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7至3月2日,我与兴华参加钜星旅游团,与清华大学在美的校友37人,去南美游了14天,足迹遍及巴西,阿根廷,秘鲁的三个国家,俩人虽然用了美金一万元,但收获还是很大的,主要有钜星旅行团的总领队刘正东先生的邦助,使我这个残废人能完成南美之游,1989年我脑袋长了一个5cm的听神经瘤,手术后失去右后脑,行动不便,一路上刘正东先生鼎力扶持,使我顺利成行,我很感谢刘正东先生,对于南美之游的感受,让我慢慢道来吧!
2月17日上午8;30在三藩市国际机场坐飞机去巴西,于18日上午达巴西的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一下飞机,就感到机场乱哄哄的,到处排着长龙,我们随着人流去排队,首先出海关排一小时的长队,再排队取行李.最后要棑队过移民局,这三道关足足花了三个多小时,把下午安排的项目统统挤掉.(本来钜星的行程是这样的;航机於上午安扺里约热内庐.扺达后参观拉美议会大厅,开拓者雕像,护法英雄纪念碑,巴西独立纪念碑,圣保罗大教堂,华人集中商业据点25街(走私大楼)和中国人集中的商业区liberdade等,午飡后送返酒店休息.黄昏时份.漫步于copacabana海滩,沿着海岸綫5公里,连绵不尽的海滩,遍佈着弄潮儿,令人感受这热情的城市.)
到机场来接我们的地陪又是一个新手,什么也不懂,使我们全团的人十分失望,还是钜星旅行团的总领队刘正东先生出来收拾残局:”现在我们进入蛮荒之地,一切显得有点乱,让我们入乡随俗吧!”然后胸有成竹的说:”今天吃过晚飡后,去看巴西的一年一度的嘉年华会,我们在三号看台,一张门票$150元,每年2月的中下旬开始,这里举行4天4夜的狂欢节,大跳森巴午,值得去看!”刘先生一席话提高了我们的信心!
吃过烤肉晚飡后,旅游车就把我们拉到三号看台看嘉年华会了.我们以为对号入坐的,谁知秩序很乱,一个人占好几个位置,又都站着,我们只看到人头,除了人头还是人头,我们只好往高处爬,以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知走到高处一样看到人头在翻动,周围人山人海,前面有堵墙挡着不能再前进了,这墙又烫得要命,我的腿因爬的太多开始发痛,只好在墙边坐下,兴华见状,赶紧扶着我撤退,过五关斩六将后,终于冲到三号台的下边,这里人少些,就找个地方坐下来,兴华长长叹了一口气:”总算冲出重围了!”我想:”什么嘉年华会,还不如叫架人逃会,这不叫狂欢节,叫逃命节!” 在我眼里看, 狂欢节充斥的是一派胡閙的气氛,听说这狂欢节要延续四天四夜,在狂欢节里,商店不开门,到处大发保险套,听说本来收入不高的年青人,为筹备这嘉年华会,到处借钱,平时懒懒散散,一到嘉年华会就发狂胡閙.
2月19日早飡后往柯卡瓦杜山,坐小火车上海拔2310呎的基督山,去看一巨型的耶苏像,雕像总高38米,头部长4米,伸出的两手之间有28米,这是里约热内卢的着名地标,看着这巨大的耶苏像,我又想起瑞士湖见到的耶苏像,他们极其相似,都是向世人摊开双手的,似乎在诉说人生的无奈,我望着这巨型的耶苏像,不禁浮想连翩.
从1997起,我们就参加旅游团,游了世界30几个国家,见教堂就进,见寺庙便拜,不管教堂还是寺庙,都是解决一个死字,判断人死了是升天,还是下地狱的大问题.可惜人死不能復生,没有一个人死后回来说:”他是上了天堂,还是下了地狱?”
对于死后的种种的猜测,产生了各种宗教.世界上有三大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这些教都是讲死后的问题.”教内无派,千奇百怪.”这些教又分很多教派, 如:基督教就五个派别: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 基督教马龙派,摩门教;佛教又分大乘和小乘;伊斯兰教分五派:逊尼派,什叶派,苏菲派,中国伊斯兰教,伊朗巴哈教……世上的教多得不可勝数,形式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死后的归宿,这是一个永远不可能破解的大难题,所以科技越发展,信教者越多.
宗教,中文的解释是:宗,有一个创始人,有崇拜对象为宗,有一群追随者,有一定的祭祀仪式为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宗教的,这可能与人是一种群居的动物有关,每一群人有一种信仰,就象导游举起旗子,后边一群人跟着一样,信仰是象导游手中的一面旗帜,引导一群人向一个方向走,在同一景点,有很多导游, 都是带领人们看同一景点的, 他们異途同归而已,宗教虽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探讨一个死字和死前应做的一切!
