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水德】易道同质的内涵根据

 【清风居】 2012-05-05

    【陈水德】易道同质的内涵根据

“道”与“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根脉。二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以自然为本源,以“推天道而明人事”为共通的思想趋向,以上古母权制时代为共同的文化起始,同是天地自然之造化,民族文化之核心。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一是道体易用。即以道为体,以易为用。道是自然万物之本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老子·一章》,以下凡引《老子》只标章);而“易以道阴阳”(《庄子·天下》),着重指向人与自然各种矛盾关系中的问题预测、判断、处理和解决的人事功用上,尤以揭示天地阴阳和谐为己任。道是涵盖自然万物的总体,易是运用自然机理的一种工具,故道与易天人合一,体用相通;道涵溶易,易体验道;道为基始,易为流变;道是大本,易是桥梁;道“自本自根”,“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易“测天地之道”、“协阴阳之宜”(孔颖达《周易本义》)。二是道主自然,易主人事。二者虽均同于自然本质,但各有不同的侧重点。道侧重于自然本体的表达上,看轻人事的重要性,把人类的一切存在视为自然的一部分,而不赋予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特权。易则侧重于人事把握自然之先机,指导人类取得自然权力的充分途径。但无论如何,道易总体上同根、同脉、同体、同系、同源、同流。道易合一,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万古长青的传统文化同质大系。以下仅就《易经》与道说、《易传》与道家、《易学》与道教等三个层面的共同本质内涵加以探讨和论述。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经道同源

《易经》的基本构成是卦,共有四项:卦象、卦名、卦辞和爻辞,即指《周易》的原始内容,但不排除通过“易传”和“易学”的内容加以证实。而“道”在本文所述内容中,特指道的理论缘起和道的基本观点的产生,即指道思想的最初来源,但也需要有道家、道教和道学等其他内容的支撑。为了便于学术表述,暂统称《易经》与道为“经道”。

“经道”的实践性开发与应用及其观念性形成,均可上溯至远古母权制时代。那个时代的我国先民在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的社会实践,在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的历史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探索自然本质规律、揭示宇宙神秘信息、有效处理和管理各类人类事务及满足生命需要的强烈愿望。在经历漫长的不懈努力,先民们最终掌握了占筮之易的预测手段和行无为之术的自然之道。这是“经道”产生的最初源头。

判断“经道”源自上古母权制时代,虽然无法找到直接的证据,但根据“经道”的主要思想及其基本倾向则不难作出肯定的推测。上古母权制时代,是天人合一最佳状态的表现时代,万物与人无分,人徜徉在自然环境中,能够最充分地享受自然环境所提供的一切阳光、雨露、空气和绿色环境,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人与万物无差别的美丽家园,人与自然共生、共养和共荣,一派和美自在的天然景象,这是母权制时代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最高骄傲。“经道”的上古文化观念就是在如此怡然自得的环境与骄傲中产生的。

与此同时,母权制确立了以女性为自然生命的主导和生活管理的权威,女性象征和平、慈爱、持守、博大、包容、无私、纯洁、柔美、养育和生机,女性的自然品质表现的最充分,即便时隔数千年的殷周之后,在先民稚嫩的心灵记忆中,女性优越的品质也不可能被抹去,故“经道”内容在表达方面均共同体现了女性的自然品质。而民族的易道文化也正是从远古母权制的美好回忆中得以再现,并构造了精微与宏伟的哲学殿堂,成为人类把握未来命运的依据和指南。

从“经道”产生的上古时间看,二者几乎同时代。《易传》中有所谓:“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始作八卦的包牺氏即伏羲氏,是传说中的太昊,五帝之一,与黄帝同时或略早些。而黄帝也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中华文化的开创者,却与“道”有最早的渊源关系。如在道家中有“黄老思想”,在道教中有“黄老道”,在神仙系谱中有“三祖”,黄帝被道教尊称为教理发明的始祖[1],肯定了黄帝循自然之理,行无为之功,是民族大道观念的历史根源。但有趣的是,这两位始祖作为易道文化的共同源头,有两件事特别值得关注:一是传说中,人类是由伏羲氏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2]。二是“古代有些学者以为黄帝亦曾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并作了新的排列,名之曰《归藏》。”[3]42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呢?首先说明了伏羲氏还处在以女娲为代表的女性主政的母权时代,伏羲是听命于女娲的。其次也说明了当时正处于母权时代向父权时代过渡,因为黄帝是中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可以被认为是父权时代,五帝先后出现,就是这样的一个历史时期。再次也说明了黄帝既是行道教理的始祖,也是演“三易”《归藏》的发明人。由此可见,易道同源不仅在时间上基本一致,而且在人物上也基本相同。从时间上说,虽然跨越母权制与父权制相交替的历史时期,但文化产生的源头必在母权制时代,因为文化的积淀必定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故道易文化是在母权制时代女性柔美的自然品质长期熏陶下的结果。正因为如此,道易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主阴不主阳。由此使自然的阴柔文化成了风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品格,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更将成为拯救人类未来命运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源泉。

