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引子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2008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及分析
2012-04-26 | 阅:  转:  |  分享 
  
2008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及分析

1.命题点密: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为试卷第一题,虽然一上来就考查内容的理解,但是却很简单,不需要学生过多的思考,从原文中就能找到相应的答案。能力层级为B。

解题指津: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第段的关键句——第一句;另外,题干中“列举”一词也表明这里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起到了具体说明问题的作用。因而答案最好兼顾这两点。

参考答案:具体说明城市地标聚焦了城市的魅力(1分),彰显了城市的特色(1分)。辨析:其实直接把第段的第一句作为答案也可,只是啰嗦了点。

2.命题点密: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这是每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必考题。纵览历年高考试题,我们发现,这个考点命题的面比较宽,小到对一个字的理解(如2003年秋考第12题对“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一句中“一”的理解),大到对蕴涵全文主题的核心词语的理解(如2005年秋考第7题对第段“体无完肤”一词的理解),涉及文章写作背景、语体风格、中心解读、手法鉴别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不过此题还是比较简单,能力层级为B。

解题指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一般不是考本意,而是考它在语境中的实际意义,因此,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是阅读的重要原则。阅读现代文,必须学会根据语境确认词语的意义,注意瞻前顾后,准确捕捉上下词、上下句甚至上下段中的关键信息,以及为我们理解词语在词义、色彩、感情上的差别提供的暗示信息,从而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含义。本题的答案其实隐含在“败笔”前面的两句话当中,一处是“今天的城市地标,理应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亦即城市的政治和文化标征相吻合”,另一处是“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综合这两句,再运用“词语所指的对象加上词语所指对象的特点”的方法来概括,就可以得出结论:“败笔”所指对象是城市新地标,其特点是与城市的历史文脉不相吻合甚至形成了尖锐的反差。

参考答案:与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的(不好的)(1分)新地标(建筑或景观)(1分)。

3.命题点密: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属于对文章基本信息的把握,但集中在文章所述重点“历史文脉”上,能力层级为B。

解题指津:此题虽然四个选项都围绕“历史文脉”来设置,但还是必须综观全文来仔细甄别。A选项阐述城市地标与历史文脉之间的关系,这在文章第段中都有相应的表述;B选项错在“总是”一词,与文中第段“它是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程中慢慢积淀和形成的”一句相矛盾;C项是对所引王国维的话的理解,第段也有相应表述;D项是对第段的正确理解。

参考答案:B

4.命题点密: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相对于前面三题,难度略有增加,不过也是基础题,能力层级为C。

解题指津:按照赋分,此题应该有两个得分点。第段中间“不仅如此”一词标示了这段分两层,且两层为递进关系。此词后面的“城市新地标还应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一句直接阐述的是新旧地标的关系,可成为关系的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第一句“城市新地标必须和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根据文意,新旧地都包含城市的历史文脉,因而这句话转换成题目的要求就成为城市新地标和原有地标应互相协调。综合以上两点,答案就比较完整了。

参考答案:两者互相协调,城市新地标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答对一点得两分)辨析:答案分级给分是为了鼓励思考问题更全面、形成答案更准确的考生,去年有两道题是这样给分的,今年仍有两题,值得关注。

5.命题点密:本题考查对全文的概括能力。较之于上一题的“简述”,联系全文的“概述”增加了难度,而80字的要求又对语言的表达提出了更高的求。能力层级为D。

解题指津:虽然题目要求“联系全文”,但文章谈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语段为、两段,而第段有直接阐述文化底色和基调的句子“这个底色和基调就是中国特色、地方特点”,后面紧接着说到“国家馆的‘故宫红’色调就代表了最典型的中国元素”。带着“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两点再去读第段,发现国家馆的“传统的斗拱造型”、地方馆的“江南园林的理念”以及整个设计“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和“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等重要信息,我们都要归纳进去。

参考答案:国家馆采用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等传统中国元素(2分,必须出现三点:国家馆、斗拱造型、“故宫红”色调。答出两点得1分),地区馆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1分,必须出现两点:地区馆、江南园林的理念)。整个设计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1分),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1分)。

6.命题点密:揭示题。要求根据文章的内容,揭示出文中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这道题目原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只能根据相应的信息去揣测推断,有一定难度。能力层级为B。

解题指津:本题没有对曾祖母叫我“汉子”的原因作任何表述,但是根据文章的隐含信息可以推断,第一处是第段“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叫‘汉子’”一句,第二处是第段写到曾祖母抚摸着我并且口里念念有辞“长啊,长啊”,要综合这两处信息来判断。

