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6日,加德满都洒红节的前一天,我打出租车来到与加德满都一河之隔的帕坦古城,这个商业之城、艺术之城。
帕坦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在巴格马蒂河畔,西北距加德满都3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有巴格马蒂河桥连接首都。人口7.9万(1980)。历史名城。公元前650年已为居民点,建于公元299年,尼泊尔古都之一。十一至十八世纪曾为尼瓦人帕坦王国都城。
当我到了古城门口,试图进入杜巴广场,被要求买票,我出示了中国护照,管理人员发给我一个贴在胸前的黄色标签,毕恭毕敬的让我免费进入。看到那些“老外”还在排队买票,我心里分外得意。
两层的Jagannarayan神庙建于1565年,是广场中最古老的寺庙。神庙位于一个砖砌的方形基座之上,基座上有两尊大石狮,石狮的上方有两个守护者的形象。神庙的檐柱上刻有色情画面。
今天的Jagannarayan神庙,却被一大群学生占领,清一色的男生。

男同学在看什么?我很纳闷。听到喧闹和尖叫声,我上前几步,看到这样欢快的场面。正在我拍照时,不知道在哪里飞过来一个水袋,险些砸到我的相机。水袋落在地上,破碎,水花四溅。

明天才是洒红节,年轻的学生们等不及了,已经开始过节了。看到他们还都背着书包,我知道这是课前的活动。那么,男同学们为什么这样高兴呢?

却原来有尼泊尔大美女一枚。

回头再仔细看看这群风华正茂的男生,那还是相当的有“范儿”,英俊潇洒,明星派头。

看到这样经典的画面,尼泊尔男生们只有羡慕的份儿,不知道是否还有嫉妒、恨。

女孩挥手说:“不要啊!”

男孩岂能手下留情,回答:“我都这样了,怎么还会放过你。”

一个帅气的小男生。

几个欢快的大女生。

一群稚嫩的女生。

闹够了的学生,来到神庙继续看其他同学的喧闹。这个时候,应该是接近尾声了。

圣水的水源地,一边百姓井然有序的排队接水,另一边学生们在洗去红色。

学生占领古城至少几个小时,上午十点左右,陆续“撤离”。
实际上在古城玩耍的还有这群穿不同校服的女生。

和加德满都一样,帕坦的杜巴广场也被称为王宫广场,这里集中了数目众多的寺庙,纽瓦丽人的艺术天赋在这些建筑中展露无遗,它们将使你体验到最为豪华的视觉盛宴。在马拉王朝时期(14--18世纪),尤其是在希迪纳拉希哈·马拉(SiddhinarsinghMalla)果晚统治时期(1619--1660年),杜巴广场曾经辉煌一时,帕坦的主要商业区MangalBazar一直延伸至广场的最南边。

虽然大部分同学撤离,杜巴广场上还滞留一些逃课的学生。
这一对就这样谈着,女孩把一个塑料袋玩来玩去。

三姐妹难分难舍,古城神庙下留下她们靓丽的身影。

还有这样的好朋友们,在神庙上晒太阳。

一群衣服漂亮的学生,很像童子军的服装。

两个女生,一个看似狡诘,一个看似憨厚。

六个女同学和一个男老师,美丽的背影,美丽的装束。

帕坦古城里可没有什么铁栅栏,小孩子可以随便在古迹上玩耍。这里就是她们的天堂。

学校本身就是昔日的皇宫的一部分,学生们在自己学校古老的大门前。

中午饿了,上了广场一侧饭店的天台,在等待我的午餐。

俯瞰帕坦杜巴广场。

吃饱了,我又回到杜巴广场上。

广场上的伊斯兰女游客。

大象下的尼泊尔女孩。

谈情说爱的南亚青年男女。

聚精会神的西方游客。

牵手的尼泊尔学生。

走过的纽瓦丽女人。

有这样神秘的一对。

这就是古城的风情。

淡定的尼泊尔老人。

杜巴广场神庙林立。国王端坐石柱上面。

杜巴广场外的繁忙的商业街。

回望帕坦古城,我与它亲密一个美好的上午,有些恋恋不舍。

半天的帕坦古城游览,绝对是一次愉快而充实的体验。赶上洒红节的前奏,又是一个不寻常的经历。尼泊尔学生功课肯定不多,学习好像很轻松啊!我爬上爬下神庙,贴近石雕、木雕,有一种贴近历史的感觉,我与尼泊尔如此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