在道家道教的整个文化系统中,主阴柔、尚雌母、持处下、为无为、守清静等文化品格是非常明显的。如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老子·六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二十八章);“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七十三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等等,不胜枚举。其他所有道门中人也无一例外,在此不必赘言。总之,在老庄等道家学派中,其全部的思想学说,均建立在雌柔女性的基础上。万物虽然有阴阳相对和变化,但阴柔之母总是万物之本,宇宙之源,生命之门。

但在易学文化中则似乎并非如此,而是相反。如《周易·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很有阳刚之气。在阳卦中有所谓“九五之尊”,似乎也是对阳卦的最高肯定。在卦序上,乾在前,坤在后,似乎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尤其是《周易·系辞》作者一开头就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种非常明确的主阳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到了宋代,更出现了一个“先天图”,即以图解的形式表达“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思想。那么,在易本经中,实际情况是否确实如此呢?答案是否定的。

理由一:传说《周易》十翼,即《易传》为孔子所作,但并没有得到后来多数学者的认同。可以肯定的是,《易传》特别是《系辞》作者基本可以确定是儒学人物,其儒学主阳思想的倾向也相当明显,故把主阳抑阴的尊卑思想植入到《系辞》中,并改变了易本经的原旨主阴思想恰是儒门人物作祟所致。

理由二:在易本经中并没有尊卑思想,更没有主阳抑阴观点,在整个的《易经》中都充满了自然和顺与相互联系的思想氛围。无论是乾坤卦、阴阳卦,还是八卦、六十四卦等,均以卦象形式最完整地展示了宇宙自然的和谐状态。

理由三:“先天图”创作于宋代,为儒者邵雍所造。具体情况是,到了宋代,“儒者们立志振兴儒学的时候,自然要对卦气说进行改进,担当这个任务的是邵雍,邵雍首先从改进卦序入手。他要用一种合理的,自然而然的方式来安排卦序,并由此产生了他的先天图。”[4]249可见,“先天图”完全是出于宋代儒者们的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它并不能作为易本经的原旨观念。

理由四:实际上,北周时有卫元嵩作《元包经》反映《归藏易》思想,该经“比《周易》卦文更古朴”,以坤为首卦[5]87,从中也可以反映易本经自然主阴的原旨观念。

理由五:根据卦画顺序由下而上排列,与老子以“善下”处阴为大(六十五章)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说明先人的行事作风,历来是以谦下为大。如在六十四卦中,只有谦卦从卦辞到爻辞全部是吉利的,这与道家“不争”、“处下”、“谦下”、“虚怀若谷”的品质是一致的。

易与道除有主阴观念的同源事实外,另有很多事实可以证明。兹举如下数例为证:

(1)“易”的字源模仿蜥蜴,说明以善变而著称的蜥蜴自然物是易的直接来源[6],这与“道法自然”的道理是一致的,正如取象说“认为八卦来源于对自然界中事物形象的观察,卦象和卦名是统一的,都与该卦所模拟的事物有关。”[4]38

(2)泰卦,象征天气下降,地气工升,天地相交则万物丛生,是诸事亨通的气象。这与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的意思是一致的。

(3)詹石窗教授说:“考察一下中国古代典籍,可以发现:《易》本来就与作为道教思想基础的道家哲学有着同源关系。易曾经是一种占卜的学问,属于巫教文化中的范围,而道家出于史官,原先也是从巫教文化团体中分化出来的。”[3]5

(4)老子《道德经》中虽无直接论易的内容,唯庄子有“《易》以道阴阳”的高度概括,但老子及先秦道家是深通《易》之根本的,与易有直接的血缘关系[3]63

总之,道易同源,即同于母权时代,同于自然,同于阴阳,同于天地万物,由此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大系主干,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二、传道同体