参考答案:曾祖母热切盼望“我”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汉子(必须答出“热切盼望”或者意思相近的说法)。辨析:文质兼美情感真挚的散文的确有的语句有“微言大义”的情况,但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我们觉得这个答案比较牵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本文的作者为牛汉,他的曾祖母就未必不会以“汉子”的小名来叫他。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第1小题就让学生模棱两可,从心理上不利于答后面的题,不如出一道基础性的文学文化常识题。

7.命题点密:揭示题,也是鉴赏题。提示文字背后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同时也是对细节描写的鉴赏,而且还要进行比较辨别分析。能力层级属于B级。

解题指津:对于细节的品味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词语,或动词,或形容词,或副词,或量词。两句话当中,第一句有曾祖母“跪”、“掏”、“埋”等动作,还有“深”、“几乎”等形容词和副词,表现的是曾祖母对我在物质上的关心,急于想让我吃到灯笼红;第二句有“瞅”和“一口口”等动词和数量词,表现的是曾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要摘好藏好挑好给“我”吃,还要看着我一口口吃完才算放心,内心洋溢着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

参考答案:前一处体现了曾祖母的热切心理,后一处显示了她的满足感。辨析:一般来说,答案可分两种,一种是具体回答(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作答),一种是概括回答(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作答)。从题目要求来看,似乎没有提示,因而也可以具体回答,如答“前一处表现的是祖母对我在物质上的关心,急于想让我吃到灯笼红,后一处显示了她看着我吃完灯笼红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也可。但是后一处简单地说是“满足感”太笼统,也没有表明和前一处的差异,前一处也体现了曾祖母的满足感。

8.命题点密:本题考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和第6题一样,同为从文体“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去设计的。能力层级为B。

解题指津:本题要结合全文来理解。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而且是从儿童的视角来叙述的,因而“梦一般”的第一层含义是时间已经久远、印象也已模糊。对“梦一般”的第二层含义可以结合第段“别的,关于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一句来理解,说明这些记忆是不完整的、零星的、片断性的;还有,“梦”一般来说总是美好的。总之,能够对“梦一般的事迹”结合文章的所叙全面地揭示,答案就是到位的。

参考答案:留下的印象时间已经久远;都是不完整的、片断性的;美好的。(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

9.命题点密: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和第2题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遥相呼应,但是要求却比分析词语的含义要高,需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来理解,能力层级为C。

解题指津: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首先必须抓住关键的词语(能够体现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的词语),接着弄清该关键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语境义。同时,句子在文章中又有向心性,因而还必须结合整篇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来理解。在此句中,应以“仍能隐隐感触”、“生命的里里外外”两个词作为突破口,再结合文章主要是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来表现曾祖母对“我”的养育之恩,突出她的慈爱和温厚,而这句话又是从“现在”的角度来叙述的,不难理解这句话主要是写曾祖母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我深感曾祖母对自己的影响深远(1分),至今还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生命的存在(1分)。这影响有物质层面上的关心,更有精神层面上的滋养。(1分)

10.命题点密: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及分析,为双项选择题。这是每套试卷的必考题,命题者一般会从主旨提示、材料使用、艺术特点及个别重要的具体信息等方面去设置选项。选项中的错误项多为似是而非的说法,所以要认真辨析。能力层级为C。

解题指津:A项是对文章内容的错误概括,这样表述,把文章的主人公曾祖母撇在了一边;B项对曾祖母性格的分析以偏概全,她不仅有刚烈的一面,还有“异常温厚”的一面;D项是对文章主旨的揭示,说“讴歌母性的伟大”可以,但讴歌故乡的美丽有些牵强;F项主要是塑造对象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塑造曾祖母这一“个体”,而非农村老人这一“群体”;C、E项都是从艺术特点的角度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和鉴赏。

参考答案:CE

11.命题点密:本题考查鉴赏能力,要求对文章的语言风格进行简要的赏析。能力层级为E。

解题指津:不同的文体和不同内容的文章,有不同的语言特色和风格。语言特色和语言风格又有区别,语言特色是指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在文章内部,主要表现在用词、造句、表达方式等方面,而在整体上,语言特色则表现为语言风格。语言风格又有豪放与柔婉、直露与含蓄、质朴与华丽、庄重与诙谐、简洁与繁复等的区别,这些必须胸有成竹。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的回忆性散文,从这一点出发,再结合文章的语言表达,风格应该属于质朴平实一类。

