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功校长的“秘诀”

 东方快乐汉 2012-04-28

  从一定意义上说,校长是学校办学方向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我认为一名成功校长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一、校长要当好教师的“三长”。

  1、要有兄长的爱心。就是说校长只有把教师当作自己的亲兄弟,用兄长的情怀、责任和义务,真诚地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和照顾教师,热情地为教师分忧解愁,才能赢得教师之心。如果一味地只要教师抓好教学,实现目标,完成任务,那么领导和教师之间必然会产生隔膜,造成隔阂,甚至出现断层,形成校长与教师的“同床异梦,貌合神离”。我校制定了一条规定“学校详细登记每名教师的出生年月,在教师过生日时,学校会送上一个生日蛋糕和一朵鲜花(一个贺卡);每家有老人去世,送上一个花圈;孩子出生送上一个祝福……”

  2、要有师长的水平。就是说做一名合格的校长,首先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校长应是教师之师,校长若无真才实学,就很难为教师传其道、授其业、解其惑。因此,校长必须具有一技之长,在某一方面(学科)有所建树,学有专长,要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

  3、要有首长的威信。就是说校长必须威严信用,这种威严不是来自权力、职位,更重要来自领导者高尚的人格力量和高超的领导艺术。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教育者应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用现代话说就是温和而又严肃,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又安详。虽然多少带有历史的印记,但不见得就不能适应今天。

  兄长可亲,亲则能心心相印,风雨同舟;师者可学,学则能知书明理,“行无过矣”;首长可敬,敬则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二、校长必须具备“六种能力”。

  1、“世事洞明”的观察力。“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校长要深层次地熟悉学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世事洞明”十分重要。校长要善于建立全方位的思维方式,使自己的视野在3600空间“扫描”。

  2、“高瞻远瞩”的预见力。“凡世预测立,不预则废”。“预”即有预见、有准备、有计划。要管理好一个学校、校长必须具有预见性的素质,能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看出规律性,察出新意,从而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学校管理目标,提出近期指标和远期规划,不断推动学校向前发展。

  3、“博采众长”的综合能力。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各有所长,也有所短,作为一把手的校长,不论其资力、经历如何,个人能力总是有限的。因此要发挥其他领导的能力,用整体优势来弥补个体不足。能扬人之长,容人之短,团结好一班人马,在心理相容的基础上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还要虚心向教职工学习,集众人智慧于一身,熔各家之见于一炉,博采众长,发展事业。

  4、“解决矛盾”的判断力。 “操千曲而知意,观千剑而识器”。一所学校数十名甚至百余名教职员工,有几十件、甚至上百件大事小事正在进行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这是无法避免的。校长在处理学校发生的各种矛盾时,要善于识别矛盾的性质,而且能准确地在各种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并能及时进行科学剖析,进行去伪存真地判断,并予以解决。

  5、“身体力行”的引导力。 “学校好不好,主要看领导”。校长可以说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其表率和引导作用非同一般。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说明,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从这一面镜子,可以看到校长的素质和思想在师生身上的折光。

  6、“能言善辩”的表达力。校长教育和组织师生离不开语言,校长必须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说话要富有感召力,有内在逻辑力量,能根据具体情况以最适当的言语影响和感染教师,要能使语言表现丰富的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幽默而且有趣。这是一种能力,必须用心学习、琢磨和实践。

  三、走进课堂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

  农村中心小学的校长大都面临的是辖区各校规模不大、覆盖面积宽这一工作环境。因此,在中心校的内部管理上不像城区学校那样,分管领导专一化。为此,作为农村中心小学校长,要深入到教学管理中,最有效的一个捷径就是走进课堂。带上你的听课记录本,亲切地走进教师的课堂,用管理者的眼光去听课,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挖掘其背后潜藏的学校教学管理问题,从而为逐步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提供第一手真实的依据。

  1.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学校管理制度问题。

  校长的听课不必像教研员那样去深层次地分析教学现象和规律,但透过课堂教学现象,必定可以发现学校哪些教学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还需完善。比如,当校长不打招呼走进了教师的课堂,你可以发现哪些教师做到了课前准备充分,哪些教师又体现了课改思想,其间还有谁没有做到这些?这些没有做到的教师可能是什么原因?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实行新一轮课改后,村级学校教师在课堂上有了哪些变化,其变化大不大?凡此种种,只有在听课之后,校长才能有所思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

