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超赞!!!2011!!自己做的!!你绝对大爱!!)
2012-04-26 | 阅:  转:  |  分享 
  
房屋的演变邻居——消失时间:上世纪90年代单位——消失时间:上世纪90年代改革家——消失时间:上世纪90年代公交售票员—
—消失时间:上世纪90年代(北京除外)收录机——消失时间:上世纪90年代万元户——消失时间:1997年四川省重庆市
——消失时间:1997年3月14日福利分房——消失时间:1998年以后家书——消失时间:1990年代末以后分币——消
失时间:2000年以后三、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新词新语产生的源泉,新词新语又是反映新时代
、新生活的一面镜子。如:黄金周、按揭、次贷危机、金融风暴等。2、新词新语也是流行文化的“晴雨表”和“温度计”。如:快餐、快餐文化
、大片、韩流、新新人类等。2011雷人语录1、知道你过得不好,我也就安心了。2、这位帅哥,你好像我下一任男友。3、
伯母你好,我是你儿子的男朋友。4、真羡慕你这么年轻就认识我了。5、人人都说我丑,其实我只是美得不明显。6、新世纪女性:上得
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二奶,打得过流氓...7、
我爱你时,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不爱你时,你说你是什么。8、人和猪的区别就是:猪一直是猪,而人有时却不是人。9、明骚易躲,暗贱
难防。10、姐不是蒙娜丽莎,不会对每个人都微笑。11、我太佩服我自己了、有时候照镜子的时候都给自己磕头!世界在不
断更“新”半坡人服饰服装的演变古典美女服饰古代男装七八十年代的灰蓝色海洋现代女生服装现代男生服饰道路的演
变乡间小路山间小路铺在海浪上的道路半坡房屋舞蹈的演变拉丁舞摩登舞街舞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当代社会生
活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快。语言,尤其是词汇,迅速而忠实的记录了这些变化与发展,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的涌现大量的新词新语现
在就让我们对这些作一番审视与探究。一。走进新词新语1稍稍留意就会发现,近年来在语言交际中出现了许多在过去的词典里所没有收录的
新词新语,例如:“酷爽白领另类炒作克隆网络黑客课改漫游解读帅哥辣妹知本家炒
鱿鱼卡拉ok知识经济终身教育”等等。。“课改”是缩略词,“克隆”是外来词,“漫游”是旧词新用(原义是指随意游玩
,新义是指移动电话或寻呼机的一种功能,当用户离开自己注册登记的服务区域而到另一个服务区域后,联网的移动通信系统或寻呼系统仍能为其提
供服务),“解读”是新造词,“炒鱿鱼”是被普通话吸收的方言词。一。走进新词新语2没不叫没我不叫我东西不叫东西倒霉
不叫倒霉蟑螂不叫蟑螂惹人厌不叫惹人厌同学不叫同学去死不叫去死叫米叫偶叫东东叫衰叫
小强叫欠扁叫童鞋叫去shi哎呦,不错欧一。走进新词新语3看不懂不叫看不懂有钱佬不
叫有钱佬提意见不叫提意见支持不叫支持好看不叫好看发帖不叫发帖子只看不发不叫只看不发宅女不叫宅女飞机不叫飞机
叫晕叫vip叫拍砖
叫顶叫养眼叫灌水叫潜水
叫居里夫人叫灰机这个事情很不可思议哪里不可思议呢?没有掌声最不可思议!
一。新词新语4明确:指示的对象新,代表的概念新,形式新。特点

1.以汉语中既有的构词材料和构词方式作为语言基础2.数量多3.双音节词占优势,三音节词
也有增长的趋势4.复合式结构仍是新词产生的主要方式5.词缀化的词明显增多,虚语素加实语素的构词方式比较活跃6.缩略语的
大量出现7.科技与经济类新词占主体8.值得注意的“旧瓶装新酒”现象9.身价倍增的数词二。1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明确:1、随着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新词语。如:緑客(一些热爱生活,崇尚健康,酷爱户外运动,善待自己也善待环境
的人。他们“下班关手机,点菜要维C,周末必出游,随手带垃圾”。)Itgirl:物质女孩美剧《gossipgirl》中出
现的指拜金女阿尔法女孩:指许多方面的能力和表现都在同龄男性之上的年轻女性。阿尔法是希腊字母中的第一个字母,故称。2、
旧词新用、仿拟而产生的新词语。如:蔷薇(陈翔和李炜被YY的产物),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二硫碘化钾(化学式),氧化钙(
化学式)。3、来自外语和汉语方言、数字的新词语。如:kuso:KUSO在日文作“可恶”的意思后来演变成恶搞现在多指无聊
8:不8147:不要生气DIY:Doitmyself自己动手做二。2新词新语
的产生原因中小学生流行语的产生绝不是偶发现象,现在它已成为中小学生所追求的各种时尚中最有活力的。如果谁不懂得几句流行语,他在同
学中间就显得不合潮流,就会受到嘲笑和冷淡。那么为什么校园流行语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剖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1学生之间相互模仿,追求时尚。中
小学生的心理、生理正处于发展最快、最不稳定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中小学生对新事物、新现象很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容易跟风。他们认为使用
流行语就是一种最前卫、最现代的标志,否则就会为同学群体所耻笑。


2大众传媒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的中小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相当广泛,网络、影视、书刊等大众传媒都为流行语的
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被中小学生视为偶像的影视明星、时尚人物都是操用流行语的高手,而这些渠道的信息远比父母、老师的说教要有
趣得多、生动得多,因此他们更易于接受。


3宣泄压抑、孤独的心理。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流行语是宣泄对学校教育体制、教育方式的不满。由于现代的中小学生在家背着“望子成龙”
的过高期望的压力,在学校又负担着要为老师、学校增光添彩的任务,同时要为自己的未来透支自己的体力和脑力,这“三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压抑、苦闷、孤独、忧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又无法与父母、老师沟通,只能通过编歌谣、仿套歌词、诗词进行宣泄。因此这些流行语幽默、反讽意味非常浓厚,而中小学生的心理也在传诵这些流行语中得到了抚慰。新词新语的去留1随着所表示的事物的消失而消亡。2进入日常词汇而保留下来。
献花(0)
+1
(本文系似水流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