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让孩子病在起跑线上”——访张向葵教授

 昵称7745844 2012-05-02
不要让孩子病在起跑线上”——访张向葵教授
本报记者 张肖雯 王婧怡

■张向葵,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附属幼儿学园园长。

近年来,随着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推进,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博导到幼儿园园长,从研究者到实践者,社会科学工作者眼中的幼儿教育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对此,笔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张向葵教授。

做“有社会价值”的学者

记者:在2007年接任东北师大附属幼儿学园园长之前,您在教育课题研究上已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绩。是什么促使您放下以前的荣耀,投身到幼教的基层工作中的呢?
张向葵: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社会价值应该如何体现?或者说作为学者,专业的价值应该如何体现?以我自己为例,我的专业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属于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根据其特点进行如何教育的科学。我觉得,目前从事这门学科研究的学者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书斋式”研究者。从书本中找问题,脱离儿童实际、远离社会需要,体现不出学者的社会研究价值。第二类是“课题式”研究者。某类研究项目,到中小学去发问卷、搞调查,结果是给学校、幼儿园带来一些麻烦,不能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第三类是“实际式”研究者。真正走进基础教育、走进儿童、走进社会,深入教育的第一线,从实际中发现问题。这类研究者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去发现真实存在的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有意义的问题。学者只有做“第三类”研究者,社会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才能够真正地把自己的知识用于教育实践。对于我来说,要追求的就是第三类——“有社会价值”的学者。只有真正地走向幼儿教育,了解儿童、感悟儿童、研究儿童、服务儿童,才能造福儿童。

追求“阳光心态”  成就“阳光生命”

“阳光教育”实际上也是提倡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幸福教育。“阳光教育”不是让儿童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仙境”或与现实无关的“真空”世界,而是要生活在现实世界。

记者:树立以孩童幸福生命为本质,“葆有天性、启蒙心性、注重个性、三性并茂、阳光生命”的发展理念一直是您孜孜不倦的追求,那么,您是如何将这一理念贯穿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的?
张向葵:我的办园理念是有深刻哲学基础的,即站在心理学、哲学和教育学的高度来思考儿童是什么。你只有明白了儿童是什么才能提出怎样教育儿童。儿童是特殊的人。从年龄阶段上来讲,人发展过程当中的一段是儿童。早期儿童教育的特点和成人不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儿童的天性。现在我们这个年龄阶段已经少有天性了,天性更多地融入到了社会性当中。所以儿童早期的天性就是人在儿童阶段的特点,表现出了一种自然性。针对自然性,我们的教育往往是很忽略的,对儿童本身的特点把握得不是很清楚。
应该怎样去关注天性呢?对此,我提出“葆有天性”。儿童的天性好比一团火,只有像保持一团火一样,让它永远新鲜,不被外界干扰、束缚、打压,保护着、呵护着、生成着的天性教育,才能使儿童的天性成为他一生发展的自然基础。该自然基础在儿童整个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是人动力的核心,是对问题的指向和集中。当教育能让人愿意去做的时候,就变成了让你学、我要学,我要学便来自于内在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品质。“葆有天性”就是保存了人一生在康庄大道上前进的动力。与此同时,儿童进到社会,他就是一个社会人,就具备了社会性。社会性本身对人来讲最主要的问题便是精神和品德。人出生之时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在品行上不存在好和坏,关键在于他后天所受的教育和引导。在早期,社会性就在于去启蒙儿童的心性,让他心里的品质被启蒙得符合社会的要求和规则。所以我强调“启蒙心性”,让儿童从多个方面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但每个儿童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个性,教育便应该“注重个性”。最终,达到“三性并茂”的教育目标。就好比我经常对家长们说的,“不要让孩子病在起跑线上”。唯有如此,儿童的生命才能像阳光一样健康、活泼、有力量。
 至于说怎样将理念贯穿到教育实践当中,我把它称为一个核心,三个层面。一个核心是文化建设(价值观):形成学园核心价值认同。学园是三流的硬件,但要办一流的学前教育,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我们以发扬大学文化内涵为准绳,挖掘学园文化精髓,形成了“爱心做人、慧心做事”的学园文化,并用它引领学园的发展。围绕这个核心,从三个层面来落实我的理念。
 第一个层面:物质文化建设。该层面是有形的,主要体现在环境对儿童的培养上。首先是生活习惯的培养。针对每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通过3+X+Y的教学模式(3是三大领域、X是班级特色、Y是潜能开发),来让儿童感受爱,体验爱,分享爱,也学会去爱他人。相较于国家教育大纲规定的五大领域,我认为更应该注重儿童在语言、思维和综合能力三大领域的发展。幼儿园不应该设置专门的课程,它应该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既包括了班级特色的活动,也包括潜能开发的活动。其次,在环境建设中渗透爱,挥发爱,洋溢爱。比如创设“中国五千年文化长廊”、“阳光讲台”、“无光养殖墙”等,培养孩子对生活中一草一木的爱惜之情,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初步了解。
第二个层面:精神文化建设。围绕“一缕阳光,一点爱”的育童精神,“儿童第一”的教育精神,“三性并茂”奠基生命的幸福精神,传播大学为基础教育的服务精神。具体来讲,我们推出了诸如风筝节、踏青节、艺术节、科幻节等“八大节”系列活动,让儿童与大自然、社会多加接触,家长参与,从而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家园互动氛围。
 第三个层面:制度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是整个幼儿园文化实施的保障。我们成立了由教师管理幼儿园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建立了保障所有员工利益的“同工同酬分配制度”。另外,还设立了“优劳优酬的奖励制度”、“教师成长个性培养”、“教师发展培训”、“家长工作联席制”等。这些工作的推进,对于丰富和彰显东北师大整体的大学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形成和谐、稳定、向上的学园氛围起到了促进作用。
 记者:您曾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阳光心态”和“阳光教育”的重要性,其对象不仅包括儿童,还有母亲和教师。能请您就此详细地谈一下吗?
 张向葵:从理论层面来讲,“阳光心态”本身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它涉及儿童、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人只有拥有一种积极、健康、向上、阳光般的生存状态,才能面对自己的生活,面对自己的事业,面对自己的家庭和教育。就好比我们作画,如果你生命的底色打的都是暗色,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勾勒出的彩色自然也都是暗色当中的跳跃,而不会让人感受到快乐,它是抑郁的。这种抑郁对于人来讲就是心里健康的水平。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便明确规定:健康包括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与道德健康。“阳光心态”其实就是这四种健康的综合标志。这个综合标志对我们人来讲,体现出的是人的一种认识和选择。
 “阳光教育”实际上也是提倡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幸福教育。“阳光教育”不是让儿童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仙境”或与现实无关的“真空”世界,而是要生活在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就是关系世界,就有压力、有困难、有摩擦、有纠纷,需要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意识、精神、能力,培养儿童学会交往、分享、积极适应社会的要求,健康向上;不是一味地满足儿童的需要,而是要引导他们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形成自律。只有会自我约束的儿童,才是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儿童,才是健康成长的阳光儿童。

