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小明:抬起头往下看

 映雪的萤1.168 2012-04-29
潘小明:抬起头往下看
雷玲

摘自:《现教传媒网》

抬头:

关注学生需求

课堂上,学生的一举一动,一个表情,一声叹息,都逃不过潘小明关注的眼睛。

一次,潘小明给学生上《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课一开始,他发下一张印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让学生想办法求纸上这个没有注明尺寸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如此开放的学习任务,如此大胆的教学设计,不禁令在场的每一位听课教师都为潘老师捏了一把汗:学生到底会出现哪些情况,哪些问题,这谁能保证呢?老师们仿佛已经看见了学生茫然、探究夭折、教程断裂的“悲惨”场景。

明确任务后,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地进行着探究。8分钟后,学生展示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及答案:a.(7+5)×2=24(平方厘米);b.7×5=35(平方厘米);c.7×4=28(平方厘米)。

“怎么有这么多的答案,你们说说?”潘老师一句话就把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很快,学生通过讨论(生生互动)排除了做法a,而对做法b、c却久久争执不下。

这时,潘老师让两种不同做法的同学大胆求证。做法c的学生展示了剪拼法求证自己的做法,而做法b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可以拉成一个长方形,即平行四边形的两条相邻的边就变成了长方形的长和宽。这时,很多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做法b的学生认为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形状改变,而以为面积没有改变(其实是变大了)。

节骨眼上,潘老师再次通过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底不变,高改变”引起的面积改变。学生们终于明白: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同底和高有关!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化归了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是对割补转化实行化归有了深切体悟。

“教师在教学前只有十分清楚目前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尚未获得哪些学习经验,才能开始新知识的传授,只有清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锚桩’即起点在哪里,才能使满载新知识的航船停靠。”这是潘小明多年教学的体会,也形成了他的课堂特色:每一次提问,出发点永远是学生。

上海市名师研究所的教学专家们在听了潘老师的课后,颇有感慨地说:“潘老师的课最大特点是,不是从教案上起,而是从学生上起,整个教学是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的。”

“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勤于了解学生,善于研究学生的教师。”这是采访潘小明后记者最深刻的认识。

往下:

探寻知识、思维、情感联结

2008年5月的一天,当潘小明在上海市新闸路1718号附近的餐馆向记者讲解他的“新冰山原理”时,记者多年来一向自认为处于弱势的数学思维被“砰”然激活。

原来,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情感这三者就好比海明威“冰山原理”中所指的具体可见的文字和形象、寓于文字和形象之中情感和思想。数学知识是显性的,是浮出水面的“山头”,数学思维、数学情感是隐性的,是在水面下面但支撑着整座“山”的重要基座,而数学思维是一个重要的中介,数学知识、数学情感都是寓于数学思维活动中的。“一个数学教师,要学会往下看,透过水面去发现并抓住支撑着数学知识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亲历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不仅获得扎实的知识技能,而且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科学态度及探索精神。”潘小明强调。

明明知道学生出错了,却放手让学生争辩;老师似乎糊涂了,学生不断地纠正老师;学生提问题出来了,老师仍然不断追问……潘小明的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辩解得面红耳赤、老师逼问得山穷水尽等场面。例如,潘小明每次讲到《面积》这一内容时,都会向学生提出“怎样验证‘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这话到底是否正确呢”这一问题。“通常会有学生会举一个正例来验证。我明知这样的证明是不科学,但还是先让学生从各自的思维实际出发放手去举例验证。”他告诉记者,让学生学习举例验证中正确的思维方法,比结论本身更为重要!

诱发争议,让学生潜在的错误想法得以充分暴露,在不同想法的碰撞中感悟真知;佯装不明白,表现得十分钝感,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这些功夫,都来自于潘小明对于学生的极度敏感,来自于他作为教师长于透过水面去发现并抓住支撑着数学知识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亲历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获得扎实的知识技能,而且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科学态度的探索精神。

“‘往下’教数学,才能上出有深度的数学课。”潘小明对此体会很深,“回首自己成长的轨迹,那就是‘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翻开我的数学教案,每节课都是分为‘知识点及教学程序、预想学生的学习、意外及反思’三个部分来写的。我有一个习惯,就是上完一节课,只要有点滴的感触,我就会用笔记下来,发现有价值的课例,我就会及时写下来。而每一次公开课以后的反思,更是从不懈怠的。”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往下”的精神和反思的习惯,才有了今天的潘小明。

营造:

“问题场”、“问题串”

尽管担任校长多年,潘小明从未离开自己心爱的课堂。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到今天已整整28年了。“作为校长的我更多的是从事一些行政工作,但是我仍然坚持进课堂,因为对于我来说,对课堂、对孩子们已经有了一份割舍不掉的情结。”只要一谈起三尺讲台,潘小明就一往情深,“人活着,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我正把这份责任与追求写进我的课堂人生。”

他认为,新课程理念下,一些教师之所以对怎样把握课堂感到困惑,之所以只会放开课堂却不会收住课堂,在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教材的把握不够。

“学生知道什么?还应该知道什么?更应该知道什么?”这三个问题,是潘小明在备课时首先思考的问题。他认为,今天的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怎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怎样在大问题下不断有新的问题牵引出来?每一次进课堂,他都努力营造一个“问题场”,创设一打“问题串”。

他认为,构建一个有长度、有宽度、有深度的“思维场”应该从创设一个具有数学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开始。而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具有数学思考价值的,它能激活经验,产生意向,激发创造,因此,它必须是开放的,使得各层次学生都能参与并产生自己的想法,并通过不同的想法挑战学生的思维,经过实践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发现知识规律。“而深切的体悟必定来自亲身实践,但亲身实践未必自然会有深切的体悟,这时,教师必须适时引导,而且必须导在数学思维上。”没有花里胡哨的课件,没有哗众取宠的游戏活动,没有“小手如林”的伪热闹现象,也没有刻意的干巴巴的思想教育,潘小明的课堂,正因为独特的着力点和巧妙的引导,令学生终身受益,令同行敬佩不已。

抬起头,往下看,这话怎么听都有些别扭,却和谐地在潘小明的数学教学中体现,而且,就因为这一抬头,一往下,成就了潘小明平实而精彩的课堂人生。

采访手记

深度痴迷和超极“手潮”

通了无数个接头电话后,我和潘小明校长终于在上海新闸路1718号见面了!

上海的门排号就是这么奇怪,50米前面一个1718号的正门排号,50米后面一个1718号的偏门排号,在北京的方方正正中都找不着北的我,自然彻底晕乎到把一个上海人也弄得辨不清东西。

上了潘校长开的车,才发现车上还坐着一个美女,原来是学校的严薇副校长。

八成新的汽车拖拉机般叫了两声,向前勇敢地开出去。

“您刚拿本吧?”坐在副驾上的老司机的我心里直发毛,忍不住问。“不长不长,快一年了。”潘校长很诚实。

已是中午,为了方便下午还要赶飞机的我,不太听指挥的车几经折腾后,我们终于在1718号附近找到一个吃饭的地方。

“新冰山原理”、“问题场、问题串”、“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离开汽车后的潘校长谈起小学数学,与刚才的超极“手潮”(北京话形容初学开车的人)判若两人,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闸子。

“我们校长简直是痴迷课堂。”点好一桌精致的上海菜的严薇副校长笑着打断了我们。

潘小明,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现任上海市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中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小学)副理事长。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实践+反思”是其成长、发展的方式,已逐渐形成“数学生成教学”的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