竟然有半数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持厌恶的心理。

合卷之余,有一点感触鲠 于心中,不吐不快。在新课改的大好形势下,语文课也是百花齐放,各种各样的形势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注重课堂互动,气氛活跃,追求形势多样,同时,有一种东西却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那就是有关语文文本中所承载的人文性,思想性,教育性。

虽然国家为我们老百姓提供了九年义务教育,听说以后有可能还会是十二年的义务教育,按说应该是大大降低了升学的压力,但正是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入学环境,学校却变着花样来考学生,用心良苦的家长只好在假期想方设法送孩子去读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加强班,小学生尚且有如此压力,中学生就更不用说,有家长说现在想上一所质量好的高中校比上一个大学还难,为了能让孩子进一所好学校,家长不惜花费巨资,把孩子送进去,从此孩子肩上有了沉甸的重托,背后多了殷殷的期盼,心头压了沉沉的心事;学校之间白热化的竞争,学生之间无形胜有形的竞争,家长的殷殷期望,这一切融汇成一股巨大的压力,在没有办法得以宣泄的情况下,长期积聚的怨怒就有可能在某种刺激下激发出来,最终酿成惨祸。要不然怎么会有大学生刘伟在毕业后因大学所学专业无法使自己在社会中谋得一个还过得去的职业,或者是因为来自社会的一些压力,不堪重负而置自己年迈的双亲于不顾走上绝路。在我们学生当中盛传着一种风气,浮躁。而这种浮躁却被冠以美名------个性张扬,正如一只狡猾的狐狸披一件花外套而成了人们怀中的宠物。孰不知个性张扬的内涵应是拥有厚重的知识,遇事能以自己所学知识沉着应对,灵活变通,不因外物而改变自己的主见。最起码能以应有的热情去面对外物,而非现在学生所抱的极度厌恶,嗤之以鼻,整天牢骚满腹,却对自己的学业不管不顾,整天无所事事的态度。部分同学感情淡漠,对身边的事漠然,没有热情,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很多时候我在思考,造成部分学生如此状态,家长有责任,学校也难辞其咎。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究竟有多少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我们老师究竟是为了升学率而教学生,还是为了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教学生。或者说,有了升学率就一定有心态积极、人格健全的学生?我觉得,学语文,并不在于老师能够教给他们多少技能,走入社会以后,能够对他们的生活起到实际指导作用的很可能不是这些技能,而是在学校所受的文化熏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遇事积极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如果学校不以太重的课业加于孩子稚嫩的肩膀,平时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行为动态,也不至于出现孩子因为课业负担太重而自杀的惨事;如果平时老师能利用文本给孩子以应有的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家长遇到问题不是用钱来了事,而是以相应的情感教育,就不会出现孩子金钱至上的观念,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行为;如果平时我们也重视挫折教育,把欣赏教育作为一味调味剂,孩子在遇到生活挫折时,就不至于束手无策。

让我们教会学生如何去面对挫折,去应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激发孩子在他们这个年龄对生活应有的热情,让学生从文本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解题的技能,更多的是从文本汲取道德精华,接受文化熏陶,充实我们的日益枯竭的精神河床。

我给大多数学生的评语为“生活阳光灿烂,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用明亮的双眼去发现生活的美,用智慧的心感受生活的美,让激情的岁月随青春飞扬。”作为语文教师,我期待用自己对生活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期待通过文本把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等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骨髓里,让孩子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他们这个年龄应有的对生活的热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