《易传》汉称“十翼”,即指《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是战国以来系统解释《易经》的论文集。《易传》的思想深邃宏大,人们都以为《易传》为孔子所作,是圣人之言,儒学色彩明显。但尽管如此,作传之人或后学易人,在多数的情况下,依然无法离开历史主流事实的本身,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强调自然阴柔的主体地位,至少能够认可阴阳“对待”的同等地位,未与易本经尊崇自然的主阴品质相对抗,在内涵上表现了与道同体同质与共旨的思想倾向。

1.“天人合一”思想的共同指向 《易传》内容上通自然,下达人事,其思想指向非常明确,均是为了利用易本经的自然实用价值,以谋人事上的成功,“试图在自然现象的变化和人事之间寻找一致性,寻找一种共同的东西,把自然界和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这对于以后中国哲学的特点如天人合一等有很大影响。”因此,“《周易》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推天道而明人事’之书,这当然主要就是《易传》而言。”[4]53而在老子中也有明确的天人合一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天、地、人三者相互紧密联系,相互和谐发展。在庄子中同样有:“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与天一也”(《庄子·山木》);还说:“万物一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旁日月,挟宇宙,为其脗合”(《庄子·齐物论》)。等等,可以说明“传”与“道”具天人合一的共同思想指向。

2.天道圆枢启闭的同构机理 易以揲蓍之法通神明,而揲蓍之法则有圆通启闭的隐秘天机,唯有通神明的人才能掌握其秘要。所谓:“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系辞上)而实际上《易传》中的圆通启闭之机理,与道相类。老子说:“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十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二十五章)王弼注说:“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诸子集成》本,第15)有关道的圆体表述,在庄子文中则有更多,所谓:“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齐物论)还提出了“天均”、“天倪”、“种”、“禅”、“伦”、“卒始”、“天德”、“一”、“和”、“全”与“圆机”等众多的道圆概念,与《易传》共同构成了天道圆枢启闭的机理及其运动形式。

3.“与自然天地准”的共同本源 经道同源,共以自然为永恒不变的本质定理。《周易》从经到传之后,虽融入了不少的儒门社会观,使传体的自然本质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统观《易传》内容,依然坚持“《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系辞上)的自然观,并未在根本上动摇易本经的自然属性。如《系传》明确肯定了八卦是伏羲效法自然,摹写天地的结果。故有朱伯崑教授说:《系辞》“以为《周易》及其筮法出于对自然现象的摹写,其根源在于自然界。”[4]112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其它各传,如《彖传》、《说卦》、《文言传》等的解释同样都依据天地自然本身的原理做出合理性的阐释或解释。《彖》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以卦表述天地万物的起源和生长。尤其是《说卦》取自然之象十分丰富,认为八卦能生出无穷无尽的物象,但最基本的是八种,即八卦所代表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并藉以解释万物生成之原理。总之,《易传》内容与“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庄子·马蹄》)的道家自然观是完全一致的。

4.共以阴阳相对为“常道”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一章),所谓“常道”的现实表现形态,主要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也是庄子“阴阳调和”(《庄子·天运》)之意。阴阳相对的内容在道家理论中普遍存在,所谓刚与柔、强与弱、雌与雄、生与死、损与益、智与愚、幼与壮等等,均是表达阴阳相对的概念。而《易》也同样如此。如庄子说:“《易》以道阴阳”;《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说卦》说:“观变于阴阳而立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文言》则以阴阳二气说来解释阴阳爻,认为乾坤二卦是代表了阴阳刚柔二气,凡此等等,高度概括了《易》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明阴阳之理,立阴阳之道,“阴阳是《易经》建立的基本观念”[7]71,离开阴阳而论自然与人事,则不成其《易》。故《易传》的作者并没有离开阴阳而空谈,而是能够完全遵循阴阳相对之道来阐述易理。可见,阴阳相对是道传共立的基础。但有所不同的是,《传》明显有大量仁义、贵贱、尊卑、上下等儒家思想,这在《系辞》、《彖传》和《序卦》中有更明显的反映,本文不作赘述。

