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人,只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靠朋友来帮忙,虽然有的朋友也不见得能帮你什么忙,甚至还会拖累你,但没有朋友却会无路可走。
上述道理相信没有人会反对,但有一种情形可不是人人能做到的,也就是:保持交朋友的弹性。
大部分人交朋友都“弹性不足”,因为他们交朋友有太多原则:
看不顺眼的不交;
话不投机的不交;
有过不愉快的不交。
这种交朋友的态度也没有什么不好,但在交友之中,实在有必要更有弹性一点;这是指广义的朋友,因为普通朋友和“知己”还是要有所分别的。所谓的“弹性”是指:没有不能交的朋友。你看不顺眼,或话不投机的人并不一定是“小人”,甚至还有可能是对你有所帮助的“君子”,你若拒绝他们,未免太可惜了。有人会认为,话不投机又看不顺眼还要“应付”他们,做人这样太辛苦了。
朋友也要分等级(2)
做人本来就是很辛苦的,但要做一个好人就是要有这样的功夫,并且不会让他们感觉你在“应付”他们。要做到这样,唯有敞开心胸,别无他法。因此,在交朋友的过程中,要牢记以下几个原则:
相逢一笑泯恩仇
某人得罪过你,或你曾得罪过某人,虽说不上彼此成仇,但心底确实不愉快;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可主动去化解僵局,也许你们会因此而成为好朋友,也许只是关系不再那么僵而已,但至少你少了一个潜在的敌人。这一点相当难做到,原因就是拉不下脸来。其实只要你愿意做,在许多时候你的风度会赢得对方对你的尊敬,因为你采取了和解的态度给他面子。如果他还是高姿态,仍旧耿耿于怀,那是他的事。不过要化解僵局还得看场合和时机,不要太刻意,例如在酒席上、对方离职时、升官时最好,也即是说,要有个好借口。
不是敌人就是朋友
有些人是“不是朋友就是敌人”,这样做会使敌人一直增加,朋友一直减少,最后使自己成为孤立;应该改为“不是敌人,就是朋友”,这样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敌人越来越少。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敌人会变成朋友,朋友也会变成敌人,这是社会上的现实。当朋友因某种缘故而成为你的敌人时,也不必太忧伤感叹,因为有一天他有可能再成为你的朋友,有这样的认知,就能以平常心来交朋友。
放下你的身架
身架是交朋友的一大阻碍,也是树敌的一个原因,千万不要以为你是老板或是博士,就不去理会一个工友,在“交朋友的弹性”这件事上,这种身架会使你交不到朋友。
能以这种弹性交朋友,怎么会交不到朋友,怎么会走不通路,做不了事?不过这种“弹性”不容易练就,必须慢慢来实践。
交友也须“势利”
现今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如果你正处于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或者正处于事业发展的紧要关头,你只能“有事”才“有人”,这时候把友谊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是解决不了生计问题,不利于事业发展的。
“有事”当然包含许多内容。“有事”时才“有人”是当前普遍的现象。“求人”办事也就是“有人”,为求发展,达到自己的目标,只能办事时甜言蜜语,否则也是办不成事的,如果“有事”时又“无人”,那只能说是你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处世办事的能力,缺乏维系人际关系最基本的条件。你不通过“有事有人,无事无人”地办成几件漂亮的事情,那你的“友谊”完全是虚设。
没有用处的人你给他帮忙,只能让他白添内疚,而且如果是朋友也应该多为别人考虑,再说,多帮有用处的人,并不意味着不帮好朋友,两者并不矛盾。话又说回来,为人要知恩图报,别人帮了你,而你不去回报,岂非“不够朋友”吗?
