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综合 早春之时,寒温交替,天气反复无常,往往早晨还是阳光明媚、春风送暖,到下午或者晚上就又寒风乍起,气温骤降,可谓是“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这不,刚刚暖和了几天,全国性的大范围大风降温就又来了,还真是“早春天,孩儿脸”。在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养生的关键词就是春捂、防风、防干。 忽冷忽热 “春捂”少得病 由于人们在冬季怕冷,大部分时间都在居室内度过,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难以抵挡初春忽冷忽热的多变气候。再加上骤冷会使血管痉挛,血液黏稠,血流速度减慢,脏器缺血,于是感冒、肺炎、气管炎、哮喘、关节炎、偏头痛、冠心病等疾病便会接踵而来。 从古至今,善于养生的医学家们都十分重视“春捂”的养生之道。民间常常流传着“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俗语。若“春捂”得法,体质强健,会明显减少发病的机会。 因此在早春从棉衣换到毛衣或者夹衣不要匆忙,要根据天气的变化,一件一件地减,女性尤应注意,不可过早地换穿裙装,否则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此外被褥也不应该马上减薄,以符合“春捂”的养生之道。 春多风病 防风不可忽视 春季养生的另一关键是要防风。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合称“六淫”,中医学认为在外感六淫邪气当中,风为六淫之首。而风虽然是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为主。“春多风病”,春季风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它适于细菌、病毒等繁殖传播,易发生流感、肺炎、流脑、猩红热、肝病、腮腺炎、红眼病等。 所以一定要讲究卫生,勤洗晒衣服、被子,除虫害。为了适应春天的特点,应当稍晚些睡,早些起床,然后散步于庭院或公园之中,松宽衣带,全身放松,使神志随春天生发之气而活动舒畅,提高防御能力。在传染病流行时,应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 另外,春风于温暖之中暗藏杀机,出汗后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 多饮绿茶 润肤通肝气 此外,春季天气干燥,需水量大,要多饮绿茶,以滋润皮肤,疏通肝气。春季饮茶,可预防多种疾病,如:皮肤干燥、脱皮、口腔溃疡、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等。还可防止动脉硬化和脂肪肝的形成,对泌尿系统的疾病也有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