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奖得主里为何没有"高考状元"?

 我是你的朋友呵 2012-05-06

诺奖得主里为何没有"高考状元"?

2012-04-25 15:18:09 来源: 中国教育报 18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2)

诺奖得主里居然没有“高考奖元”,这恐怕令某些“状元粉丝”大失所望。然而这又是真真切切的现实。

几年前,世界著名物理家杨振宁曾率一批西方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华讲学,当有人问到他们当中有没有“高考(微博)状元”时,杨振宁先生笑答:“按照中国的高考标准,我们都是差生,在中学里,都排在十名以后。”

诺奖得主里居然没有“高考奖元”,这恐怕令某些“状元粉丝”大失所望。然而这又是真真切切的现实。若照少数商家的惯常做法,杨振宁等人完全可以不负责任地借机炒作:自己能获诺奖,都是某某奶粉、某某口服液的功劳,从而赚得大把的广告费。但他们根本不会、更不屑于如此信口胡诌——这就是科学。

与大师们淡然笃定,甚至有些冷漠、戏谑的态度相比,时下国人对于“高考状元”的追捧真是到了过热之境。“百度”一下“高考状元”,冒出来的网页多达360万个。每次高考放榜,报纸上连篇累牍刊登状元访谈,出版社闻风而动策划状元学习与成长丛书,宾馆酒楼推出价格不菲的状元谢师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还有层出不穷的重奖状元新闻:南方医科大学规定,凡被该校录取的各省高考文理科状元每人可获10万元重奖;福建漳州考生陈默成为全省高考理科状元后,一个月内便得到奖金68万;甚至在一些地方,对“高考状元”的重奖荫及老师、家长和主管教育的官员。

一次考试便可光宗耀祖名利双收,属典型的科举时代思维。还没有真正进入科学殿堂充电修炼的莘莘学子,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所上第一课,居然是充满浮躁功利气息的状元崇拜,让人禁不住担心,他们的生命里,今后还能否容下一张平静书桌?

将孩子求学过程中的某次考试及成绩神秘化、符号化、坐标化、泡沫化,实际是将其成长道路无限窄化。顺着应试教育的思路与解题方法,去探究诺贝尔大奖为何迟迟与中国无缘的命题,恐怕永远也无法找到真正答案。在某些人的急切追问下,杨振宁先生幽了大家一默,更幽了应试教育一默。众多当年只能算“差生”的诺奖得主,幸而没有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被削足适履,远离“高考状元”之类的诱惑和压力,对他们来说或许真是一件好事——知识结构的优化、科学精神的孕育、学术视野的拓展、创造思维的锻造,并非简单的考试所能衡量,不拘泥于一次两次考试的分数,而专注于培养科学直觉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恰恰是短跑中的“十名之后”能在马拉松比赛中最终奋起真追走在前列的根本原因。

“高能”需要“高分”,但“高分”并不完全等同于“高能”。近年来深受社会诟病的“高分低能现象”,即是应试教育与分数崇拜的尴尬产物。死读书、读死书可以读出所谓的考试状元,但读不出具有很高创新能力的智能型人才。诺奖得主里没有“高考状元”,此言颇令人值得回味。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 ) 李红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