好的宗教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性,像妈妈信的小乘佛教就是积德行善, 信佛的人虽不用上教堂,但”佛常在我心”,叫人慎独,严格要求自己,只做好事,绝不做坏事,妈妈常说:”想好就不要这样做!”所以妈妈的一生都是乐善好施,牺牲自己,承全别人.
望着巨型的耶苏像,使我想到宗教,但愿宗教自由,信仰自由吧!
从基督山下来后,我们又坐电缆车上去面包山,这面包山可能是块巨石,表面上光滑得很.形似法式面包而得名,位于瓜纳巴拉湾的入口处,山高394米,在面包山附近有两座215米高的山,一座叫狗面山,一座叫乌尔卡山,在面包山顶上,可看到14公里长的尼特罗伊大桥.
晚上飞机把我们拉到玛瑙市並宿于该市,玛瑙市在亚马逊河的附近,离大西洋1600公里,海拔44米.
2月20日早餐后,我们一团37个人,由地陪陈小姐带领,在玛瑙市上船去游亚马逊河. 地陪陈小姐坐在船头,向整个旅游团说:” 亚马逊河发源于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一路向东,流经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西五个国家,亚马逊河是世界第二大河,全长6387公里,由15000条支流汇合而成, 亚马逊河是世界流量,流域最大的河流,流量达每秒219,000立方米,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达6,915,000公里,占南美州面积的40%,亚马逊的热带雨林依靠亚马逊河流域的潮湿气候,聚集了250万种昆虫,上万种植物,2000多种鸟类和哺乳动物,有的专家估计,每平方公里有750000多种树木,15万种高等植物.我们游的河段在玛瑙市附近,你们可以看到河面很宽,望不到两岸,水是黑色的,这是水底的矿物质和热带雨林的残枝败叶沉在水底形成的黑色,故水是黑色的,但船往前走,你们一会儿就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同流不合污,黑色的河水和黄色的河水,互不溶合,虽在同一河床,但各自奔向大西洋.”
果真过不了多久,我们看到黑色的河水和黄色的河水,自动分开,互不侵犯,同时奔向大西洋.我心里想:”奇怪,真奇怪!平时我们在水盆中滴一滴墨水,马上花开,顿时白水变黑水了,这里的黑水和黄水却互不侵犯!”对眼前的黑黄水同流不合污的怪象,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自己创一套理论塞责:”可能从热带雨林流出的黄黄的河水是饱含泥沙的,这些黄色的河水与黑色的河水比重不同,故互相排斥,互不溶合,如果人类也能互不侵犯,就会相安无事了,我们如果能生活在太平盛世里,为同一目的奔驰,该多好啊!但人类世界历来战火不断,基督教要打伊斯兰教,西医要吃掉中医,不同种族也互相打……战争与社会同在,多么可怕!”
地陪陈小姐又讲了一些与亚马逊河有关的事情:
1.吃人鱼
亚马逊河有一种鱼,象中国的苍鱼,一闻血腥味,就成群结队游过来,用尖锐的牙齿把猎物咬死吃掉,到剩下一髅白骨为止.如:1981年的奥比多斯的沉船,就有300多人跌进亚马逊河,不一会儿就葬身于吃人鱼的腹中了.
2.吃人族
亚马逊河的热带雨林中,有一种吃人族,有一次一营人进去热带雨林,没有一个出来,全都给吃掉了.
3.土着
说到土着,地陪陈小姐从手提包拿出几张照片並说:”我上个星期才从土着处回来,拍了几张照片,你们可传阅”,照片传来,我一看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光着上身的,我想:”在那么先进的社会,还有那么原始的部落!”
因热带雨林很潮溼,蚊子很多,为防蚊子的袭击,船接近码头时,地陪陈小姐叫每人搽上防蚊剂,幸亏那天没有蚊子出没,我们逃过蚊子的袭击,又适逢雨季, 亚马逊河的河水涨得很高,我们可以乘小船进热带雨林游览,导游又把我们带到一棵大树下,让我们看看其板状的大树干茎.
小船在热带雨林中穿行,突然冲出一只更小的小船,由一个五六岁的光身的小男孩驾驶着,他身上和脖子上缠绕着一条大蟒蛇,要求与游客拍照,$1元拍一张……我们的小船在一个房子停下,人们上船后,正好下雨,我们进去躲雨,许多孩子又抱着各种动物上来要求拍照,$1元一次,兴华拍了一张,却给了$2元……小船又在一个钓鱼的场地停下,让大家去钓鱼,同团的人都是白面书生,不会钓鱼的,由于技术欠佳,钓得很少,兴华钓了一条小的猫鱼,还算是姣姣者呢!在亚马逊河玩了一天,晚上回到旅舘,当地陪陈小姐安排好一切,然后回家的路上,却遭两个歹徒抢刼,对于南美的治安不好,早有所闻,想不到发生在地陪身上,于是每人捐$5元,可让陈小姐度过难关!
