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二: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对外贸易现状

 偶是俗人 2012-04-25

专题二: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对外贸易现状


来源:商务部 首发子站:科技处 首发栏目:工作动态 日期:2004.12.23 今日/总浏览: 1/3046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


  1、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新技术革命的驱动下,出现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已经成为发展的热点,并且由于凝聚了新科技革命的成果,使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这主要表现为:
  首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直接催生了信息产业等一批新兴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代表的信息产业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一支柱产业和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革。
  其次,信息、生物、能源、纳米等技术与传统产业有机结合,以强大的渗透性、带动力和成长性,推动着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促使各种生产要素紧密结合,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空前加快,生产发展的技术平台不断提升,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在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中引发了工业、农业、医药、材料、能源等产业结构的新一轮变革,加速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带动社会生产力实现更大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九十年代长达十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其中35%来自于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而65%则是由于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生产率的提高。最近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美国经济处于周期性低谷,其生产率却继续保持飞速增长,2002年达到5%(1991-1995年为1.8%,1996-2001年为2.6%)。
  第三,高新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和扩散,使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知识化进程加快。新一代网络通讯技术进一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通过自身的创新增值,高新技术产业创造新技术、新信息和新知识,使知识资源正成为主要的财富源泉;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知识创新活动,将成为人类的主导性社会活动,带动劳动力结构的重大调整;国民的知识水平将越来越高,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要求,整个社会将成为学习型社会。这些都对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集成化、国际化趋势
  由于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发展,为科技研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高新技术创新和更替周期不断缩短,这使得:一方面,高新技术研发不再仅局限于单一技术的突破,而是越来越表现为技术群的协同发展与集成应用,高新技术创新表现出群体突破的态势,新的技术群和新的产业群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复杂系统研究已经列入科学研究的议程,对微观系统的深入探索完全突破了人类的传统认识和传统学科界限,因此使各个领域内的高新技术和产业彼此交叉融合的趋势也在进一步增强,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和技术交叉领域,综合集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特征。
  技术的综合集成与交叉融合增大了高新技术的研发难度,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大型的高难度研究开发项目单靠某个国家或地区难以胜任,各国为了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分散研发风险,在许多重大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问题上,多采取国际合作、联合攻关的方式,利用全球资源加强本国或本企业的研发工作,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获得更强大的竞争力,因此各种合作形式广泛产生,尤其表现为跨国公司加速在不同国家建立研发机构,实现生产经营的本地化。不仅联合攻关及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模式较多的被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所采用,而且联合生产和销售也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这些都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国际化趋势的重要表现。
3、高新技术创新、转化速度加快,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在于其产业化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新产业不断产生,现有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由于高新技术的创新周期缩短,因此使得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更新速度也日益加快。在19世纪,电从发明到应用时隔近300年,电磁波通信时隔近30年;到了20世纪,集成电路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得到应用,而激光器仅仅用了1年多。今天,人类基因组、超导、纳米材料等本属于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中间成果阶段就申请了专利,有些甚至迅速转化为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每5到7年速度就增加10倍,体积减小到原来的1/10,价格下降到原来的1/10。高新技术产业从技术到产品的时间快,从产品的生产到衰退时间短,这一特征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已前移到原始性创新阶段,并且竞争日趋激烈和残酷,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份额也变得更加重要。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保证国家安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增加新的就业岗位至关重要。为了争取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发展的主动权,许多国家都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各种措施推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这种状况加剧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度,各国对高新技术、标准和人才等各种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


4、信息产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中,以计算机、通信和电子为主的信息产业发展的规模最大。世界计算机和通信产品生产已从1996年的5058.6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6139.6亿美元,2000年全球信息产品市场销售额为1.14万亿美元,2002年市场总额已达1.3万亿美元,信息产业已是全球第一大产业。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及其紧密相关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已达60-70%。未来信息技术及产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着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地位。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使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渗透性和带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作用,驱动着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成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和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力量,使整个经济和社会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技术基础,信息产业也成为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产业。

 5、创新能力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高新技术产业由于本身是技术发展的产物,因此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在产业竞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胜者全得"理论,一个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领先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有可能占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其他竞争者将很难生存。最为典型的是英特尔和微软,他们分别占有世界微处理器、系统软件90%的市场份额,后来者似乎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实际上,这种"胜者全得"不仅体现在企业间的竞争中,还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国家间竞争的层面上。在世界产业体系中,居于"中心"的少数发达国家利用科技优势,向不发达的"外围"国家转移低端技术及低技术含量产业,并通过资本力量、金融手段、舆论引导甚至军事手段来固化这种格局,其结果是强者恒强,弱者愈弱。总体来看,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中,由于在创新能力,尤其原始创新能力上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基本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下游或附属地位,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

