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树

 那一缕书香 2012-04-26
大树
  撰文_明四新

要缓解密度,就得均衡资源;要城市宜居,就得便利自由。

比大树的华美更能展现城市风貌的,是城市中有大树生成的空间。

大树进城的消息再次成为近期媒体关注的热点,“深山古树连根拔起”“大树进城越演越烈”等标题见诸报端。既然是再次,大树进城原本不是什么新闻。始于上个世纪末的大树进城在媒体上原本是一片叫好,认为它加快了城市的绿化,绿化效果立竿见影。上海是大树进城运动的始创者,1997年上海市政府提出用五年时间,引进10万株胸径15厘米的大树扮靓上海街景的计划。人们这样展望计划实施后的景象:到那时,上海将变成“森林中的城市,城市中的森林”,高楼和街道,人流和车流,繁华和喧闹,都在绿树掩映下,变得分外美好。

城市将垃圾运到郊外,把大树挪到街道,街道会不会分外美好还要取决于大树能不能成活、复壮,有没有伸展枝叶的空间。但被挪出地的破坏却是一定的。因为商业化种植的苗圃里,几乎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大树,所有的大树都来自村庄,来自山林,甚至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名树古木。而后此风日盛,2006年,哈尔滨提出当年要有150万株大树要“带冠进城”。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由于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建设如火如荼。道路拓宽,马路反复开挖的工程不断,即使城里的树也难得有安静生长的环境,常常栽了没几年,就又被刨出运走,而行道树更由于不能遮挡交通指示标志和灯光被截冠裁枝。那些华盖如云、枝芽繁茂的大树怎么去打扮街景呢。而且,城市中历史留存的古树保护也是城市园林建设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居区域的古树名木数量在急剧减少。有资料显示,解放初期至现在,一些省区古树名木数量较过去锐减了三分之二。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古树名木的关系,在修路、架桥等城乡建设工程中,遇到古树名木,不采取避让保护措施,使得许多千年以上的古树和珍贵树木被砍。已有的不去珍惜,而花大价钱去搞大树进城,无非是为了装点门面。

这也是一种心态的写照,急功近利与挥霍无度。人们无法安静地等待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让一棵树木成长;人们也不在乎前人栽树让后人乘凉,他们更愿意去透支时间的积淀和山林的蕴藏,让眼下蓬勃。不知道,再过千百年后,我们的城市里能不能留下我们亲手栽种的,给后人阴凉和感动的大树。

大树的华美,在于历久坚守,在于庄重沉稳,在于自由繁茂,在于阴及他人。那些村口的老树,记录了多少代人的聚散传说,守护着村庄的记忆;那些山林的大树,经历了多少寒暑的风雨冰霜、日月华光,守卫着森林的静默和鸟兽的低吟。没有了古树的村庄,便也同这城市一样徒长浮躁;没有了大树的山林,便也同这楼群一样,生硬冰凉。这些,是城市无法了解也无从顾及的。

一粒种子,一株幼苗,一棵大树,它们的美不在其华而在其本。城市如果有生命,城市如果有自己的文化,就应该有这样一片空间,让种子能够滋润阳光破土萌芽、让幼苗能够安全安静自由成长、让枝干纵横自在伸展,城市也会有自己的大树,年轮上刻画着这个城市的岁月人文。尊重每一个生命及其所处的环境,而不是贪婪地通过掠夺来装扮自己的空间,断根截枝粗暴地将别处的壮美填充自己的绿色。

很多的时候就想这样站立,如一棵树般站立在旷野,站立在岁月,一年年的青嫩在风霜中化做满树斑斓,然后,静静地飘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