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惠普和IBM需小心竞争对手:戴尔的未来很光明

 春风先生 2012-05-04

惠普和IBM需小心竞争对手:戴尔的未来很光明

2012-05-03 18:06:45 来源: 福布斯中文网(上海) 1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我最近参加了戴尔公司在风景秀丽的德州奥斯汀的年度行业会议(以下简称DAAC)。我以前曾多次参加过许多类似这样的会议,这个会议和以前那些差不多,但也有不少不同之处。稍后我会详细讲到这点。在我脑中重复出现的一点是:戴尔拥有能够驱动企业发展和服务营收的所有特点。惠普和IBM最好正视这些特点,不然就准备好哭鼻子吧。

戴尔的领导团队团结、步调一致、对自己的业务相当乐观,在问答环节表现出相当的默契——是的,他们甚至在鸡尾酒品味上也相当一致。我和许多企业领导人见过面,也和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和杰夫·克拉克(Jeff Clarke)一起打发过时间。这并不是我们在职业生涯中所遇到过的那种惺惺作态的步调一致。我以我20年以上的PC、服务器和芯片行业职业生涯来评估他们,这种步调一致是实实在在的。有一点很清楚:戴尔主攻商用市场,而在大企业中,关键竞争力是软件和服务。硬件很重要,但是在硬件服从于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就要退居次席了。当然,戴尔将硬件视作获得服务合约的武器,这一作用不应被低估。在中端市场业务中,硬件依然非常重要,不过还是那句话,硬件是通往未来服务的一条道路。哦,我还听说一个有关服务的“有趣事实”,这个事实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原来使用Perot(译注:Perot被戴尔公司收购)服务的企业用户全部都与戴尔重新签约。这能说明很多问题。

我有过许多非常深入的谈话,但是最为引人入胜的一次谈话是和首席体验设计师们进行的。

是的,戴尔聘用有经验的设计师,以我的观点来看,都是非常不错的设计师。他们领导着硬件和包装的体验——这些业务在大多数公司都归于传统性质——同时也领导着软件设计和OOBE(开箱体验)。最近,戴尔XPS 13 超级本获得了巨大成功,被视为市场上最好的产品。我就如何继续保有这一成功的话题向这些设计师提出了尖锐的问题,而他们进行了正面回应。伟大的设计是从上至下的,其他团队正在为是否节约增加橡胶缓冲器的5美分而争论不休。很清楚的一点是,戴尔的整个领导团队看到了设计的价值,特别是在他们考虑IT的消费化之时。这就促发了消费者业务。

几个月之前,戴尔消费者部门被归于服务器信息块业务部门之下。鉴于全球消费者的大幅增长,这曾经是令我担心的问题。这透露了很多信息,其中一个信息就是:消费市场并不是戴尔的重点。尽管消费者贡献了戴尔目前营收的20%,戴尔仍将之视为机会主义,并且是以不会牺牲商用市场为前提条件来经营这一业务。我们不会很快见到所谓的“戴尔人”的出现。“消费者”这个词汇过去仅在“IT消费化”的语境下使用。未来的挑战在于,在坚持以商业市场为重心的情况下,如何去解决IT消费化,不过我认为戴尔的机会比其他公司要大些。如果迈克尔和杰夫认为消费者设计是重要的,那它就是重要的。就是这么简单。现在我们来谈谈手机。

在这场会议上,萦绕在我脑子里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戴尔在手机领域的定位。我曾非常清楚地指出,任何认为客户计算是重要的生产商必须设计和销售手机,无论现在这一市场看起来是多么可怕。恐怕没有人愿意拿诺基亚或动态研究公司(RIM)作为自己未来业务的样板。所以,当戴尔随随便便地宣布说,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手机时,我感到吃惊。戴尔将手机视为和PC、平板电脑,或是Wyse终端相同级别的又一个企业客户。为了使其获得企业客户的全方位认可,它需要和其他网络客户相同的部署、安全和可管理功能。你一定在为自己的iPhone能连上企业邮箱而沾沾自喜吧?且慢偷笑。你能一直连上ERP、RDB或是Sharepoint吗?恐怕不行吧。戴尔已经凭借平板电脑的这一功能在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抢占先机,也将广泛将之运用于智能手机。从细节上来说,戴尔已经采用了标准安卓系统,并运用自己专有的软件进行“武装”,此外还将为那些想要Windows系统端对端衔接的用户而着眼于Windows Phone 8系统。

我对这场会议的最后一个思考围绕于戴尔如何在企业市场进行渗透上。我所做的第一个“石蕊实验”在于战略,对于战略的好坏与否,我的嗅觉一向非常灵敏。戴尔的战略和我所设想的一样,在我看来是走得通的。戴尔是服务行业的新来者,并将利用惠普和IBM的规模和难以撼动的地位来反制这两家公司。这是一个典型的借力打力策略,将对手的力量变成其弱点。戴尔能够渗透进企业市场,能够十分灵活地进行进退,并使用更符合行业标准的技术。对那些渴望其他生厂商进入市场并能站稳脚跟,或者是认为现有地位牢固的生厂商行动相当缓慢的IT商店来说,这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戴尔在企业食物链上向上爬的过程中,没有什么可以失去,却有很多可以得到。

惠普和IBM最好密切分析戴尔的每一步,不然就将发现,自己在被定位为“老卫士”的同时,戴尔这位市场“新卫士”走进了市场、蚕食了业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