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案(第二课时)
2012-05-03 | 阅:  转:  |  分享 
  


4-4-2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金属腐蚀、电化腐蚀、吸氧腐蚀、析氢腐蚀的一般概念。

(2)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电源的认识。

(3)利用原电池概念理解金属腐蚀跟防腐的联系。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金属腐蚀与金属防腐的学习,提高用化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

(2)通过金属防腐的学习,提高用化学基础知识认识生活实际问题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铁生锈、钢铁防腐、水果电池等的研究,培养多留意、多观察等习惯。形成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2)通过原电池原理的学习,可认识到原电池既是各种化学电源的基础、又是金属腐蚀的根本,从而体会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

本课时的重点是金属的腐蚀和防腐。难点是生活各类化学电源中反应原理的分析。

[教学过程]



见ppt文件。



课堂练习:

1.镁铝合金在碱性溶液中开始反应缓慢,后反应加速。经分析是氧化膜及微电池作用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微电池负极是镁(B)微电池负极是铝

(C)铝的电极反应式是2H++2e=H2↑(D)镁的电极反应式是Mg-2e=Mg2+

2.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可以取代会产生隔污染的镉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H2+NiO(OH)Ni(OH)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pH不断增大(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D)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

Zn-2e=Zn2+②Zn2++2e=Zn③Br2+2e=2Br-④2Br--2e=Br2

那么,充电时的阳极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分别是()。

(A)④①(B)②③(C)③①(D)②④

4.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Cd(OH)2+2Ni(OH)2Cd+2NiO(OH)+2H2O

由此可知,该电池充电时的阳极是()。

(A)Cd(B)NiO(OH)(C)Cd(OH)2(D)Ni(OH)2

5.如图所示烧杯中均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4)(3)(2)(1)(B)(4)(3)(1)(2)(C)(3)(4)(1)(2)(D)(4)(3)(1)(2)

6.下列方法不能用于进行金属防腐处理的是()。

(A)油漆(B)铝热反应(C)电镀(D)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7.银器皿日久表面逐渐变黑色,这是由于生成了硫化银。有人设计用原电池原理加以除去,其处理方法为:将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放入一铝制容器中,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黑色会褪去而银不会损失。试回答:在此原电池反应中,负极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某铝镁合金片上剪下一小块(质量为1.0g),立即投入到盛有10mL10mol/L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1)自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从小烧杯中可观察到哪些主要现象?请依次写出。

(2)开始时产生气泡的速率较慢,这是为什么?后来的反应速率相当快,这又是为什么?

(3)写出所形成的原电池的负极材料名称和电极反应式。

(4)欲利用该反应来测定合金中铝的含量,还应测定哪些数据?请逐一写出。

[参考答案]

1B,2CD,3A,4B,5C,6B。

7.2Al-6e-=2Al3-;3Ag2S+6e-=6Ag+3S2-;2Al3++3S2-+6H2O=2Al(OH)3+3H2S;

3Al+3Ag2S+6H2O=2Al(OH)3+3H2S

8.(1)产生的主要现象有:切口断面处先产生气泡,反应先是较慢逐渐加快;小块合金片在溶液中上下翻动;溶液温度升高(试管外触摸发烫);反应后的溶液中残留了黑色固体。

(2)开始时产生气泡的速度较慢是因为合金表面有氧化膜。后来反应相当快的原因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较大、铝镁合金片在反应时形成了许多微型原电池、反应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等等。

(3)正极(镁):6H2O+6e=3H2+6OH-。负极(铝):2Al+4OH—6e=2AlO+2H2O。

(4)至少有四种途径:测定残留固体(镁)的含量;测定产生氢气的体积;测定生成的偏铝酸钠的量;测定反应中有多少氢氧化钠被消耗掉。









献花(0)
+1
(本文系烟锁寒山翠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