5.重视生命价值的同旨精神 道法自然,重视生命,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出发点。老子哲学坚持生生主义,赋予生命重要的意义。《老子》通篇贯穿着生命的话题,如“摄生”、“生生”和“长生久视之道”等内容。认为道与德是生养生命的源泉(五十一章);还告诫世人,要善于把握“摄生”之道,不能“以其生生之厚”危及生命(五十章);教训人事行为要重视“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五十九章),以护养生命为要;指出战争毁灭生命,是“不道”之举(三十章);唯有道方是最大的生命之德,是养育生命的母亲等等(十章、三十章)。而在《庄子》文中,则有“养生”、“重生”、“贵生”和“全生”等大量论及生命的内容,尤以《养生主》和《达生》篇为最集中,直接论述生命死生大问题,建立起道家生命智慧的完全体系。[8]与此同时,《易传》思想也十分突出地表现了生命的价值精神。《系辞上》说:“生生之谓易”;《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是“易”的直接目的。各《传》在阐述乾坤二卦中均赋予了生命之源重要内涵。《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表明天地乾坤是万物生成的前提和根源。《系辞上传》说:“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乾坤大生与广生之德,是《系传》表达热爱生命的十分动情的语言。《象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如此浩大的生命景观,源于宇宙初生,是乾坤造化了生命的奇迹,从生命之源到生命之生,赋予乾坤生生大德的伟大品质,这就是《象传》的生命大手笔,十分感人。故作者认为:“《易》以生生为根本特点,正好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运行情态,在人类认识史上有其重要意义。”[7]61总之,《传》与“道”同爱生命,同爱自然万物,是永恒的大爱,比儒家思想只限于人的仁爱要博大的多。

此时,笔者十分同意詹石窗教授所说:“先秦道家学派关于‘道生’之观念与《易》的‘生生’思想不仅同源,而且有极为深厚的社会基础。”[3]76但笔者却有一个小疑问,希望能得到教授的教诲。教授接着还说:“先秦道家关于‘道生’的思想是从《易》的‘生生’思想转变过来的”。对此,笔者有所困惑。因为从历史角度上看,《老子》并不比《易传》晚出,老庄系统论述生命,也并非是由于受到《易传》生命观的影响才建立起来的,正如《易传》生命观的建立并非受到老庄生命观影响一样。但二者殊途同归,是中华传统原生文化内在基础与特色的重要表现。这只是为笔者的一点浅陋之见,如有不当,敬望指教。

6.立身处世的共同理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总有一种共同的反向思维和反向立世的行为作风。这在道家、儒家中均存在,在易道中更有明显的表现。在《易》中,主要有两卦《传》影响至深。

一是“谦”卦《传》。《彖传》说:“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只要谦卑,世界光明,大地繁盛,鬼神相助,万人景仰,终身好运。《象传》也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君子谦卑,有良好的自我修养品质;勤劳而谦卑的君子,万民敬服,凡事吉利。全卦六爻,皆吉利,得到《易传》的高度赞赏。这与《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的名言警句完全同理,也与道家思想吻合。老子说:“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三十章)做人不可自矜和骄傲,谦卑虚下才是最基本的为人之道。故后来有庄子在总结关老特点时说:关尹与老子“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庄子·天下》)为此,庄子还特别告诫统治者:“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庄子·盗跖》)如正考父越提拔,越感自己的危机,“一命而伛,再命而偻,三命而俯,循墙而走,孰敢不轨!”但不象有的人一旦被提拔,就趾高气扬,目中无人。“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钜,再命而于车上舞,三命而名诸父。”(《庄子·列御寇》)这与江中猴子,非要在吴王面前逞能卖巧,结果就被人一箭射死又有何两样(参见《庄子·徐无鬼》)

二是“大壮”卦《传》。《象传》说:“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警告君子天上有雷,不要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做事要小心,要循规蹈矩,要以礼为准,否则会有雷劈的严重后果。这与老子所谓:“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三十章)的说法是基本一致的。

总之,人处高位,一定要谦虚谨慎,要自牧谦守,否则就难免不会有灾难降临。谦卑是传道思维的共同理路,它与传道处下、持柔、守弱与崇阴的共同本质相一致,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影响深远。

道家与《易传》同出于春秋战国时代,共以上古母权制自然观为总根源。“传道”同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注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出于易道而不可否定的历史事实。但从《易传》开始,实际上也分出了道口,《易传》儒风明显,《周易》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尊为“五经之首”也是历史的必然。但在《易传》中,由于儒风不能完全取代或抹杀原始《经》脉,故又必然以自然观为本质表现,最终与“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殊途同归,即同归于原始自然观。可见,二者同归或同体是主流,共以自然观为价值取向,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深层最稳定的内在理念与核心。

