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督查方式助推经济发展

 徐徐读书 2012-05-03
创新督查方式助推经济发展
作者:市纪委效… 文章来源:市纪委宣教室 点击数: 45 更新时间:2011-10-10>

创新督查方式 助推经济发展

市纪委效能监察室

  

  近年来,市纪委效能监察室围绕发展大局,通过主动介入、搭建平台、跟踪问效、督查问责等有效手段,不断创新督查方式、拓宽监察领域、强化工作措施,以效能督查促干部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促发展环境改善,以发展环境改善促经济发展,扎实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一、建立制度,筑基强体,为经济建设提供制度规范

  制度建设是治本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市纪委效能监察室将效能监察引入到联审联批工作中,在全省第一家建立联审联批联办“三联”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招商引资及重大建设项目工作的规定》、《关于对违反联审联批工作纪律行为的处理规定》、《安阳市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安阳市公职人员工作作风预警制度(试行)》和《安阳市重点项目建设联审联批联办督查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建立健全了项目审批督办、项目审批进度反馈、项目审批奖惩等制度,为规范项目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1、全力推行 “两集中、两到位”。即:在联审联批联办部门,重大项目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科室向重大项目联审联批联席会议集中;部门重大项目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入驻联审联批联席会议落实到位,部门对重大项目服务科室负责人授权到位。通过联审联批联席会议,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简化流程,提升效能。联席会议一事一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对项目单位请示事项,实行缺席默认原则,擅自缺席联席会议单位,5日内不予答复的,视为同意并追究缺席单位领导责任。

  2、全面开展重大项目服务承诺。各县(市、区)与所招商企业及重大项目单位签订的协议,及时履行兑现服务承诺,实行“政府承诺、首长负责”制度,做到诚信招商、诚信待商,言必行、诺必践、行必果。

  3、全程落实“五位一体”督查。对重大建设项目监测挂牌、各级优化办成立督查组、实行职能部门入企登记、开辟企业诉求“直通车”、企业对职能部门测评。定期深入监测点企业,了解和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环境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对重大项目实行重点保护,对重点工程实行重点督查;凡入企部门和执法人员填写《入企检查、收费、罚款、摊派登记表》;开辟企业反映诉求“直通车”,与企业建立直接联系,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监测点企业每季度对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机关效能、服务质量、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在全市通报,并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对全年累计后三名实行效能追踪和责任倒查。

  二、注重落实,强化执行,为经济建设提供纪律保障

  督查主要是对地方政府施政行为和过程的监督。为强化督查工作,市纪委效能监察室不断强化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的责任追究,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1、组建督查队伍。市优化办成立10个督查组,由10名县级干部带队,在全市精选22名业务骨干充实到督查队伍中,建立周碰头,旬小结,月汇报制度。督查组通过开展走访调研,听取重点项目单位汇报,查看相关资料,走访服务对象,召开座谈会议,现场督导督办等方式,常年深入重点项目开展督查,为重点项目单位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2、实施全程监督。对于重大项目实行“前置于防、中律于控、后严于惩”的全程督查,市纪委效能监察室全程参与,实行跟踪问效,及时解决重大项目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审批事项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和办结情况的事前、事中、事后实行全过程监察监控。在市电子信息学校实训楼和市第一职业中等学校教学楼建设项目中,市督查组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出完整的工程进度计划及节点计划表,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督查组通过对事前工程进度计划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建立工程进度督查方案,实时现场督查督导,项目建成后,对教学楼建设资金运用、建设工期、建工质量进行了全程跟踪督查,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

  3、实行备案销号。市重点项目建设联审联批联办联席会议现场开出的交办通知单向督查组备案。对议定事项,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应按确定的时限落实,办结后到督查组销号。销号时以手续复印件和项目单位签署的办结认可书为依据。在市第八中学整体搬迁项目中,市土地局承担土地证办理工作。为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办结,市国土局召集土地利用科、审办科、地籍科等相关科室,提前介入,现场办公,与项目单位建立密切沟通联系,牺牲休息时间,提前三个工作日将《国有土地使用证》办好,并及时向督查组进行销号,受到了项目单位的好评。

  4、严格责任追究。对不兑现服务承诺,出现开门招商,闭门宰商的;联审联批联办不按时办结和推诿扯皮的;因恶意阻工造成招商项目停工和项目流失的;出警(办案)不及时、处置不到位、打击不力等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给予相关单位责任人党政纪处分;对不足以实施党政纪处分的,将按照《安阳市公职人员工作作风预警制度(试行)》予以处理。对因项目单位不主动、不积极,相关审批部门办理手续迟缓等行为,造成项目未达到要求的,通过加大追究力度,严查重处相关责任人,同时,上挂一级,严格追究有关单位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责任,并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党政纪处分。市行政执法局无故缺席全市重大项目联审联批联办会议,市纪委效能监察室、市重点办组成调查组对此事作了专题调查,并给予主管副局长作出检查,办公室负责人政纪处分,主要责任人实施黄色预警处理。

  三、应急处置、预警机制,为经济建设打造良好政务环境

  1、应急处置,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为及时协调、跟踪问效、优化全市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办出台了《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制度》,以解决各类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发事件。安化集团铁路专用线因交通事故纠纷,致使铁路专用线受阻,原料运不进去,产品运不出来,造成每天经济损失达600万元。督查组接到企业情况报告后,立即召开了有关各方参加的协调会。通过大力协调,事故得到了妥善处理,保证了安化集团顺利生产,使企业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2、注重预防,建立预警制度强化作风建设。2009年,安阳市出台了《安阳市公职人员工作作风预警制度(试行)》,对公职人员工作作风进行预警。根据性质和程度,将预警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级,实行梯次预警,被预警次数顺延、累计。对年内首次违规的给予黄色预警;对一年内两次违规的给予橙色预警;年内三次违规的给予红色预警,同时确定为全市工作作风“最差公职人员”,并追究本单位有关领导的责任。实施工作作风预警,填补了惩处制度上的空白,收到了明显效果。近年来,市纪委效能监察室通过对132个单位明查暗访,对77名公职人员实施了预警,其中黄色预警70人,橙色预警5人,红色预警2人,并在《安阳日报》等媒体上曝光。

  3、开展评议,以作风转变促行风政风转变。近年来,市纪委效能监察室先后组织开展涉企、涉民生科室评议活动,通过广泛筛选评议主体,充分体现民意、科学设置评议内容,实行分类评议、严格组织程序,强化结果运用,确保了公平公正。全市先后免职104人,调离执法岗位56人,抽调企业锻炼44人,诫勉谈话110人。涉企、涉民生科室评议,有效遏制了“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倾向,有力地促进了行风政风转变。

  通过创新督查方式,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加快了重大项目审批速度,职能部门和公职人员服务经济发展意识明显增强,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企业满意度显著提高。在2009年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考评中,安阳市进入前三名,所属五个县(市)中,有四个县(市)进入前20名,2个县进入前5名。2009年,全市列入河南省联审联批分解任务117项,办结112个,办结率居全省第一。2010年,河南省分解安阳市审批任务158个,办结130个,办结率再次位居全省第一。我们的做法受到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518日,郭庚茂省长专门作出批示,61日,省重点办下文要求在全省学习推广安阳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