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尼泊尔】--杜巴广场
尼泊尔共有八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七处就在加都河谷,分别是:加都 杜巴广场、巴德岗杜巴广场、帕坦杜巴广场、博大哈佛塔、帕斯帕提纳神庙 (烧尸庙)、苏瓦杨布纳(猴庙)、昌古纳拉扬神庙。
两老汉重装徒步8天,完成了安娜普纳ABC登山。返回加都后,又设计了 加都河谷这七处世界文化遗产的徒步路线。
住在繁华的泰米尔区,于是一张加都地图就成了我们最好的向导。每天 一游,徒步往返,走街串巷,随意的游荡在加都的历史和现实之间。悠然自 得,让时间随意流逝;我行我素,让视觉触及每个角落。
虽然对那些神庙的名字和历史仅是从书上一知半解,但花上一天的时间 在这个弥漫着神圣和岁月味道的古城里漫步,感受这些奇异的时间沉淀物却 是如此的让人迷恋、让人安心。
尼泊尔语中的“杜巴(Durbar)”是王宫的意思。杜巴广场囊括了尼泊尔 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间的纽瓦丽古典寺庙建筑和宫殿。尼泊尔王国的马拉王 朝鼎盛时期,在文化、建筑、艺术上曾一度达到巅峰。马拉王朝第六代国王 死后,其三个儿子各据一方,自立为王,为夺取西藏商路的控制权,相互征 战,斥巨资修建王宫广场。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岗的三个杜巴广场,是当 年三个王国的王宫广场,现在都是辉煌的世界文化遗产。
杜巴广场没有围墙,庙宇、佛塔林立。这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象 集市一样热闹。朝圣的、卖花的、狗狗、鸽子,与人力三轮、出租车构成一 幅人神交融的场面。
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广场,却又是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和现实是如此的 接近,融合到你难以看到两者之间的间隙。
尼泊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度,你可以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他的文化,他的生 活,他的人民。如果在我们国内,我知道绝对不可以在一个几百年历史建筑上 肆意打牌,聊天,发呆,睡觉等而不受干涉。
想象不出来世界文化遗产之下可以是一个集市,狭窄的街道喧闹杂乱,垃 圾横野,周围是神庙殿堂,乱得神俗不分。这就是尼泊尔,典型的脏、乱、 差。说的好听点,那叫人与自然的和谐。
然而当你置身于恢弘的异样建筑中,用感觉去读取神奇的宗教语言时, 我想没有谁会不惊叹那一座座古老华丽的建筑,没有谁能抵挡的了杜巴广场 如此神秘夺目的诱惑。
宗教浸透了尼泊尔人的日常生活,每当黎明时分,人们便携带着祭神的 贡品到寺庙去,他们将贡品摆在神像前,然后把贡品与泥土搅拌在一起,搽一 小点在前额的两眼之间,以示神灵存在的象征。
神殿前密密麻麻的挤满了鸽子,鸽子群中趴着几头牛,据说是神牛。人 们买来食物不断的给牛和鸽子喂食,这里的牛和鸽子活得都很滋润。
在广场的人口处,就是那赫赫有名的女神庙。女神庙修建于1757年,三 层红砖楼上面装饰着精致的孔雀窗,被奉为“库玛丽”的活女神就住在里面 。
供奉活女神库玛莉是尼泊尔特有的宗教传统,尼泊尔人认为库玛莉是神 在人间的化身。库玛丽必须从一群最健康、最美丽又最无畏的五岁女童中, 经过由神职人员组成的专门委员会、星相术士和其他重要人物共同的审查、 挑选,最终成为众人瞩目的童女神。她是女神活的化身,是纯洁的载体。
“库玛丽”一词有几个意思:姑娘、处女、贞洁女,但它们的含义只有一 个--纯洁。在身体里没有流出血之前库玛丽就一直是女神,一但踏入青春期 月经来潮,抑或是擦伤或掉牙等最轻微的伤引起流血,那么这个库玛丽就马 上不再是女神,将重新挑选另一个女神来代替她。
著名的黑贝拉伯神像,是用完整的、高约5米的黑石凿成的,雕像足踏 怪魔,头戴骷髅饰帽盔,颈挂垂至腹下的一串人头骷髅,赤眉如火,巨眼圆 瞪,令人恐惧。
此像已有300余年,据说,如果有人在它面前说谎,立刻就会死去。于 是这曾经被用作测试人们是否撒谎的一个地方,每天都有很多教徒到这里来 祈祷。
神殿前有摆摊的,算命的,无所事事晒太阳的。
这位每天早上在固定地点位置,认真打扮描画的,竟是个男子。
极其精美的木雕
那天正遇广场上有活动,家长带来女童围坐一起,女童们岁数相仿,个 个打扮得花枝招展,不知是什么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