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料-收“数钱费”其实是撵穷人

 隆里奇 2012-04-30

资料-收“数钱费”其实是撵穷人

2011年08月25日15:51 转载文章


漫画 沈海涛 一女士反映:不久前到农业银行存了300个1元硬币到个人账户上,银行收了我6元钱手续费。银行说,从2010年4月1日起,该行零钞清点业务收取一定的手续费。200个硬币收5元,每增加100个,加收1元钱。(5月24日京华时报)

银行收“数钱费”,理由是增加大量人力。但即使是用点钞机清点零钞,银行也还是要收清点费。可见增加人力之说只是托词。有议论说银行见钱眼开。依我看这法说又是隔靴搔痒。其实,偌大银行未必真要赚那几个小钱,接近实际的原因的,恰是银行要把穷人赶走——富豪是不会拿着零钞上银行的。明火执仗地撵穷人出门,当然不行,于是就用收费的手段。

银行为什么不愿接待穷人,无非是与穷人打交道赚不到利润。银行利润主要来自存款和贷款利差。穷人没有几个钱,油水非那些“VIP”可比,却还要一人一账户,占用银行系统资源。在银行眼里,和穷人交往,不过是一块鸡肋,甚至连鸡肋也不如。银行变着法儿赶走穷人,并非始于今天。比如前几年开始实行的对小额“穷账户”收管理费且降低利率,就是一个例子。穷人如果有一个“穷账户”,不但不会有一分钱增值,而且只会随着一次次减扣管理费而直至消灭。穷人心疼得慌,说咱不存了,而这正中银行下怀。

从让“穷账户”入不敷出,到收零钞清点费……穷人面临着银行的硬挤压加“软挤压”。挤压穷人,理由很堂皇也很多,比如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比如“银行市场化”等等。我们无须说这是歪理,然而即使理由不歪,却还有大道理小道理之分,大道理是要管小道理的。比之于“穷人的经济学”这样的大道理,那些把穷人赶出银行的小道理又还有什么道理呢?

银行是一种特殊的经营机构,国家之所以对银行经营实行准入制,原因就在于银行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共服务性质,不仅要看其资本条件,还要求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而如果银行一面享受着承担了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拥有的特权,一面却又强调“市场化”而嫌贫弃贫,这岂不是如百姓所说的“吃里扒外”么?要把穷人赶走的银行,自然是把自己当成了“富人银行”,但问题是中国有自己的国情,爱富嫌贫的银行又能走多远呢? 奚旭初

(责任编辑:马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