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京剧第一世家——记谭门七代?(五)

 兰黛公主 2012-04-29

那相国这一跪,谭金培惶恐之下,顾不得说什么,也就连忙跪倒,一再说:“罪过,罪过。”

那相国既然破釜沉舟,谭金培则只能背水一战了。又加了一出《打棍出箱》,自然是精彩绝伦。完了戏,谭金培在那桐相国和庆王的陪同下过完烟瘾、宵完夜才回家安歇,一直睡到午后,才乘骡车前往颐和园。等赶到颐和园已是四点多钟,迟到了。

大总管李莲英等人早就望眼欲穿,只得先让张凤歧垫了一出《反西凉》。慈禧一看就明白了,等谭金培演完后问:“你今天来晚了吧?准是误了差事,所以加一出《反西凉》。”

谭金培跪着奏道:“奴才蒙老佛爷天地之恩,到宫内承差,碎身难报,怎敢误差。实因奴才贪睡,过了晌午才起,奴才罪该万死,请老佛爷降罪。”

慈禧道:“难道你家里人就不知道叫叫你吗?”

谭金培奏道:“奴才管家素严,儿辈历来不敢惊醒,以至误事。”

慈禧闻言,不但没发怒加罪,反而对李莲英和左右的人说道:“你们瞧哇,他一个唱戏的家规倒很严,好,好,你们也学着点儿。”接着又对谭金培说:“这次我念你是初犯,不加罪你了,念你治家有方,小李子,来啊,赏给他五十两银子,绸缎两匹。领赏去吧。”

这里说说谭门家风,谭家虽非满族人,但谭金培自进宫唱戏后,与皇室贵胄交往频繁,逐渐熟悉并习惯了旗人的生活习俗礼仪,便不自觉地把满族的习俗带到家里来了。后来又娶了一位旗人作儿媳,更加习以为常。所以时至今日,谭家仍保留了某些习俗,称姑奶奶为“爷爷”,称姑姑为“爸爸”。谭门家规很严,对子女品行要求严格,也讲男尊女卑,妇女不与男性同桌,媳妇辈不论年纪多大,平日都要站立侍候长辈。

由于慈禧对谭金培的格外恩宠,王公大臣自然是唯太后老佛爷的马首是瞻,庆王和那相国的对他的特殊礼遇更使朝野对他奉若神明一般。甚至许多官卑职小的旗人也都以巴结谭金培博得上司的的欢心,以趋附他来博得同僚们的羡慕。有些在京的候补官员走投无路时也有用重金夜叩其门,求他在太后面前代为保举,他本不敢应承,不料屡试不爽,颇有效应。这样的事一般王公大臣想办还办不了。其实谭金培并非重财之人,只觉候补者实在无聊,出于同情之心罢了。久而久之,“谭贝勒”之名就传开了。

[转载]中国京剧第一世家鈥斺敿翘访牌叽 <wbr>(五)

“谭贝勒”

 

嵩山少林寺的曾老方丈,因修大雄宝殿需五万两白银,进京欲求慈禧太后捐助。来到京师一年有余,屡次求内务府转奏均杳无音信。听说谭金培在慈禧面前红极一时,便马上求谭金培转奏。谭金培本信佛,遇到这样功德无量的善事,便立即应允。不日见到慈禧,谢赏时便立即将此事面奏。慈禧当即命内务府支库银五万两赐给曾老方丈。方丈大喜过望,心想,大功告成,何以为报呢?遂将少林武功一一传授给谭金培。从此他更是锺鼓在堂,声名在外了。

谭金培的名气大了,眼界自然也就高了。他想,满朝文武都与我称兄道弟,除了太后,是谁也奈何不了他了。其实,他单单忽略了一个人,这一忽略差点要了他的命。这个人就是权倾朝野的李莲英。别的内廷供奉都在节日都有所表示,只有谭金培认为无所谓,独不附从。这使李莲英极其恼怒,便开始寻思着要这个小叫天明白他的厉害。

一天,内廷传差,谭金培到了长春宫,李莲英只让他一个人自己携带着化妆等零物进宫。在宫内行走很长的一段路使他困乏不已,一到后台,李莲英由让他马上扮戏上场。不料,烟瘾大发,只能勉强登台演出,只见他鼻涕眼泪横流,犹如大病一场。演出后便僵卧在后台,经一再向李总管说好话,才让他到密室饱餐大烟恢复原状。