参考答案:本文语言本色、平实(1分)。文章主要叙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爱、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1分),语言与人物形象特征相吻合(1分)。

12.命题点密:本题考查对散文意象的鉴赏评析。文学作品阅读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写什么、怎么写、读出了什么”。“写什么”,就是一篇现代文学作品,究竟塑造了什么样的文学形象,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通过它反映了什么主题;“怎么写”,就是这篇作品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包括语言风格的选择和表达技巧的运用;“读出了什么”,就是强调读者的主体意识,实际上也就是对形象的认识。本题要求对不同但又有着关联的两个意象进行评析,难度较高,能力层级为E。

解题指津:鉴赏意象首先要把握这一意象的形象特征,了解它与所表达意义之间的相似点,和作者借这一意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意象之美。本题应该指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文中,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是因为“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将曾祖母喻为“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是因为“她却异常的温厚”,在这基础之上再总结提炼,结合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对于表现主旨的作用概括其共同点。

参考答案:“灯笼红”的意象突出了生命果实的芬芳甜美(1分),“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的意象突出了生命本身的温厚和博大(1分)。二者既是对曾祖母生命价值和特点的恰当形容(1分),也具有内在的关联(1分),并形象地说明了曾祖母对“我”的养育之恩(1分)。

13.命题点密: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识记。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今年的默写由原来的5分增加到6分,这一分来自现代文阅读第二篇,说明高考越来越强调对古诗文名句这些文化遗产的重视,对基础的强调。古诗文吟诵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题目设计和往年一样,照顾到三套教材(二期课改试验本、H版和S版),前三空来自共同背诵篇目,中间三句分别为三套教材除共同篇目外各一句,第六句来自初中教材背诵篇目,最后一句为课外名句。能力层级为A。

解题指津:按先课内(包括初中教材)后课外的顺序去背诵,而且不要写错别字,没有其它方法诀窍。

参考答案:(1)横柯上蔽疏条交映(2)如弃草芥(3)草木有本心(4)其人虽已没(5)双照泪痕干(6)皆若空游无所依(7)知耻近乎勇

14.命题点密: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记诵。考纲要求“能写出著名作家作品”,因而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都是考查范围,而且多年没有出现生僻题。能力层级为A。

解题指津:备考时要对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著名作品及文学流变现象有晰的记忆。

参考答案:《游褒禅山记》

15.命题点密:本题考查作品内容的赏析。这类题的选项一般涉及到主旨、风格、技巧、意象、意境、修辞、线索、炼字等方面。能力层级为C。

解题指津:A项从意象的角度分析,首联是写客思如春风里的柳条之多,而不是“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B项从炼字的角度分析,为正确选项;C项从情感的角度分析,尾联写“但欲老渔樵”,表达意欲归隐的愿望,而非“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D项对全诗情感主旨作整体感受,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客思”没有贯穿全篇,整首诗不仅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还有过早衰老的感叹以及意欲归隐的愿望。

参考答案:B

16.命题点密:本题考查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要求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能力层级为E。

解题指津:这里“雪”和“朱”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因此赏析时要注意由此及彼,先谈文字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字面义,再揭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以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和效果。

参考答案:“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

17.命题点密: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这是每年高考文言文语段阅读的第一个题目,它和18题考查虚词用法、19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一起构成一组,偏重于对“言”的把握。能力层级为B。

解题指津:文言实词除了要进行必要的积累之外,也有一定的解题方法,如“组词解词法”、“成语解词法”、“互文解词法”、“语境判断法”等。本题的四个词,有三个词且义项在课本里出现过,“固”作动词体现在“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一句中,“济”作“成功”讲体现在“事又不济,反为所笑”(《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相与”为“一起”之义包含在“于是舍人相与谏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句中,说明语文备考要重视课本的复习;而“乘”联系上下文比较容易理解为“防守”、“登”。

参考答案:(1)坚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

18.命题点密: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四个选项有两项出自所选语段,另有两项来自课本,又说明语文复习要回归课本。能力层级为B。

解题指津:题目要求从用法上加以区分,用法多指语法意义——词性。A项的“为”作介词用,表被动;C项“为”作介词用,可译为“对”、“向”;D项“为”为介词“替”、“给”;B项“为”作动词用,译为“做”。这里,C项的“为”理解上有难度,但其实只要知道B项和A、D不同就可作出正确选择,因而C项就显得可有可无了。

