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一卡通”系统中各种收费模式的探讨作者:艾科电子 时间:2011.08.19自清华同方智能卡产品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在IC卡的行业应用领域不断地研究与发展。城市一卡通是我公司几年来一直致力投入的行业应用,凭借着公司雄厚的实力,已经为国内多个城市提供城市一卡通的技术咨询和运营咨询,并成功实施了沈阳市“城市一卡通”项目,得到建设部和众多用户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2004年成功实施的沈阳市“城市一卡通”项目,是目前国内最成功、发卡量最大的双界面CPU卡典型应用,发卡量已达到200万张,按照项目的总体规划,该卡将用于公交、出租、地铁、水电气收费、停车场收费、有线电视、社区管理和其他小额消费领域。 下面我们想就在城市一卡通实现过程中首先会遇到的设计难点——“用IC卡收费的模式确定”(它决定了用户IC卡的应用性质和应用边界)谈谈我们的观点。 如何在交通、水电气收费、停车场收费和其他不同行业众多商户中建立一个可广泛适用的城市一卡通的应用,体现在收费形式上,我们从实体与关系上分析,可分为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1、明确用户卡在消费系统的作用; 2、如何适应在消费系统中的交易形式的多样性。 一、明确用户卡在消费系统的作用 1、用户卡不能只局限于单个或几个行业的封闭的消费系统; 2、用户卡应能照顾到各行业交易形式的特殊性; 3、明确交易的完成时刻(不应是一段时间),该时刻必须是买卖双方同时确认; 4、用户卡代表着买方消费的开放性、设备代表着卖方收费形式的特殊性。用户卡与设备代表着不同的交易对象,在设计中应分开考虑,卡与设备不应相互约束对方扩充发展的潜力,不同行业的专用设备的变化也应相互无关。 在整个消费系统中,用户卡主要应体现其共性特征——“有钱走遍天下”,而设备主要应体现其个性特征——“好酒不怕巷子深”。 以上几点可作为组织、协调、设计、实现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
二、消费系统中的交易形式的多样性.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特点,其收费方法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适应不同的收费形式是能否实现“一卡多用”的关键,也是城市一卡通的生命力是否强大的关键。 收费模式的划分: 1、记名(能区分卡)与不记名; 2、实名(能区分人)与非实名; 3、定额与非定额收费; 4、定期与非定期收费; 5、记次收费与非记次收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