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湖北蓄势待发 4月17日,湖北省召开全省资本市场建设工作会议,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到会,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主任冯鹤年、场外交易市场筹备组临时党委书记杨晓嘉均出现在昨日会议上。 就在前一天,因郭树清到汉的消息传出,当天A股市场湖北板块出现异动,其中东湖高新、湖北金环以涨停收盘。 有报道称,监管层在会议上表示,将加紧推进新三板市场,并将在年内推出区域股本转让市场。 现今,金融创新一直热度不减,新三板有望成为这一阵营中的生力军。而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有望获得新三板“新政”先行试点资格。同时,而长江证券试点自建的柜台交易市场(OTC)有望接过区域股本转让市场的重任。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在此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未来企业上市将形成T4结构,即先在区域性市场交易,待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可进入新三板,进一步发展后有机会再上创业板、中小板等。 关注新三版 (一) 在当天的会议上,监管层表示,新三板市场建设已向国务院进行专题汇报,但还未正式报批,部分配套制度已经确定,例如取消个人投资者禁入、取消股东200人限制、引入做市商制度、设定转板制度等。 换言之,新三板市场有关方案尚未正式报批,但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虽然新三板主要服务高科技企业,但未来还要扩容到其他行业领域,股东人数将来也可突破200人。 “由于园区扩容并未最终确定,所以现在只能分步试行,武汉东湖高新区有希望获得试点。”参会人士透露。 “三板”又称“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是证券公司以其自有或租用的业务设施为非上市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的业务,是一种场外交易,于2001年7月16日成立。 2006年1月16日,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试点,为三板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该试点系统被称为“新三板”。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1年八大工作重点中提出的,扩大中关村试点范围、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即业内惯称的“新三板扩容”,被作为当年证监会主导工作之首。 湖北三成高新企业在光谷 据最新统计,我省已有境内上市公司82家,境外上市公司12家,居中部地区第1位、全国第8位。 单就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截至去年底,光谷(即东湖高新区)又有73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已累计有356家企业获得该项认定,占全省1184家的近三分之一,在国内高新区处于领先地位。 据规定,由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此外,该证书的获得还有利于企业其他资格的认证,对产品的竞投标可以带来较大的推动效应,有利于产品的宣传及品牌化认证,有利于企业上市融资、人才引进,有利于企业优先获得政府各类扶持资金的支持等。 新三板面向的企业,通常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但当前阶段实力较弱。在东湖高新开发区规划中,上市新三板门槛是:注册资金超过500万元、有连续两年盈利记录的标准。而在新三板上市成本,可能在100万元左右。这一成本压力,成为众多企业上市新三板阻碍。为此,开发区正向省、市申请财政支持。一旦企业成功挂牌,将获得150万元奖励。这一奖励标准,领跑国内众多高新区,甚至是部分高新区的三倍。 东湖高新区表示,区内多家企业将是“新三板”扩容后的第一梯队。一旦国家新三板试点开闸,东湖开发区将有16家企业率先“尝鲜”。目前,园区共有16家企业做好上市新三板准备,另外还有28家意向企业、142家后备企业,作为新三板储备力量。 据了解,全国高新技术园区申请“新三板”试点资格的验收标准有两项关键指标,一是园区综合实力,二是对“新三板”挂牌的准备情况,比如拟挂牌企业的数量和质量。而从这两点看,东湖高新区都已经占据了明显优势。 业内人士介绍,通过在“新三板”挂牌进行投融资和股权交易活动,企业不仅可以获得成长所需资金、技术、市场等各种要素,也完善了市场化融资、资产价值评估、公司治理规范等各种机制安排,实现快速发展。 “新三板”提升武汉企业身家 武汉一文化类高科技企业,以即将挂牌“新三板”的预期作为抵押,去年顺利从汉口银行获得了500万元贷款。 虽然目前还没有企业正式挂牌“新三板”融资,但这一预期已经让入围试点的高科技企业,成为金融机构眼里的香饽饽,企业也可提前借此兑换出真金白银。 据业内人士介绍,“新三板”一旦挂牌,意味着上榜企业股权流动性将大为提高,股权将成为变现能力极高的资产。因此,除汉口银行外,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在江城推出针对“新三板”企业的专属融资方案,即试点区东湖高新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凭借其股权质押就能获得信贷。