三、学道同流

易道自原始源头流出,历经先秦,形成道家思想与《易传》文化的庞大体系,共同形成民族文化的总根脉。但自从两汉以后,两大文化脉系又各自形成新的文化流体,自“道”而出产生了民族土生土长的道教宗教,自“易”而出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易学文化。但二者最终又是在相推相磨与互融互摄的过程中混通在一起,并行发展,形成中华民族历史上十分壮美的文化大奇观。

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以道家思想为理论依据,主要有天师道、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前二者以后成为中国道教的正宗,后者当时就已被镇压。[9]279自魏晋之后,道教与易学相互交错,携手并进。易学之肇亦始于两汉时期,分别出现了以王弼为代表的义理学和孟京为代表的象数学。易道同流的历史依据十分广泛,且作如下几方面说明。

1.天道生成万物的共同自然观

“道法自然”的自然观是道家和道教永恒不变的核心理路,同时也是《易经》、《易传》和“易学”所依据的理论根源。传统文化的全部根底,总归于易道共同发展的自然观。

“易学”的自然观表现在各个方面,但最突出的是在对经义内容作出解释的过程中所建立的主要观点。如“易学”对乾卦辞“乾,元亨利贞”的解释,就完全充满着自然思想。南北朝时期有周弘正突破《易传·文言》限于“仁礼义干”四德的解释,赋予春夏秋冬和木火金水的自然观含义。同时有庄氏(佚名)以为是天道生成万物的四个自然发展过程:“元为使万物初生,亨为使万物通畅成长,利为使万物各得其宜,贞为使万物皆得中正而成就。”唐孔颖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自然阳气生长万物的性能,说明人类应该效法天道,辅助万物的成长。以后宋代的程颐、朱熹等儒学名家,虽然给予儒家内容的肯定,但依然强调阴阳二气和万事万物生长收成的循环往复的自然变化过程。[4]181这种自然观同道教在本质上“是自发的自然宗教和人为的伦理宗教的结合体”,“而且还等同于自然界本性的泛神论的‘道’的信仰”相一致[9]265。在道教的历史中,无论是丹道理论,还是静修思想,均建立在自然模仿的基础上,尽管他们的模仿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科学性的,但依据自然规律出发的思维选择则是正确的。所以,道教在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和反对破坏生态等方面有突出的贡献。

实际上,两晋“玄学”的易道同于自然观就已是十分可靠的例子。王弼是易学义理派的开创者,也是以老庄思想解《易》的第一人。如他注疏坤卦六二爻说:“居中得正,极于地质。任其自然,而物自生;不假修营,而功自成、故不习焉,而无不利。”(《王弼集校释》)上册,第227)这是明显的自然解说法。王弼注《易》广泛遵循老子自然柔弱无为等品质。如注《易·蒙》卦六五爻辞时,提出了“童蒙”说,与老子“未孩”、“赤子”、“孩之”等概念相同,体现了自然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注《易·坤》爻辞,表达了与道家一样的“崇水”思想;注《易·谦》卦,也反映了道家自然不争的思想。其后有嵇康“好老庄之言”,研究易学也从自然角度探求天下万物之所以然的“道理”。再有阮籍也是一个在易学上造诣很深的人。“在《通论》中,他强调名教出于自然,故取法于自然的道理。在他看来,《周易》这本书就是讲述自然之哲理。”[3]136

2.共同推进和谐观的更大发展 承传于《易传》与道家的原本和谐思想,道教与易学共同推进了和谐观的更大发展。《彖传·乾》说:“保合大和,乃利贞”。“大和”或“太和”,就是最和谐的状态。就卦象来说,六爻皆阳,均在天上运行,与地上无关,是宇宙阳刚的一统状态,不存在刚柔相侵,阴阳混杂的问题,故而也不存在吉凶问题。此卦象与人事目的相对应,则指风调雨顺,天遂人愿,节气有常,万物繁盛等意思。而在道家中同样有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这个“冲气“即为阴阳协调,饱满和谐之气,故叫着“以为和”。老子的“不争”、“居下”、“守柔”等思想也完全体现了和谐含义。老子还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五章)。这是为人之道的无争和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三十二章)。这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和谐。庄子的和谐观坚持“无以人灭天”(《庄子·秋水》)的观点,以浪漫美妙的意境描述为特色,给人展示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十分动人。

