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允斌--给0-6岁孩子家长的建议——马齿苋防治手足口病

 颐养a 2012-05-04

陈允斌--给0-6岁孩子家长的建议——马齿苋防治手足口病

我的儿子今年五岁。去年夏天,他在幼儿园传染到了手足口病。这个病发作起来相当快,早上出门还好好的,中午就发高烧了,还使劲地咳嗽。这个病毒很厉害。看他的嘴里和手心都起了密密的小疱疹,可以知道相关的脏器都受到了很大的侵害,很有可能在内脏上也起了疹块。因此孩子非常痛苦,脸色通红,头上出汗,神志十分烦躁,不愿意吃任何东西。

我也是头一次亲眼见到这种病。好在这个病比较容易辨认,没有误认为是病毒性感冒给予退烧治疗,否则就害了孩子了。

手足口病没有特效的西药。一般的退烧止咳的中药也不能用。想来想去,这个病毒既然是通过肠道传染的,那就应该设法把肠道内的病毒排出去。孩子有些便秘,而且有肺热咳嗽的症状,肺与大肠相表里,说明肠道有积热。

这样一分析,马上明白该给孩子开什么药方了。出门采了点新鲜的马齿苋,捣碎加点白糖,给孩子服下,一天一次。当天晚上,烧退了。第二天,孩子可以进食。第三天,症状基本消失了。

五月初,听到安徽阜阳的手足口病竟然夺走了多个幼儿的生命,十分关注。这次致死人命的EV71病毒,看起来比以前流行的手足口病病毒要更为凶猛。但是,只要病毒的传播渠道、致病机理没有改变,那么通过驱除肠道病毒的方法来治疗应该还是有效的手段。

从我能找到的有关患病死亡儿童治疗经历的报道来看,这些孩子在发病之初都被当作感冒或发炎给予了退烧和消炎治疗。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如果治疗对症,有的孩子也许还能活下来!

患病儿童发烧,其实是他的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应急反应,用药物退烧,是人为地打断了人体驱除病毒的动作,使病毒借机大量繁殖,侵入神经系统和心肺,造成不治。

这种时候,不应该急于退烧,而是应该及时清除肠道内的病毒,防止病毒在肠道内大量复制。

经验总结和建议:

1. 手足口病本身不会致命,但是如果病毒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就很危险了。所以治疗的重点是保护好心肺功能,同时尽快驱除肠道中的病毒。
2. 驱除肠道病毒的最快方法就是通便,造成轻微的腹泻。因为孩子的年龄幼小,所以千万不要用厉害的泻药。最好是用较为平和的中药。马齿苋是很适合的,既能解毒清肠热,又能温和地通便。
3. 千万不要用平时给孩子治感冒的方法去治疗,尤其不要滥用退烧药。
4. 口腔起疹子的孩子会不愿意吃东西,不用勉强他。可以给他吃一些香蕉。香蕉性凉,并且滑肠,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 对于手足口的疱疹不要着急用药物去治,治也没用。它的毒在血液,不在皮肤,用外擦的药是没用的。等病好了,它会自己退掉的。

两点提醒:

得过手足口病的孩子并非从此高枕无忧了,反而更要避免再次接触手足口病毒。原因首先是病毒一旦变异,免疫力就会失效。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得病并不表示不被感染。所谓的产生免疫力我不认为是什么好事,而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一种病毒不再设防的一种表现。病毒得以长驱直入,留在肠道中对人体产生长期的慢性影响。

同理,成人也要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毒。为什么越是低龄的儿童越容易得手足口病,成人不得病。因为成人早就通过隐形感染获得了免疫力。其实,说白了,就是大人的免疫系统早就对这种病毒丧失抵抗力了。因此,如果家有患儿,建议家长也吃些马齿苋,帮助肠道排出病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