按中国传统心态来看,社交不应该有目标,应该“以情会友,别无所求”,奉行一种无为哲学。谁要是在交往中注重交往对象的使用所值,然后想方设法接近他、利用他,这就被认为“太势利”。
根据现代社会的交际观念,社交有三个基本目标。我们不能只强调信息共享、情感沟通而拒绝相求相助。我们不能把相求相助都当成“势利”来看待。
我们不妨设想,有这么一个人,他既不能与你信息共享、情感沟通,也不能与你相求相助,你会与他交朋友吗?恐怕不会。由此可见,人际交往还是有选择的,选择就是一种目标的体现,拒绝目标,也就是拒绝交往。
建立“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等式来说明。首先,要认清目标,接着找有相同需求的人,最后与之联系,建立关系。也就是说:
目的+有相同需求的人=关系
有人单靠直觉建立“关系”;有人则要努力不懈,才能拓展一点“关系”。前者往往难以预料结果如何;后者则大都能知晓拉关系的“天时地利”。
朋友也要分等级(3)
“关系”通常要花一点功夫才能取得。一家公司若在两个月内即将面临大裁员或破产的打击,员工应该早有所闻,有人像无头苍蝇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则已悄悄地打电话联络,寻找下一个工作机会,以免和公司“同归于尽”。这些人一定比慌张失措的同事先找到工作,之后也会继续靠“关系”,追求更卓越的生涯。
事实上,“关系”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线。和外界保持某种程度的“关系”,消息才会灵通。要是问他们这些“关系”是怎么来的,恐怕他们也答不上来。这种事并非是鬼鬼祟祟、见不得人的勾当,而是一般人成功的秘诀。他们了解“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也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后,练成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得到情报的神功。
善于拓展“关系”的人,是标准的社交高手,不管是在宴会、洽谈公事或私人聚会上,总是会掌握时机。对这些“沟通大师”而言,人生就是一场历险记——会议室、酒吧、街角、餐厅,甚至在澡堂里,处处都可以“增广见闻”。只要你多走动必有收获。
总而言之,人总是在心里更多地想“关系”有无用处,看看是否能从对方的需要上做些文章,让对方欠自己的人情,以使关系套牢。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找个“贵人”好成事
苏格拉底说过,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
一个军队优秀的统帅,一定是一个会合理利用自己资源的人,他能够使上至将军、下到士兵都达到人尽其用,这样军队才能达到最优化的调配,才能打胜仗。
回想一下,在你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有没有人帮助过你。你的回答可能是有,也可能是没有。但我敢肯定,你的成功离不开贵人的相助,只是你没有感觉到罢了。你想不想成功来得更轻松一点,成功来得更快一点?如果想,请马上找至少一位贵人来相助。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7岁的时候,立志想当音乐家。可是,在白宫遇见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之后,他改变了志向。他放弃了当音乐家的梦想,改而走政治家的道路,从此,他的人生和事业方向改变了。如果没有肯尼迪,也许就没有前总统克林顿,肯尼迪就是克林顿的“贵人”。
“贵人”是你生命中的开路先锋,是你事业上的导师。找一个“贵人”相助,比你作的任何决定都来得重要。
选择你的“贵人”(1)
当然,要选择“贵人”,一定要选择恰当的,选择最好的,选择顶尖的。他们一定要有影响力,他或他所代表的公司一定是有前景的,一定是有潜力的,而且是正当守法的。
那么,如何选择“贵人”呢?
1.不断地抛头露面
你主动出击的次数越多,你所认识的人也越多。你认识的人越多,认识“贵人”的可能性就越大。
2.帮生命中的“贵人”做事
环境决定命运,在贵人身边做事,你会学到很多东西。
3.与生命中的贵人一起合作
所谓的与马赛跑,不如骑马成功。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来得比较容易。
结交“贵人”的方法
1.永远不要做一个旁观者或者局外人
天下如果有飞不起来的气球,那是因为它没有被打气;天下如果有一辈子都不走运的人,那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人缘基金!生命中如果没有一个“贵人”出现,就会是艰辛而没有收获的。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的人,不是毫无机缘地就会出现。人脉资源网络的建设需要你用心地寻找和发现,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和参与。
2.主动寻求机遇
有人可能凭机遇获得一份好差事,但却不能凭机遇去确保它。只有专注于工作本身,为理想充实自己的人,才会遇到真正的机遇。
机遇不是侥幸得来的,由学徒发展成洲际大饭店总裁的罗拔?胡雅特,他的经历有很多值得相信“机遇”的青年人仔细回味的地方。
胡雅特是法国知名的观光旅馆管理人才。可是他当年初入这行时,不仅对这一行懵懂无知,而且还是带着几分勉强的心情。因为那完全是他母亲一手安排的,胡雅特一点也不感兴趣,但也没有反对的意思,只是浑浑噩噩的。这样的工作方式,当然谈不上机遇不机遇。
刚进去的时候,胡雅特很不适应,便想离开,但他母亲认为,抱着怜悯自己、同情自己的心理,改变主意,以后就会形成习惯,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最终将会一事无成。胡雅特最后还是回到训练班,结果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侥幸进入罗浮的关系企业——巴黎柯丽珑大饭店。
胡雅特进去是当侍应生,但他知道,观光大饭店,接待的是各国人士,必须有多种语言的能力,才能应付自如。于是,他在工作之余,开始自修英语。3年之后,柯丽珑大饭店要选派几个人到英国实习,胡雅特被录取。
在英国实习一年回来后,胡雅特由侍应生升为了领班。接着,他获得一个机会到德国广场大饭店实习。胡雅特到德国后不久,正赶上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不景气,观光客的人数跟着锐减,大饭店的经营非常不容易。他利用广场大饭店过去旅客的资料,动脑筋设计出一些内容不同的信函,分别寄给旅客,使广场大饭店平稳地渡过了这段艰苦的时期。他这些函件,其中有400多封,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观光业作为招揽客人的范本。
这时候,胡雅特已经具备英、德、法三种语言能力,但一直没有机会去美国看看,于是决定请假自费到美国看一看。经理却决定特准予他公假,以公司名义去美国考察,一切费用由公司承担。
胡雅特一到美国就去拜见华尔道夫大饭店的总裁柏墨尔,并把经理的亲笔信交给他,请他给自己一个见习机会,并要求从基层做起。
胡雅特真的从擦地板开始做起。胡雅特的做法,给他带来了好运。
有一天,华尔道夫的总裁柏墨尔到餐厅部来视察,看到胡雅特正在爬着擦地板。他跟这位来自法国的青年见过一面,印象颇为深刻,见他在擦地板,不禁大为惊讶。
“你不是法国来的胡雅特么?”柏墨尔走过去问。
“是的。”胡雅特站起来说。
“你在柯丽珑不是当副经理吗?怎么还到我们这里擦地板?”