华泰联合证券还专门成立“新三板”工作组,金融机构提前掘金现象已颇为频繁。 据了解,在16日A股市场湖北板块出现异动时,涨停的东湖高新曾出资1260万元参股汉口银行,而湖北金环则持有长江证券1.2%股权。此外湖北能源拟与国电集团等企业合资建长江财产保险公司已获保监会批准,湖北能源出资不超过2亿元。烽火通信亦持有部分广发基金股权。 据武汉金融超市负责人称,面对“新三板”即将挂牌的机遇,建议符合条件的企业,不妨借助这一机遇,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融资方案。 低门槛的新三板是高科技企业的沃土。 各地高科技园区预备上新三板的储备企业有万家以上。仅中关村一地,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万家,剔除已经上市的200家,挂牌率不到1%,目前新三板总市值约100亿元,已有106家企业在新三板市场挂牌和通过备案。另据招商证券研报,2010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1.59万亿元,约占全国高新区的七分之一,假设挂牌率提升至5%,预计全国的国家级科技园都纳入进来后,OTC市场的总市值可达7000亿元,理论满值(挂牌率100%)应为14万亿元。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创业板若能够借由新三板浴火重生,那么新三板成功还需具备三大前提:拒绝行政审批;严厉监管举措;让有实力的机构参与做市商,让更多的机构进入新三板市场。 她分析,如果新三板与创业板一样进入严厉的审批程序,成为关系与人情的攻坚战,PE腐败等难以禁止,则新三板将落入创业板的窠臼。新三板目前的备案制非常严格,有向“小发审”蜕变之虞,未来有必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对造假者进行终身督导,纳入污点名单,在转板为创业板或者中小板上市公司时扣减相应得分。新三板流通性差,交易量小,被认为先天不足。但反过来想,这恰恰是新三板的好处,激励机制使新三板定价偏于保守,比创业板的定价准确得多。 她说,新三板定价受到双重约束,新三板没有散户接盘,场外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定价偏向保守,机构之间彼此熟悉,谁也不好意思对同道下狠手,也不可能下狠手;并且,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大股东为防止股权分散,不愿意也不可能大规模增资扩股。 同时,新三板与行业平均市盈率两项指标,可抑制让人头痛不已的“三高”发行。引入做市商机制,增加转板机会,可让新三板的定价更加准确;引进个人投资者是个转嫁风险的坏主意;引进更多的机构投资者,通过做市商制度活跃交易,则可让新三板恢复生机。优秀的做市商机构有定价能力,对新三板上市公司有较深的了解,可成为市场定价主导者。 新三板给了中国投资领域真正的“天使”们一条生路,他们既可通过新三板退出,也可以在新三板发现好公司。各路机构与天使投资、种子基金进入新三板,就有了筛选高科技企业最有动力的引擎,因为他们可以从新三板的转板过程中获得二度溢价。 据统计,目前全国100多家券商中,有61家具有代办转让资格,全国4300个营业部可以从事中关村公司的股份交易,占营业部总量的89%。缺乏筛选优质企业的动力,机构多而无益;通过审批机制让中小投资者接盘,会让众多新三板机构成为嗜血鲨鱼;而建立筛选机制与宽松的转板机制,外加严厉的惩处机制,可让投资者恢复天使真身。 消息人士称,场外市场建设总体方案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即将公布实施。不少业内人士估计,场外交易市场将新设一家全国性交易所,专门负责场外交易市场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 在2006年1月23日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新三板时,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简称“新三板”)。中关村也成为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新三板试点园区。目前共有125家企业参与试点,其中已挂牌企业81家。 而按照扩容方案,“新三板”在原有中关村科技园区试点的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其他具备条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市场传扩容首批试点园区可能在15~20家园区。 目前,全国目前共有83个国家级高新区,上海、苏州、成都、西安、重庆、广州、武汉等地的高科技园区都在积极准备对接新三板市场。 而对于拟建的场外市场交易所,目前虽没有官方明确表态,但从试点运转情况来看应有一定根据。而至于交易所的所在地,业内也有不同声音,北京、天津、深圳、武汉等地均有提名。 新三板的注册地,可有两种选择:其一,选择武汉作为新三板的所在地,可将上交所和深交所连接成一个三角区,上海与深圳代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武汉地处华中腹地,代表内陆和中西部地区,应该说,这一个三角区具有较强的覆盖面和代表性。其二,选择天津作为新三板的所在地,可将东部沿海地区的三个经济带连成一线: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它具有强强联合的叠加效应。 (本报综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