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的司机作者: 稿源: 甘肃日报 2012-04-11 06:05
薛涌 世界上目前活着的诺奖得主有200位左右,其中31位居住在麻省,28位集中在哈佛和麻省理工。于是,波士顿地区开创了一个学校访问计划,让这些诺奖得主定期到当地高中和顶尖的学生们见面,手把手进行指导或激励。组织者特别雇佣了一位司机,专门负责接送。这样,世界上唯一享受诺奖得主教育的司机就产生了。这位司机叫DanMosher,44岁,社区学院出身,大致相当于我们的大专或中专吧,但勤奋好学。他对自己的工作难以置信。这位周末仍然在城里开出租车的司机说:“我这是在运送国宝呀!” 这位幸运的司机,不仅有幸旁听诺奖得主们的演讲,而且有大量时间一对一地请教。用他的话说,就是在开车途中接受哈佛教育。为此,他每接一位诺奖得主都要事先上网谷歌一通,然后抓住时机问问题。诺奖得主们也出奇地礼贤下士。有的坚持要他直呼其名,拒绝“教授”“老师”等敬称,有的则家长里短地无所不谈,推心置腹地讲自己的经历。DanMosher感叹,我不过是想对这些巨人特别恭敬点,结果居然做不到。他们就像我们这些普通人一样,直到谈起自己的领域时你才觉得他们是超人。这让我想起几年前麻省理工的一位诺奖得主,获奖的那天早晨,家门前面停了几辆转播车,邻居议论纷纷:怎么回事?一位小店主,和那诺奖得主每天一起跑步十几年,只知道自己的哥们儿是个教授,但搞不清究竟干什么。他那天迷惑之下,还跑到诺奖得主家里借口要个鸡蛋,试图探个究竟。 由此我们能学点什么?我最为感叹的,还是美国这些学者之平易近人。这方面,司机观察得非常准确:他们从来不把自己当做什么了不起的人,而是以普通人自处,只有在谈自己的领域时才自然显示出过人之处,并能把学问的精彩用平浅的话语解释,让普通司机也痴迷惊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