又一天,已定戏码是谭金培与孙菊仙的《四进士》,临上场,李莲英对慈禧说:“老佛爷,近来小叫天和老乡亲的功夫大有长进,二人的反串戏《探亲家》更是出类拔萃,老佛爷不想看看吗?”于是太后下令,命谭金培与孙菊仙合演《探亲家》。谭、孙二人一听这戏码,都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现请两位专工此戏的演员分别在上下场的台帘内将戏词一一提示,才得演下来。慈禧看谭金培演的乡下妈妈和孙菊仙演的亲家,都是丑态百出,服装也不合适,笑得眼泪都流下来了。谭、孙二人却早已汗流如雨了。谭金培明知是李莲英在捉弄他,但有口难言,只能暗地里叫苦了。

过了两天,要到颐和园听鹂馆应差。戏单上面明明写着,当天谭金培是第一个出演《一战成功》也就是《定军山》,他一大早就赶到后台化妆,扎靠,穿戴整齐了。眼看就要开锣了,忽传圣谕,《定军山》改为第二出,至第二出时,又奉谕改为第三出,如此一改再改,一直改到最后一出,才终于演出。而谭金培的一身靠已经扎上整整一天了,不敢脱卸,把他真折腾得疲惫不堪,以至回家三日不能起床。经数次捉弄,谭金培再不敢轻视慈禧驾前的这位大总管了。每逢节日,必赠以厚礼,不敢有丝毫侥幸之想。

经过一番结交,谭金培算是和李莲英交上了朋友。李莲英也经常把慈禧想点的戏提前告诉谭金培。后来谭金培居然和李莲英合演了一出《八大锤》。

让谭金培没想到的是,这位在慈禧面前显赫一时的人物,扮演陆文龙,不但武功扎实,把子,腿功都地道,对枪时脚底下的步法讲究,说书时,那念白,神气也都有准纲准谱,难怪慈禧说:“我看小李子的陆文龙,比王桂花还好。”看太后高兴,他们又合演了一出《镇潭州》,竟然也是珠联璧合,

有一日,英国使节拜谒慈禧,慈禧临时叫谭金培演唱了一段,然后又问英使,感觉如何。英使说,听不懂唱的情节,不过听谭金培所唱,感觉到是一个幽灵在痛苦地呻吟。翻译说明之后,慈禧大喜,称英使的感觉完全准确,因为谭金培所唱的就是一个被人杀害后的冤魂在向别人申诉自己的冤屈,这出戏的名字就叫《奇冤报》(又名《乌盆记》)。英使得知,很是得意,说演唱者能够把感情通过唱腔表达得如此充分,是很了不起的。并说,这样的演唱艺术是不用翻译的,是可以超越国界的。慈禧自然更是得意。英使走后,慈禧高兴地说:“小叫天清歌一曲,长我大清国的志气,来呀,赏他四品顶戴,黄马褂,二百两银子。”谭金培闻言,忙俯伏叩首,谢主龙恩。从此小叫天更是身价百倍。

 

[转载]中国京剧第一世家鈥斺敿翘访牌叽 <wbr>(五) 

 《奇冤报》剧照(谭元寿饰刘世昌)

 

谭金培虽然感谢太后的恩典和知遇之情,却对深宫之内,终日歌舞升平颇不以为然。看到列强侵吞国土,朝廷软弱无能,更是心急如焚。因此从他内心来说,拥护维新变法,早非一日之想。

当时朝中的王公大臣在谭叫天不应差的日子都轮流请他到各王府公衙演出堂会戏。因此谭叫天几乎无一日闲暇,收入的赏银也就可想而知了。一日,那桐问他为什么见了银子都不乐呢?小叫天道:“难怪国家如此贫穷懦弱,你们这些人,求富贵者,求功名者,私欲无涯,真如洞穴难填。国家危亡在即,我虽一个伶人,卑微低溅,但伶之声,士之文,其为不平之鸣也。你们看过我们所演荆轲与高渐离歌哭燕市之际,古今同慨。”

光绪24年,适逢光绪生日日,慈禧太后特命谭叫天演出《白帝城》,他看御座中不但不见光绪前来看戏,太后也是一副盛怒未息的样子。当时他已耳闻百日维新事败,戊戌变法的六君子被斩,光绪被囚禁赢台,在他演到火烧连营翻吊毛时,竟以额角触地,血流不止,做出晕厥之态,用以为谏。慈禧深知其意,却不为所动,自语道:“好你个小叫天,竟然敢干预我的家事和朝事,真是大胆妄为。”演完戏后,她也没有责怪谭叫天,只是命人送给他二百两银子,叫他好好养伤。

