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武在战争控制中的思维流程1

 行为准德为先 2012-05-05

孙武在战争控制中的思维流程

作者:韩明林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2日

 

 

孙武在战争控制中的思维流程

韩明林

 

 

克劳塞维茨在解析战争属性时谈到,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他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他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1克劳塞维茨注意到的三条不同规律和三个不同的作用就是控制战争的关键因素。而早在2500年以前孙武就对此有了定性的论述,并且依据战争规律特性和不同作用力就战争控制问题像维纳《控制论》描述“黑箱”一样,分阶段地、系统地阐述了操控战争全过程的指导原则。

一、慎战

“慎战”是孙武战争观最根本的体现,也是《孙子兵法》对战争控制理论体系中的第一个控制“黑箱”。

(一)主体——决策者

孙武指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核心是一个“利”字。围绕这个“利”字,可让君主利令智昏,可以不顾一切发动战争。而决定战争的是以君主为核心的各诸侯国上层决策圈,他们对战争的认识决定了战争的起始。控制住他们对战争的认识,就间接地控制了战争骚动。因此,孙武在《孙子兵法》开篇就将战争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提到了有战争决策权的人眼前,让决策者围绕“大事”去审慎地筹划战争、应对战争。让决策者明白,只有慎重地对待战争,才有可能从与战争这头怪物博弈中争取国家利益最大化。

(二)目的——全利

孙子“慎战”思想的目的在于通过“慎”谋求“全”,通过“战”获取“利”。《孙子兵法》中提到“全”的地方有十余处之多。在《火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