 6、制度创新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高新技术产业是集高成长、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等特性于一体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地位和成长特点决定了需要有一个利于汇聚大量资金、产生大量人才、推进技术研发、加快技术产业化的制度环境,但产业发展的高竞争和高风险又注定了创业过程的复杂性,因此必须有制度上的创新提供保障,以促进资金、人才、技术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初创期和成长期等关键阶段,由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融资风险和管理风险并存,投资风险很高。为了分散风险、增加投入、加快产业化进程,各国纷纷加强了风险投资、高技术园区、创业中心、政府采购、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二板市场等制度环境的建设,来多方保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顺利实现。因此制度创新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色,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这些制度上的创新,就没有今天高新技术产业的繁荣。

(二)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


  2、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结构(图略)
  从部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占制造业研发经费的比重结构来看,高新技术产业中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研发投入最多(参见图1),大大推进了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根据统计资料测算,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的信息产业总产值超过9000亿美元,几乎占整个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一半,在其内部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因而是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
  自2000年开始,全球信息产业进入结构调整期,美、日等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01年,美国信息产业全年增速由2000年的39.5%降为-15.9%。其中,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制造业降为-10.4%,通讯设备制造业降为-24.3%,半导体和相关电子部件制造业则降为-14.2%。不过这种下降的趋势在2003年出现缓解迹象。信息产业仍保持了其第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
  2000年,全球信息产业中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计算机类产品产值为3243.58亿美元,通信技术类产品产值为3738.24亿美元(包括雷达通信1719.37亿美元,电信1341.98亿美元,消费电子676.89亿美元),电子技术产品产值为2388.3亿美元,包括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等。(参见图2)
  与此同时,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如生物技术产业增长势头良好。近几年,世界上主要国家纷纷加大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投入力度,取得众多突破性成果,生物技术产业化加速推进。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生命科学研究占全世界自然科学总研究经费60%以上,生命科学论文数占全世界科学论文总数的一半以上,生物技术专利数占专利总数的30%。美国生物技术产业2001年的销售额达到1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4%;总收入达到25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2.1%;从业人员174000人,比上年增长7.4%。欧洲、日本生物技术产业也保持大约10%的增长率。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医药制造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3、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图略)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也是世界上最高的,2000年为42.6%,比制造业平均水平高出7个百分点。(参见图3)2000年,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仅IT产业的总产值就达2937亿美元。(参见图4)

(三)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发展及特点


  1、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主导力量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革命赋予全球商品市场和商品贸易以不同的内涵。由科学技术状况决定的生产和贸易比较利益的重要性日益增长;大量新资源、新材料被发明并投入使用;合成材料代替了天然原料和材料,这一切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结构,电子信息产品及服务、生物制药、转基因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国际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对象。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增长,大大推动了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全球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从广度到深度都发生了飞跃,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日益蓬勃发展,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衰退时期,高新技术及产品出口也呈加速发展之势。近10几年来,主要工业化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部出口增长的速度,这表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主导力量。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年增长率在10%以上,比中低技术和低技术产业出口年增长速度高5-6个百分点,2000年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规模约为9000多亿美元。世界制造业出口结构也由此产生重大变化,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出口总额中的份额呈加速增长趋势,到2002年约占制造业出口总额的1/4;而中低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的份额则呈下降趋势,从1985年的58%降至2002年的不足50%。

(三)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发展及特点


  2、发达国家依然主导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格局(图略)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对外贸易就开始向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方向发展,其中以美国的技术出口增长最快。自1985年起,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技术出口增长明显加快;进入90年代后,技术出口额的增长幅度是80年代5-6倍。当前,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格局中,美、日等发达国家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的80%以上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美、英、德、法、日五国又占发达国家贸易额的90%以上,仅美国就占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的1/3以上。
  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美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多年来保持世界第一。2000年,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总额的19.7%,美国的四类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规模均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参见图5)其主要出口产品有:计算机及软件、办公设备、电视设备、通讯设备、飞机及零部件、科学仪器、药品、发动机和涡轮机、导弹及航天飞机等。
  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规模居世界第二,2000年,其出口比重达到12.7%。欧洲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中的地位也很重要。2000年,德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排名世界第三,所占份额为8.3%,英国、法国等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比重都在5%以上。(参见图5)因此,多年来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领域中,发达国家主导的格局依然存在。

3、东亚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图略)
  尽管发达国家依然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1993年OECD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总额中,美国占23.6%,日本占21.3%,德国占12.6%,英国占8.5%,法国占7.9%,但是到2000年,这些发达国家所占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亚洲,尤其是东亚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及外贸领域的崛起。
  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在战后短短30年多年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0-300年的工业化历程,并使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对外贸易获得了飞速发展。新加坡目前已是世界办公设备和通信设备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硬盘、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量也很大。2000年,新加坡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占制造业出口额的比重达到63%。(参见图6)韩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口结构持续向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电子信息产品倾斜,仅办公用品和通讯设备就占了出口总额的23%以上。2000年,韩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占制造业出口额的比重达到34.8%。(参见图6)在中国的台湾地区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其第一大出口产业,台湾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占到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总额的5%以上。东亚在全球高新技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正日益提升。
 
  小结: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高新技术产品比其它制造业产品的增长速度都快,2000年全球产业规模约为2万亿美元,信息产业规模最大,美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了国际贸易高速发展,贸易格局由美日等发达国家主导,东亚在全球高新技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正日益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