  2.在课堂教学中去寻求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

  如果一所学校在外界看来没有什么特色和明确的办学方向,那这所学校不是成功的学校,校长也必定不是成功的校长。因此,校长日常所要思索的就是如何体现本校的特色。尤其是农村学校,要让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得到别人的认可,更是困难重重。那么,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可以提供给校长更多的思索空间,关键是校长如何在听课中去发现。宿豫区余娟实验小学是少年英雄韩余娟的母校,我校为了做大做强德育特色,开发了《永不凋谢的小红花》、《希望》两本德育校本教材,做到“三定”: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进行教学,以弘扬余娟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为主旋律,以德育特色为突破口,做大做强学校的特色。

  3.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定在课堂上是一个成功者。一个将来走向成功的教师,也必定是在课堂上挫磨出来的。校长要发现这些成功者,就只有走进教师的课堂。同时,只有在课堂上,校长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性特点,从而有效地根据教师的特点调整工作岗位,达到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调整学校的教学管理方向。我校的汪洋老师由于先天原因腿脚残疾,内心比较自备,在一次课堂教学大赛中,我发现了他的教学很有特色,就对教导处的几个同志说对他进行重点培养。目前他已成长为宿豫区学科大带头人。

  四、努力做到一“立”二“知”三“带”

  1、立足自省。

  为什么下属会屡出问题、惹校长发火呢?问题自然还是出在校长身上。要么,校长遇事“抓一把”,平时疏于管理,下属不知规范,瞎忙必然出错多;要么,校长凡事“一把抓”,都由自己说了算,下属习惯于惟命是从,遇到难题必然无所适从。其实,犯错难免。平凡的人如此,最优秀的人也如此。每个人都是在犯错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校长是一校之魂。下属犯了错,说明学校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校长没有必要先怪罪于下属。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校长立足于找自身的原因,自上而下地分析,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组织成长和增加下属工作乐趣。

  2、知人善用。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让其做合适的事。这是校长的首要任务。聪明的校长总是在选人上费尽心机,往往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人,苦苦挖掘,耐心培养。当然,选人包括人的组合,要善于把不同类型、不同特点和能力的人组合在--起,做到“人事相适,同频共振”。给下属说明工作要求,这是每一位校长都会做的,但是,教给下属科学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原则,提升下属的综合能力,就不是每一位校长都能做得到的了。“给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学会了方法,掌握了原则,提升了能力,下次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教师才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增加工作的乐趣。如果不把人用好,校长怎能不着急上火呢?由于历史原因,以前我校的副校级干部任用上存在“排队现象”,教干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学校内部存在“派别纷争”。2008年我校实行岗位竞争制、述职汇报制、上下公开制,所有的教干工作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学校教干(教师)工作干劲十足,成绩突出。

  3、带好班子,抓好队伍。

  在抓班子建设中,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真诚,做到思想常见面,感情常沟通,工作常研究,带头做批评与自我批评。宽容大度,体量下情,作风深入,在评职、评先、评特中,多次把荣誉待遇让给别人。当班子成员有了困难,能千方百计为其解决分忧,但他们有了缺点和错误也能坚决批评指正。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

  善于发挥副手的作用,努力当好班长,不当家长,坚持班子议事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学校重大事情都要经过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从而发挥班子集体的智慧和才能,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超前性,使学校政通人和,班子团结,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有较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工作实践中使我感到,放权不揽权,才能形成智囊团;用人不疑,才能达到互相信任;推功又揽过,才能信得过;以身作则敢批评,工作才能上水平。以德行政则政兴。这是成功的校长应有的品德修养。校长的非权力因素----人格的魅力,应该是高山仰止,无法估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晰地化作一座值得怀念的人格丰碑,化作永远滋润校园的美好的精神营养。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观念的冲撞,各种价值的冲击,能耐得住艰苦,抗得住诱惑,咬得住真理,管得住小节,受得到委屈,用宽广的胸怀容纳人。

  总之,做一个成功的校长,必经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有顽强拼搏有开拓的进取精神;有锐意改革、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有不怕吃苦,敢于负责的时代精神;具有设计未来和安排未来的能力;具有带班子抓队伍的能力;具有营建自己广泛地支撑体系的能力。时代呼唤成功的校长,因为他是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抢占21世纪教育“制高点”的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