2月21日我们乘飞机去福斯市並观看了再巴西的一部分伊瓜苏大瀑布,我由导游刘正东先生扶着,在山间的小径中走了一个多小时,边走边看瀑布,然后坐电梯到上边的街道,由旅游车送回旅馆
2月22日一早,我们去阿根廷,旅游车把我们送过了巴西,进入阿根廷后,就让我们下车,步行通过一座巴西与阿根廷交界的桥樑,每国一半,巴西的桥栏上涂上黄绿相间的颜色, 阿根廷的桥栏上涂上浅蓝,白,浅蓝三间的颜色,行走到桥的中央,杜国芳爬上桥栏,左脚踏在巴西,右脚踩在阿根廷,然后大叫:”我踩在两块国土上了!”我想:”自然界的土地是没有疆界的,人为地划为国界,提倡爱国主义,无非为统治者称王称霸!”
过了桥,我们又坐上旅游车,去三个国家交界的三角地带 我的前面是乌拉圭的国旗纪念碑,左手边是巴西国旗纪念碑,右手边是阿根廷,我想:”自然界的土地没有国界,这才是永恒的,所有的国界都是临时的.”
阿根廷的地陪是李先生,20多年前来自中国广东的中山县,李先生说:”我们今天要重点看的是伊瓜苏大瀑布,伊瓜苏大瀑布在巴阿两国的交界处,昨天在巴西看的伊瓜苏大瀑布,我们要由下往上看,也只是看到伊瓜苏大瀑布的30%,今天在阿根廷境内,看的是70%的伊瓜苏大瀑布”一提到伊瓜苏大瀑布, 李先生又说:” 伊瓜苏的拉尼人意思是大水,伊瓜苏河发源于巴西高源,流了1000公里,汇集30条支流,来到巴西和阿根廷交界处,遇到大峡谷,因落差有70多米,就形成伊瓜苏大瀑布,在4公里宽的河面上,切割成275个瀑布,在很远的地方就听到大水的声音,非常庄观,最好看的是’魔鬼之喉’,当我们靠近’魔鬼之喉’”之时,尤如千军万马,在空中鏖战,甚是雄伟!
2月22日,23日和24日,都是在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爱利度过,但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只有探戈午还有点好看.
2月25日去看冰川,那是值得去看的世界八大奇观之一,我们穿着大棉袄小棉袄,戴上手套,围上围巾,全副武装,坐旅游车向冰川出发,地陪是张小姐,一位未到过大陆的40多岁台湾人,她用普通话说:”我们要去的叫莫雷诺冰川,是世界八大奇观之一,它是
世界上少有的活冰川,每天移动30cm,每天都有冰崩的奇观 ,冰川八千万年的冰河时期形成,冰川的形成,实际上是积雪聚集的结果,当冰雪堆积在群山之上,体积越大压力越大,就会挤压成冰川,逐渐移动到山脚下.”
我们下了旅游车,到阿根廷湖边改乘游船,这个阿根廷湖有100英里长,我们的船象火柴盒一样,面对冰川和湖水,面对天地的伟大,我顿时觉得自己很渺小. 我与兴华上到甲板上,坐在船头的位置,似乎置身在南極的冰天雪地之中,游轮在冰川前来回了两次,让我们看个仔细,我们用录像机拍了这些难得的镜头.突然听到一声巨响,轰轰隆隆的象放炮一样,原来是冰川崩裂后,掉进湖里而发出的巨大的响声,冰块跌进湖中,随水流走,最后化成湖中的水流向大海.
下午坐飞机去祕鲁首都利玛.
2月27日早飡后,游览了利马市容, ,参观总统府,看了爱情公园,下午坐飞机去库斯科的古印加首都,它位于利玛南部570公里处,海拔3430米,由于太高缺氧,为防高山症,导游已提早两天叫人们服用”红景天”(抗高山症的药), 去库斯科的古都的路上,导游又强调:”到达后脚步放慢,旅舘大厅右手边有抗高山症的茶,你们到了旅舘以后要去喝!”但很多人还是有高山反应,觉得头痛,噁心,呕吐,失眠,兴华就一夜没睡着,我一夜咳个不停,把整个胸部咳得很痛了,却还是一点东西也咳不出……
2月28日一早,我们坐四个小时的小火车到马丘比丘的山脚下,改乘汽车上到半山腰,汽车就不能再前进了,必须要自己爬一千级楼梯才能到山顶,未去秘鲁之前,我以为这一千级的楼梯是水泥砌好的,但到那里一看, 路上的石头堆得高低不平,在这坎坷陡峭的小路上,很多时候靠兴华和导游把我拉扶上去,看来这山路確是难爬!这山叫瓦纳比丘山,是圣山,故山上的石头一块都不准动,是在别的山里的石头开凿出来的,根据附近的採石场遗址看,几乎把一个山的半个山尖削平,在当时没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印加子民全靠两双手,在马丘比丘西南残存的採石场,在残剩的胚石上,还留下一排排的凹窝,这些就是用血肉的双手採出坚硬的石头的明证,这沉重的20多噸的石头又怎样运上瓦纳比丘山顶的呢?现在我们空手都那么难爬啊!