“我想亲自体验一下,美国观光饭店的地板有什么不同。”
选择你的“贵人”(2)
“你以前也擦过地板吗?”
“我擦过英国的、德国的、法国的,所以我想尝试一下擦美国地板是什么滋味。”
“是不是有什么不同?”
“这很难解释,”胡雅特沉思着说,“我想,如果不是亲自体会,很难说得明白。”
柏墨尔的眼睛里,突然闪起一道亮光,用力注视了他半天,才说:“你等于替我们上了一课,胡雅特,下班后,请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这次的相遇,使胡雅特进入了美国的观光事业。自此以后,胡雅特的事业蒸蒸日上,一直干到洲际大饭店的总裁,手下有64家观光大饭店,营业范围伸到世界45国。
从这些知名成功人士的身上,我们最能明显看到的优秀品质就是:超人的交际能力。善于结交朋友,建立有效的社交圈,寻求前辈们的指导,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基本的职业技能。
3发掘对方关心的事物
纽约有家著名的面包公司——迪巴诺公司,可是纽约的一家大饭店却一直未向它订购面包。4年来,迪巴诺每星期必去拜访大饭店经理一次,也参加他所举行的会议,甚至以客人的身份住进大饭店。不论他采取正面攻势,还是旁敲侧击,这家大饭店仍是丝毫不为所动。迪巴诺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下定决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我想我应该改变一下以前使用的策略,就开始调查他所感兴趣的事情。”
“
不久,我发现他是美国饭店协会的会员,而且由于热心协会的事,还担任了国家饭店协会的会长。凡协会召开的会议,不管在何地举行,他都一定乘飞机赶去。”
“第二天,我去拜访他时,就以协会为话题,果然引起了他的兴趣,他眼里发着光,和我谈了35分钟关于协会的事情,还口口声声说这个协会给他带来无穷的乐趣。他还准备扩大内部组织,又极力邀请我参加。”
“
我和他谈话时,丝毫不提及面包。几天后,饭店的采购部门来了一个电话,让我立刻把面包样品和价格表送去。我有些喜出望外,准备好了东西,就赶到饭店。采购组长在谈正事之前,笑着对我说:‘我真猜不透你使出什么绝招,使我的老板那么赏识你。’我真是哭笑不得,想想我迪巴诺面包公司并非无名,我向他推销了4年的面包,可连一粒面包渣都没有售出。如今我仅是对他所关心的事表示关注而已,形势竟完全改观。如果我依然没有发现他所关心的事,恐怕现在仍是跟在他身后穷追不舍呢。”
迪巴诺面包虽然是远近驰名的,但迪巴诺的长期攻势却未见成效,而单凭与饭店经理闲聊对方有兴致的事,形势却大为改观。这就是投其所好的绝妙之处,在使自己被对方认同并喜爱后更容易达到目的。
4积极参与社交.结交“贵人”,建设人脉的前提首先是认识更多的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既定的生活圈子内,只要留心,看看自己的生活范围,是不是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什么变化——既没有增加新的朋友,也没有新类型的社交活动。更经常的情况是,一年年过去后,我们交往的依然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出入的是闭上眼睛都想得出路的地方。这样的生活很舒适,没有陌生人的地方,我们可以充分放松自己,因为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总会因为“不了解”而给我们造成心理上的紧张。这种情况,从我们离开父母求学时期,就开始了。
在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不同的面孔,不同的生活习惯,那种陌生和因之而来的寂寞相信在每个人心灵上都留下很深的印象。但人脉建设就是要跨越这种熟悉带来的“舒适地带”——转而开创一个更新、更广的生活圈子。为此,我们更应该积极的参加社交活动,开拓新的社交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