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天圣帖》、《真书宁州帖》

 zcm1944 2012-05-0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天圣帖》、《真书宁州帖》。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 - 阿倩 - 我爱的、爱我的,繁杂的世界其实如此简单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局部) 纵33.8厘米,横130 厘米。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为司马光亲自书写的原本。 这本作品约 29 行,460 多个字,记录了西晋元帝永昌元年(公元 322 年)的事件。 卷背有陈谢状5行,24字,亦是司马光手笔。司马光为人行事都很严谨,黄庭坚谓:“余尝观温公《资冶通鉴》草,虽数百卷,颠倒涂抹,迄无一字作草。”近人马宗霍云:“司马温公性端重,《通鉴》书稿,作字方整,未尝为纵逸之态,故十九年始克成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天圣帖》。 - 阿倩 - 我爱的、爱我的,繁杂的世界其实如此简单

司马光《天圣帖》,楷书,纸本,纵30·3厘米,横4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凡十七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五十一字。司马光此件为陈省华手书诗稿所作跋语一则,亦称《天圣帖》。文中所称“先太尉”,乃司马光之父池,“故相国庞公”,乃庞籍,“故省副陈公”乃省华。


  司马光这幅跋语以工整的小楷书写。通幅结体端正、严谨,横平竖直的笔画中,隐隐可见些许隶书的波磔之美。而在起笔收笔或勾挑处的用笔与唐代大书家颜真卿相似。事实上,北宋士大夫书家的书风,大多受颜真卿影响。司马光的这件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释文 :天圣中先太尉与故相国庞公,同为群牧判官、故省副陈公与庞公善,光以孺子得拜陈公于榻下。元丰二年,八月乙丑晦。陈公之孙法曹过洛,以公手书诗稿相示,追计五十年矣。乌呼!人生如寄,其才志之美,所以能不配于后者,赖遗文耳。苟无贤子孙,其湮没不显于世,可胜道哉!光窃自悲,侍公之久,今日乃得睹公之文,又喜法曹君之贤,能显融其先烈,是敢嗣书于群贤之末。涑水司马光。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天圣帖》、《真书宁州帖》。 - 阿倩 - 我爱的、爱我的,繁杂的世界其实如此简单
 

司马光《真书宁州帖》 纵32.7厘米,横57.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帖为司马光答复其侄子司马富的手札,叮嘱其辞官归里,侍养尊亲,为司马光六十七岁时所作。其书法结体方正,用笔的起落明晰利落,古雅淳厚,并寓隶书笔意。钤有元滕用衡、苏大年,明沈周、项元汴,清江德量、伍元蕙、罗天池、潘延龄等鉴藏印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