来到马丘比丘的山门,我们同团的37人都停下来,听导游林小姐(两年前来自福建的20多岁的女留学生)说:” 马丘比丘距库斯科112公里,坐落在荒无人烟的老人峰和青年峰之间,海拔2280米,两侧都有600米的悬崖,山下是乌鲁班巴河,是全球十大怀古的圣地之一,1983年冽入”世界遗产”名录 马丘比丘的印加语意思是”古老的山巅”,世人称它为印加帝国”失落之城”,建于1450年后被遗弃, (美国历史学家希伦宝衡(hiram binham),说马丘比丘是个”失落的城市”也不完全正確,在1911年马丘比丘被他发现之前,已有人提到,如1562年有几件西班牙文件已提到马丘比丘,並说马丘比丘的产权已传到奥古斯丁(augustin)教派的手中,1657年有一份地契写明奥古斯丁教会已将马丘比丘这块地出租了,1880年法国探险家魏诺(charles wiener)写的书也提到马丘比丘,1901年有两个人在马丘比丘的石头上刻上名字和准確的时间……)
当1911年被发现时, 马丘比丘完全被掩没在热带雨林之中.”她一边走一边介绍,指着路旁的石墙对我们说:” 马丘比丘是座石头城,一共有140座建筑,全用石头堆砌而成,中间没有灰浆等粘合物,大小石块严丝合缝,历经地震和风雨不倒,这说明印加建筑多么辉煌.”
导游林小姐又指着梯田对我们说:”象这样的梯田,在马丘比丘有100块,宽处有三米,窄处有一米,有完整的灌溉系统,这说明印加人的农业技术多么先进!”
走到山顶平整的地方,我们可以鸟瞰马丘比丘的全景, 马丘比丘的宫殿,神庙,祭坛,广场,街道,水道,仓库,作坊,堡垒等一应俱全.我想:”这不是一般的普通城市,是各种拜祭的中心地方,类似我们看过的修道院,设在高高的山上,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我正想着,又听导游林小姐说:”你们看,左手边的是拜祭区,叫西区,建筑物大些,整齐些,如太阳神庙等在此,右手边叫东区,是宗教区和生活的服务区,这里大多数是妇女,(根据对尸骨的分析,有90%的遗骨是女性),她们从事祭祀和宗教仪式有关的手工劳动,如纺纱,造酒等,这些妇女从全国选来作拜祭的有关工作,住在妇女区.男的祭司和观象的天文工作者,住在男人区和宗教区,中间大广场作拜祭用,举行各种宗教仪式,人们一年一度从四面八方赶来朝拜,热閙非凡.”
我想:” 马丘比丘真是个供拜祭的圣地”
导游林小姐指着象凸字的石头说:”这是 马丘比丘的”栓日桩”,其实是个天文钟.”
我在导游刘正东先生的搀扶下,沿着坎坷的山路下了山,全团的人在山脚的飡馆用膳后,就等火车,坐四个钟头的火车就可回到首都利玛了,在等火车的时候,正好地陪坐在我旁边,我们聊了起来……
我问:”秘鲁的意思是”玉米之仓”吗?”
他回答:”是的,玉米就发源于马丘比丘,”他指指周围的山说:”就在此地!”
这时只见导游林小姐抱了两袋热气腾腾的玉米来,边发给每人一根边说:”一元一根,我送给你们嚐嚐!”我们一边看着一颗颗如珍珠一样玉米,一边上火车,待坐定后,大家品嚐起来,都誇奖这玉米真好吃!我想:”从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玉米!难怪叫秘鲁为”玉米之仓”了”
坐火车四小时后,就于晚上回到利玛.
3曰1日看了一个黄金博物舘后,就坐飞机回美国三藩市,3月2日下午2:00达三藩市,然后坐地铁顺利回到家中!
谢天谢地.谢谢钜星旅行社刘正东先生,谢谢同团的朋友们.
2007年3月22日
于美国加州
=========================================================
文稿中的精彩照片请进入:
http://photo.163.com/photo/gd_wyx/?u=gd_wyx#m=0&p=1&n=12
文坛荟萃相册寻觅欣赏。