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 玉龙:墨绿玉质,多处沁成一薄层白斑,局部似呈现原有的半透明质感。龙头神采精灿,龙体转折生动有力,满饰代表元气的谷纹。与另一玉龙成对,尺寸特大,或为鲁公身份者所佩戴。

商晚期至西周 玉鸟: 墨绿玉,有芝麻斑,表面有橘色附着物。雕作一鸟,外轮廓接近三角形,边缘多作直边。大眼睛,长尾巴。双面都刻有一大回纹作羽翼。

战国 旧玉谷纹璜:玉质,浅灰色,有赭斑。双面满琢榖纹;外缘有凹槽和凸棱,由龙纹简化而来。顶有一穿孔,应原作饰件,附黄杨木座,作陈设观赏之用。

汉 玉剑琫:白玉,有赭色裂痕。此器两面均琢几何化的云纹,中心有一长方銎(銎,读qiōng为斤斧受柄处),琫为镶于剑身与剑柄之间的玉饰,此件犹存铁质剑身。

东周 谷纹璜:灰白玉,局部有墨斑,表面有附着物。弧度略平,上下缘不平行,两端微宽。两面满饰谷纹,两端虽无明显的龙头,但浅的方形凹凸齿棱,即龙纹之角、鼻。中央偏上缘有一孔。

东周 谷纹璧:青玉,有浓淡不一的黄赭斑。单面沿轮廓刻弦纹,内外缘各一圈,两弦纹之间布满榖纹。

汉 玉璲:青玉,沁白,表面有赭色附着物。璲为嵌于剑鞘上用以穿带之剑饰。面部雕琢勾连云纹,有一方形穿带孔。

西周 长方形玉饰:青玉,表面沾有硃砂。略成梯形,四周有凹凸齿棱,单面阴刻窃曲纹。背面无纹饰,有二对象鼻穿。

东周 直纹带钩:青灰玉,有裂痕,带黄斑。细长条有弧度,一端向上内弯为钩头,一端背后中央突起一方形,用来钩系束腰的腰带头。正面突起四块,每块以三条直纹填满。


东周 龙纹玉珮:墨绿色玉,沁作灰白泛黄色。龙弯曲呈”S”形,卷鼻,顶上有角。全器轮廓琢有阴线,其间遍布凸起云纹。上部中央钻有一孔。此玉珮与另一龙纹玉珮组成一对。

台湾故宫博物馆的高古玉器 (二)
(2009-09-06 16:31:48)东周 玉璜:青玉,有浓淡不一的赭斑,局部呈白色。弧度浅,四周有凹凸齿棱,面部凸雕因线刻云纹,间有斜线纹,以为龙纹。上缘中央钻有一孔。

汉 白玉凤纹珮

汉 白玉螭龙佩

汉 和田青玉螭龙佩


春秋 耳飾玦:青綠玉,表面沁成白色,背面微露原來的質感,有附著物。全器單面以雙凹線琢幾何變形紋。玦為一種耳飾。

东周 玉璜:青白玉,带深褐沁斑。器成片状,半瑗形,两面形式,纹饰相同,通体以浅浮雕饰变形虺龙纹。两端各琢一龙首,以圆孔为龙口,可穿系戴。


战国 白玉龙纹环白玉,带黄赭斑。一龙盘旋而成环形,龙首搁于尾上。龙首繁复,头顶一束鬃发,有前足,周身有阴线刻纹。背面为平面,无纹。


东周 镂空龙凤玉佩:青玉,表面沾有硃砂。方形,镂雕一对龙凤合体,沿轮廓有一圈弦纹,其内浮雕云纹,间有斜线纹。四个角各钻有一孔。

东周 玉觿(拼音: xī):碧绿色玉,两端多泛白色。一端宽、一端细的弯角形。宽的一端周围有凹凸齿棱,象征龙的卷鼻、眉尖、角,龙身单阴线刻直角云纹。两面纹饰相同。兽首及器中央各钻一穿孔,供穿系佩带。

汉 玉剑琫: 青玉,深沁成大块白斑,有赭斑。此器两面均琢几何化的云纹,中心有一长方銎(銎,为斤斧受柄处),琫为镶于剑身与剑柄之间的玉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