端正教育观念  推广适宜教育

对比中国,西方的教育理念深受社会文明(人本主义)的影响。用一句话来概括:西方的教育强调要将孩子培养得更像孩子自己;中国的教育是想把孩子培养成像家长的期待。

记者:现在的一些年轻家长,特别推崇儿童的早期教育。您如何评价这种现象?能请您为我们诠释一下早期教育的真实含义吗?
张向葵:这是中国早期教育最大的一个误区,与中国家长的心态摆不正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家长们对教育的无知。我们的家长是不懂得教育的,只有期盼,没有理念。家长们把早期教育看做是“过度的教育”、“开发的教育”、“提前的教育”和“超越式的教育”,而不懂得孩子早期的教育应该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我认为,幼儿园的教育不抓好,后期的教育就不叫教育而叫“改造”,是一种教育的浪费。
早期教育必须是一个科学的、有效的教育。这种教育一个最大的特点叫“度”,早期教育一定要把握住度。不教不行,过度也不行。那什么叫度呢?度就是适宜,即符合规律。在孩子们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他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你能捕捉到这个特点,施与最好的、最佳的影响,这就是好的教育。教育没有最好,教育只有最佳的、有效的。
 对于家长们来说,不要拔苗助长。要掌握这个度,关键在于了解。你给孩子所有的指导,都是孩子在其年龄阶段能够接受的,这就是适宜的教育。因为它能够接受、能够内化。内化之后成为孩子的一种内在的知识,人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现在被大家所推崇的“天方夜谭”似的早期教育,其目的是想让孩子“一步到哈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且每个人的成长规律都是不一样的。只有适合你的孩子、适合其年龄发展阶段的教育才是最佳的教育。
 记者:您本身是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毕业,还走访多国,对比中外基础教育,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张向葵:对比中国,西方的教育理念深受社会文明(人本主义)的影响。用一句话来概括:西方的教育强调要将孩子培养得更像孩子自己;中国的教育是想把孩子培养成像家长的期待。前者是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尊重个性、独立性和兴趣;而我们的家长则是希望把孩子培养成自己理想的接班人,成为家长期待的产品。这是两者最大的差别。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差别之下,不可避免地存在教育方法和形式的差别。西方人重视过程,培育、耕耘;我们比较重知识,对有形的知识尤其看重。国外是主动的教育,我们是被动的教育。
 现在的中国,孩子累,家长比孩子更累。说到底,因为我们的家长输不起。输不起最终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我们的文化赋予教育的要求和使命太强烈了,致使很早就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认为读书能改变命运。但其实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不完全如此了。读书改变不了多少命运,有些大学生、博士生拿着文凭也找不到工作。现在已经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可是人们的观念还没有发生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