1900年,八国联军已经兵临城下,慈禧和光绪皇帝也都跑到西安去了。由于整个市井萧条,谭金培也因心情郁闷一病不起。直到1901年底,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定后,两宫回銮,他的病仍不能痊愈。当应差的内廷供奉一起到宫中迎驾时,唯有谭金培无法给慈禧太后当面请安。那天,慈禧一见这些曾经给她带来欢乐的戏曲演员,竟激动得大哭失声,说她想不到今日还能在紫禁城见到大家的面,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她用眼睛扫视了一下在场的内廷供奉,发现她最喜欢的谭金培竟没有来,忙问其故,在场的谭金培第五个儿子谭小培急忙跪倒,一边请罪,一边说明谭金培的病情,西太后才知谭金培病情不轻。

此后,慈禧便每隔一二日就询问谭金培是否销假了。就这样过了一个月,时间一久,“无谭不乐”的她已是恼羞成怒:“好一个谭金培,他的病到底好了没有,纵然不能应差,也应该进宫给咱家请安,象他这样没有心肝的东西,就应该把他抓来见我。”谭金培自然是惊恐万状,忙要谭小培背他去见驾请罪。

谭金培一见慈禧,急忙下跪叩头,不敢多说一句话。慈禧怒斥一番后,似乎消了点气,便说:“金培,你是真病还是装病,抬起头来,叫咱家好好看看。”当慈禧一见谭金培满面病容,骨瘦如柴,便知错怪了谭金培,心中顿生妇人的恻隐之心,不由得发出感叹之声。谭金培见慈禧怒气已息,奏道:“奴才知太后老佛爷蒙尘后,心情焦虑,惟恐不能再见天颜,以至忧虑成疾。”慈禧听罢这几句奉承话,真是正中下怀,一个月的怒气早已云消雾散,便安慰谭金培说:“我不许你死,要你尽力当差,我再好好地享乐几年。”说罢,便吩咐马总管把新配制的极其贵重的养生之药赏给谭金培几十丸,并说要他静养半月即可痊愈。谭金培闻言急忙叩头谢恩,慈禧笑道:“咱家是金口玉言,不要你死,你就一定死不了。”

谭金培的病本已见好,吃了宫廷配制的灵丹妙药仅数日就已告痊愈,当即进宫销假。慈禧恐怕谭金培累坏了,一再叫人对他说:“不要唱那些吃重的戏,应差即可。”谭金培闻言,甚是感恩戴德,对慈禧太后宠遇之隆,不知何以为报。得知慈禧很是想听他演唱的《四郎探母》,数日后便自告奋勇,愿以全本《四郎探母》孝敬太后。慈禧闻言甚喜。演出当日阵容整齐,各见精彩,自不必说。那天谭金培是格外卖力,出场的引子就与往日不同,那段“杨延辉坐宫院……”听者无不惊异,不但韵味不同于往日,嗓音也比从前高亮凄楚。原来有人以为他大病初愈,元气未恢复,很难终场,不料,竟比以往所唱得都好,看戏的慈禧怎能不凤颜大悦。戏罢,慈禧命李总管把谭叫天的赏银提高到200两。从此更是无谭不欢。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因此从一言九鼎的西太后到京师上下的王公大臣巨绅和黎民百姓都是非谭不喜,无谭不欢,为观看谭鑫培演戏以至争先恐后,万众空巷。

 

[转载]中国京剧第一世家鈥斺敿翘访牌叽 <wbr>(五)

《四郎探母》谭鑫培(右)饰杨延辉 祝砚溪饰杨延昭

 

慈禧回宫后也曾革新朝政,力行禁烟,并规定违犯者科以重刑。不料,这一禁令颁布三天后,慈禧命谭金培进宫应差,却得到内务府回奏,谭金培在家戒烟,精神衰弱,难以行动,特请病假。慈禧一听竟十分不悦,说:“他是一个唱戏的,也不管国家大事,抽烟有什么关系。传我的话,让谭金培把烟抽足了就进宫来吧。”从此以后,谭金培奉旨抽烟,任何人都不敢过问。由此可知西太后的朝政革新了。正如有人所说:“大清朝这二百七十年的基业,是‘唱’完的。”

慈禧太后归西之后,尽管谭鑫培(现在又可以叫回原名了)对她的奢侈误国等作为极为不满,但是,侍奉慈禧近二十载,他终归受到慈禧的不少恩典。能有今天“四海一人”的声望,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赏识是不可能的,也可以说是凤恩浩荡了。因此谭鑫培心中极其悲痛。亲自到京师的三十五座寺庙中,请来了三十五个主持,一起给慈禧念经,超度亡灵。旧时俗语有“戏子无义”之说,但谭鑫培知恩图报,应该说是无可非议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