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们,为什么选择了跳楼

 烟寻水 2012-04-27

孩子们,为什么选择了跳楼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http://blog.ifeng.com/2596315.html

这几年,隔不上三五天,总是听到有青少年跳楼之类的消息。这消息太堵心!一个活蹦乱跳的人儿,一个本来有着无限前途的生命,竟然要走这条路!更让人揪心的,是那些白发苍苍的父母们的哭天喊地的悲怆,简直撕心裂肺!更让人不堪说,不忍看。

我们的孩子,他们为什么,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一九九二年八月,七十七名日本孩子和三十名中国儿童一起举办了一次探险夏令营。那次夏令营,中国的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没有体魄的强健,而是鲜花般的娇嫩,而是面对困难的束手无策!他们完败给了日本的小朋友们!这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小皇帝,小太阳!提起这件旧事,是想提醒朋友们我们的孩子,到底优秀不优秀,素质到底怎么样。按照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很多家庭是“四、二、一”结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人的爱,全部集中到了一个小孩子身上,能把孩子爱成什么样子?倘若这六个人,有一两个把握得不好,娇宠惯养孩子,会有啥后果?更要命的是,孩子就一个,娇宠的几率格外高!农民种庄稼施化肥,适量的肥料可以促进庄稼生长,可是化肥施过了头,就会造成减产,还会绝收。前几天跳楼的小欣玥,大伙儿看看那则报道的细节:周末吃鸡翅,爸爸碰了头发不高兴,母亲催促剪发就跳楼,这是什么性格?这孩子,到了这地步,即使今天不跳楼,明天也很难说!即使长大,走上社会,富士康的十四跳,很可能就是她的结局。原因很清楚,这孩子,太任性,心胸太狭隘,个性太强!而且,想小欣玥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孩子如果带着这样的偏执和任性,在将来的社会上怎样立足?我们的孩子,家长们,你们不要爱得太多,他们承受不了那么多的爱!

再说我们的教育。这几年,校园里流传着专家们的两句话,一句是说给教师的: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还有一句,说给学生:你真棒。这第一句话,就有些不分青红皂白,把学生全部推给老师,社会、家长的影响统统不管,只要是学生,教师就得教好。这叫什么逻辑?专家们高高在上,站着说话不腰疼,大睁俩眼净说瞎话,学生死活好像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其实,学生学不好,甚至跳楼,专家们故弄玄虚,炒作自己,刻意地标新立异是重要因素!在专家们的极力提倡下,赏识教育的那句名言“你真棒”在课堂上下广为流传。老师上课,动不动就告诉学生“你真棒”。可是,我们的学生真的棒吗?这几年,中学里,大学里,不断有学生跳楼,考试成绩下降有学生跳楼,保研不如意有人跳楼,为了穿越有人跳楼,甚至为了头发也有人跳楼!这可是赏识教育大力推广的时候!还有,即使没有跳楼,我们的孩子们听惯了“你真棒”,将来走上社会,上司、老板会不会给他们说“你真棒”?我想不会,要不然,富士康咋会有十四跳?很明显,今天的孩子们,缺少的不是赏识,而是挫折;赏识,使他们中间的不少人极度虚弱,只有挫折才会使他们坚强。在这儿,顺便再说一句。这些年,专家、学者、领导,谁都要对教育指手画脚,对教师横加指责,可是,有谁实事求是,真正关心过学生脆弱的心灵,谁真正了解我们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们跳楼这件事,还得说说我们的大气候。我们的食物,里面苏丹红啦,瘦肉精啦,三聚氰胺啦,多得说不清楚。孩子们的精神食物,里面毒性更大。黄书,黄片,黄游戏,还有恐怖、颓废,应有尽有。可是,唯独缺少钙质!我们中华民族,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精神,有坚韧、勤劳、善良、诚信、负责的传统美德。这些,都是我们精神里的钙,缺不得!可是,有谁实实在在给我们的孩子讲这些?讲了多少?教科书,连篇累牍地给孩子们灌输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这些说教,到底有多大作用?我们的孩子,不少人自私、软弱、狭隘、空虚,不仅仅因为家长,因为学校,我们全社会,我们的意识形态,都有责任!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孝敬父母,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社会负责,有宽阔的心胸,他们还会跳楼吗?再一点,那些不健康的书籍、影视、游戏,足以使孩子们思维变异,意识模糊,单单这一点,就能把孩子们推下楼!