参考答案:B

19.命题点密:翻译题是综合考查对词句的理解,包括文言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能力层级为B。

解题指津:第(1)题考查虚词“焉”、实词“职”和判断句的掌握情况。第(2)句考查虚词“虽”和“然”、实词“罢去”的掌握情况。这两句都是直译,难度不大。

参考答案:(1)(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2)即使(1分)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1分)。辨析:此题6分,考查对虚词的掌握有3分,过于重复。

20.命题点密: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题指津:此题要对第二段杨氏所说的一句话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提炼出她所说话的要旨,这句话字面意思是从吏人和百姓的利益出发,而“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一句带有反诘的语气,显得较为凝重,激发出了众人保家卫国的志气。

参考答案:杨氏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考虑(1分),激发出众人保卫家园的志气(1分)。

21.命题点密:本题综合考查对人物的鉴赏评价和对文意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题指津:题干中“概括”一词表明可以不要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只须作简单的总结提炼即可。

参考答案:深明大义(1分)、有勇有谋、热爱国家(答对任意一点得1分)。

22.命题点密:本题综合考查对写作手法和文章内容的把握。文言文第(六)大题的五个小题,偏重于对“文”的把握。本题能力层级为C。

解题指津: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用不同的形象对应一年四季”一句,运用形象就使表达更为具体直观,这是如何表达的层面;再结合文章划线句前“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一句以及文章内容,可以读出此句表明了作者对秋的喜爱,这是表达了什么内容的层面。

参考答案:形象直观地(1分)表明作者对秋的喜爱(1分)。

23.命题点密:本题考查正确解读文言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这种题目看似是简单地判断语句的含义,其实必须在正确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才能正确作答。能力层级为C。

解题指津:要在整体把握此段大意(表达秋天对秋天的喜爱,并认为游人要“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不能一味摹仿宋玉“悲秋”的情调)基础之上,再结合最后一句“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意为人们只相信他人作品中的“悲秋”而不从自己的真情实感出发,没有悲却为秋而悲),可知这里作者是在批评一些人的情不由衷,并为此而深感悲伤。A项只顾及到翻译,没能涉及到作者的情感,B、D两项则理解有误。

参考答案:C

24.命题点密:揭示题。要求根据题干的表述,找到文中相应的一个字。能力层级为B。

解题指津:文章写古人常有“悲秋”感慨的文字在第段,再缩小范围,发现集中在第三句,仔细阅读这句,字字斟酌推敲,不难找到“动”字写出了古人常“悲秋”的心理。在这里“动”的意思是“动不动”。

参考答案:动。辨析:此题是偏重于考查“言”的题目,说白了就是考查对“动”的意思的理解,放在第(六)大题中间,坡度设计不合理,应该放在此大题的第一题更为合理。

25.命题点密:本题考查把握段落层次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题指津:第段以“予乘秋而出,先秋而归”为衔接过渡句,前一层是讲“乘秋而出”,后一层讲“先秋而归”。题目要求概括回答而不是具体回答,因而要对这两层进行提炼归纳。此段最后有一句提示“亦可乐也”,表明两层都是在写“乐趣”,前一层据“以来而山山若遇也”一句可知是写“山山若遇”之乐或与山相知之乐,后一层据“花棚草径,柳堤瓜架之间”的描述,可知是写家居之乐。

参考答案:(1)与山相知之乐(2分,答“恍然之乐”得1分)(2)家居之乐(1分)。辨析:据第段作者所述,有“家居诗”与“秋寻诗”之别,第段其实就是对应此写“秋寻之乐”与“家居之乐”,因而第一层概括为“秋寻之乐”似更妥,因为第一层山水之乐皆涉及到了。

26.命题点密:这道题的切入口小,但提纲挈领,涉及全篇,容量大,抓住了文本的关键处,同时涉及到对文章写作缘由、结构特点等方面的把握和鉴赏。能力层级为E。

解题指津:对重点词语的鉴赏要顾及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文章首尾都提到“秋寻”,作用不同,开头是交待“秋寻”的缘由,结尾是点明诗集《秋寻草》的主要题材;形式上是首尾照应,使得全文结构严谨;另外文章主体部分也写了“秋寻”而创作“秋寻诗”的过程,因而“秋寻”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参考答案:开头交待了“秋寻”的缘由(1分),结尾点明诗集的主要题材(1分)。首尾呼应,结构严谨(1分)。“秋寻”作为线索,贯穿全文(1分)。



献花(0)
+1
(本文系引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