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要摆脱它们。但“欧元区的动态仍是全球金融稳定的主要风险。近期一些重要的政策措施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一些亟需的安慰,主权债务息差有所缓解,银行融资市场再度开启,股市开始反弹。然而,新的挫折仍有可能出现。前面的道路具有很大的……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来保障并夯实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GFSR)作出了这样的进展评估,该机构把最终目标乐观地称为“对持久稳定的追求”。很多人将满足于不那么雄心勃勃的愿望:几年的稳定就会是意外的欣喜。
![]() 令人鼓舞的是,面对2011年末金融崩盘的风险,欧元区展开了行动。欧洲央行的长期再融资操作减轻了融资压力,遏制了银行倒闭风险。在面临压力的几个国家,新政府正在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爱尔兰和葡萄牙在调整计划方面已取得进展。希腊已谈判达成债务重组。在监督内部失衡(不限于财政失衡)方面已取得进展。欧元区防范危机蔓延的“防火墙”已得到加强。 简言之,《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指出,经济下行风险的确已降低。不幸的是,报告称,金融稳定风险仍然存在。这些风险尤为重要的一方面是银行进一步去杠杆化。鉴于银行臃肿的资产负债表,去杠杆化是必要之举。但这在经济上是危险的。 ![]() 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所称的“目前政策情景”中,到2013年底,总部位于欧盟(EU)的58家大型银行可能将其资产负债表缩减2万亿欧元,占总资产的近7%。对欧元区信贷供应的影响仅为未偿还贷款的1.7%,但这种下降将集中于报告所称的“高息差”国家,使这些国家更难回归由私营部门拉动的增长。其它可能的受害者是中、东欧的新兴经济体。即使根据该报告所称的“完整政策情景”(将包括经过加强的危机管理、动态银行重组以及“为一个金融和财政更为一体化的货币联盟而制定的路线图),银行资产的削减规模也可能高达2.2万亿欧元。 要遏制无序去杠杆化的危险,就必须向银行注资,包括由新设立的支持基金注资。然而,即便此举也不会打破银行与脆弱主权债务的有害联系。在意大利“存款机构”的合并资产中,有高达12.4%——相当于2012年预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2%——是对意大利政府的债权。在西班牙,对应数字达到资产的7.7%,GDP的26.5%。脆弱主权债务与暴露于这些债务的银行相结合仍是危险的。的确,欧洲央行的慷慨融资加强了这一联系。这味药具有危险的副作用。但鉴于这么多外国人希望削减敞口,这味药必须要用。意大利近一半公共部门债务的持有者在海外。如果这些债务被抛出,最终必然要由意大利人接手。 此次金融危机暴露了主权国家间货币联盟的种种弱点,尤其是调整的难度以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央行。它还暴露了欧元区在具体设计上的弱点。最后(但不是最不重要的),它暴露了成员国政策和机构的弱点,特别是在金融监管、银行、公共财政管理以及劳动力市场等领域。不幸的是,这场危机的规模意味着,有关方面必须在巨大压力之下补救那些能够补救的地方。在每一个阶段,欧元区所做的都超出人们可能抱有的预期,然而这还是不够。 不过,当务之急是显而易见的:给予陷入困境的国家时间和机会,让它们调整各自的经济,从而再度实现稳定。我对IMF分析的解读是,这些国家正在令人痛苦地取得进展。但还有更多事情必须去做。最重要的是,要应对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债务重担,以及这些债务与银行之间的密切联系,就必须重启增长。挑战仍然巨大。为了大家,再努力一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