还有我们高高在上的权威们,和不分青红皂白的愤青们,只要有孩子跳楼,就立马跳出来,总要火上浇油,生怕跳楼的孩子不多。那些媒体,也少不了掺乎进来。他们总是先把事件放大,接着义愤填膺,把学校、教师大批一通,把学生跳楼说成是抗争,是维权。这有多荒唐!这些做法,着实迎合了不少网友的心理,也给自己赚了点击率,还能引起社会轰动。当初富士康,从第一跳开始,接连十四跳,那仿佛传染病的跳楼,不正是这些人,这些媒体的杰作!让他们忽悠下去,跳楼的人会排成长队!事情很明白,维权,抗争,用不着跳楼!在这时候鼓吹跳楼是抗争,是维权,就是怂恿更多的人自杀!小欣玥跳楼,仅仅是为了剪发!难道她没有受这些权威和愤青们的影响?

孩子们跳楼,够多了,够惨了。现实,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但是正确的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坚强起来,走过生命中的每一道坎,我们每一个人,包括家长们,老师们,专家权威们,愤青们,大家都有责任,还需要我们有天地良心和理智的思考。

附:夏令营中的较量

  
  孙云晓
  
  19928,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A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匆匆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而若按日本人的计划,则应步行100公里!
  说来也巧,就在中国孩子叫若不迭之时,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断落。产品质量差给他们偷懒制造了极好的理由。他们争先恐后地将背包扔进马车里,揉揉勒得酸痛的双肩,轻松得又说又笑起来。可惜,有个漂亮女孩背的是军用迷彩包,带子结结实实,使她没有理由把包扔进马车。男孩子背自己的包没劲儿,替女孩背包不但精神焕发,还千方百计让她开心。他们打打闹闹,落在了日本孩子的后面。尽管有男孩子照顾,这位漂亮女孩刚走几里路就病倒了,蜷缩一团瑟瑟发抖,一见医生泪如滚珠。于是,她被送回大本营,重新躺在席梦思床上,品尝着内蒙古奶茶的清香。
  日本孩子也是孩子,也照样生病。矮小的男孩子黑木雄介肚子疼,脸色苍白,汗球如豆。中国领队发现后,让他放下包他不放,让他坐车更是不肯。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怎么回去向教师和家长交待?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在医生的劝说下,他才在草地上仰面躺下,大口大口地喘息。只过了一会儿,他又爬起来继续前进了。
  
   B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
  
  下午,风雨交加,草原变得更难走了,踩下去便是一脚泥水。
  当晚7,队伍抵达了目的地———大井梁。孩子们支起了十几顶帐逢,准备就地野炊和宿营。内蒙古的孩子生起了篝火。日本孩子将黄瓜、香肠、柿子椒混在一起炒,又熬了米粥,这就是晚餐了。日本孩子先礼貌地请大人们吃,紧接着自己也狼吞虎咽起来。倒霉的是中国孩子,他们以为会有人把饭送到自己面前,至少也该保证人人有份吧,可那只是童话。于是,有些饿着肚子的中国孩子向中国领队哭冤叫屈。饭没了,屈有何用?
  第二天早饭后,为了锻炼寻路本领,探险队伍分成十个小组,从不同方向朝大本营狼宿海前进。在茫茫草原上,根本没有现成的路,他们只能凭着指南针和地图探索前进。如果哪一组孩子迷失了方向,他们将离大队人马越来越远,后果难以预料。
  出发之前,日本宫崎市议员(应改为日方队长----作者注)乡田实先生驱车赶来,看望了两国的孩子。这时,他的孙子已经发高烧一天多,许多人以为他会将孩子接走。谁知,他只鼓励了孙子几句,毫不犹豫地乘车离去。这让人想起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当发现道路被洪水冲垮时,某地一位少工委干部马上把自己的孩子叫上车,风驰电掣地冲出艰难地带。
  中日两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何等的不同!我们常常抱怨中国的独生子女娇气,缺乏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可这板子该打在谁的屁股上呢?
  
