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寿村人 长寿迷

 明白人生书百年 2012-05-05

巴马人长寿之迷 - 巴马人长寿之迷

中国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内陆,处于亚热带地区.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巴马为"长寿村",而称巴马为"生产长寿药的地方"。最好的长寿环境。巴马的水,空气,阳光,磁场,是世界上最好的。这样的环境没有办法复制的!而且巴马的气候也非常宜人,冬天不冷,夏天不热。 日前举行的中国广西巴马长寿生态国际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巴马老人之所以长寿,是与这些老人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足有关系,即所谓的“饥饿疗法”。 身在世外,所以长寿。当地人的心态平和,而且终身进行劳作,当地的食物也与众不同。

(图)巴马人长寿之迷巴马人长寿之迷

巴马人长寿之迷 - 1990年我国第4次人口普查显示

巴马有72名百岁老人。但不少外国专家对此半信半疑。1998年3月25日,由琼本纳德带队的国际老年人年龄认证委员会丹麦、德国组专家考察团,到巴马对百岁老人的实际年龄进行考察。

(图)巴马人长寿之迷巴马人长寿之迷

在考察过程中,专家们偶然发现了几本家谱,那是一些旧得发黄的纱纸本,利用传统历法的天干地支组合,记载着家族人员的生辰八字。像东山乡陈氏家谱中,85年里记录了186人,其中6位上百岁,15位在90岁以上;东山乡巴布屯龙姓的家谱显示,前后50年间,家族中有7位百岁老寿星。这样有力的证据征服了挑剔的专家,考察团首肯巴马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长寿之乡。

国际上对老年人实际年龄的认定一直是个难题,因为百年前没有身份证,原有户籍登记随着改朝换代而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各国的百岁老人都很难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的实际年龄。在巴马,百岁老人精确到时的生辰记录,让考察团的专家们赞叹折服。 气温“黄金分割” 空气泉水有“宝” 为了诠释巴马人长寿现象,长寿科研专家苦苦寻找各种答案。

巴马人长寿之迷 - 专家考察

经过考察,专家们发现巴马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常春。最为独特的是,巴马的年平均气温20℃正应验了黄金分割律

(图)巴马人长寿之迷巴马人长寿之迷

巴马人长寿之迷 - 自然环境

据医学专家解释,人在气温20℃~24℃时感觉最舒适,因为人的正常体温37℃,乘以黄金分割系数0.618为22.8℃,在这一环境温度中,肌体的新陈代谢、生理节奏和生理肌能均处于最佳状态。巴马的年平均气温20℃与22.8℃非常接近,巴马老人长寿首先得到了环境温度因素的支持。巴马老人长寿的另一原因,是当地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专家用精密仪器测定,巴马盘阳河沿岸及石山溪谷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万个/立方厘米,其它乡村也在2000~5000个/立方厘米之间,高出工业城市和平原地区十倍到几十倍。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巴马空气清新,平均每立方米负离子含量高达二千到五千个。在这个天然氧吧般的环境里生活,有病不吃药也会好三分。此外,巴马盘阳河的碱性离子水富含助人长寿的微量元素。专家说,人的正常PH值在7.35至7.45之间,糖尿病是因为人体酸性体质引起的,酸性体质不但引起糖尿病,还导致痛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诸多疾病,所以日常一定要喝弱碱性水,起到平衡作用。

专家们认为,巴马老人很少出现其它老年人常见的肺气肿、高血压、气喘等疾病,负氧离子功不可没。此外,巴马全县大部分人日常饮用山泉水,有的直接饮用河水和储蓄雨水。

(图)巴马人长寿之迷巴马人长寿之迷

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博士在巴马采集水样检验,发现这些水含硒、锶、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含量高,这些微量元素对人类的健康长寿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专家还发现,土壤富含微量元素,还能够释放对人体有益的放射能,吸收了这些能量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延年益寿了。

巴马人长寿之迷 - 提倡晚婚晚育

 提倡晚婚晚育 劳动“拉长”生命  巴马人大多习惯晚婚晚育,一些当地人还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就是结婚后女方不在丈夫家长期居住。不少人有夫妻分床睡觉的习惯,避免过频的性生活。巴马的壮、瑶民族人多习惯晚婚晚育,壮族还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就是结婚后女方不到丈夫家长期居住,少则二三年,多则七八年,然后才定居丈夫家生活生子,同时还夫妻分床睡觉,减少过多过频的性生活,保持旺盛的生活情绪.

