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小园幽径 2012-05-03
  • 作者:随心夫子         

苏东坡是千古称颂的大才子,除了他的才气以外,人们普遍还称颂的是他的痴情。一般人认同“是真才子自风流”,以苏东坡这么大的才子,更应该与数不清的美女有关系,但是,他的一生只与三位姓王的女子的命运紧紧相连。而且,这三个王姓女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享寿不永,均在青春时期凋谢。

三万青松伴君眠的王弗

18岁那年,苏轼娶了15岁的王弗为妻,她的贤淑、精明,正好与苏轼的旷达、坦率互补。王弗也颇有才气,红袖添香夜读书之余,还能谈一点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可惜的是,他们的幸福生活之保持了11年,王弗就因病早逝。苏轼从京城(开封)一路护送妻子的灵柩,回到四川老家,把她葬在母亲坟墓旁边。苏轼在安葬爱妻的山坡上,种下三万棵青松。苏轼有诗句记载此事:“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三万棵青松! 苏东坡若有幸生在现代,一定会获得国家绿化奖励。——那是何等的风景,又是何等的心情?现在的情人们动辄送上玫瑰,使尽力气送上999朵玫瑰,就自以为风雅了,但这却是何等的浅薄?怎能相比至今还在四川眉山苍翠的青松?玫瑰易凋,青松长翠,苏轼以文人的浪漫和超人的执著,向爱人表达一份感天动地的情意。此情真可谓地久天长。

10年后,苏轼写下中国古代悼亡诗词中最感人肺腑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的光辉,与那三万棵青松一样,永远照亮后世情人们的心田。

患难相随的王闰之

苏轼的第二个女人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是进士之女,能以11岁的年龄差距,给姐夫做填房,究其原因是,一是从小崇拜姐夫,自不待言;还有一点是被苏东坡善待堂姐的一片深情所感动;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对苏东坡文采和人品的仰慕。她知道,这样的男人,足以托付一生,嫁给他,才有真正的安全感。

王闰之陪伴苏轼经历了宦海的大起大落。他们共同生活的25年,先后历经著名的“乌台诗案”和“黄州贬谪”。经济最困难时,和苏轼一起采摘野菜,赤脚耕田,变着法子给苏轼解闷。她去世时,葬礼极为隆重,苏轼亲自写了祭文,承诺“唯有同穴,尚蹈此言”。王闰之的灵柩一直停放在京西的寺院里,10年后,终于和苏轼合葬一处。

红颜知己王朝云:“一肚皮不合时宜”

称为苏轼红颜知己,陪伴苏轼余生的女子,也姓王,叫王朝云。苏轼在任杭州通判时,12岁的歌伎朝云被送给苏轼做丫鬟,长大后才被苏轼收为侍妾,此后,一直伴在苏轼身边22年。这是一个多才多艺、聪明绝顶的女子。她陪伴苏轼走过的是最艰难的道路,直到流放岭南。

在苏轼的后半生中,朝云万里相随,九死不悔,始终对苏轼“钟敬如一”,直到三十四岁病逝于惠州。苏轼最著名的一首怀念朝云的词,还是要数《西江月·梅》

玉骨哪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有一个小故事,颇能看出朝云对苏轼的理解,有一天,苏轼抚着肚子,问身边的人:“知道这里都是什么?”有人说是一肚子学识,有人说是一肚子文章,朝云却说:“那是一肚皮不合时宜。”

苏轼哈哈大笑。“一肚皮不合时宜”正是苏东坡人生的真实写照,王朝云真真看透了大文豪苏东坡。

在岭南的时候,苏轼已是年迈体衰,不得不遵医嘱,和朝云分床而眠。朝云正值盛年,为了应对漫漫长夜和青灯冷月,她只能诵经礼佛,独对黄卷。在她染病弥留之际,口中诵的竟是《金刚经》。苏轼为朝云作了《朝云墓志铭》《荐朝云疏》,又作《悼朝云诗》。

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她安葬在惠州城西丰湖边一座小山丘上。墓上筑六如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那一年,苏轼60岁,之后,一直鳏居。

人们都说不知道一个人的心里,可以装下多少爱,苏东坡给了我们一个完满的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