  C日本孩子吼声在草原上震荡
  
  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中日两国孩子胜利抵达了目的地狼宿海。
  当夏令营宣告闭营时,宫崎市议员(应改为日方队长----作者注)乡田实先生作了总结。他特意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
  77个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
  “天空蓝不蓝?
  “蓝!
  “你们还来不来?
  “来!
  这几声狂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天哪!这就是日本人对后代的教育吗?这就是大和民族精神吗?当日本孩子抬起头时,每个人的眼里都闪动着泪花。
  在这群日本孩子身后,站着的是他们的家长乃至整个日本社会。
  据悉,这次由日本福冈民间团体组织孩子到中国探险的活动得到日本各界的广泛支持。政府和新闻机构、企业不仅提供赞助,政界要员和企业老板还纷纷送自己的孩子参加探险队。许多教授、工程师、医生、大学生、小学教师自愿参加服务工作。活动的发起者、该团体的创始人河边新一先生与其三位女儿都参加了探险队的工作。他们的夏令营向社会公开招生,每个报名的孩子需交纳折合7000元人民币的日元。一句话,日本人愿意花钱送孩子到国外历险受罪。
  
  D中国孩子的表现在我们心中压上沉甸甸的问号
  
  日本人满面笑容地离开中国,神态很轻松,但留给中国人的思考却是沉重的。
  刚上路时,日本孩子的背包鼓鼓囊囊,装满了食品和野营用具;而有些中国孩子的背包却几乎是空的,装样子,只背点吃的。才走一半路,有的中国孩子便把水渴光、干粮吃尽,只好靠别人支援,他们的生存意识太差!
  运输车陷进了泥坑里,许多人都冲上去推车,连当地老乡也来帮忙。可有位少先队“小干部”却站在一边高喊“加油”,当惯了“官儿”,从小就只习惯于指挥别人。
  野炊的时候,凡是又白又胖抄着手啥也不干的,全是中国孩子。中方大人批评他们:“你们不劳而获,好意思吃吗?”可这些中国孩子反应很麻木。
  在咱们中国的草原上,日本孩子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好带走。他们发现了百灵鸟蛋,马上用小木棍围起来,提醒大家不要踩。可中国孩子却走一路丢一路东西……
  短短的一次夏令营,暴露出中国孩子的许多弱点,这不得不令人反思我们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问题。第一,同样是少年儿童组织,要培养的是什么人?光讲大话空话行吗?每个民族都在培养后代,日本人特别重视生存状态和环境意识,培养孩子的能力加公德;我们呢?望子成龙,可是成什么龙?我们的爱心表现为让孩子免受苦,殊不知过多的呵护可能使他们失去生存能力。日本人已经公开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第二,同样是少年儿童组织,还面临一个怎样培养孩子的问题。是布道式的,还是野外磨练式的?敢不敢为此承担一些风险和责任?许多人对探险夏令营赞不绝口,可一让他们承办或让他们送自己的孩子来,却都缩了回去,这说明了什么呢?
  是的,一切关心中国未来命运的人,都值得想一想,这个现实的矛盾说明了什么。
  全球在竞争,教育是关键。假如,中国的孩子在世界上不具备竞争力,中国能不落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