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数民族传统谚语和格言中的家教观念

 suoban 2012-05-03

少数民族传统谚语和格言中的家教观念

  (2010-04-23 06:10:34)

少数民族传统谚语和格言中的家教观念

    少数民族人民经过长期艰难的摸索和积累,逐渐从日常的劳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了大量有关家庭教育的谚语、格言。这些谚语、格言都具有相当深刻的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是少数民族家教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他们独具特色的家教传统和风尚。
 

他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他们认为“畜牲只有舔犊的溺爱,人类才有教子成人的理想”(藏族)。 “在家不会教子,在外就不会教人”(满族),“教子犹如驯虎”,(满族)。“刀不磨快难砍柴,孩子不教难成才”。(景颇族)对此,蒙古族的罗卜桑确丹曾经更明确地总结道:家教是国家的根基。各家的礼仪好,国君自然会变开明若家教荒乱,奋斗依靠、上进的目标无从会有,因而提倡:蒙古族家教好的家庭为尊贵

在家庭教育中,他们还特别重视对后代从小开始的教育。他们说:走马是从幼驹训练的,教子女要从小儿奠基(藏族), “树木从小剪枝,儿女从小教育(满族), “畜壮要从冬天喂,知识要从小时学(藏族),人从小时教,马从驹时训”(蒙古族) , 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子的教育要赶早 (蒙古族),衣服要从新的时候爱惜,孩子要从小的时候教育”(维吾尔族), 饭团要趁热捏,孩子要从小教(云南哈尼族),“父亲的教育——黄金;母亲的教育——智慧;哥哥的教育——利益;姐姐的教育——慈爱”(蒙古族). 他们认为只有对孩子实行从小开始的教育,才有利于孩子日后成长为一个具有贤德的人,

他们非常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认为驯猴子要有鞭子,教孩子要有法子(藏族 )。

在家庭“父母是子女的镜子,一举一动要身体力行”(藏族)。他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做出榜样。 因为“儿童养成的一切习惯,多是来自父母的影响”(藏族),驯服烈马鞭子重要,教育子女身教重要”(满族) 自己如何对待父母,儿女也一样对待自己”(维吾尔族)  

   他们对子女严格要求,因为“磨盘重了糌粑细,父母严了儿女贤”(藏族)“新衣裙头次就要洗净,人从小就要品行端正”(维吾尔族)。 他们注重对子女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谆谆告诫子女“孔雀是森林的福,父母是家庭的福(藏族)。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严格教育和忠告,因此作为子女要过了河不能忘牛皮船,儿成人不能忘父母恩(藏族)、糌粑的香味不到饿时不知道,父母的忠告不遇挫折不明白(藏族)、牛奶烫嘴不叫痛,父母打骂不记心(藏族)。

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注意苦口婆心,诲而不倦。人的短处可曲折地去弥补,人的顽症要耐心地去诲化(满族),有慈爱方有孝顺(满族)。 儿行千里母担忧, 父母的心在儿女,儿女的心在外头”(维吾尔族)。

    上述这些简练通俗的谚语、格言分别从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少数民族注意到了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不仅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人,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和兴盛。少数民族具有相当强烈的家庭教育意识,这些都为他们形成优良的家教传统和风尚莫定了基础 
少数民族传统谚语和格言中的家教观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