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夏之月,此謂蕃秀,天地氣多,萬物華實。」立夏是夏季開始的日子。立夏過後,氣溫就明顯升高,在這逐漸炎熱起來的立夏季節,從中醫理論認為此時利於心臟的生理活動。那麼就來看看立夏養生我們都要做些什麼吧。

立夏養生:中醫保健攻略
立夏養生先養心
在中醫理論中,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季消長變化和人體的五臟功能活動相互關聯對應。心對應「夏」,也就是説夏季心陽最旺,同時提醒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保養。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的心理、情緒與軀體可通過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互相聯絡、互相影響。此時不僅是情緒波動起伏,機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起居、飲食稍有不妥,就會發生各種疾病。特別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並不少見。所以,在「立夏」之季要做好自我調節、笑口常開。
起居有度增加午睡
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立夏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視「靜養」,避免運動過後大汗淋漓,「汗」出傷陽。起床前可以做幾個小動作,有利於增強體質,養護心臟。立夏時天亮得早,人們起得早,而晚上相對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正午1點到3點氣溫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飯後,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腦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所以,中午人們總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對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來説,午間時分可以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30~50分鐘。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時間過長讓人感覺沒有精神。睡覺時不要貪涼,避免在風口處睡覺,以防著涼受風而生病。
運動養生
夏季人易多汗,體能消耗大,身體往往比較虛弱,因此運動要注意不要過量,只要出微汗就可以了,否則可能導致低血糖、抵抗力下降,輕者頭暈,嚴重的還會出現昏厥。夏季應以輕鬆運動方式為主,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時,選擇適宜的運動,如太極拳、健身操、慢跑、散步、瑜伽等。
運動剛結束時,人體仍處於代謝旺盛、皮膚血管擴張的狀態。這時如果立即洗澡,皮膚受到刺激,通過神經反射引起皮膚血管收縮,反而會使散熱困難、體溫升高。因此在夏季,運動後應適當休息飲水,過一會兒再洗澡,洗澡時最好選用溫水,不要用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