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会议新闻拍摄手法
2012-05-02 | 阅:  转:  |  分享 
  


浅谈会议新闻拍摄手法

市级电视台经常要拍摄会议新闻。由于时间紧,记者往往不能作充分准备。很多记者一到会场就开机拍摄,尽管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仍难免顾此失彼出现偏差。同时,会议新闻的时间性强,必须抢时间抓拍,不允许记者在现场深思熟虑,在这种情况下,本人结合自身经验,就如何拍摄会议新闻必须注意的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1.会议新闻:

A.主席台全景、中景、左右45°侧景(即小全、侧小全)、领导人特写(单、双等分切镜头),特别注意要抓到领导人发言时,表情和手势等营造气氛的镜头(正、侧面多角度)。小全画面的拍摄,要分主要领导讲话和不讲话时拍两组。每个有效画面不少于8秒钟。

B.会场(带会议横幅的)全景、左右侧全景和中景。听众分切镜头、由主席台摇到听众席的镜头、听众席的全景(站在主席台上或适当的位置拍摄固定、摇等画面)。若会议内容较长,应增加听众画面的拍摄(多角度、多手法如推、拉、摇、移等)。

2.拍摄人物时对景别有以下要求:

A.领导人特写:画面中尽量排除并排坐的其他人,画面要饱满,主体突出,主要领导人要求有正面、左右侧面的特点。在拍摄主要领导人时,应避免在有损领导人形象的角度拍摄(背景上的树枝、窗格,前景桌面上的话筒、花束、茶杯,领导人面部缺憾等)。不需要单独镜头的领导,可以两个或三个等人分切和摇。(交代与会各级领导要合理运用摇镜头)。

B.听众一般不出单独镜头,有在认真记录的听众,可以出特写(从笔记本拉出的),特别要注意的是画面中不要出现打哈欠、睡觉、揉眼睛、喝水等杂乱的动作。

C.不管是拍摄领导或是听众都要求人物的画面要尽量干净、饱满、主体明显。

D.根据会议的具体情况,要把握好摇镜头和起落幅的节奏,起落幅要左右对称,并且要有足够的长度。

3.对会议画面元素要求如下:

A.主席台和整个会场的画面一定要饱满,尽量避免会场的照明顶灯、廊柱等杂物进入画面。

B.整个画面的色温要统一(主席台、听众席若照明条件不同,应分别调白)。

4.在会议拍摄主要的、必须的画面时,动作应尽量快一些(在会议开始阶段),防止漏拍重要的画面,以及因参会人员出现懒散姿态,而影响拍摄。

5.不管大、小会议,摄像记者必须准时抵达会议现场,熟悉拍摄现场环境,如光线、主席台领导的座次等。



献花(0)
+1
(本文系似水流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