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收集实寄封

 书海探幽 2012-05-05

 实寄封是经过通信实寄后的信函封套的总称。按其不同的功能和寄递方式,可分为多种类别,如平信实寄封,挂号实寄封、快件实寄封、特快专递实寄封、印刷品实寄封、航空实寄封、军邮实寄封、联行专用实寄封、收件人邮资总封实寄封和各种带邮资的不同类别实寄封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邮资票品有多少种类别,实寄封就有多少种类别;只能比其多,不会比其少,因为邮资票品中没有的类别,实寄封中照样有,比如在铁路上递送的车递封等(见图①)。 

  集邮者搞集邮只重视邮票的收集,不重视实寄封收集,这是走进了集邮的误区。要知道实寄封经过通信实寄后,上面常盖有各种戳记,具有重要的历史见证和史料价值,是研究邮政史和邮票史可靠的保证,是组编邮集必不可少的重要素材。因此,集邮者从开始集邮,就应该防止自己走进集邮误区,学会正确收集实寄封

  误区之一:从有保存价值的实寄封上剪下邮票集邮者刚开始集邮,在收集信销票时,常从收集到的实寄封上,把自己所喜爱的邮票用剪刀剪下或撕下。如果是从品相不好、无特殊戳记,无保留价值的实寄封上剪下邮票,这样做无可非议,但对实寄封上盖有特殊戳记、有保存价值的,一定要注意手下留情!要知道、有些实寄封原封保留,远比从上面剪下的邮票要珍贵得多。这对珍罕邮票和普通邮票均如此。有些名人信函实寄封和错体邮票实寄封,只要邮戳盖得清晰,品相好,都应原封保留。

  误区之二:其貌不扬一律弃之无论收集何种实寄封,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凡贴有邮票的实寄封,一定要符合邮资,票、戳、封应尽量达到完美无缺;票面折皱、损坏和脏污,戳盖得不清晰、戳污涂、封破损、污染、不完整的实寄封,按理来说均不符合收藏标准。但是,有些具有特殊意义,邮政部门污涂的实寄封,却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像图③的实寄封,就是海峡两岸通邮的历史见证。  

  还有,有些实寄封在寄递过程中,封上面贴的邮票脱落或损坏,封被搞破损,邮政职工为明确责任,在封上常盖有特殊戳记或贴有邮政标签(见图④),尽管其貌不扬,具有邮政史料价值。不管封上面是否贴有纪、特、普等邮票,都应原封保存,切勿以"貌"取封。应能正确把握住各种实寄封的收藏价值;真正做好这一点,需要有邮识。

误区之三:只注重收集首、尾日实寄封集邮者收集实寄封,不能只注重收集重大邮事活动和邮资调整时的首、尾日实寄封,还应尽量多收集平时通信中的自然实寄封。这些自然实寄封,在寄递过程中信封上常盖有退信戳、宣传戳、事故戳、欠资戳、邮资戳、免资戳等邮政戳记,或者贴有各种邮政签条,如邮件退回批条(见图①)、附加费签条等。这些戳记和签条,是信件寄递中责任的客观记载,也是组编邮集有用的素材。

  值得提醒集邮者注意的是,将这些戳记或签条从自然实寄封上剪下或撕下,是错误的。因为这些戳记或签条,一旦与实寄封分离,有的就会大大失去它的珍贵价值。 

  误区之四:手绘封、签名封、趣味封不实寄著名画家和邮票设计家绘制的新邮手绘封、签名封,集邮者如能获得,常视为珍品,不舍得交邮局,怕丢失。这是不对的。未经邮局寄递的手绘封、签名封,只能作为收藏品,而经邮局寄递后,具有了邮政意义,是可以用来组编邮集的正规邮品(见图②)。

 同样道理,由著名人士在各种活动中签名的信封,也以收集签名实寄封为最好。有些重大活动常在重要场所举行,所发请柬信函,常有手递封,利用这种手递封请与会人士签名留念,也不失为一件好邮品(见图③)。

  另有情趣的趣味封,收集起来有一定难度,有时要靠机遇,时机一过,就难于再搞到。趣味封也应尽量搞实寄,如盖有1999年9月9日寄发的实寄封,虎年寄发的“九牛二虎”实寄封等(见图④)。 

  误区之五:不收集未贴邮票的实寄封集邮收集实寄封,当然要选贴有各种邮票、不同信函类别的实寄封。但对于未贴邮票的实寄封,许多集邮者认为不值得收集,这是极错误的。有些未贴邮票但上面盖有免贴邮邮票的戳记或贴有某种标志的实寄封,说不定是比较珍罕的邮品。如图⑤样板戏《红灯记》美术信封,原是邮制信封,“文化大革命”之后,按有关规定应销毁或停止使用,但北京报刊发行局期刊科则加盖“邮电公事”戳,作为邮电公事封使用。这种实寄封使用范围小,存世量少,珍罕,是组编“文革”邮集很好的邮品。

  有些贴有投诉标志,免贴邮票的实寄封,也值得收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