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香一株 何需清明

 蜀山风光 2012-04-25

清明这个节日细究起来很有点不明不白。按说这本来是24节气之一,跟种庄稼有关系,跟上坟烧纸没啥关系的。

 

但是,自从几千年前山西那疙瘩有个吃过烤人肉的家伙听了身边一个二货的撺弄,一把火把曾经自愿割了自己大腿肉烤给他吃的恩主以及山上那些无辜的松鼠啊真狼假狼啊等小动物统统给烧烤了之后,恼羞成怒地下令从此以后这一天不许动火烧饭,以此纪念他放火烧山还人畜一串烤的丰功伟绩。

 

那个下令放火的叫晋文公,那个出主意的二货姓名不详,那个被烧烤了的叫介子推。

 

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有了清明上坟的习俗了。按照俺的臆测,大概是因为清明时节雨水开始丰沛起来了,古代那些个没有用水泥浇筑的坟头容易被雨水冲平,所以需要每年趁着雨水丰沛之前,冬闲之余,春耕还没开始的时候抽空给先人的坟头培培土吧?以免落得个“哭都找不到坟头”的下场。

 

之所以把晋文公拉出来,那纯粹是中国由来已久的农民的狡猾:不管干什么事,最好是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拉了神佛先祖来作垫背,以便给自己预先留下以供推脱的借口。就清明上坟这件事吧,老百姓之所以拉晋文公出来有没有可能是因为防止万一哪个有权力的现世二货脑子一热,以“破除封建迷信”为借口禁止上坟烧纸,进而追究始作俑者呢?万一真遇到这么个主,咱老百姓就可以弱弱地说:“不怨俺,那是晋文公定的规矩。”嘿嘿,聪明吧?

 

其实呢,那些上坟烧纸而又真心想跟先人唠几句嗑的,大部分是草民。无非就是有的话,憋屈了一年了,找个机会去给自己的亲人诉说诉说。不信你仔细听听那些在坟头上念叨的就明白了:无非就是“家里都挺好的;你孙子孙女成绩都好着咧;挣的钱虽然不多但也没饿肚子…..”当然,还要表达一下遗憾:可惜您老走的太早了,没赶上现在的好日子,在那边该吃吃该花花别省了。然后就是烧纸行礼如仪。

 

比草民们高级一些的,是精英。据俺冷眼旁观,有一部分那就是以上坟做借口踏青去了的。那自然是香车美女浩浩荡荡器宇轩昂声势浩大热闹非凡……不说也罢。免得被说俺仇富。

 

还有一种另类一点,对清明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其代表人物是个虚拟的,名字叫做贾宝玉。他对祭祀的看法是比较另类的,他认为,只要心到了,不必讲究场合、形式。原话是这么说的:“逢时按节,只备一炉香,一心虔诚就能感应了。我那案上也只设着一个炉,我有心事不论日期时常焚香,随便新水新茶就供一盏,或有鲜花鲜果,甚至荤腥素菜都可。只在敬心,不在虚名。”

 

哈哈!原来还可以这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