以传道和谐观为本,后来的易道学家皆肯定“太和”与老子“冲气以和”为最高的和谐状态。如王弼与孔颖达所注,最早称“太和”为高度和谐之意。宋代张载,则以阴阳二气“相互吸引、相互推荡、相互胜负、相互屈伸”的和谐关系称为“太和”。朱熹著《周易本经》发挥了张载的“太和说”,以“太和”为“阴阳会合冲和之气”,这就把易老的和谐观直接融为一体了。清代王夫之提出“太和絪緼之气”解释太极本体的内涵,全面继承了张载的气论说。总之,“张载、王夫之宣扬太和,其主要思想是: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虽然存在着相反相争的情况,但相反而相成、相灭而相生,总起来说,相资相济是主要的,对立面的和谐是运动变化的源泉和归宿。如张载所说:‘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王夫之所说:‘天地以和顺为命、万物以和顺为性“(《周易外传·说卦》)。这是易学中太和范畴所表示的根本观点。”[4]173

在道教中,和谐思想及其表现更为丰富多彩。如《太平经》受尊卑思想影响很深,但提出了“天地中和同心”的重要思想。认为:“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王明《太平经合校》第十九页)于是,要创造一个和谐理想的太平世界:“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男女同心而生子,父母子三人同心,共成一家。君臣民三人共成一国。”(《太平经·三合相通诀第六十五》)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被称为“万古经丹王”,作为道教内丹与外丹的重要理论根据,其关键的理论支点就在于运用了宇宙和谐原理到丹道冶炼的实践中去。从字义上解释:“参”即三,指《周易》、黄老、炉火;同即通,通为和;契即合,合即和。总之,三者和谐融会在一起,完全就是和谐之意。其炼丹过程象征着和谐过程,其炼丹之鼎炉也象征着和谐的小宇宙。其“炼丹的一举一动都要遵阴阳相推之道,顺四时变化之节,合五行相关之序,应晦朔隐显之律,不得有任何错违。”[10]故,丹药的炼成是运用了宇宙和谐原理的结果。在魏伯阳看来,“易学中的乾坤配合之理,天道中的日月出没盈亏之象,炉火烧炼中的采铅伏汞五行生灭实验,都隐藏着宇宙中阴阳交感的根本规律。”[9]525至于高度浓缩宇宙和谐的“太极图”,更有人说是源自老子之手,而传说周敦颐所作“太极图”,也是宗于道士陈希夷《无极图》的蓝本[5]87-90

3.易道同创易图学 历史上,易学与道教的发展相互交错,难解难分,共同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化成果。其中,以易图学的创造为最突出。

易图学是易学文化发展的杰作,源于先秦,发端于汉,形成于宋。易图学最早起源于先秦“河图”、“洛书”的传说。《尚书·顾命》有“河图”的最早记载。《论语·子罕》也记载孔子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周易·系辞上》则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说法。这些先秦经书所记载的内容就是以后易图学产生的理论根据。汉代,谈论河图洛书的很多,并出现了早期的易图表,如京房“卦气说”的“八宫卦次图”、“八卦纳甲图”和“十二消息图”,《易纬》“卦气说”的“九宫说”和“八卦方位说”,道教炼丹大师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卦气说”,包括“月体纳甲说”和道士彭晓根据《参同契》所谓“水火匡廓说”所画的“水火匡郭图”,直接成为宋代易图学的前躯。可见,汉代易图学的发端与汉代象数学的兴起和道教炼丹的实践性运用有密切关系。这是易道共创易图学的早期历史根据。