让人惊讶的是,在巴马人不少百岁老人还在从事体力劳动。据了解,巴马长寿老人基本上自小就从事农业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劳动促使他们肌肉发达,血液循环良好。在巴马老人中,很少发现有高血压病。记者在弄劳屯见到的黄彩顺老人,100岁还能穿针引线,穿梭织布,生活起居完全自理。

瑶族女寿星罗秀珍出生清朝光绪年间,现已118岁,但身体非常硬朗,不时上山打柴捡猪菜,有时为了防滑,她干脆把鞋子脱了,赤着脚在石缝中行走,令人叹为观止。

(图)巴马人长寿之迷巴马人长寿之迷

多素少荤爱吃粥 偶染烟酒也无妨 红薯叶、苦麻菜、火麻汤、玉米粥——这就是108岁的陈妈乱的长寿食谱,也代表着巴马老人的饮食习惯。巴马长寿老人大多以素食为主,间有少量荤食,基本上都是用植物油煮菜。他们主张“饭吃七分饱”。医学专家分析认为,不暴饮暴食的人一般不生胃病。巴马老人爱吃粥,巴马因此被森下敬一博士称为“粥食长寿乡”。

巴马人长寿之迷 - 专家们在调查中发现

专家们在调查中发现,巴马有50%的老人喜饮少量自酿低度米酒,且多为晚餐饮用。寿星陈本书就是以酒当茶,从青壮年到现在,他每天都要饮用自己酿造的低度米酒“土茅台”。“土茅台”是采用十几味草药制成酒曲,再拌和大米发酵、蒸馏出的低度酒,酒精度约12度左右。陈本书现已99岁,还爱和年轻人搞“扳手劲”比赛。巴马老人也有吸烟的,均以当地自种的烟草为主,有的一天在10杆左右。据说,森下敬一博士曾劝一位百岁老人戒烟,说是“吸烟有害健康”。老人笑着回答:“我都抽了100年的烟了,不也没事吗?”博士当场愣在那里,不知该如何作答。

巴马人长寿之迷 - 长寿家族遗传

 长寿家族遗传 瑶族老人居多 巴马有百岁老人的家庭,大多有家族长寿史,有的连续几代都有9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不乏百岁姐妹,百岁兄弟的例子。像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108岁的黄妈凤老人,她的父亲活到95岁,母亲活到98岁;巴马已故寿星卢娣花三姐妹,老大卢娣花111岁去世,老二罗的妹97岁去世,老三卢的肖今年107岁,如今还健在。 巴马长寿老人的民族特点也引人注目。巴马是以壮、瑶民族为主的瑶族自治县,根据巴马第4次人口普查数据,瑶族长寿人数明显高于壮族和汉族。百岁老人中,瑶族占8.46人/万,壮族占1.96人/万,汉族占0.94人/万。此外,百岁老人共有22个姓,长寿人数最多的依次为黄、韦、罗三姓,其中黄姓长寿人数占31%。

(图)巴马人长寿之迷巴马人长寿之迷


 

巴马人长寿之迷 - 世界长寿之乡

在五个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的世界长寿之乡中,中国广西巴马是长寿乡之首。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盆地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属亚热带。大自然良好的环境恩赐予巴马人长寿。

国际上,“世界长寿之乡”的标准是每10万人中至少应有7位健康的百岁老人,有24万人口的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却有健康百岁老人74位,每10万人中拥有30.8位百岁老人,是国际上关于“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4.4倍 ... 
 国际上,“世界长寿之乡”的标准是每10万人中至少应有7位健康的百岁老人,有24万人口的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却有健康百岁老人74位,每10万人中拥有30.8位百岁老人,是国际上关于“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4.4倍。其中,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全屯515人,百岁老人多达7人,是国际上“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近200倍。

(图)巴马人长寿之迷巴马人长寿之迷


 

巴马人长寿之迷 - 巴马人之所以长寿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和谐的家庭环境。晚辈都十分尊重长辈,孝敬长者,以家有高寿老人为荣。而老人们亦都心胸开朗,性格平和,安享天伦之乐。由于巴马长寿地区婚姻恋爱自由,夫妻和睦,婚变少,离异和丧偶后再婚不受世俗限制,男女多次再婚也不受歧视。据调查,巴马72名百岁老寿星中有21名有两次以上婚史。部分老人没有生育子女,与养子或侄子相处得很好,同样受到尊重。

(图)巴马人长寿之迷巴马人长寿之迷

 巴马长寿老人自小就从事农业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促使他们肌肉发达、关节灵活,能促进心冠状脉血液循环,提高心力储备,使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减少,延缓衰老。巴马90岁以上的老人中,极少发现有高血压病,证明“生命在于运动”、“动则不衰”的养生原理的正确性。有的百岁老人还能从事轻微的体力劳动,他们的劳动已不是生活所迫,而是当作延续生命的需要。如弄劳屯的黄彩顺老人,100岁还能穿针引线、穿梭织布,生活起居能完全自理。

  巴马90岁以上的老人大多不识字,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受儒教、道教传统思想影响,忠厚传家;相信善恶有报、“人穷骨头硬”;安于现实,思想单纯;上山劳作,爱唱山歌,怡然自得;四代、五代同堂的家庭里,老年人对生活没有特殊的要求,知足常乐;邻里和睦相处,极少动怒,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这种精神上的健康无疑也是长寿的因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