承传于汉易卦气说,使宋代易图学大兴。自宋以后,主要的易图有:黑白点河图与洛书、先天图、后天图、中天图、周氏太极图和阴阳鱼图(即通行讲的太极图)等。其中,最有影响和最富有生命力的是阴阳鱼图,即太极图。易图学从总体上看,儒者们做得多,包括朱熹、周敦颐、邵雍、李光地等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但实际上有很多儒家人士是瞧不起易图学的,认为“那些易图,原本都是道士们的修炼图。”[4]599这种观点恰好从反面证明了易图学与道教的密切关系。而且该提法也并非毫无根据,在此我们至少可以举四点证明:其一,认为易图学的开创性人物是宋代名道陈抟。“就现流传下来的著述看,北宋象数之学的倡导者,始于宋初的陈抟。他提出了许多图式解说《周易》原理、成为图书之学的创始人。”[4]138-139其二,认为“太极图象传说为宋代学者周敦颐本华表山道士陈希夷《无极图》而绘成。那么《无极图》从何而来?有人推测:老子西出函谷关,关尹子留为著述,或许由此而流传下来。”[5]87-90无论是陈希夷还是老子,均为道门中人。其三,认为“宋初陈抟所传的先天太极图、无极图和周敦颐的太极图,亦有本于《参同契》的水火匡廓说。”[4]213看来,宋代所开创的易图学与道教重要典籍《参同契》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其四,认为明初赵撝谦首次公布阴阳鱼图,也叫“天地自然河图”。据他自己说这张图是蔡元定在四川青城山的一位隐士那里得到的。清初,胡渭《易图明辨》认定陈抟传给邵雍的就是这张图。最后结论是:这张图是炼丹家的创造[4]239-242。可见,著名的阴阳鱼图,即太极图,也是道教们的杰作。

4.符箓与易的亲缘关系 符箓是道教根据古文字及神秘图形所创造的一种法术工具,起于汉代,盛于宋,与《周易》有密切关系。如道教符法学的重要著作《三箓篇》上篇《周易内文三甲处》说:“《周易内文》具八极圣祖名上字妙行符,昔伏羲传与神农;神农传由知五谷之播种,辨别百药之良得,济生民;后箓图得之为颛师,周公得之以明《易》道,太公得之以阴谋佐武王灭纣,孔子得之遂洞幽微,……”表明符箓在伏羲时代就已存在,此说虽然不可相信,但道教符箓学与易学同流的亲缘关系却是可信的。

比如在众多道教的符箓中,就有部分符箓直接以易卦命名。诸如《八卦内吉凶应箓》、《东方震符》、《东方艮符》、《东方巽符》、《东方离符》、《西北乾符》、《西南坤符》、《西北兑符》等,均有易卦名号。尤其是《八卦符》直接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命名,每卦2符,凡16符,设符召八史,佐八帝(参见《洞神八帝元变经》)。还有三箓斋醮名,“金符,上元,主天。天者乾,为天,金箓主之,故销天灾也。黄箓,下元,主地。地者坤,坤者黄,故黄箓主之。济拔七祖,七祖恐在地府。玉箓,中元,主人。人出箓者,资于德,玉备德,故玉箓主王公。”(《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再有《召五神混合符》的服符咒所谓:“回反坎离,施气绵绵”;“真气内降,剥坤健乾”等之说,也是引易卦象的明显证据。

概括起来说,可以证明,八卦的卦爻象本身就形似于符箓之象,这无疑会对道教符箓学产生启示作用。同时,符箓形态又与象数结构相似,二者的相互启示也是存在的。还有是,道教符箓与汉代的卦气图表及宋以后的易图形均存在相似之处,至少符箓学对易图学的产生是有启发作用的。最后是,道教直接引入《周易》卦象内容,说明道教与易学同流并进是不可否定的内在事实。但历史总是大度和包容的,中华易道文化也是大度和包容的。《易》本是人事愿望与自然憧憬的产物,但历经儒家的实用主义发挥以后,则逐渐淡化了其原有自然的纯洁色彩。而道家的命运也不例外,尤其是道教在其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儒道合流或“三教合一”的历史大趋势,也必然要影响到《周易》的历史命运。从《易传》以后历史命运的发展趋势来看,儒道解《易》不分你我局面就已然说明了这一点。

道是宇宙万事万物无穷无尽的原始开端,是天地创造的根源,道以“无”的内源本质表达了“有”的万种风情和无限风采;而《易》则揭示了宇宙的符号思维,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神秘天网,万物在易理天网之中没有什么可以躲藏和逃避的地方。易道根脉同源、体用合一和旨趣同流,在最大限度上包容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全部内涵,其后虽有儒释等众流参与其中,却总在易道自然的裹藏之下而不可离析。儒主人事,释主佛事,但最终无法脱离自然本根,万般有无在自然本然之内。因此,“道法自然”与“《易》以道阴阳”是宇宙有无存在的全部内容和最终根据。本文以此为要旨,探讨“易道同质”,终归如是文化观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